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出十车,分送京师的各级官员。”
苏其民就不甘的问道:“难道东林的那帮家伙也送吗?”
张继先当时断然道:“让他们看着。”然后继续道:“剩下的就由我们这些参战的将士做为红利获得。”然后笑眯眯地看着董有理:“监军公公,在后方运筹帷幄,保证大军后路无忧,功高至伟,所以享受双份。”
董有理就感动的眼泪哗哗的,这何止一丁丁丁点啊,这是巨富啊,看来还是跟着毛文龙有钱途啊,自己就这么干了。
第690章 百姓的认知()
京城里,为毛文龙的事情再次吵成了一锅粥,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原先毛文龙在草原上拼死厮杀的时候,大家都为了他能早点死而闭口不言,生怕皇上以自己弹劾毛文龙为借口,借坡下驴的将毛文龙调回来,那可就是真的不合算了。
结果,大家想看到的毛文龙战死草原的状况没有出现,不但没有出现,他竟然还意外的取得了大明近百年没有的对蒙古战争的胜利,这还有没有天理?而最最让东林气急败坏的是,那个张继先竟然堂而皇之的带着五十大车的金银珠宝,那是四处送礼,除了东林党人之外,那是面面俱到,而孤臣党党员加倍,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大家一致决定,弹劾,弹劾所有接受贿赂的官员。
在东林大肆拉仇恨的同时,被弹劾大臣官吏的自辩折子也一起飞进内阁,大家一个口径,我们不是接受毛文龙的贿赂,我们是在获得国朝对外战争的纪念品,这是纪念,所以大家一致请求,按照国朝规矩,获得百年没有的大胜,朝廷是要拿出一笔犒赏给官员以为同庆的,那么我们这些正直的,体恤国家的官员一致决定,体恤国朝艰难,我们的那笔赏赐不要了。在高风亮节的时候,其实是已经看不上那点东西了。
结果这样一来,大家都得到了所谓战争纪念品,而东林没得到,不但没得到,还不得不捏着鼻子被挤兑的他们,也只能放弃未来的一点点外快补贴。
看着他们尴尬的表情,所有其他的官员都幸灾乐祸,谁让你们无限制的拉仇恨呢。
再说了你们的天之大敌毛文龙取得大胜,你们能好意思拿因为敌人取胜而获得的赏赐吗?你不脸红吗?毛文龙也不是好相与的,他的性格是,对自己的同志那是如春天般的温暖,对待自己的敌人,那是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严酷无情,那些东西,他宁可去喂狗,也绝对不给敌人。
当然,满世界除了东林党徒之外的所有官吏都得到了战争红利,但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京营所有将官也一样没有得到。眼巴巴等着也得到一份的家伙们就不干了,一些将士就理直气壮的找上了国公,要理论理论,结果看到张继先和国公坐在明堂上正你一句,今天天气不错。我一句,东来顺又上了一道好火锅的莫名奇妙的闲聊。
等这群愤愤不平的武将直接指着张继先的鼻子,理直气壮的询问为什么这次战争红利没有他们一份的时候,张继先就歪着脑袋,一脸鄙夷的问:“你们配吗?”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让英国公汗颜无地,让那些还气势汹汹理直气壮的京营军官无地自容,最后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了。等后来他们发现,就连皇帝位这次百年征服而发放的赏赐也没有他们的份的时候,他们准备好好的找毛文龙算算帐。
京营跃跃欲试愤愤不平,东林更是急火攻心,好吧,既然草原蒙古人没有要了你的命,那我们就要你的命吧。于是铺天盖地的弹劾奏折飞进了皇城,结果的结果就是,御膳房省下了今年冬天引火的引柴。
但这并不能熄灭东林的怒火,折子更多了。
而且不但如此,无数在京士子开始急匆匆出京,奔赴各地,去寻找他们的同窗同年,七大姑八大姨,开始在民间造势,发动民间舆论,开始鼓动民间士林一起攻击毛文龙,其罪名当然是擅起边事,这是藩镇,灭人一族,这是惨绝人寰的屠杀,压迫蒙古诸部,这是以大欺小,还有竟然还在草原弄个小女孩带在身边,那孩子不过是区区六岁,想一想,这是多么龌鹾的令人发指,这是多么的禽兽不如,这是多么令人羡慕,不是,是另人不可忍受。
于是,各地书院私塾,文人士子聚会,无不一面倒的对毛文龙发起声讨,声讨他的那啥那啥那啥。
这样的做法在原先那是无往而不利,在这样的攻势下,即便是当今公认的圣人,也能第一时间被搞臭搞倒,因为士子代表正义,只要是士子说的,还是这种集团性子一起搞出来的,那些无知的百姓,就会因为对文化的敬仰而群起响应,那整个大明就会立刻出现一片整齐的对毛文龙喊打喊杀的声音,在这样的压力下,躲在木工房里的皇帝也必须屈服,毛文龙,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
但是,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怕一个但是,这一次却出现了无比诡异的局面。
一个拉着一头老黄牛兴高采烈的回家的老农,恭恭敬敬的站在道边,听着一个书生吐沫横飞的向他宣传着毛文龙的龌鹾,毛文龙的无耻,毛文龙的罪可千刀万剐,结果这个一项连走路看到地上有写着字的纸片,都要恭敬的捡起来带回家去的人,这次竟然小声的抗辩起这个他连正脸看一眼都不敢的镇上的书生:“似乎毛帅并不是你们说的那样。”
“你个老糊涂,怎么就不是那样?”
