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娘,你说的没错,臣当然是想让你高兴,”陈易没否认,只是讪着脸嘿嘿笑,“这段时间你忙着事,都没好好轻松过了,臣想陪你说几句轻松的话,让你心里放松一下,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么,要是娘娘天天能开怀笑,那肯定会越来越年轻的!”

    “你是说本宫现在很老了吗?”武则天瞪了陈易一眼,手自然地抚到自己的脸上。

    “不是啊!娘娘怎么会老?娘娘年轻的很,与团儿站在一起,都分辨不出谁年龄大呢,怎么会老?臣只是说,你要是时刻笑,一定会显得更加年轻的,到时候人家会当你是二八小娘子呢!”陈易憋着笑,奉承的话尽往武则天头上盖。

    女人都是耳朵软,喜欢吃奉承话的人,陈易这几句在旁人眼中明显看出来是故意讨好的话,在武则天耳中听着却完全不是这样,她从这几句话中收获了虚荣和满足,手又在自己的脸上抚摸着,仿佛皮肤也在刹那间光滑起来,还真的有二八少女的感觉起来。心里感觉虽然得意,但嘴上却是依然嗔怪:“子应,你可越来越油嘴滑舌了,尽会说一些讨女人欢心的话,怪不得遇到你的人,都会喜欢上你了!”

    “娘娘,臣只是实话实说么!”陈易装出一脸的无辜,带点委屈地说道:“这都是臣的由衷而言,娘娘本就看上去很年轻,不只臣这样认为,见到过你的人都觉得如此!臣当然更确实这一点,因为娘娘的身体也是很年轻的,摸上去一点不比团儿差……”

    这话让武则天脸都有点粉色起来,恼怒地瞪了一眼陈易,怪他乱说话,不过心里却是甜甜的,她就是怕陈易厌倦了她的身体,毕竟她已经不年轻了,今听陈易如此说,也放心了一些,也感觉到羞意。要不是在敞开的大殿内,不远处还有其他人,她肯定冲过去,对陈易掐、捏、抓、咬一番,以发泄自己心里的羞怒,并要求陈易疼爱一番她,以作补偿。

    可惜现在什么也不能做,不过她是怎么也想不到,刚刚两人还在说正儿八经的事,竟然一下子扯到了这种事上。羞怒之后也省悟过来,恶狠狠地瞪了陈易一眼后,清清喉咙道:“好了,子应,不许说这个了,再说本宫可要责罚你了!哼哼,这种事也敢在这个时候说!”

    “是,娘娘,下次一定不在这种时候说这些事,只在我们私下相处时候说!”陈易这句话说完,不待武则天恼怒,马上起了身,对武则天拱手道:“娘娘,想必今天你要问臣的事都问完了,你也累了,好生休息一下吧,臣先去忙事了!”

    “你……”武则天没料到陈易想溜,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但还是将陈易唤住了:“你站住,本宫还有话要问你呢!”

    陈易只得站住身,等待武则天的问话。

    “子应,你与本宫说说,要是补选一人进政事堂,哪个人合适?”

    “吏部侍郎裴行俭!臣觉得只有他合适!”(未完待续。。)

    。。。

第二百四十七章 抱武则天的大腿() 
几天后,朝廷发布诏令,以郝处俊任守侍中职,并以吏部侍郎、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行同中书门下三品职,位列政事堂。在听到朝廷发布这样的诏令后,陈易惊呆了。郝处俊暂摄侍中职并不是很让人觉得意外,这个人能力不错,并且在征战高丽时候有不俗的表现,深得李治的信任,又不是明显反武阵营中的人,武则天对他也没太多恶感,将其提为守侍中,可以说还是情事之中的。惊异的事当然是裴行俭被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职的衔,陈易记得历史上裴行俭直到死,也没被授以相职,和苏定方一样的命运。李靖的徒子徒孙没有能延续他的辉煌和成就,没能真正出将入相,这是非常让人遗憾的,也是许多人所不解的。不过许多历史学家也明白,虽然苏定方和裴行俭都有出将入相的资格,但因为其不支持武则天的立场让他们失去了这资格,可恶的政治斗争没让他们延续李靖的奇迹。

    但因为陈易的出现,让历史的这些遗憾最终没成为现实中的遗憾,苏定方在七十多的高龄位列政事堂,并做了一些事,比如努力推进兵制的改革,促进军队正规化的建设等;裴行俭也在从安西归来的当年被授以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衔,以吏部侍郎的身份参知政事。这两个大唐名臣的命运发生了这样的改变,陈易不知道他们的这些改变将会对历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他也不知道裴行俭命运的改变是因为当天他在回答武则天最后一句问询时候说了裴行俭的名,还是因为苏定方在病逝前举荐了裴行俭之故。这件事不能去问武则天。要是武则天想说,她自己会告诉的。武则天没主动告诉之前,陈易肯定不会去触及这个话题,他怕遭武则天忌惮!

