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国朝和建奴的战争将有一段平稳期,由于广宁之战国朝的失败,再也没有能力压迫后金,所以后金就会腾出手来,专心的对付我们这个搅屎棍子,所以,我们就要窝在这里闷头发展,粮食就成了重中之重,这一点大家必须要清楚。”
“缴获战马两千一百匹。”这才是真正的宝贝,听到这个数字之后,人都将脖子伸得老长,希望自己能在这次缴获里分到最多的战马。
“这些战马,大家就不要有了贪婪之心。”毛文龙先给大家浇了盆冷水,看到大家失望的神色,毛文龙解释道:“我们所面对的建奴,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骑兵,而我们最大的劣势就是步兵,双方结阵对攻,说实在话,凭借老祖宗传下来的各种各样的阵型,只要我们有敢战之心,我们还真能跟建奴拼个高下,谁胜谁负,还在两可之间。”
这一点大家都有共同的感受,其实大明对阵后金,结阵对攻,只要内部不慌乱逃跑,取胜不一定能,杀敌自保还是绝无问题的。
“但是建奴的骑射功夫的确让我们吃亏,我们战败了,他们可以追着我们的屁股狂杀乱砍。我们战胜了,他们却可以转眼逃遁,让我们两只脚怎么能追得上四条腿儿?所以也就不能扩大战果,鉴于这种状况,我决定在我们的军中建设一支骑兵,战阵时候为战阵两翼护卫,限制敌人骑射,战胜时候追亡逐北,杀他娘的。”
一支骑兵,这是所有人心中的梦想,现在就要实现了,大家更加兴奋,都希望成为这支骑兵的统领。
毛文龙笑着对大家交代自己的决定:“现在我们的战马还少,不能组成大的骑兵集团,同时也由于财政的问题,养不起那么多骑兵,但是我们要通过这单薄的家底,是先来培养骑兵的中下级军官,所以我决定,将这些战马全部拨付给军官教导营,让毛承禄好好的给我们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军官,到时候等我们有了足够的财政支持,我们就建设一支强大的骑兵,到时候在战阵上,和建奴一争长短。”
这个决定一出,在所有兄弟的羡慕眼光里,毛承禄嘴都咧的看到后槽牙了。大儿子老孙子,这是这一个家庭中绝对无人能取代的。
第241章 扩军()
“这一次我们一共招揽了25万辽东百姓,让我们有了一定的人口根基,而最重要的是,李光春将军征募了三千新兵,毛承禄招募了五千,我部招募了两千,陈忠将军征募了两千,合计有新兵一万二三,加上我们原先的兄弟,我们现在有战兵两万人马。”这个数字简直让大家兴奋无比,战争年代,有兵就是草头王,大家有兵在手,就可以和建奴好好的较量较量。
同时大家也真的佩服了自己的大帅,看着是对后金的每一场大战,最终的结局都是自己一方大败。但事情就这么怪,每打一场,不但没有让自己损失惨重再难恢复,却每一次都能增强一份实力,照着这样发展下去,再打几仗,岂不就雄视天下了。
这中间的道理当然大家不明白。其实道理很简单,在固有的军队里,打仗就打仗,至于后勤啊,补充啊,都是依靠官府朝廷,谁也不愿意操那个闲心。
但现在毛文龙和他们不同,所有的人都指望不上,一切都要依靠自己,所以,每一战,毛文龙都是两手抓,一手抓战功,一手抓缴获,也就是说,现在的毛文龙明军,已经有了强盗的职责,正所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很硬吗。
“新兵加入,我们要将他们填补到我们的队伍里去,但现在我们的营头不少,但人员不多,这样一来,就难以以一个营独立完成一项战斗任务,所以,这次我决定,将每个营扩充成两千人。”
“啊噢——”大堂里。立刻响起一片狼嚎鬼叫,扩充人马,哪个将军不愿意?掌握两千战兵,就可以独挡一面,这是所有将士的愿望。
用手压了压嚎叫的将士,毛文龙开始安排各营人事任免:“这次战场有功的士兵,将按照我当初的规定,全部抽调到军官教导营中去,但军官教导营宁缺毋滥,坚决以军功调入,核算了一下,有兵八百。”
毛承禄对自己不能有兵两千没有表示任何不满,反倒是沾沾自喜,因为自己手中掌握的,将是全军最强悍的士兵,他们各个身经大战,绝对以一当十,这是毛家军储备军官之地,是整个毛家军的精锐中的精锐。等以后他们慢慢的充入军队里去,那可都是自己的徒弟啊,到时候自己无论走到哪个部队里,都有人跑过来叫自己一声师傅,那多有面子?
