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使者领旨,叩首拜谢出回而去。
忽朗陵侯臧宫、阳虚侯马武诣阙上书,陈言匈奴之事。书
曰:
匈奴贪利,无有礼信。穷则稽首,安则侵盗。缘边被其毒
痛,内国忧其抵突。虏今人畜疫死,旱蝗赤地。疲困之力,不
当中国一郡。万里死命,悬在陛下。福不再来,时或易失。岂
宜固守文德,而久堕武事者乎?今命将临塞,厚悬购赏,喻告
… Page 225…
东汉秘史 ·218·
骊、乌桓、鲜卑攻其左,发河西四郡、天水、陇西、羌胡击其
右。如此,北虏之灭,不过数年。臣恐陛下仁恩不忍,谋臣狐
疑也。今万世刻石之功,不立于圣世。臣臧宫、马武顿首谨上。
帝览书,微微而笑,乃曰 :“二子岂知我乎?”遂下诏,
托黄石公之说,以自诫而固却之。诏曰:
昔《黄石公记》云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
也。刚者,贼也。弱者,仁之助也。强者,怨之归也。故曰:
“有德之君,以所乐乐人。无德之君,以所乐乐身。”乐人者,
其乐长。乐身者,不久亡。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
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故曰 :“务广地者
荒,务广德者强。守其有者安,贪其有者残。残贼之政,虽成
必败 。”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欲
复远事边外乎?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且北敌
尚强,而屯警备传闻之事,恒多失实。诚能举天下之半,以灭
大寇,岂非至愿。苟非其时,不如息兵,何自苦哉!故兹昭示。
自是诏下之后,诸将咸服,未有一人敢复言兵家之事者。
一日,帝诏博士桓玄,授为太子少傅,赐其辎车、乘马、
金帛等物。玄谢恩而出。时桓荣大会诸生,参贺玄宠。陈设玄
所得赐车马、印绶,乃曰 :“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宴罢
各散讫。
却说御驾东巡,群臣上言,奏曰 :“陛下即位已三十年,
可宜封禅泰山 。”帝曰:“朕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
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何事污七十二代之编
录?”于是群臣不敢复言。
… Page 226…
东汉秘史 ·219·
四月,车驾还宫。帝独坐后殿,玩读《河图》、《会昌》符
书“白赤刘之九会命岱宗”。帝玩其意,创然有感,乃召梁松
等至殿,按索《河图》谶文之书,言九世当封禅者三十六事。
于是,张纯等俱复封禅,帝乃许之。遂传旨,着司天监择日亲
临所祭。次日,众臣列道护驾登山,以玺亲封。祭罢回朝。
是夏,京师忽有醴泉涌出,饮之者,固疾皆愈。惟眇、蹇
者不瘳。又有赤草生于水崖,郡国频下甘露。群臣入殿奏曰:
“地祗灵应,而朱草萌生,孝宣帝每有嘉瑞,辄以改元,神爵、
五凤、甘露、黄龙,列为年纪。盖以感致神祗,表章德信,是
以化致升平,称为中兴。今天下清宁,灵物乃降,陛下情存挹
挹,推而不居,岂可使祥符显庆,没而无闻。宜令太史撰集,
以传来世。”帝不纳,常自谦言无德。每郡国所上,辄抑而不
当,故史官罕得以记焉。
是岁,命有司监军,建起灵台、明堂、辟雍,宣布图谶于
天下。帝以赤伏符即位。由是,信用谶文,多以决定嫌疑。
一日,游于灵台之上。忽议郎桓谭进曰 :“父子、君臣之
伦,礼乐、刑政之具,无非性与天道。而谶非经典之制,皆以
妄巧伪说,陛下何苦信之 。”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
将下斩之 。”谭即头流血,帝才息怒。遂免其罪,贬出为六安
丞。谭惭而止。二月戊戌,帝崩于南宫前殿,在位三十三年,
寿六十二。遗诏曰:
朕无益于百姓,无得厚葬。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省约。
刺史二千石,长吏皆无离城郭。无遣使及因邮奏,葬于原陵山,
太子庄即皇帝位。
按:帝每旦视朝,日侧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义,
… Page 227…
东汉秘史 ·220·
夜分乃寐。那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乘间谏曰 :“陛下有汤武
