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旭估摸着此人应是李鸿章;因为;在这一众人当中;作文官打扮的也就两人;一是李鸿章;再是骆秉章;而黄旭是认识骆秉章的;他们在安庆见过。所以;他面前的这位文士;除了李鸿章还能有谁,一定就是李鸿章。

    “属下之贱名;实难入元帅之耳;元帅猜的不错;属下正是李鸿章。”听黄旭的口气;他似乎对李鸿章并不陌生;所以,李鸿章在听完黄旭的话后,顿时喜不自胜;但言语之间,他还是不免要谦虚几句。

    “李大人;你是个人才呀;我们天国就缺你这样的人才;欢迎你加入太平军;正式成为天国的一员。”黄旭握着李鸿章的手;高兴地道。

    黄旭真的很高兴;这李鸿章可不是普通人;他可是晚清时候的大人物;毫不夸张地说;这晚清的半边天都是李鸿章撑起来的;可见;此人人才之难得。有这样的人才相助;黄旭何愁大事不成;而且;这样的人才是越多越好;越多;黄旭心中越高兴;越踏实。

    “元帅谬赞了;属下能效忠天国;效忠元帅;那是属下的荣幸。”李鸿章这属下二字是随口叫来。而且越叫越顺口;看来;他已经开始慢慢融入这个角色了。

    “好;李大人;好好努力;天国有的是空间让你发挥。”黄旭鼓励道。

    “谢元帅。元帅;您以后可别再称呼属下李大人了;属下担当不起;您就直呼少荃就行了。”李鸿章的心中对黄旭原本就有所期待;现在又经过这番言语相交;黄旭在李鸿章心目中的形象更是拔高了不少。

    “好;那我也就不跟你客气了;少荃。”黄旭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在这样的乱世;什么最重要;人心最重要,得人心者,得天下,此是至理。

    “元帅;您这样称呼;属下才觉得全身舒坦呢?”李鸿章觉得心里舒服极了。

    “好;好!”黄旭拍了拍李鸿章的肩;很满意。

    结交完李鸿章,黄旭又慢慢走向立于他身旁的另一位文士;骆秉章。

    “属下参见元帅。”见到黄旭,骆秉章恭敬地道。

    “骆先生;我们又见面了;安庆府匆匆一别;我还以为再也无缘与先生相见;没想;世事就是如此之巧;上天又安排我们在此相见;你说;这是不是缘份?”黄旭笑道。

    “是;是;缘份;缘份;元帅所言极是。”骆秉章听黄旭提起安庆之事;不免有些尴尬。

    “骆先生;过往之事;不必介怀;就让它过去吧。你我那时各处一方;各为其主;所以;各有算计;那是在所难免;但现在情势却已是大不相同;我们都是效忠天王陛下;是亲密的战友;希望骆先生以后还要不吝赐教才好。”黄旭态度诚恳,言语客气;不带丝毫的骄傲之气,让人听了很舒服。

    “元帅;实不相瞒;秉章原以为效忠大清;这才是正途;这才能做到忠孝节义;但;直到这一次合肥之战;属下才真正的明白了;什么人是最值得效忠的;毫无疑问;那就是天国;是元帅。”骆秉章此言一出;显然是打定主意将自己卖给黄旭了。

    黄旭听了此言;心中顿感一喜;他想;楚军的智囊都投降了;那收伏左宗棠等人还会远吗?

    “好;好!”与对李鸿章一样;黄旭在连说两个好字的同时;还重重也拍了拍骆秉章的肩。

    见过了这两位最重要的智慧性人物;曾国藩又开始为黄旭介给几位湘楚军的大将。

    罗泽南;胡林翼……

    一路介绍过去;黄旭一路将自己的军事才华尽情地展现在这些人的面前;他打算用自己强悍的实力;一举折服面前这些个悍勇之辈。对于这些勇猛之辈;他只有拿出超越一般的实力;才能够让他们心服口服。

    事实也正如黄旭所料;有了强劲的实力做为支撑;这些个勇将猛士对黄旭那是打心眼里佩服;最后是誓言为他效死了。

    短短的一段路走下来;黄旭已是征服了所有人的心。这一点;连一直陪伴在侧的曾国藩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什么叫实力;这就叫实力;绝对的实力;让人不服不行。

    介绍完了这几位主角;黄旭又被带到了湘楚大军的面前;湘楚大军早已列队完毕;恭候黄旭的检阅。

    黄旭再一次用他那超凡脱俗的魅力;让这些骄兵悍将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人心再次被征服。

