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所以,我在这几天和我的兄弟们,夜以继日的规划之后,决定向皇上,向内阁申报,正式启动,而在早前,内阁吏部,已经委任了未来新天津码头综合城市知府,徐光启大人,而他老人家已经先一步实地勘测去了,现在,我就要募集新城的建设资金。;

    开港天津,解决南北航运依靠运河独一方式,解决夏季运河运输洪灾威胁,冬季冰封断航的老大难问题,行海运事,早已经传播到了每一个京城的人家,而毛文龙描绘出来的巨大的收入前景,更被江南江北无数有识之士所认同。

    中国乃至世界,城市乡村的形成,都是依靠自然的力量,因为需求而自然而然的形成,但这次,毛文龙却标新立异,为一个地方开创一个新的需求,然后利用这个需求为基础,建设一个新的城市,这绝对是前无古人的事情,这焕发了许许多多人暴富的梦想。而新城的规划,是在整个白纸上,是在一片滩涂盐碱地上,真的是所费不多,利益惊人,每一个有一点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投资在那里,将是子孙几代的收入。

    但是随着毛龙对外征战,这个真正的规划者,懂行者,不得不放下了这件工作的继续,但是他后面的运作着,并没有停止这项工作的进行,就比如说已经被任命为天津的新任知府徐光启,就带着巨大的热忱,一直在推行这件事情的进行。

    原先对这件事情采取抵触情绪的人,但这次见到建奴突然入寇京畿危及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孤单的北京,天子驻跸之地,竟然是如此的虚弱,的确需要一个姐妹城市互为犄角,保证京畿的安全,所以,在这大明天下,难得的第1次表现出了上下同心,推进一件事情的发展。

    在这样的大氛围之下,开发天津城已经成了万众瞩目的事情,所有的人都期待着这个规划者的回归,好带着大家继续发家致富。

    毛文龙站在台阶上,以高瞻远瞩的姿态,说出了大家想要的心声:“经过皇上的恩准,内阁的同意,魏忠贤魏公公的大力筹划,朝堂诸公的支持,在京师的天津规划办事处苏其民和丁文礼两位大人的奔走筹划下,我现在宣布,大明天津新城的开发建设正式募集股份。”

    轰,整个院子内外所有的人都热血冲头,兴奋的狂热欢呼起来。

    大家盼着这一天盼的太久了,现在总算开始了。

    毛文龙压了下手,然后继续他的规划演讲:“先期投入需要大笔的资金,所以我决定征集股份,成立大明建设银行。”

    这个名词一出,除了这几日跟在毛文龙身边没日没夜筹划奔忙的十几人之外,所有的人都变得鸦雀无声一头雾水。

    天津新城建立,大家明白,但说着说着,怎么弄出一个建设银行来啦,银行是什么东东,是不是离题太远啦。

    毛文龙喜欢这个效果,这就叫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就是要利用这次开建天津城的机会,将真正的银行鼓捣出来,成为带动大明经济,挖掘百姓埋在地下,藏在床底的银子,让他们重见天日,参与到社会流动中来。

    中国不产白银,但从宋朝开始,对南洋欧洲的贸易就红红火火的兴盛运作起来了,在经过蒙元世界级别的抢掠,让无数的白银留进了中原,就单单以已经半封闭海贸的明朝嘉靖年算起,据大明市舶司统计,嘉靖在位期间,单单从市舶司登记的货物流量,就达到了一亿六千万两,当然,走私的数目其实比这个还大的多。

    这样的贸易额度其中却有着对内对外的巨大不对等性。

    中原王朝输出的是什么呢,是树上长出的叶子养出的蝉拉的丝,织出来的丝绸,还有就是满山遍野的茶叶叶子,再加上一把泥土烧制出来的瓷器,这东西除了劳动力外,几乎没有成本,而换取回来的,却是真金白银。如此一来,在中世纪中华鼎盛时期,欧洲因为大量的金银流入中华而造成了钱荒。

    但在中原王朝,在如此巨大的白银流入中,却依旧使用笨重的铜钱,白银的流通却依旧很少的怪现象,还为此不得不发行交子,四川还发行铁钱呢。

    白银哪里去了呢,除了一部分打造了首饰器皿之外,几乎都被百姓埋在了地下。

    这就是汉人的思维习惯,财不露白,人不显富,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保证。这就和现在毛文龙的恶习惯是一样的,总是走到哪里就将一些器物埋到哪里,准备自己再穿越回去挖出来,弄他个世界首富是一个道理。

