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可有证据?”曾国藩耸然动容地道。

    “还没有确凿证据;但也并非无迹可循。”李鸿章道。

    “据你估计;谁可能会干这种事?当然;太平军暂时可以排除在外。”曾国藩似乎料到李鸿章要说什么;所以;他事先扎紧了口袋。

    “大帅;如果您这样说;学生就无话可说了。”李鸿章颓丧地道。

    “军师;本帅并不是在维护太平军;本帅之所以这样讲;只是不希望你的主观意愿主导了你对客观事实的判断。”曾国藩道。

    “如果所有证据显示;此事就是太平军干的呢?”李鸿章毫不示弱地道。

    “那该怎么办;咱们还怎么办;这没什么好说的。”曾国藩也是毫不含糊。

    “好;大帅;您给学生一点时间;学生会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判断一定没错。”李鸿章倔强地道。

    “好;本帅乐见其成。”曾国藩笑道。

    他还从来没有见过李鸿章如此执着地跟自己讲话;他明白;他的这个学生是打算一条路要走到底了。他摇了摇头;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如果事实证明了真如李鸿章预料的那样;这纵火的主谋就是太平军;那他曾国藩这次算是真的栽到家了。

    “如果事实证明太平军有问题;那就说明;三儿他们的失踪也与太平军脱不了干系;如此一来;我们定可以顺藤摸瓜;找到三儿他们。”李鸿章握紧拳头道。

    “好;你放开手脚去查吧;如果真查到是太平军干的;本帅愿意承担一切后果。”曾国藩淡然地道。

    “大帅;三儿并不是有心针对您。”李鸿章见曾国藩这样说;不好意思地道。

    “本帅明白;你就什么都不要说了;也不需要有任何顾虑;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三儿他们;并将失火的原因查清楚;否则;本帅就是到了阴曹地府;心中也会不安。”曾国藩的语音低沉;看来他的心情很沉重。

    “大帅;是学生太无礼了;还请您原谅。”李鸿章有点惶恐地道。

    “跟你没关系;只是本帅心里不痛快罢了。”曾国藩道。

    “大帅;您也不要太过于自责;出这样的事非您一个人的责任。”李鸿章安慰道。

    “话虽然如此说;但本帅乃是这大军的主帅;又岂能逃避责任。”曾国藩摇了摇头道。

    “大帅;正如三儿所说;凡事应该尽量往好的方面考虑;也许事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样悲观。”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只能尽量拣好的说。

    “军师;本帅明白你的意思;本帅其实现在什么都没想;本帅唯一的愿望就是尽快找到三儿他们;至于其它什么的;本帅不在乎。”曾国藩道。

    “大帅;您千万别这么想;胜负乃兵家常事;我们这次跌倒了;吸取教训;下次再从这里爬起来;大帅以前不也是这样做的吗;怎么这次就退缩了呢?”李鸿章激动地道。

    “本帅不是退缩;本帅是有点累了。”曾国藩疲倦地道。

    “大帅…。。”李鸿章有好多话想说;但见曾国藩无精打采;他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看来;曾国藩的心气是真的泄了。

    “好了;军师;你要说什么;本帅心中明白;你就不要再说了;你如果真想帮本帅的忙;那你就想办法尽快将三儿他们找到;那就算是帮本帅的大忙了。”曾国藩挥了挥手道。

    “学生一定竭尽全力。”李鸿章在心中叹了口气道。

    “好;本帅等着。”曾国藩勉强笑了笑道。

    “那大帅就好好休息;学生先告退了。”李鸿章道。

    “哦;对了;按时间上估算;呈送给朝廷的奏章;皇上应该收到了吧。”曾国藩好象突然记起似地问道。

    “如果不出意外;应该就是这两天的事。”李鸿章道。

    “希望皇上能理解本帅的一片苦心;尽量不要难为将士们;他们已经够难的了;有什么责任;都由本帅一肩承担吧。”曾国藩道。

    “大帅;您这又是何苦来着。”李鸿章道。

    “哎;本帅能为将士们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曾国藩道。

    “大帅;我们是不是可以找恭亲王疏通一下?”李鸿章道。

    “不用了;此事牵涉面太大;恐怕恭亲王也说不上话;再说了;恭亲王还是识大体的;我们即使不说;为国家计;他一定也会帮忙的;只不过;不知皇上会怎么想;这事实在是太大了。”曾国藩道。

    “也许皇上会看在大帅一直忠心体国的份上;对大帅网开一面也说不定。”李鸿章道。

    “但愿吧”曾国藩心中也没有底。

    “大帅;我们是不是也要做些准备?”李鸿章目光闪烁地道。

    “什么准备;你是说…。不;不行;这事绝不能做;军师;你听好了;你最好打消这种念头;否则;别怪本帅翻脸无情。”曾国藩脸色一变;厉声道。

    “是;大帅;学生错了。”李鸿章急忙道。

    如果事情真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李鸿章宁愿奋死一搏;即使是反出清廷;他也是在所不惜;他实在不愿意见到曾国藩遭受如此惨淡的收场;所以;他才有了先前的提议;但没想到曾国藩是断然拒绝;李鸿章只能应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上绝路() 
一连串的事故让曾国藩等人身处于水生火热之中;焦虑;彷徨;各种负面的思想汇集在一起;搅得他们不得安宁;自信心也跌至了低谷;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急需要一个好消息来提振已被击溃的信心;但不曾想;好消息没等来;却等来了一个更坏的消息;这个消息对于曾国藩来说;不啻于晴天劈雳;一下子就将他残存的一点点自信心给轰成了渣。

