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空前的恩泽,自大唐建国以来,虽然有大赦天下的举动,但从来没有说大赦期间免除天下所有百姓一年赋税的事发生。也可以说,历朝历代都不曾发生,这当然是惊天动地的大好事。

    百姓自然奔走相告,一些因今年收成不好,而担心过不好日子的百姓家中,也少了些忧虑。不要交赋税,那今天所有收成是属于自己的,收成再差,也不至于吃不饱肚子,何况还有前几年的存粮。

    其实免除一年赋税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每年百姓要交的赋税并不是很多,但朝廷能免百姓的赋税,说明当权者爱民之心,这如何不让人欣喜。

    百姓其实是最容易满足的,就这一点,他们就对当权者感激涕零了!

    皇粮国税,从来没有过天下百姓全免的,这一次全免,影响不可能不大。

    当然这是陈易的主意。如今的大唐国库殷实,各地粮仓的存粮足够天下百姓吃上很多年,免除百姓的赋税,并不会对大唐的财政造成什么影响。陈易已经在考虑给百姓减税了,借大赦的机会免除一年赋税,也算是一个尝试,他和支持这个提议的大臣们想看看,免除了天下一年的赋税,究竟会对国库的收入产生多少影响,会对其他方面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如今大唐的国库收入,商业税可是占了大半,免除了农业的赋税,但商业税还是要征收的。

    就似他穿越前生活的后世。农业税取消了,当时也被称作开天辟地的第一次,但实际影响却并不大,主要就是因为农业税占整个中国的税收比例并不大,取消了也不会对国库收入有太大的影响。

    陈易当然也想在他所领导下的大唐取消农业赋税,不过在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的唐朝,商业贸易并不繁荣的时代,农业赋税占整个国库收入的比重还是挺大的,要是取消,那整个国家可能都要崩溃了。要惠泽百姓。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想办法增加他们的收入!

    免除一年的农业赋税,就当作他这个类似“内阁首相”的尚书令任职以后,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而做的第一件事吧!要是对大唐的财政影响不大,那后续的减税手段就可以拿出来。

    如今大唐的农业赋税大概是三十税一。这在整个中国封建历史上算是较轻的税,但陈易还想进一步减轻农民的负担。只是具体减到多少。还要再琢磨一下。

    但减轻农民的负担,那是肯定要做的,他希望做到国强民富,随着国家的强大,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当然除了减税,他还有其他许多招招会用出来。

    可以说。他如今登上了大唐最高权力的位置,许多此前想到,但没条件实施,或者得不到武则天支持的计划可以提上日程。就比如全年取消宵禁,鼓励夜间商业贸易;大力促进远洋贸易;贩卖军火和富余的粮食;引进外来物种;提高科技研究方面的投入;增办学堂,增加物理、化学等科技方面的教育;向皇室成员及高官收税等等措施,都在酝酿或者即将实施当中。

    陈易因为控制了军队,因此在朝中威望最盛;再又因他提出了诸多划时代或者说超时代的新鲜事务及计划,在惊爆许多人眼球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的认同的尊重。

    如果说他逼迫武则天交权差不多等同于发生军事政变,所获得权力还不是太稳当的话,那他后续那些安民的举动,还有在朝事上不同于常人的表现,却是让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严和威望。

    朝堂上任何一个大臣,在朝事方面的考虑都没他长远,“高瞻远瞩”,这是几乎所有朝臣对后武则天时代,身居朝堂第一人的陈易的评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样的口号以前闻所未闻。

    原本许多大臣对陈易大力提高那些差不多算是“旁门左道”的技艺地位很不认同,但随着许多在这个时代人眼中,算是新奇、“高科技”的事物诞生,许多人心中的不满和怨言也没有了。

    自来水,沼气池,马桶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给人带来极大方面的用物,一面世就受到了大多人的欢迎,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多些方便啊!

    新奇的事物很多,许多东西还算是机密,但越来越多的朝臣们认同了陈易所说的,“大力发展科技”的提法,虽然许多人还不能完全理解“科技”是什么。

    ……

    因李世民在当皇帝前以秦王的身份当过尚书令,此后这么多年,没有人敢再接受这个职务的任命,没人敢当,朝廷也再未授这个职事于任何人。

    尚书令空缺,尚书省的事务由副职左、右仆射掌管,不过这个状况因陈易这个异军突起的人物而改变,李世民之后大唐再一位正二品职的尚书令横空出世。因原本尚书左、右仆射职位就比中书令、侍中职高,陈易再掌尚书令职后,尚书省的地位越加高于中书、门下省了。