对于将骨干抽调进军官教导队,大家虽然肉疼,但也都知道,未来战争中,合格的下级军官的重要性,培训好了,还是要分配回来的,也就没有什么话好说了,就等着一两年后,再将那些得力的手下要回来也就是了。
“第一营毛仲明陈忠,第二营毛有德,许悌副之,王直第三营,以王甫副之,第四营定有功,刘继祖,第五营陈大韶,向学礼副之,第六营王学易张元祉副之,第七营宋鹏举,以许悌副之,第八营刘可伸,以尤景和副之,第九营林茂春,张魁副之,第十营程攸,以王东副之,第十一张忠、以杨春副之。加上毛承禄的军官教导营,全军十二营,合计人马足额两万三千。
两万三千精兵强将,这绝对是一支可以做出一些事情的强军,经过一段整训之后,就可以再杀回辽东老家,和建奴再较一番长短,这样的愿望,在所有的将士心中激荡。
“再增设训练营,李光春以东江镇副将兼任,主要是负责新兵训练,从此之后,我的规矩,只有训练三月的新兵,才能补充到各营中去,以便一旦营头补充完毕,就能有战斗力。”
军官教导营和士兵训练营的建立,这在整个大明,乃至世界都是特立独行的新规矩,但其中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从此,在太平时候可以不养兵,只养军官。
训练营则平时训练新兵,每次三月,然后将他们放归,一旦战争爆发,这些军官立刻就可以拉出去,在征募经过训练的将士入伍回归,立刻就是一支支有战斗力的军队。这其实就抄袭后世德国的路子。
“我们已经得到朝廷的准许,准许我们独立开镇,按照正常的名称,我们可以叫毛家军,也可以叫东江军,但叫毛家军,这个名字在中原内地还没什么,毕竟有各地文官监视,但我们身处国外,容易被人诟病,所以,我准备将我们的军队叫做复辽军,一来显示我们这支军队存在的目的,二来也让朝廷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闭嘴。”
大明防备武人形成藩镇,已经到了无不用其及的地步。
前世的毛文龙被杀,虽然袁崇焕有脱不了了干系,因私而费国器,但其实若是没有毛文龙桀骜不驯,坚决不受朝廷驾驭监控,等于独立于整个大明体制之外,让文臣担心,让本就刻薄寡恩,猜忌多疑的崇祯鼓动默许,也可能就没有这个结局。就好比岳飞,秦桧当然想杀岳飞,但没有皇帝的默许,杀一大将,就以一个可笑的莫须有就行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崇祯连在眼皮子底下的大臣都猜忌不放心,何况一个远在外地的武将?
现在毛文龙为了生存,为了能实现复辽灭金,不让大汉民族受腥膻沾染,不让滚滚的中华文明前进的车轮倒退,已经委曲求全的自己请求监军,已经将自己的儿子送进京城为人质,而且努力的在处理好和文官集团的关系,不惜各种跪舔,当然在军队这种虚无缥缈的名字上也绝对不会给敌手以把柄。
李光春早就对毛家军的名称心中腹诽,也的确为毛文龙担心,现在毛文龙主动放弃这个名字,当时心中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为自己的毛帅高瞻远瞩感觉到欣慰。
苏其民和丁文礼也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其实自己这个变相监军的任务也就算交卸了。其实自从王化贞被拿入狱开始,他们的责任也已经自动解除了。
第242章 军饷()
“这一次我们收拢了十五万辽东难民,再加上苏老将军这次从定州带回来的国民以及我们原先的百姓,合计人口已经达到了二十万,这其中有大量的青壮,我们还处于战时阶段,全民皆兵是我们的根本,所以,我将将百姓中的青壮编练成民兵,平时为民,然后在农闲时候训练,战时加入队伍为兵,这多少和我们的卫所制度相同,但也有本质不同,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吕一学参军负责。”
被大帅如此重用,吕一学感激不已,也不推脱,直接受命。
全民皆兵,这是现在现实的形势,更是未来的形势,当吕一学掌握这个要害,等于是和李光春分庭抗礼。当然,这是吕一学的想法,不一定是毛文龙的想法。
但最终是谁的想法,那还用问吗?
这个决定,简直让所以的将士飞起来。
着说说明什么?说明大家将有源源不断的兵源。
整整就要死人,但按照其他的地方的规矩,打没了,大家就成了光杆司令,着就是所有的将领都要带着手下逃亡的根本原因。
对于武将来说,有兵才是草头王,没了兵,那就是一个什么也不是。
但在这里,在当初,毛文龙就定下了一个规矩,并且将这个规矩严格的执行了,那就是,你打没了一个营,我给你补充一个营。
这才是为什么每次战斗都营,都拼命去死战的原因。
但是这毕竟还没有真正成为一种制度,大家拼死,都是建立在对没我们这个大帅的人品之上的信任。
但是,现在好了,因为有了一种制度。
是的,制度是约束人的,在约束下级的时候,也是约束上级的。
按照私心来说,没来属下,就什么也不是,但按照公心来说,自己平死拼活的战斗,但战斗之后便是被抛弃,那还要拼死做什么?
总算是该改变了,总算是成为一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