这个老农就悄悄的吸了口气,然后将头略微抬了一下:“我知道,蒙古人每年都侵扰我们的边地,我的一个儿子就在边地当兵,就死在了他们的手中,毛帅出兵惩罚他们,我认为这很对,难道惩罚恶人也是十恶不赦吗?”
这个书生就被噎了一下。这是最朴实的道理,难道这不对吗?
“先生所说的毛帅是强盗,抢掠人家草原牛羊,但蒙古人每年抢了我们多少?而且毛帅那不叫抢,那叫缴获,而我也感觉这很好,我们百姓小民认为,礼尚往来,这才是过日子的人情办法,你送礼给我,我就要还回去,你骂了我,我就应该骂回去,难道这有错吗?”
这就是最淳朴的人最淳朴的是非观念。
“而毛帅前前后后缴获了不下两百万牲口,我们小民也获利的。”然后拍拍跟在自己身后温顺的大黄牛:“原本我们根本卖不起的大黄牛,按照正常价格,这头得值三十两银子,但现在只要二十两,我和我的几个邻居凑了一份钱买了一头,明年我们就可以将我们三家的地深翻一下,明年我们的收成最少能涨上三成,扣除皇粮国税,扣除各种七七八八的,我们一家就能吃上一个半饱,而农闲时候,我们还可以用这头牛开垦点地边地角,后年我就能给我剩下的这个小子娶一门亲事,难道这不是毛帅的恩典吗?你们怎么能顺嘴说胡话呢?”
百姓在争辩,商人和士子也在争辩,几个商人在自己合伙资助的书院里,被那些士子学究喋喋不休的鼓动,那些商人就耐心的听然后说:“毛帅让我们有钱可赚,才能资助你们书院运作,毛帅让我们行走草原能够趾高气扬,才能让我们感觉到身为大明一员的骄傲,毛帅让我们有底气和那些野蛮人争辩,才让我们的利益最大化,难道这不是事实嘛?”
当然最终大家是不欢而散,在走出书院大门之后不久,书院感觉到,应该按时送到的柴米油盐,应该按时捐助的笔墨纸砚使费竟然没有了。派个小厮去问,结果这几个资助的商人管家愤愤不平的告诉他们,那些本该送来的钱粮,都拿去喂猪了。
这样的事情在大明到处都在上演,还出现了无数次愚民暴打士子的事情发生,这让所有的士子哀嚎惊呼:“这百姓愚民是怎么啦。”
第691章 四处游走的国舅()
面对站在门里送别黑着脸的老国公,张继先站在当街恭敬施礼,那脸上的笑容就好像是和煦的春风,一再恳请主人留步之后,还连连感激:“国公嘱咐,本人一定遵照照办,请国公放心。”
张继先一进去,就有有心人蹲在外面望风的家伙,这出来的话语,虽然不知道在京城举足轻重的国公,到底跟张继先说了什么,到底他吩咐张继先要做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张继先已经是毛文龙的死忠,是铁杆,那国公的吩咐一定和毛文龙有关。而看张继先当街的恭敬与脸上欢喜的神色,那绝对是一件对毛文龙有利的事情。
既然判断正确,那就弹劾,弹劾英国公结党营私,弹劾他那啥。
反正现在整个京师天下的东林党人算是彻底的急眼了,真的是逮谁咬谁了,拉仇恨都已经进入了癫狂状态了。从这一点上看,东林这帮读书都读傻了人,真的是傻子,要不也不会再历史上,干不过没有文化的魏忠贤了。
张继先不去看站在门洞里英国公那黑的和锅底的脸,满面春风的带着十大车的金银,直接进了魏忠贤的家。
现在魏忠贤的家已经扩建了三倍不止,现在再想求见一下魏忠贤,那你得等,门包是越送越多,礼物盒子是越来越重,被接见是越来越难,门外等着的人是越来越多。
但张继先来了,带着十大车的东西,压的那是路面颤抖,就那么招摇过市的直接越过众人,直接到了魏忠贤的门前,然后一个大大的金元宝直接砸的门房脚面子哎呦一声,张继先就趾高气扬的道:“国舅张继先,请见魏公公。”
所有等待的人都大惊失色,看看人家送礼,不是如大家这般论盒子箱子,人家直接论车,而且一次还是十车,看那份量可绝对不是草包,那绝对是真金白银。
魏忠贤最忠心走狗,现在已经成为吏部尚书内阁成员之一的魏广微,急匆匆的从里面跑出来,看到施施然站在门前的张继先,还有那十车的财宝,当时苦笑招呼:“哎呀我的国舅爷啊,你这是干什么啊,咱们魏公公可是不收受礼品贿赂的,你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