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天国当附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翼王言重了,乡野之人,所知甚浅,既然王爷吩咐,在下只能献丑,不妥之处,还请王爷不吝赐指教。北国相比南国,山要多,水要少,民风纯朴,大多极其好客。北方人多吃面食,冬天很冷,夏天很热。人说,南人大多喜好乘船,北人却好骑马,南人温文而雅,北人英勇善战,南人喜爱诗词歌赋,舞文弄墨,北人爱好金戈铁马,舞刀弄枪。南人大多纵横官场,北人大多上阵杀敌,不知我说的可对,王爷。”

    “黄公子真好比喻,但不尽然,好比我们天国,起事于广西,接古时所讲应该是南蛮之地,但我们征战大半个中华,却所向披糜,这岂非是说南比北在文治武功方面更胜一筹。”

    “王爷千万别这个称呼小子,按辈份您是艳儿的叔父,论爵位,你贵为王爷,如蒙您不弃,叫我一声小黄即可。王爷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我讲的是一个总体的印象,王爷讲的只是一个概率。回首中华几千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决定中国政治,军事走向的地点往往是在中原腹地,也就是靠北的地方,大家常说逐鹿中原,问鼎中原,也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黄公子在你呼上有此一说,那我也就不客气了,本王应该痴长你几岁;叫小黄太过于拗口,就叫你小兄弟吧,话说回来,刚刚听小兄弟对南北军事走向的论断可谓是一语中地,甚合我意,叫人很是佩服。小兄弟说的不错,要平定天下,就必须问鼎中原,这也是我一直向天王陈述的,可天国的几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导致现在只要一提北伐之事,反对声浪是一浪高过一浪。虽然,我也曾联络过不少志同道合之士给天王上书,奈何都是石沉大海。”

    “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王爷大可不必灰心。”

    “说得好,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好,好,十分的精辟。”石达开不住点头,连说几个好字。“那你对如今天下大势怎么看”话题继续。

    “清庭**,外敌环视,是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而且天国也确实遇上了好时候,但遇上好时候并不代表就一定能成功,我认为,天朝需要对内确定统一的纲领,主义,勤修文治武功,对外宣讲天国的精神,实实在在的将天国的思想宣扬出去,让大多数人的在思想上并不排斥天国,甚至于接受天国,事实上,天王创立拜上帝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天朝的很多制度也不错,但关键是要将这些概括起来,形成一套具有很强逻辑的主义,并以具体的制度来强化它。从而加以更进一步的贯彻实施,一旦法令颂布,下面的人需要有很强的执行力。”

    “想法不错,但实施起来,难度不小”

    “任何改革都会有阻力,关键就看我们能不能克服它,最终实现它。”

    “这些都是政治上的,那么,军事上呢,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现在的石达开真是个不耻下问的好学生。

    “军事上应该采取南守北攻,首先,第一步应扫清天京的外围,将周边的根据地连成一片,巩固胜利的果实,然后逐步推进,先行统一整个南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第二步,实现北伐,这样有了整个南方做为后盾的北伐才有可能成功。第三步,在北伐成功的基础上,扫清所有残余的反抗势力,彻底结束清王朝的统治。第四步,在国库充盈之后,开疆拓土于周边各国,成不世之功,王爷觉得这样的筹划是否妥当?”

    “小兄弟,真不简单,不简单,我们天朝要是早一点碰到你这样的人才,何愁天下不太平”在这个时候,石达开已将先前对黄旭怀疑尽释。

    “王爷过誉了,我也只是纸上谈兵。”

    “一点也不过誉,天国缺的就你这种具有全局观的帅才,艳儿,小兄弟这种人才,你怎么不向天王举荐呢,这可就是你的不对啊!”石达开扭头对洪争艳说道。

    “哪能不举荐呢?只是黄大哥还说要考虑考虑,翼王叔叔可别冤枉我。”

    “嗯,小兄弟就不用考虑了吧,天朝一定有机会让你一展抱负。”石达开趁热打铁。

    但黄旭心里面很清楚,现在形势不明,一切先观察观察,然后再说。

    “黄大哥,你现在应该知道我的真实身份了吧,没错,我是当今天朝天王的最小的女儿,因为对有些事情不是很理解,所以躲在这里暂住,对外宣称是某洪姓大富翁的千斤,来此修养生息的,我不是存心骗你,只是确实不知道怎么向你开口,况且,你也不是并没有问我来着??”。洪争艳很是委屈地说道。

    好啊,还倒打一耙,听上去是合情合理,但怎么想,都是这小丫头将便宜占去了。“无论如何,我都要多谢两位的厚爱,但我确实需要三思,请见谅。”黄旭道。

    “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强迫小兄弟,只是希望小兄弟早做决定,我们可以一起共襄盛举。坦率地讲,今天与小兄弟一席话,真是让我觉得与你是相见恨晚,本来我是有紧急军务需要今天赶往前线的,但既然与小兄弟这样投缘,说什么,今天也要留下来与小兄弟畅饮几杯”