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术。愿颐养精神,优游自宁 。”帝曰:
“我自乐此,不为疲也。”虽身济大业,兢兢如不及,故能明
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
藏弓矢而散牛马。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
又赞曰:
炎正中微,大盗移国。九县飚回,三精雾塞。人厌深诈,
神恩反德。光武诞命,灵咒自甄。沉机先物,深略纬文。寻邑
百万,貔虎为群。长毂雷野,高峰慧宫。英威既振,新都自焚。
虔刘庸代,纷纭梁赵。三河未澄,四关重扰。金汤失险,车书
共道。灵庆既启,人谋咸赞。明明高谟,翅翅雄断。于乎有命,
系隆我汉。
… Page 228…
东汉秘史 ·221·
第五十五回
告庙飨天明制度 图形画像著功多
是日,明帝登殿,文武班列两行。扬尘拜舞,山呼礼毕,
加封邓禹为太傅,李通为大司空。众臣各受封赠,大赦天下。
却说车平王仓,以为中兴三十余年,四方宁息,宜修礼乐。
遣使至京,奏闻所事。使者至朝,帝召入殿,问 :“卿此来何
意”?使者具奏所事。帝甚喜,即召众卿共议。李通奏曰 :“
东平言者甚当。陛下新登宝位,可先设郊祭飨天地,然后告祀
宗庙,以明制度 。”帝准奏,传旨:“中郎将梁松,监领五校
于南郊设坛。及修制先帝光武之庙”。诏下,松往去讫。
帝思凡所奉祀天地、社稷、宗庙、山川等神,欲为天下生
灵祈福,恐百官斋戒不致专精。乃下诏,令太傅桓玄作《斋戒
文》,以示众意。玄领敕命,即撰文曰:
凡祭祀,必先斋戒,而后以感动神明。戒者禁止其外,斋
者正斋其内。沐浴更衣,出宿外舍,不饮酒,不茹荤,不问疾,
不吊丧,不听乐,不理刑,此则名戒也。专一其心,严畏谨慎。
不思他事,苟有所祭之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诚,
无须臾间,此则为斋也。大把斋戒七日,前四日为戒,后三日
为斋。中祀斋戒五日,前三日为戒,后二日为斋。故示。
… Page 229…
东汉秘史 ·222·
自是,众臣各皆严肃。
却说梁松领敕监军,径往城南郊野,建起高坛三层。每层
高一丈九尺,四围结彩,按天、地、人三才。五方树旗,列金、
木、水、火、土。香焚宝鼎,烛灿银花。又备整齐,还宫复命。
次日早朝,梁松奏曰 :“臣领陛下敕命,往郊设坛。今悉
完固,请陛下往祀 。”帝传旨:“百官更衣,同登坛祀”。诏
下,众臣先临肃侍。须臾驾至。帝下龙车,端整平天冠,重更
沽黄袍,立于中坛正坐。文武班列旁边。帝举香祝曰 :“大汉
皇子刘庄,眷天上帝,降中于民。致四海之来苏,启万民之俯
仰。惟冀神祗,钟灵降福。士民条畅,国祚昌荣 。”祝罢,再
拜。
忽近臣趋坛奏曰 :“大司空李通病笃,今早气绝而薨。乞
陛下传敕安葬”。帝闻,大哭,曰:“先帝起义舂陵,此将首
助兵甲。披坚执锐,拯弱扶危,历尽汗马百年之劳。未蒙恩赐
一息,今才佚乐,天何速其命乎 !”敛蹙眉尖,吁磋不已。太
傅桓玄进曰 :“陛下少忧,人寄尘寰,生死有命。李通既逝,
不能复醒,陛下可念其功,敕赐厚葬。何为痛苦哀之而损容乎?
”帝遂止,罢坛还宫,传敕厚葬,谥曰“恭侯”,子音嗣。帝
与阴皇太后亲临墓吊,有诗哭曰:
先帝初逢世乱时,将军誓死寄安危。
旌旗万里寒胡胆,梁柱今朝折栋支。
义节棱棱冲汉漠,忠精赫赫著铭碑。
伤心多少英雄泪,忍向斜阳故国挥。
吊罢,车驾还宫。
二年春月,帝传旨,亲往明堂,飨祀光武皇帝。百官一齐
拥驾至临。祭毕,帝登云台之上观望云物。良久,乃罢。幸辟
… Page 230…
东汉秘史 ·223·
雍,行初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
及弟子等升于明堂之上。帝正坐,自为讲辩,诸儒执经问难于
前。避雍四门之外,百姓人等整衣冠,排列而观听者,凡有亿
万之多。自早至晚乃罢还宫。
次日设朝,文武拜毕,传旨修整学舍。令功臣子孙及四姓
末属,俱入讲学。选择高才饱读者,以授其业。自桥门羽林之
士,悉令通《孝经》章句。匈奴闻言,亦遣子入学。济济乎,
洋洋乎,盛于永平矣!
却说扶风茂陵有一人,姓傅名毅,字武仲。家贫,力学博
古今。一日,于平陵习读经义,闻明帝兴学校,求贤士,因作
《迪志》诗以讽之。诗曰:
咨尔庶士,迨时斯勖。日月逾迈,岂云旋覆。哀我经营,
旅力靡及。在兹弱冠,靡所无立。于赫我祖,显于殷国。二迹
阿衡,克光其则。武丁兴商,伊宗皇士。爰作股肱,万邦是纪。
奕士载德,迄别显考。保膺淑懿,缵修其道。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