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由得露出了悲天悯人的神情。
这样的神情落在了毛文龙的眼中,倒不由得让毛文龙佩服起这个人来。魏忠贤在心中抵触这件事情,究其根本还是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出身农民,不自觉的就心向着百姓。还有一点,那就是太监和文官们天生的那种抵触情绪,犯拧的事情是两方面最想做的,也都在极力的做着的。
但不管哪一方面来说,将辽饷这个事情搅黄,也是毛文龙乐于见到的。这最少是减轻了许多百姓家破人亡的机会,他一定要争取。
毛文龙就一拍桌子,从真心里赞里魏忠贤一声:“老魏,我最佩服的就是你这个,能为大明捞钱,还不从百姓身上捞,如果这件事情办成了,你老魏每年的收入绝对在四五百万两以上,你就根本不必发行那个什么辽饷,假如说你将拒绝辽饷的事情向天下传扬出去,你老魏的名声,在百姓心中就是再生父母,到时候各地会给你建立生祠膜拜的,你会得到天下百姓的民心,你会留名青史。”
大帽子一顶一顶的送出去,就是一个目的,坚决将魏忠贤这个炙手可热的家伙绑在道德的高度上。
被毛文龙这样戴了一顿高帽,魏忠贤已经满脸胀红,激动的浑身在轻轻地发抖,青史留名,做一个太监,那将是登峰造极的。
但还是要谦虚一些,于是他就将拳头重重地砸在桌子上:“老毛,你不要那么夸我,我就是一个农民出身,我知道百姓的疾苦,哪里是那些书虫子们能懂的,只要能多少缓解一些百姓的盘剥,青史留不留名就无所谓,辽饷这个事情,我一定会劝说皇上坚决的给予否定,再说了,老毛你给出的这个主意,赚到的钱就已经远远超过了辽饷,那何必还让,天下百姓受此磨难呢?”
毛文龙就双手一拍:“敢担当者魏公公,就为了这个,我们三个人就要进公公一杯。”
然后毛文龙三人就郑重的举杯,和激动的满脸通红的魏忠贤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这杯酒喝下去,毛文龙就再也不怕魏忠贤反悔了。
结果魏忠贤却突发奇想:“老毛,你说的那个商队派锦衣卫入住的办法虽然好,但是难免那些锦衣卫的兔崽子们被那些贪婪的商人收买,结果收不上来多少钱了,所以依我看,我还不如干脆直接组成商队自己干,这样反倒更好,赚得更多。”
毛文龙闻听,立刻双手直摇,他可是知道一件教训,在清末的时候,李鸿章和张之洞等发动了洋务运动,用官督商办的办法在各地开办工厂,其结果就是,好好的一件事,弄的彻底废掉了,不但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反倒伤了大清的元气,浪费了许多资源,这件事绝对不能出现,一旦出现了,让老魏赔了本,他还要打那些百姓征收税赋的主意上去。
第465章 冷水与火炬()
人性贪婪本来无可厚非,魏忠贤想拉杆子独干其实也情有可原,但往往这样的事情,最终逃不过满清洋务运动的恶劣后果,到时候钱没赚到反倒赔了,到时候红了眼睛的魏忠贤,就难免再次鼓捣出来向百姓征收赋税的想法,这样的坏苗头绝对要掐死在萌芽之中,要不自己岂不白做了这些功夫?怎么对得起自己穿越过来对天下百姓的这份责任?
于是毛文龙就缓缓的举起了冷水,慢慢的浇在魏忠贤的头上。
“拉杆子独干,这件事情是行不通的,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连本带利的赔进去。”
魏忠贤就不明白,于是就请教道:“这是从何说起呢?”
毛文龙就笑着反问了一句:“天下皇庄的教训在今天下午面见皇帝的时候,咱们已经探讨过了,难道这个和你未来要干的事情有什么不同吗?”