    “我也是求之不得。”黄旭也乐得顺水推舟,顺便再打探一下情况。

    石达开刚要叫洪争艳安排人准备酒席,突然,探马来报,前线出事了。

第六章 前线有事() 
正当三人谈兴正浓之时;突然;探马来报;说前线出事了;需要翼王亲自回去处理。报信士率还带来了副将李秀成的亲笔信;需要面见翼王。人已被洪府管家安排在了偏厅等候。

    “小兄弟这军情来的太不是时候啊;难得与小兄弟如此投缘;本来想今天不醉不归;哪知如此的不凑巧;实在是扫了大家的兴致;但来日方长;小兄弟;今天的这顿酒就算是我还欠你的;来日一定补上。”石达开一脸的歉意。

    “王爷不必介怀;只是一顿酒而已;军国大事要紧;以后的时间还长着呢;我可是期待今后经常可以与王爷把洒言欢。;畅论天下大事,何必争这一朝一夕呢。”老实讲;黄旭也有点感到可惜;错过了一个近距离了解当今形势的机会。

    “那好;小兄弟;咱们一言为定,那我就先失陪一下。”说完;向黄旭一抱拳;便转身向偏厅走去。

    而黄旭看着石达开转身离去;却略有所思;前线出事了;会出什么事;石达开的十万精锐就住扎在安庆府;以曾国藩的老谋深算;不会算不到石达开的这十万精锐就在安庆;要知道这十万人可是太平军中精锐中的精锐;久随石达开征战沙场;少有败绩。就说在湖口那阵;他曾国藩不就差点被这帮人给逼的投河自尽吗?难道他不怕故事重演。但除此之外,那又会有什么大事可出,难道有人制造叛乱,更加不可能,前面已经说过,石达开的这十万部下中绝大多数都是与石达开出生入死过的老兄弟,手下将领更是对其忠心耿耿,不可能图谋不轨,但那又会是什么原因呢?猜不到,算了,猜不到也只有静观其变了。说实话,以前对石达开虽说崇拜,但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经过这一番接触,黄旭对其人又有了更深的印象,此人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真可谓是名不虚传。这也难怪其在历史上有如此名声。

    “黄大哥;黄大哥,你怎么了,唤你半天,你怎么都不理艳儿??”,艳儿有点生气的说道。

    “啊,对不起,艳儿,黄大哥去想王爷前线的事了,有点走神,艳儿莫怪。”

    “哦,那黄大哥对这事怎么看?”洪争艳饶有兴趣的问道。

    “不好说,不好说…。也说不好。”黄旭边说边摇头。

    “那黄大哥就直接说吧,有一说,有二就说二,不用忌讳什么。”

    “还是不说为好,我们只能看看,我相信王爷能处理好。”

    “黄大哥还在艳儿面前卖关子,你不说就不说,我也相信翼王叔叔能处理好。”艳儿对她这位翼王叔叔也是信心十足。

    “对了,黄大哥,不要嫌我麻烦,你对为天朝效力,道底是怎么想的,需要尽快做打算,如果为难,也就算了,反正天朝内部也不太平,如果你去了,也不知是福是祸。”

    “这就奇怪了,艳儿先是极力说服我为天朝效力,现在又好似对我效力天朝又有所保留,你可真把我搞糊涂了。”黄旭其实心里明白的很,也很感动,知道艳儿能这样说,确实把自己当一家人,不希望自己冒险。

    “黄大哥,以前我希望你为天朝效力是希望你的才能不被埋没,况且当时我估计的形势还没有糟糕到如此地步,所以极力想推荐你去,但现在经过与翼王叔叔的谈话,认为现在的形势是越来越难以把握了,如果你去了,万一不慎,可能有性命之忧。”可以看出艳儿很是挣扎。

    “艳儿,本来我还在犹豫,但现在听你这样一说,我还无论无何都得去了,你想啊,你黄大哥是什么人,那可是文可安邦,武能定国的真汉子。再说了,大哥也想与你分忧,虽然表面看你是无忧无虑,但我却知道你虽身处宫外,却是心系宫帏,你关心你父王的安危,关心这天朝的命运?艳儿,我这条命是你救的,理应全心以报,为你排忧解难。再说,你也说我有才嘛,如果不在人前露一露,怎么一展所学呢,我个人的安危你就更加不用担心了,我可是武林高手,你还不知道了吧。”黄旭半是认真,半是开玩笑的说道。

    “噗嗤,原来黄大哥也会自卖自夸,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多说了,只愿一切小心,明天我们就起程回宫,我要当面向父王举荐你。”洪争艳喜笑颜开。

    “一笑?a其城…。,再笑?a其国…。。”黄旭故意将声音拖得很长。

    “黄大哥取笑人家,人家不依你啦!!”洪争艳俏羞无限。

    正当气氛正浓之时;石达开人还没进来,声音先进来了,“有什么高兴的事,也跟本王分享,分享,你们两个小家伙可不能偷着乐,艳儿,说给翼王叔叔听听,我也可以乐一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