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理解了这些年贺兰敏之职务升迁之快的原因了。

    原本贺兰敏之所负之事并没多少,得了官职也大多是闲差,但这些年他这位大舅兄却火箭般地被提拔了官职,如今更是位居六部尚书之一,还身兼其他几个重要的职事。从刚刚武团儿所讲的事中他也推敲的出来,正是贺兰敏之在武则天面前的一再建言,武则天才没恢复他其他几个职事,兵部侍郎、太子右卫率这几个重要的差使。只是他弄不明白,贺兰敏之如此做,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难道就因为他深得武则天宠幸和重用,让贺兰敏之不服气才落井下石的吗?应该不会,贺兰敏之的心思不会如此简单的,陈易一直就感觉他这位大舅兄除了生性风流外,在其他方面也有所求的!

    至于贺兰敏之到底有何所求,他现在还不敢下断定,但应该是比较深远的!

    事实很快就证明了陈易的推测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这次武团儿和他说了这件事的半个月后,武团儿又和他说了再一次偷听到贺兰敏之和武则天私下谈话的内容,这次武团儿所讲更让陈易吃惊,心下也有点明白过来贺兰敏之此子的心思了。

    贺兰敏之向武则天建议,追封武氏的先祖,建议将武则天的曾祖父、祖父、父亲等先辈都追封为亲王,并一再向武则天建言,要让武家子嗣,武则天的武姓亲眷以更多、更高的荣耀。其实贺兰敏之这般相劝意思非常容易让人明白,那就是他这位现在硕果仅存的武家子嗣,也想捞个亲王或者郡王当当,相信武则天也是明白这层意思的。

    不过武则天并没斥责贺兰敏之如此的蛊惑,并且在贺兰敏之的相劝下,似乎有所动了。

    而贺兰敏之在武则天听从了他的相劝,准备给予武姓子嗣更高的荣耀,也就是打算封他郡王尊号的时候,再次向武则天建言。他拿汉时吕后的典故说事,说吕后虽然权倾一时,但因为没有明正言顺的尊号,没能明正言顺地执掌大权,最终吕家还是失败了,吕氏子孙落了个悲惨的下场。

    “许多事,男儿能做,女人也是一样能做的!娘娘,你现在这样代陛下执掌国事,终是权宜之计,你要有更多的想法!”这是武团儿偷听到贺兰敏之向武则天所说最触目惊心的一句话。

    当然在贺兰敏之说了这句话后,武则天马上就喝止了两人之间的谈话,但这话已经被武团儿偷听到了,并转告给了陈易。陈易听到后自然大吃了几惊,并且在瞬间觉得贺兰敏之也可能是个穿越人。

    这不是明确的蛊惑武则天揽权夺政,自己当皇帝吗?吕后没能明正言顺地执掌大权,最终大权再归刘氏后人,其意太明显了。熟知历史的陈易虽然知道武则天最终会迈出这一步,但他想不到,生于这个时代的贺兰敏之,也会向武则天如此建言,这太可怕了!(未完待续。。)

    。。。

第三十章 小姑娘长大了() 
武则天认可了陈易的提议,并准备朝议最终如何善后对倭的战事。虽然无法预料朝议的最终结果会是如何,但无论是陈易还是武则天都认定支持在倭境内设置都护府的大臣肯定会超过反对对倭地实施直接治理的大臣,朝议应该会通过的。

    既然认定了最终的朝议结果会是如此,那下一阶段的对倭行动也要开始,朝廷的密令很快传达,要高侃所领的东夷道大军在过了年天气转暖以后,采取行动同,削平倭境内相互争斗的几大势力,还倭国百姓以宁静。

    如今倭境内纷乱四起,作宗主国的大唐,非常有必要,也有足够的理由再次出手,镇压各部势力,平息倭境内的战事,以战止战,最终还倭境内百姓以安宁,并让百姓休生养息,过上好日子。

    东夷道行军大总管高侃接到朝廷的命令后,也马上采取行动,为来年春暖后的战事做准备了。而在战事开始前,要让倭人各大势力间的争斗再狠猛一点,火上浇油的事是肯定要做的。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冬天来临之前及之后,倭境内各部落间的争斗并未因天寒而平和下来,反而越演越烈。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也有不少倭国内的“有识之士”发出停战的呼吁,甚至有不少人联名向倭境内大唐军队的最高指挥官高侃上表请愿,要大唐军队插手干预。

    天时、地利、人和,我东夷道大军似乎都占据了,但寒冬并不是发到大规模战事的好时机,一切都等待来年了。

    在知道朝廷已经下令东夷道大军做好准备,在来看春暖之际发动对倭国内各大势力的最终扫荡后,陈易长舒了口气。他相信对倭地战事及善后的处理会按照他的设想而进行的。

    在与武则天多次交流对倭地的最终处置方案,并得武则天的认同,最终朝议通过后,陈易可是乐的屁颠颠。无论是对高丽、对吐蕃战事的胜利,并将其地最终占领,都没最终占领倭地来的让陈易得意,即使他清楚现在占领倭地,远没有占领青海、辽东甚至吐蕃所获得的利益大,但因为对倭人打心底的仇恨,直接占领了倭地。可以说深深地解了他心里某一方面的仇恨。

    一种报复后的快感让他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在某一次与武则天商讨了对倭的善后事宜,他的意见得武则天进一步的认可后,走出仙居殿时候他都哼着小调了。当然他很想放声高歌一曲,甚至想将后世那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热血歌曲吼出来!只是在宫中,吼这样的歌是不合适的。即使别人能听懂。也会认为他是个疯子,哪有这样唱的歌的!