    陈易也是知道,现在的武则天在人事任免上并不是为所yù为,想让什么人当官就让什么人当官的。不只武则天这样,任何一位君主都是如此,他们除了权力上受到各派势力制约之外,也要维持朝堂中各方势力的平衡。几方势力平衡了才好驾驭,要是一方过于得势,那是要出问题的。现在武则天除了依附李治的令掌握朝政外,手下亲信的官员在朝中的力量并不占强势,只能说是弱势,在裴行俭的任命上,陈易感觉的出来。武则天这是想将裴行俭争取过去,或许武则天还会通过他的关系,对裴行俭表示拉拢,他觉得过些rì子武则天会委派他一些任务,负责对裴行俭的拉拢。

    只不过陈易还没等到武则天的授意,裴行俭却先一步和他联系了。

    裴行俭亲自上门拜访的。

    “子应贤弟。请恕某的不请自到!”相互作了礼,陈易屏退下人后,裴行俭也没再客套,直接说明了来意,“今rì某来找你。实是有许多不明白的事要向你咨询,还请子应一一解答!”

    裴行俭来拜访。距朝廷下发诏令才两天时间,这两天里要交御差事,拜会政事堂中其他诸相,可以说裴行俭这两天是肯定没什么空闲时间的,能在两天后就来拜访他,陈易觉得苏定方的这位得意弟子行动够迅速的。他也在裴行俭到访后,马上就将下人屏退了。听裴行俭这么说,陈易也不再客套,“守约兄有什么事,就尽管问询吧,只要小弟知道的,一定知无不言!”

    “某想知道,皇后娘娘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守约兄是指朝廷下诏授你同中书、门下三品衔的事吗?”

    裴行俭点点头,叹了口气,“某知道皇后娘娘对我有微词,不然当年朝廷也不会将我贬到安西去任职,而且一呆就是十几年!此番能应召回朝,也应该是皇帝陛下的意思,只是没想到皇后娘娘他会如此恩待某,某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特别在里面,还请子应贤弟指点一二!”

    裴行俭虽然聪慧,甚至能以面相判断出一个人的前程命运来,且极少失误,但事临自己头上,却没那么理智了。还因为被授以了重职,以本职参知政事,而生出惶惶然来。以他的预计,即使有机会参知政事,身居相位,也肯定在回京任职的好多年后,却没想到回京才几个月,朝廷就授以他相职了。出乎意外的事总是让人觉得不真实的,一向多疑的裴行俭更是如此,因此在思前思后一阵后,也拉下了脸面,向陈易请教来了,他觉得陈易能给他答案!

    “有邢国公的举荐,还有守约兄这些年在安西所做出的贡献,守约兄位居相职,是理所当然的事!”陈易一本正经地说道:“守约兄戍边十几年,安西在你治下慢慢平静,诸部都慕义而归,连吐蕃人在最强盛时候都没办法染指,如此功绩,又有几人做到?你回朝任职后,又马上组织编写制定了官员候选人名资历的长榜,建议朝廷规范选拔人才,完善选拔考核人才的规章流程,为又地方官员的考核任免定下了升降标准和等级评定方法,即使只凭你制定的这些制度,也足可名垂青史,让后人敬仰了!”

    裴行俭在安西所立下的功劳,陈易是据实而说,但后面这一点,也就是裴行俭主持吏部工作后制定制度的影响力,陈易是有点夸大其辞了,至少现在是如此。

    这套制度在历史是非常有名声,据历史记载后世时代千年之间的官员选拔规程都是参考裴行俭所制定的制度,但这也只是陈易这个先知先觉的人在了解这段历史时候知道,并为之敬佩的。但制度这东西,时间内效果是显现不出来的。何况这套制度并未施行,裴行俭也只是将自己撰写的人才选拔制度以奏本的形式交上去,还没得到武则天的认可呢!

    不过有时候事情往往会是yīn差阳错的,一向聪慧过人的裴行俭在听了陈易这话后,竟然没有任何的怀疑,甚至他还欣喜若狂,他以为陈易看到过他所写的东西,并和武则天讨论过,他所拟定的那套章程得到了武则天的认可,陈易所说就是武则天的意思。

    要是得到了武则天的认可,那他几个月的心血可就没花。要真是因为武则天赏识他这个,认可他所写的制度而加他同中书、门下三品衔,那他非常有成就感。只不过他是个行事谨慎小心的人,在小小地兴奋了一下后,又轻声问道:“子应贤弟,皇后娘娘她认可了某所写的那些奏言?”

    “当然认可!”陈易没犹豫就答应了,虽然武则天并未和他说起过裴行俭所呈的奏本事,但既然历史记载当中裴行俭这套制度影响深远,那说明当时肯定得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认可,不然这套制度也不可能得以实行的。即使原来的历史上都认可了,那现在裴行俭进一步受到重用,也没理由不得武则天认可的,陈易觉得他应该哪天和武则天聊聊这事,在边上添把柴,让武则天早点回得裴行俭。

    “如此就好!”像是吃了颗定心丸的裴行俭松了口气,很奇怪地并没再追问陈易关于官职升迁的事,而是将话题叉了出去,“子应贤弟,某知道,这些年你一直在皇后娘娘身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