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问于待中爱延曰 :“朕何如主也?”对曰:“陛下为汉中主。
”帝曰:“何以言之?”对曰:“尚书令陈蕃,任事则治。中
常侍黄门,与政则乱。是以知陛卞可与为善,可与为非 。”帝
曰:“昔朱云廷折栏槛,今侍中而称朕过,敬闻阙矣。”遂拜
为五宫中郎将。
却说会稽太守刘宠,为官清白,简除烦苛,禁察良法。于
是郡中大治。帝闻,征为郎将作大匠。时本郡山阴县五、六老
叟,自若耶山谷间出。闻宠迁官,敬赍百钱送宠,曰 :“山谷
鄙生,窃见前任太守。吏士贪污,每发扰索民间,至夜不绝。
或犬吠竟夕,民不可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
吏。愚等年老,遭值圣明,不胜万幸。今闻明府迁任,故自扶
奉相送,愿鉴愚等微意 。”宠曰:“吾无善政相及,何致公等
勤苦馈送?吾何安受?”叟等虔告,宠即选一大钱受之,余悉
还父老。叟等拜别而去。宠至京,加为大鸿胪之职。九月,复
升为司空。
却说南匈奴单于主,一日朝会,谓众臣曰 :“颇奈汉朝先
帝不仁,吾国累受其害。切齿之仇,未能伸也。今桓帝庸弱,
信任权臣,不能札贤敬士,国势渐倾。吾欲乘衅起兵灭之,以
复先帝之恨,可行否乎?”众皆答言曰 :“当行。”单于大喜,
… Page 291…
东汉秘史 ·284·
遂令左谷蠡王,点起匈奴十万,与诸部并叛。乌桓、鲜卑等寇
缘边郡,摇动西州。司空刘宠知,急奏帝曰 :“南匈奴单于,
通结诸部乌桓、鲜卑等,叛已入中界。寇掠边民,乞陛下急将
何治?”帝闻大惊,顾谓宠曰 :“卿何计焉?”宠曰:“自古
匈奴难以善治,必须以威迫之,使有倾服 。”帝曰:“然。”
遂封张奂为北中郎将,与兵十万,北击匈奴。
张奂领旨,即点三军,披挂上马前行。旌旗蔽日,尘土遮
天。骑兵步卒,千里不绝。数日方至,立起营寨。次早,奂升
军账,召诸将谓曰 :“匈奴兵势虽大,并无谋虑。吾等分作两
队兵进。一队与之攻战,一队劫其营寨。纵不能破灭,亦使垂
手清闲,不能复战 。”众皆曰:“将军神算也。”遂着中郎将
爱延,分兵三万,缘山绕谷而进,不使匈奴知觉。俟其出后,
即入攻劫。延遵令去讫。奂自引军于雁门关下,排阵立战。
单于知汉兵至,亦与十万匈奴分作两阵而进。左谷蠡王当
头,单于居后。至关下,两军相对,张奂出马。头顶金练凤尾
盔,身穿绛袍银锁甲,手提雁翎刀,腰系狮蛮带,跨上追凤赤
马,跃出阵前,大叫(羊喿)靼搦战。左谷蠡王闻言,飞奔上
马,立于阵前,谓曰 :“小将何名?敢来对敌。”奂曰:“吾
乃汉王柱臣,北中郎张奂将军是也。吾汉有何负汝?今来犯界,
以讨死乎?”蠡王骂曰:“狼野小将,不禁三合之战,敢出大
言。早下马降,免遭剑死 。”张奂大怒,提刀跃马,直取谷蠡。
二人交战,二十余合,不分胜败。令卒擂鼓,抡刀再战。
忽人报曰 :“汉将爰延举火劫攻营寨,大王可速救。”谷
蠡大惊,急回。单于收军回救。只见满营火发,烧焰胜空。正
欲进兵,被爰延大喝一声,当头截住。两军混战,金鼓连天。
随后张奂追至,首冲相击。匈奴大败,走者践足,战者弃甲丢
戈。血涨河流,尸横山积。谷蠡拼死杀开血路,救出单于去讫。
… Page 292…
东汉秘史 ·285·
免等获其辎重、谷粟、牛马,不胜数目。遂令鸣金收军,入寨
安歇。
次日,张奂升帐,召诸将谓曰 :“匈奴战败无食,必回本
国。吾等虽胜一阵,不可以持。当乘势攻之,以摧其气,使不
敢再加兵犯边 。”分付众军饱食,披挂上马,分作两队,出寨
至关下埋伏。待其经过,首尾击杀。
却说左谷蠡王,保出单于,走至松崖坡下,高树虏旗,召
集诸部匈奴,伤折大半。单于甚忧,乃谓众曰 :“误中小儿奸
计,伤我大兵,夺我辎重,如之奈何?”谷蠡进曰 :“陛下勿
忧。今虽误输一阵,大兵未折。可回本国养蓄威锐,再作区处。
”单于曰:“然。”遂与诸部匈奴,悉收回国。
至雁门关下,过未将半,忽听一声炮响,关外汉兵齐出。
当头爰延截住,谓蠡曰 :“叫汝王单于答话。”谷蠡怒曰:“
君出臣护,将主兵行。吾主大圣,岂与小将答话 !”延大怒,
提刀直取。两马相交,共二十合,不分胜负。背后张奂伏兵又
出,两下夹攻,匈奴大败。单于见不能逃,高声叫曰:“汉可
休兵,吾愿请降 !”奂遂欲罢。谷蠡不服,令卒擂鼓。又战二
十合,奂见匈奴疲倦,并力相攻。谷蠡气战不及,遂叫“顺降,