    在走出仙居殿时候与送他出来的武团儿暧昧了一会,哼着旁人听不懂的小曲准备出宫时候,陈易却“不幸”被两个人拦了下来!

    看清两个拦路的家伙是谁后,陈易脸上的笑容堆的更浓了。在宫内胆子大到敢将他拦下的人也只有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这两个小姑娘了,当然武则天也是。只不过她不会跑出殿来拦他而已。看到两个一脸兴奋将他拦下来的小姑娘,陈易装出一副将要受大难的样子,恭敬地对着太平公主行了一礼,又对上官婉儿挤挤眼。苦笑道:“公主,婉儿,今日你们是准备到皇后娘娘那里请安的吗?”

    没想到陈易和她们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都愣了一下,几乎同时嘟起了嘴,表示了不满。“子应哥哥,我们是来找你的!”太平公主走近陈易身边,抓住他的手,摇着道:“子应哥哥,天将寒了,正是打猎的好时候,我和婉儿想跟你出去一道打猎,我们想吃你烤的野味!”

    “子应哥哥,婉儿也想跟你一道出宫去打猎!你都好久没带我们出去玩了,婉儿也很久没出宫了!”上官婉儿也走到陈易身边,拉住他的另外一只手,可怜巴巴地撒娇。

    其实她已经很不愿意再给太平公主当伴读了,当然并不是她不喜欢与太平公主做伴,她与太平公主相处的很好,太平公主也没有以身份压人,两人情同姐妹,只是在宫中没太多自由的,想上哪去不是说可以去的,哪里比的上在自己所住的院子里,和母亲一道生活时候那样自由。那时候陈易虽然不是天天来看望她们,但来的次数也不少,每次过来都会陪她玩上很长时间,记忆中陈易带她出去玩的次数是不少的,那是她最向往的快乐时光,但现在在宫中却难得见到陈易,更不要说跟他出去玩了,呆在宫仿佛整个人彻底失去了自由,至多只能跟着太平公主在宫内乱跑一气,但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出宫去的,这让她挺是气闷,很想和陈易说,让她出宫去,不要再当太平公主的伴读了。

    今日是她串唆太平公主到仙居殿外来拦陈易的,她可是非常想让陈易带她出宫去玩,无论玩什么都可以。早就有溜了宫去玩的太平公主与她一拍即合,两人躲到仙居殿外,果然看到陈易进宫来禀事,待陈易走出仙居殿,她们马上就冲了过来,央求陈易带她们出宫去玩。

    看着一人拉着他一只手在摇晃请求的两个小姐妹,陈易连拒绝的勇气都没有,马上答应了:“那好,哪天我带你们出宫打猎去!”自己的儿女向他提要求,陈易经常会下狠心拒绝,那是不想让儿女们被惯的无法无天,要在儿子女儿面前摆父亲的威严,但在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面前,他基本不会拒绝她们的要求,特别是上官婉儿,小姑娘不经常向陈易提要求,正因为不常提,陈易知道她一提都是非常期望的事,可以说从来不曾拒绝过,今天也一样。

    天气转凉了,马上就是冬天,带她们出去打打猎,耍耍疯,也是件乐事。

    府上那些小子女儿们他已经带他们出去疯狂过几次了,此中的乐趣是其他事务不能比拟的,对孩子们心性的教育比关上府中令他们苦读书来的好多,可以培养他们一些勇武之气么,甚至刚刚会跑的小子女儿们都会带去,让他们寻找乐趣,增长见识。面前这两个小姑娘陈易也希望她们多点勇武之气,前两年也曾带她们去打猎过,但今年还没有,今日她们提了,陈易当然不会拒绝。

    原以为他答应了,两个小姑娘会拍手欢呼,但陈易却没从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脸上看到喜悦之色,原来她们以为陈易是在搪塞她们,答应了就没下文了,或者隔上不知道多少时候,因此也不让陈易走,拉着他衣袖的上官婉儿抬着头,可怜巴巴地再次问询:“子应哥哥,今天不行吗?”

    “今天?”陈易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抬头看看天。嗯,天气还早,还没到正午,要是现在带她们出去打猎,可以说正是时候。在两个小姑娘那殷切的目光中,他也只犹豫了一下,马上点头答应:“那好吧,今日我反正也没事了,就带你们出去玩,不过要先和皇后娘娘说声,免得到时她以为我私自带你们出去玩,三人都受了她责骂,那就失了味儿!”

    “那太好了!”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马上齐声欢呼起来,刚刚脸上可怜巴巴的样子一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