魏忠贤就恍然大悟,不由得拍了拍脑袋:“要不是老毛你提醒,我就真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看来这有些事情上我还真不如你,以后还得多向你请教。”
毛文龙就舒服的接受了这个请教,然后继续加大冷水的力度,让魏忠贤来个透心凉,“你真的是要那么做了,你还没想到对你一个巨大的坏处。”
一听说这件事情对自己有害无利,魏忠贤就立刻将耳朵支楞起来,等待毛文龙的解释。
毛文龙就笑着教她聪明:“天下能做成规模的商人,哪一个不是有后台背景?北面蒙古的商路也不知道有多少官绅世家大族的商队盯着,如果你现在扯旗单干,你就等于抢了所有人的饭碗,到时候你就得罪了全天下的豪门大家,而朝廷上下他们的代表文武官员,也会站出来,以各种借口直接反对你,全天下的文武官员都反对这件事情,你认为你能做成吗?到时候你不但做不成,反倒会树敌无数,你没有半点好处。”
一听到毛文龙这样的解释,魏忠贤也就果断的放弃了,因为他现在已经跟文官集团斗的是死去活来,已经让他穷于招架,若不是在今年的9月,东林党的一个重量级人物,突然叛变到魏忠贤的门下,说不定魏忠贤在和文官集团的争斗中也就彻底的败北了,历史上也就不存在阉党了。
其实在这样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多少还勤于做事的魏忠贤的上位,还是为大明朝廷收集了一定的钱粮,如此,才让大明朝廷苟延残喘下去,等到魏忠贤倒台,朝堂上占满了只会夸夸其谈的东林党,掌握内帑的王承恩根本就不考虑理财,这样下来,大明的财政才算是彻底的崩溃,最终李自成打到了北京城下,崇祯皇帝连30万调动关宁铁骑的救命钱都拿不出来,最终只能吊死煤山。
对于魏忠贤的历史评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终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看到虽然放弃了这个想法,还略有不甘的魏忠贤,毛文龙收起冷水桶,提起了巨大的火把,给他希望,冷水不能太多,太多了就感冒了,在这个医疗条件落后到令人发指的年代,感冒了是要死人滴,而冷水过多让眼前这个家伙干脆打了退堂鼓,那自己一切心思就全白费了。
于是毛文龙就再次劝解道,“天下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欲速则不达,老魏老魏啊,你就没想过?你不过是给了那些商人们一个机会,然后就不掏一分本钱的坐收渔利,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放长线才能钓到大鱼,细水长流才是过日子的办法,至于你说的那些商人,要收买跟随他们的锦衣卫的办法,其实也有一个办法解决。”
现在魏忠贤已经认为,商人的那两成利润,已经是自己口袋里的东西了,将来被他们隐瞒了少交了,想一想就让自己心疼,听说毛文龙还有解决的办法,立刻又有了希望。
“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人性贪婪也是本性,要想将这贪婪降到最低,不妨给那些商人们一个皇商的身份,但是这个身份不能多,你只发卖出三五十个。”看看魏忠贤心有不甘的样子,毛文龙默默的计算了一下,最终道:“就一百户吧,不能再多了,再多就适得其反了。”然后掰着手指给他计算:“每一个身份你不多要他们的,就算是预留保证金,每一个每一年要他两万两银子,我估计着大家会挤破脑袋的,所以你在空手套白狼的时候,转眼之间,就凭这轻飘飘的一个皇商身份,就可以轻松的拿到两百万两银子,再不扰民盘剥百姓的情况下,你就堵上撤销辽饷出现的空缺,这何乐而不为呢。”
毛文龙必须盯住辽饷的事情,要不自己岂不白白的教给他聪明啦,这不划算啊。
一听说有这个好办法,魏忠贤手拍的都红肿起来:“这个办法太好了,我轻飘飘的一纸认书,转眼就换来两百万两银子,这真是空手套白狼的最高境界呀。”然后再次郑重的向毛文龙保证:“老毛啊,你就别总是惦记那辽饷啦,我都每年多出两百万银子了,未来还有利润分层,我干嘛还批准那个狗屁的辽饷?给自己找骂吗?”然后得意的想象:“我要将文官加辽饷的事情向天下大肆宣扬,搞臭了他们,然后我再向天下宣布,我和皇上我们是坚决的抵制,这才能名利双收啊。”想到得意处,不由得笑的是嘎嘎滴。
毛文龙很喜欢魏忠贤这个脑袋灵活,也很喜欢这种做法,恶心恶心别人,树立树立自己,这是损人利己,这很好,这很魏忠贤。
敲定跟脚,在魏忠贤得意的时候,这很有必要,于是就笑着继续给他出主意:“老魏,你一年就固定50个名额,然后向他们公布,皇商这个身份为期只有一年,如果发现欺瞒收入,你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撤换他们,如此一来,谁还敢冒着被撤换的风险欺瞒于你呢。”
“对呀,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办法,老毛,你的脑子太灵活了,让你带兵在外,上阵厮杀简直是委屈了你,你就应该做一个户部尚书,成为咱们大明的财神爷。
毛文龙就哈哈一笑:“我这个人还是喜欢打打杀杀,帮你老魏出出主意,缓解一下你的口袋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你把我塞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让我每一日,在和那些账册钱粮打交道,我干脆就上吊得了。”
魏忠贤也是顺嘴胡说,大家也当然都不当真,这事儿就当一个哈哈,笑话也就罢了。做事要有分寸,出头鸟这个东西绝对不能当,有些时候,能把别人当枪使还最好了,没必要自己亲自赤膊上阵,那只能闹的是满身伤痕,最终被亿万双脚踩在脚下。
现在毛文龙的心态就是这样,为这个苦难深重的大汉民族,为了这个苦难深重,摇摇欲坠的大明朝廷,自己尽量能做一些自己做的事情,但是收放自如人心,没有必要非要强出头,穿越人士怎么了?上帝也没有告诉你,穿越人士就被加持到刀枪不入。如果现在毛文龙把这个办法,当着满堂的文武大臣们拿出来,原先的飞扬跋扈还是小的,一个众矢之的就已经跑不了了,再看看周边自己的势力,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唯唯诺诺的苏丁两个人,缩头探脑的舅舅,根本就不可能帮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