    坏消息是这天早上传来的;是有关武昌府的;而且与太平军有关。

    消息说;武昌府在前一天晚上;被太平军攻陷了。

    “大帅;不好了;城外发现不明大军;不知是友是敌。”曾国藩还没有从武昌被攻占的震惊中醒来;又从曾三口中听到了另一个不好的消息。

    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真算是倒霉透顶了。

    “探;马上去探;探明到底是何方人马?”曾国藩急道。

    “是;大帅。”曾三急匆匆地离去。

    “来人;请冯将军等人至驿馆议事。”曾三离去之后;曾国藩又吩咐道。

    不一会儿;冯子材应召而至;同时;李鸿章;骆秉章;罗泽南;胡林翼等曾国藩一系人马也都已收到消息;全部赶到了曾国藩处。

    “事态紧急;各位有何高见;还请知无不言。”曾国藩先将当前的形势简单地说了一遍;就开始征询大家的意见。

    “大帅;如果学生所料不错;这一切的安排皆出自于太平军之手。”事到如今;一切迹象似乎都已坐实;这背后的黑手应该就是太平军。

    听完李鸿章的话;曾国藩端着茶杯的手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茶水溢了出来;溅得他满身都是;虽然他明白李鸿章所言不虚;但亲耳听到;他还是有点把持不住。

    李鸿章见此情景;赶紧趋前几步;伸手从曾国藩的手中接过茶杯;顺手放在了旁边的茶几上;又命人拿来一条干毛巾;仔细地拭去溅在曾国藩官袍上的水珠;并扶曾国藩在帅椅上坐下;接着;他又恭敬地向曾国藩拜了拜;这才说道: “大帅;如能证明是太平军;对我们来讲;到不是坏事;至少我们知道了对手是谁;我们就可以做出相应的举措;不至于再象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军师;如今该当如何?”曾国藩是彻底乱了方寸。

    “大帅;当前有两件大事;一;武昌府已被攻陷;我们必须分兵协防太平军的下一个目标…信阳府;以阻止太平军继续推进;在此期间;我们再想办法伺机夺回武昌;二;城外之兵;不用多讲;一定是来犯之敌了;而且九成是太平军;我们此刻一定要齐心协力;痛击敌人;以力保合肥的安全;如若合肥不保;太平军将会长趋直入;进犯京师;如此一来;大清朝危矣。”李鸿章深知事态的严重性。

    “军师;本帅一直有个疑问;武昌府乃军事重镇;城高墙厚;防卫森严;怎么说被攻陷;就攻陷了呢?而且;事先连个消息都没有传过来。”曾国藩将心中的疑虑讲了出来。

    曾国藩讲的也正是大家的疑虑;所有人都将目光对准了李鸿章;看他如何作答。

    “大帅;学生也是刚刚才接到消息;与其说太平军是攻陷了武昌;不如说奇袭来得更准确些。”李鸿章道。

    “奇袭?怎么回事?”曾国藩疑虑更甚。

    “太平军借用大帅的名义;将武昌城的重兵调出;他们则在后袭了武昌府。”李鸿章道。

    “以本帅的名义;怎么可能?武昌守将怎么会这么容易就相信他们?”曾国藩差一点就跳起来。

    “大帅莫急;请听学生慢慢道来。”李鸿章示意让曾国藩不要着急。

    原来;太平军使人诈称是曾国藩的下属;谎称曾国藩在前线被困;急需调武昌府的援军支援;守城将领一听曾国藩被困;急了;因而调集大军;急速来援;谁知他们刚出城;就被埋伏在一旁的太平军抢了城池;等到他们发现城池被袭之后;深知此罪不小;于是马上组织力量;想再去将城池夺回;奈何力量不够;几次攻城都被太平军打退;万般无奈之下;他们探知曾国藩在合肥;这才将消息传来合肥;请求曾国藩派兵相援。

    “混帐;调军要有印信;难道守城的将领连这个都不知吗?真是罪该万死。”曾国藩生气地道。

    “太平军带有大帅的调军印信;所以守城将军也没怀疑。”李鸿章道。

    “胡说;本帅的印信一直带在身边;怎会假手于人。”曾国藩不信。

    “没错;他们用的正是假印信;而且是真的假印信。”李鸿章道。

    “怎么会这样?”曾国藩越听越糊涂。

    “大帅不是与太平军的郭破天往来密切吗;而且为了来往方便;大帅还曾刻私章一枚赠与郭破天;不知大帅可还记得此事?”李鸿章提醒道。

    “确有此事。难道;难道;他们用的正是这枚私章?”曾国藩这才有点信了。

    “正是;所以学生才说;他们是以假乱真;事实上是用的假印信(真私章);替代了真印信。”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