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前面却排了许多小国或者部落的使节,不但靺鞨、室韦等有归附意思的部落位居倭国前面,连一些西域的小国使节也排在倭国前面,这是倭国使节正使河内鲸和副使坂合部石积都没有料到的。

    虽然当rì陈易并不算刻意的冷淡让他们有所预料,但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这让河内鲸和坂合部石积一肚子的郁闷。

    但让他们更郁闷的是,主持元rì大朝会的武则天,在向群臣及众使节宣布了过一年大唐取得的成就后,又了一通任何挑战大唐尊严的行为大唐都是不会容忍的,任何对大唐的挑衅大唐都会以牙还牙相报,大唐的国力、军力是不惧任何对的,并列举了当年的高丽、突厥、吐蕃、吐谷浑、百济、倭国不自量力的行为,这些曾经的国家为此付出的代价天下人都看到了,并表示大唐是不会放过任何对大胆产生威胁的国家或者部落,任何与大唐为敌的对都会付出他们承受不起的代价的,大唐不会再有以前轻饶对方的行为出现的。

    武则天在元rì大朝会上起了前两年吐蕃与大唐争斗的事,并放言几年过,吐蕃人竟然还不来长安请罪,大唐是不会就此善罢某休,一定会继续对吐蕃人采取行动的。

    在表示此决心的时候,武则天又痛斥了一番吐蕃人的忘恩负义:当年大唐为了示好,将文成公主下嫁,并陪嫁了数万工匠,数不清的书籍,甚至还在许多作物的种子等等,这直接帮助了吐蕃的强大,让吐蕃人摆脱了贫穷和愚昧,但吐蕃人却忘恩负义,在强大后竟然娄侵大唐,还将臣服于大唐的吐谷浑灭国,大唐忍无可忍之下才派大军反击,驱逐吐蕃人出青海的。

    在武则天这些话的时候,慕容诺曷钵恰到好处地站了出来,共斥了一番吐蕃人的可恶,引的大唐朝臣们连续出列,声讨吐蕃人的行径,对吐蕃人至今没派人到长安来请罪,依然在那里组织力量,准备对抗我大唐的举动表示了愤慨。

    这举动让河内鲸和坂合部石积惊骇万分!

    jīng彩推荐:

    。。。

第二百七十章 谋划更大的事件() 
武则天威吓的话及群臣们的反应让河内鲸与坂合部石积惊出了一声冷汗,他们都是极其聪明的人,从当日陈易不卑不亢的冷谈及今天元日大朝会上武则天的话及群臣的反应是读出了一些意思,两人都清楚他这次出使大唐不可复制上一次的顺利,一些使命很可能难以完成。

    作为副使,已经第二次出使大唐的坂合部石积更是清楚这一点,从来长安的那一天起,他就感觉到这次得到的待遇与上次相差太远。上次来大唐,他们受到了还算热情的招待,并且来长安的第二天就见到了大唐的皇帝和皇后,随后拜访了不少大唐的高官,没有一名大唐高官对他们冷落的,元日大朝会上排位也是挺靠前的,跟随使团一起来的那些留学习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排!但这次感觉却是完全不一样,大唐君臣所有的表示都好像是在故意刁难他们一样,连大朝会上上前献礼时候的待遇也如此。

    元日大朝会上,各外藩使节都会向主持朝会的大唐皇帝或者皇后敬献本国或本部落精选的礼物,这是惯例,礼物高贵些得会得礼部官员特别声调的唱诺,献礼的使节会倍感有面子。这次倭国使团所献的礼物不能说不贵重,但倭国使团在含元殿上出列献礼物时候,却没听到礼部官员特别是唱诺,报了所献礼物后,就被喝令退下了。这让上前敬献礼物的河内鲸挺是失望,但又没有办法。不过在听了随后一些藩国所献的礼物后,他总算有点释然了。

    倭国到底是贫穷落后,所献的礼物虽然自认为珍贵,但一些比他们小很多的大唐藩国所献礼物都比他们珍贵多了,失落少去。自惭又起来。

    在元日大朝会结束,武则天主持宴会招待今日参加朝会的众臣及外藩使节时候,倭国的使节及河内鲸、坂合部石积几人都被安排在不太显眼的位置,虽然不是最偏僻的角落,但这与上一年的元日大朝会有不少区别,有幸参加元日大朝会的几名倭人,面对精美的酒宴可是没有一点胃口。

    所有的一切安排都让他们明白一件事,这次他们受到冷遇了!

    只是河内鲸和坂合部石积都不知道,此时的大唐还正在谋划更大的事件呢!