    政事堂的例会当然也设在尚书省内。

    原本尚书省的所有官衙都设在太极宫,陈易主持尚书省事务后,将尚书省的官衙搬到了大明宫,尚书六部的官衙也搬到了大明宫。大明宫的房舍足够多,新加这些官衙并不觉得拥挤。

    尚书省的官衙位于含元殿西侧,这片区域原本是供皇帝临朝时候暂歇的殿舍,一直没发挥很大作用,如今刚好拿来安置了尚书省及属下各部的官衙。

    太极宫内依然有许多官衙,三寺九监的官衙依然留在那里。

    太极宫的房舍同样多,当然不能荒废,要加以利用。

    作为尚书令办作之用的殿阁自然是最大的。重新装修过后,呆着非常的舒服。

    成了大唐第一位“内阁首辅”,实际上的最高权力者,陈易算是整个大唐最忙碌的人了。因为要处的事太多,他呆在尚书省官衙中的时间远比在府中时候多,许多日子,他甚至都没空回府。

    幸好,陈易为自己添了一位“小秘书”,这个“小秘书”非常养眼,每天看到这个“小秘书”。心里就很舒畅,连疲惫都少了很多,做事很有精神。

    这个被称作尚书省内务主薄的“小秘书”自然就是上官婉儿。

    因为阴差阳错的原因,颇具才学的小姑娘上官婉儿并没被武则天发掘使用,而是被陈易自己“留用”了。武则天虽然没完全退出政治舞台。但她的女皇梦再也不可能实现,也不可能再在大唐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也不需要上官婉儿在她身边展露才华了。

    上官婉儿是个不简单的人儿。这从陈易这些年对她的观察,及她才情的展露中得出这个结论。

    肥水不流外人田,陈易不希望上官婉儿到其他地方露脸,就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事。

    想着经过几年的培养,这个小姑娘很可能可以成为她在朝事方面的得力助手,写份敕令、朝政大纲什么的。让她代笔写出来的文藻水平,肯定不会比他差的。

    上官婉儿在历史上那般著名,玩弄权术多年,被称为无冕宰相。那就表明这个女人政治才能不错。

    既然政治才能不错,不让她到身边展露才华一下,陈易都觉得是一种浪费。

    天天能看到小姑娘在身边打转,陈易感觉到做事的热情都高了很多,正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而上官婉儿也非常珍惜能在陈易身边做事的机会,每件事都力求做的最好。

    上官婉儿来到陈易身边做事后,负责起了替陈易起草各种文稿敕令的职,陈易需要写的那些文稿敕令,全出自她的手笔。上官婉儿的表现果然没让陈易失望,甚至让他很是惊喜。

    小姑娘所写的那些文稿敕令,词藻华丽程度让陈易惊讶,语句的严密程度也让他意外。他还真庆幸自己因为私心起的这个念头,竟然收获了惊喜。

    上官婉儿的才能也在替陈易做事间慢慢展现,有了自己发挥才能的机会,小姑娘自然很兴奋,她也越加勤奋做事,甚至一些事上,还给陈易提自己的建议。

    上官婉儿的一些建议还是挺不错的,甚至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陈易很是满意。

    更让他满意的是,上官婉儿对他生活方面的照顾。

    可以说陈易在宫内的生活起居,全由上官婉儿负责,小姑娘在这方面将他照顾的无微不至。

    要是陈易宿在宫中,他所有的梳洗穿衣事项全上上官婉儿负责,陈易喜欢让她做,小姑娘也很乐意照顾陈易。两人在每天的接触中,潜滋暗长了一些莫名让人心动的情愫。

    情窦初开的上官婉儿,自小就把陈易当作最亲近的人,长大懂事后,更是把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的陈易当作偶像一样崇拜。连续日子的亲密接触下来,那份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情愫更是炽热,只是不知道如何表现出来而已。

    上官婉儿各方面都表现不错,陈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而随着她年龄的慢慢长大,身体也在起着变化,原本单薄的身子已经慢慢变得圆润,该挺的地方挺了起来,该翘的地方一点都不含糊。

    娇好的面容,以陈易估计将近一米七的身高,前凸后翘的身材,任何一个男人见了都会动容。陈易已经不只一次见到,那些到他做事地方来禀报情况的官员,在看到侍立在他身边,一身男装打扮,显得非常英武俊俏的上官婉儿时,没有一个不注目,不惊叹的。

    自己养大的小美女,当然是不错的,陈易也在琢磨着该想一些办法,将上官婉儿变成自己的女人。

    这是他在这个时代终极的目标之一,若是放过了如此出色的一个美女,在原来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女人,还是他养大的美丽才女,那生活的意义就失去了很多。只是怎么才能将上官婉儿拿下。并给她一个很好的名份,不被自己的妻妾恶言,不被别人指责,可是件费神的事。

    陈易与贺兰敏之的争斗已经让贺兰敏月很伤神了,也让武顺不高兴,和他都有隔阂起来。

    经过他的努力,成功将贺兰敏月哄劝好,再加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