愿保吾主之命 !”张奂大喜,即令罢兵。顾谓单于王曰:“汝
若早自省察,不至伤民损卒。奈何执迷乎?”遂令合兵入关安
歇。有《西湖论》曰:
汉初遭冒顿凶点,种众强炽。高祖威加四海,而窘平城之
围。太宗政邻刑措,不雪愤辱之耻。逮孝武亟兴边略,有志匈
奴,赫然命将,戎旗星属。侯列郊畿,火通甘泉。而犹鸣镝扬
尘,入畿内至于穷竭武力。殚用天财,历纪岁以攘之。寇虽颇
折,而汉之疲耗略相当矣!宣帝值虏庭分争,呼韩邪来臣,乃
… Page 293…
东汉秘史 ·286·
权纳怀柔。因为边卫,罢关徼之警,息兵民之劳。龙驾帝服,
鸣钟传鼓于清渭之下。南面而朝单于,朔易无复匹马之踪。四
十余年后,王莽陵篡,扰动戎夷。续以更始之乱,方夏幅裂。
自是,单于得志,狠心复生,乘间侵佚,害流傍境。及中兴之
初,更通旧好。报命连属,金币载道。而单子骄倨益横,内暴
滋深。世祖以用事诸华,未遑沙漠之外,忍愧思难,徒报谢而
已。因徒幽并之民,增边屯之卒。及关东稍定,陇蜀以清,其
猛夫悍将,莫不顿足攘手,争言卫、霍之事。帝方厌兵,间修
文政,未之许也。
其后匈奴争立,日逐来奔。愿修呼韩之好,以御北狄之冲。
奉藩称臣,永为外擀。天子总览群策,和而纳焉。乃召有司开
北鄙,择肥美之地,量水草以处之。驰中郎之使,尽法度以临
之。制衣裳,备文物,加玺绂之绶,正单子之名。于是,匈奴
分破,始有南北二庭焉。
仇衅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觇望风尘。云屯鸟散,
更相驰突。至于陷溃创伤者,靡岁或宁。而汉之塞地晏然矣。
后亦颇为出师,并兵穷讨,命窦宪、耿夔之徒,前后并进,皆
用果调设奇。异道同会,究掩其窟穴。蹑北追奔三千余里,遂
破龙祠,焚阏幕,枕十,桔阏氏。铭功封石,倡呼而还。若因
其时势,及其虚旷,还南虏于阴山,归河西于内地。上申光武
权宜之略,下防戎羯乱华之变。使耿国之算,不谬于当世。袁
安之议,见从于后王。平易正直,若此其弘也。
而窦宪矜三捷之效,忽经世之规,狼戾不端,专行威惠。
送复更立北虏,反其故庭,并恩尔护,以私己福,弃蔑天公。
坐树大鲠,永言前载,何恨愤之深乎!
自后经纶失方,叛服不一。其为疾毒,胡可殚言!降及后
世,习为常俗。终于吞噬神乡,丘墟帝宅。鸣呼!千里之谬,
… Page 294…
东汉秘史 ·287·
与于毫厘,可鉴哉!
… Page 295…
东汉秘史 ·288·
第六十三回
李膺严肃振朝纲 诬忠系党冤埋狱
次日,奂等班师,威寒胡虏。至京,入朝见帝,具奏前事。
帝大喜,谓曰 :“卿才若是,犹胜先皇之邓、贾也 。”遂加升
奂为破虏大将军,兼领总部之职。延为镇殿大将军,兼督护之
职。二人谢恩。奂复奏曰 :“匈奴单于,不能总理国事。左谷
蠡王,善于致治。陛下可立谷蠡为主,单于为王 。”帝不从,
乃下诏遣还原职。八年,复拜李膺为司隶校尉。
时小黄门让弟张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疾虐小民。畏膺
威严势重,逃还京师,匿于兄家合柱之中不出。膺知其状,遂
差军卒往其府内搜捉。众军领命,即至让府。遍房寻觅,并无
踪影。搜入后堂中,见一堵厚壁,乃曰 :“此正合柱也。”遂
探开视之,朔果藏内。拿出绑缚,押送膺府。膺谓之曰:“朝
庭爵禄,亦足荣矣,何不守政治,而恣暴贪残,勒掯小民乎?
”朔曰:“小官有罪,愿望大人恕过。自是知改,不敢再纵前
非 。”膺不听,令系于狱。受辞毕,即杀之。于是,诸黄门常
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出省。帝知,怪问其故。并皆叩首
位曰 :“畏李校尉也。”
时朝廷纲纪日坏,而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容
接者,名为登龙门云。帝初为蠡吾侯,受学于甘陵周福。自是,
升福为尚书。时同郡为河南尹房植,与福名震当朝。乡人为之
… Page 296…
东汉秘史 ·289·
谣曰:
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
二家宾客互相讥议,遂各树朋徒,渐成仇隙。由是,甘陵
有南北部。党人之议,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