    ………

    元日大朝会持续时间并不是很长,宴会时间也没多久。这种特殊的日子里,大臣们都归心似箭,都要回去陪家人的么。

    不过酒宴散了后,有几个人并没能如愿回家,一个是陈易。还有是裴行俭、姜恪、刘仁轨等,另外还有两个特殊的人。就是青海战役时候被俘的归德郡王、辅国大将军赞婆及其子莽布支。看到这几个人。再想到过年前与武则天密议的一些事,陈易知道今天武则天召他们留下是为了什么了。

    过年前,陈易数次与武则天聊起吐蕃的事。吐蕃人虽然在青海被我大唐军队打残了,元气大伤,但并未亡国,据收到的情报。吐蕃人正在发奋图强,恢复国力,这种机会是万不能给他们的,不应该给吐蕃人东山再起的机会。大唐的仁义已尽。应该派兵进剿了。

    吐蕃高地虽然高寒,但驻扎在青海的边军几年呆下来,已经差不多适应高寒地带行军作战了,进入吐蕃高地,直抵逻些城应该不在话下,但关键是不完全清楚吐蕃人现在的实力。

    不过无论如何,再不能给吐蕃人以修养生息的机会了。如今大唐的国力非常强大,上一次的青海之战并没有耗费多少的国家财力,基本没对大唐的经济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下,武则天并不反对远征吐蕃,将其残余力量扑灭。

    青海战役过后,大唐曾派被俘的一名吐蕃垈本持大唐国书返回逻些城,令钦陵率残部来降。但钦陵不为所动,并努力协助赞普芒伦芒赞,稳固逻些城一带的局势,并派兵剿来了一些试图分裂反抗的力量,据不完全的情报显示,逻些城一带早已经稳固,钦陵的力量又有恢复。

    赞婆这个被封为归德郡王的吐蕃降将,正是钦陵的弟弟,同父同母的亲弟弟,但他在被我大唐俘虏后,表现出很配合的样子,数次向朝廷请求,回逻些城劝服钦陵归降,不要再与大唐为抗,只是他的请求并没得到应允。这让赞婆很郁闷,一种不得志的、被大唐朝廷冷落的感觉油然而生,让他有点心灰意冷,这些年一直闭门不出,也令其子莽布支也不要表现太张狂,多呆在府中,以免被朝廷怀疑什么。不过这次,陈易清楚武则天准备动用赞婆这个棋子了。

    武则天是在金銮殿召见几位大臣的。李治依然没什么恢复,孙思邈差不多给他判了死刑,说他这辈子只能这么关昏迷地躺着,没办法再清醒过来理事了。但李治其他身体情况却挺好,眼睛也会偶尔睁开,只是没有什么意识,看到任何人都没反应,差不多成了活死人。这是武则天最需要的结果,皇帝没死,又完全不能理政,她可以借李治以前的嘱托,光明正大地插手朝政,将权力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要是李治现在死了,她就不能这么做了,新皇肯定要立,李显虽然是个“乖宝宝”,但不可能像病榻上的李治一样任武则天摆布的,许多大臣会冲着李显这位新即位的皇帝公然与武则天争斗。

    今日武则天召集几位大臣到李治所躺的金銮殿商议事儿,当然是其特殊的目的的。

    今天是元日,大年初一,皇帝没能出来主持朝会,许多朝臣都会猜测现在的皇帝到底如何,甚至一些人会怀疑皇帝是不是被武则天偷偷杀害了。将几位重臣召到李治身边商量事,就是向他们表明,皇帝还好好活着,还会睁开眼睛,还会吃东西,只是没法处理朝事而已。

    诸臣到来之际。李治刚好醒过来,睁开眼睛茫然地看着跪在榻前的众臣,没太多反应,这副样子惹的刘仁轨、姜恪等人眼泪滚滚。最终武则天以怕打扰到李治休息为由,让他们到偏殿议事了。

    “各位爱卿,吐蕃赞普不理会我大唐朝廷的诸多招抚手段,准备重整力量继续与我大唐对抗,据安西传来的情报,吐蕃人在那边时有动作,今日本宫传几位爱卿来。就要问询一下各位,要如何应对吐蕃人的动作?”武则天没有客套就直接说明了今天留下诸位大臣的目的。

    “娘娘,臣觉得应该趁吐蕃人元气未完全复之时,举大军讨伐吐蕃残部,进军逻些城!”陈易首先表态了。

    “娘娘。臣附议!”已经与陈易就此交换过意见的裴行俭也马上表示了相同的意见。

    姜恪也没有意见,倒是刘仁轨表示了进军逻些城。行进在高寒之地上的担心。但在姜恪这位兵部的主官一通解释下,也打消了顾虑。

    “归德郡王,你的意见呢?”武则天眼神落到了赞婆身上。

    “娘娘,臣愿领军攻打吐蕃残部,还请娘娘答应臣之所请!”赞婆马上表态了。他完全清楚今天武则天召他来的意思。

    武则天注目了赞婆几眼,笑着答应了:“好。本宫就准你所请,待这个年过完,你就去准备进军逻些城的事宜!”

    武则天当然不会放心让赞婆单独领军出征吐蕃,不会让他当进军逻些城的大军统帅。但一定会让他随军出征的。赞婆归降前在吐蕃国内威望也挺高,仅次于赞普芒松芒赞和钦陵,其归降大唐后,又得非常高的荣耀,被封为郡王,其子莽布支也在军中任高官,要是大唐与吐蕃再起战事,他的示范作用及号召力可以让一些摇摆的吐蕃头领放弃抵抗的。

    自赞婆被我唐军俘虏,再被朝廷封为归德郡王、归德大将军后,青海战役失败后许多逃窜的原本赞婆手下,也在其召唤下来降。赞婆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吐蕃的许多情况都是从他嘴里得知的,这让大唐对吐蕃的情况了解更多了,这些年他又一再请求率军讨伐吐蕃,只不过没得朝廷同意罢了。

    谁也弄不清楚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