    这最后的结果就是;湘楚军正式被收编了;这个世上;以后都不会再有湘楚军的称谓;他们只会有一个相同的名字;那就是;太平军。

    办完正事;黄旭便命人在营中设下大宴;款待这些劳苦功高的将士们。

第三百二十七章 对敌之善策() 
当晚;太平军大营中;宴席大摆;众人开怀畅饮;气氛热烈。

    主位上;黄旭与曾国藩并排而坐;酒过三巡;黄旭低声问起合肥之战的情况;曾国藩如实地做了回答。

    曾国藩所讲述之经过;不乏有惊心动魄之时;但黄旭只是静静地听着;有些时候点点头而已;脸色却是一如即往的平静。

    唯一让黄旭稍微有点诧异的地方;共有两处;黄旭听说僧格林沁为了让主力安全地撤退;竟然舍弃了几万清军的性命;不禁摇了摇头;他显然是对僧格林沁的这种做法;很不以为然。

    而当他听说清军的撤退意向不明时;则是皱了皱眉头。

    “驸马爷;在你来之前;我已与众将商议过此事;但却毫无头绪;真不知道僧格林沁到底在搞什么鬼。”曾国藩也有点头疼。

    “大帅;不论清军做何安排;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自己的就行了。”黄旭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曾国藩有点犯晕。

    “驸马爷的意思是…。。”此时只是两人对话;所以;曾国藩也就改变称呼;称黄旭为驸马爷。

    “大帅;我们需要分兵了。”黄旭笑了笑;突然道。

    “驸马爷;清军合肥一失;此路往后就是一马平川;再也无险可守;我们何不趁此机会;率军直捣京师;此实乃天赐之良机。分兵似乎没什么必要吧。”曾国藩微微一愣;然后想了想;这才字斟句酌地对黄旭道。

    他对黄旭的战略有点不理解;试想;如此好的形势;太平军大可不必三心二意;只需要竭尽全力;集中兵力攻此一路可也。

    “大帅;你的想法;我完全可以理解;但分兵是既定的策略;而且;分兵对我们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黄旭试着向曾国藩阐述分兵的好处。

    “愿闻其详。”曾国藩内心虽然不理解;但他也知道;黄旭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如果你与人打架;是用两人夹击好呢;还是与之单打独斗好?也许你会说;哦;那要视个人的实力而定;没错;如果某人的实力强大到可以横扫一切的地步;那没什么好说;就单打独斗好了;因为这是此人的长项;实力强嘛。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实力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横扫一切的地步;那贸贸然地选择与人单打独斗;这显然不是上上之策;你说呢?大帅。”黄旭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试着将自己的想法用最深入浅出的办法讲出来。

    “驸马爷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的实力还不是很强?”曾国藩可不这样认为。

    “至少还没强大到可以横扫一切的地步。”黄旭笑着道。

    “那对付清军也是绰绰有余。”曾国藩不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

    “没错;大帅;你这话;我信;如果我们主力全攻此一路;打下京师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拿下京师之后呢?说不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等着我们。”黄旭仍是满脸笑容地道。

    “能有什么问题;只要拿下京师;一统中华将指日可待。”曾国藩不加思索地道。

    他可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大帅话固然是有道理;但有些事;不好说。”黄旭不急不躁地道。

    “驸马爷是想多了;攻下京师之后;我们再分兵去扫荡那些残余力量;这不更好吗?”这才是曾国藩的本意。

    曾国藩觉得;首先还是要占据政治上的高地;只有打下了京师;那才可以说是真正推翻了清廷;这对全中华民众的心理影响将是巨大的;而且;清朝中枢在京师;主心骨一失;清军其它残余势也就不足为惧;势必将作鸟兽散了;如此一来;太平军一统中华便是水道渠成了。

    黄旭听曾国藩一说;他算是有点明白了;曾国藩的意见与他们当初主张的分兵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不同之处在于;他主张先分兵二路;再合取京师;而曾国藩则是主张;先取京师;再分兵扫荡残余力量。

    黄旭之法是稳中求进;曾国藩之法讲究的是雷霆万钧;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只不过;黄旭有其它的顾虑;曾国藩只论当下形势。

    “大帅;你之想法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但我想请问;如果我们只此一路去;一旦被清军拖住手脚;而清军却给我们来其它的招;我们将何以破解?”黄旭也不大好当面否决曾国藩的意见;只能从侧面让他领会自己的想法。

    “以我们现在拥有的力量;应该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吧?”曾国藩到真是没想过这个问题。

    敌我双方的力量之对比;曾国藩知之甚深;再加之;他对清廷内部的情况更是了如直掌;所以;他从未想过;将来还会出现黄旭所说的问题;他有必胜的信念。

    “大帅;你我都是久历战场之人;战场形势千变成化;并不随我等之意志而转移;这你我都是知道的;如果一旦发生连我们都无法探制之局面;那就是大麻烦;可能连我们一统大业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没有绝对的力量之前;我还是认为不能将赌注压在一个方向;我们现在还不需要破釜沉舟。”黄旭道。

    “可是;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呀。”曾国藩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不善加利用;那就可惜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呀!

    “大帅;机会时时都有;但错一次都不行;错了;我们就将会十分的被动;你我心知肚明;清廷的灭亡只是迟早的事;早一点还是晚一点;并不妨碍我们的大计;所以;我们绝不能图一时之快而让自己陷入险地;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黄旭现在必须求稳。

    黄旭心中非常清楚;现在压力全在清廷一方;急的是清;不是他。

    “附马爷;我对您说的那个意外情况;还是持保留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