    结果海量的应该在世面流通的白银,却都成为了埋在地下的死物,并没有参与到世面流通里去,银子不流通,那还叫银子吗,在大明越来越发达的制造和商业运作中产生了所谓的钱荒,反过来抑制了大明经济的发展。

    当时有没有银行呢,有,但不是叫银行,叫钱庄,但其性能和银行几乎不搭界。

    银行是流通汇兑,收取储蓄付出利息,而钱庄收取储蓄却要收取储户的保管费,百姓一百两银子储蓄在钱庄,结果三十年后,银子没了,那谁傻还将银子储蓄进去,还是挖个坑埋了就是了。

    现在毛文龙就想趁着这个机会将银行弄出来,直接让民间的资金动起来,不但解决了独立一个人建设天津城这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时也让大明的银子流动起来,助力大明经济的发展,让大明的财政好起来,大明财政好起来,大明的灭亡也就不存在了,当然,造成大明灭亡的另一个原因的东林,也必须打倒。

第731章 存款贷款之间的利益() 
对于大家对银行这个新生事物的不解,毛文龙就得意的对迷茫的股东们大讲特讲银行与钱庄的区别:“银行是——这里省略百万字)最终,你们将银钱储蓄在我们建设银行里,然后获取一份利息,或者直接成为银行的股东,我将将大家的钱放贷给天津建设者,收取利息做为银行的收入,就比如魏世忠老大人。”

    魏世忠就上前一步,一脸迷茫的看着毛文龙,真的不知道怎么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自己的头上。

    “魏大人就想在新的天津城里购买十五间好的门面地皮。”

    魏世忠就脑袋点的和小鸡啄米一般,这个发财的机会可是当初毛文龙魏忠贤一起吃饭的时候定下的,为此,毛文龙专门拿出三十个名额给大家,准许大家囤积土地,但即便是十五间地皮,按照苏其民和丁文礼带着的一群人摸底调查结果是,毛文龙给魏世忠等人规划的地皮价格,最低也要一百两一间。

    “魏大人想要十五间地皮,但他没有钱购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发家的机会在手中流过。”

    魏世忠就一脸如丧考妣的痛苦。是这样的,当初自己投资商行五百两,今天分红1250两,如果都拿出来购买地皮,就没有了商行的股份,看到商行这样的收入,怎么舍得?但不抽出资金,就没有钱购买地皮,就会让三年后翻翻的利润丢失,这真的是芝麻西瓜都爱,但必须得丢一个,这怎么不让魏世忠如丧考妣?

    “但我们的银行开设运作了,魏大人就可以用商行的股份做抵押,在银行里贷款一笔,然后再用购买的地皮做抵押,建设商铺,然后将商铺或者经营或者出租,然后用这一笔钱慢慢的还银行的贷款,这样,魏大人的困难解决了,而我们银行又可以赚取储蓄和贷款的利息差额,这岂不是是皆大欢喜?最终你们成为银行股东的人,在没有任何风险的情况下,参与年终分红,这又是一次发家致富的好机会,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停一停站一站,瞧一瞧看一看,大——”赶紧闭上了嘴。

    再说,再说就是炼地摊的了,那就丢了身价了。咱们是高大上的银行,咱们不是民间借贷。

    要说银行的理论,完全可以写一车书,但其实银行的运作道理,却是几句话就可以说明白的,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只要大家略微的思考一下就明白了。

    将银子放在家里不安全,放在银行里还可以吃利息,让钱生钱,然后成为一个银行的股东,不用自己操心运作也就没了生意赔赚的风险,这真的是万无一失的好买卖啊。

    当然,毛文龙用你的钱做股本再贷给你赚你的钱的道理,毛文龙打死都不会说的,他不傻。

    不过,银行靠谱吗?别将大家辛辛苦苦赚的钱给卷跑了,那可就亏大了。

    明白大家的担心,毛文龙当然要做个表率了,于是他大声的宣布:“这次,我东江镇在商行获得捐助红利五百万两银子,我现在就将他们存入我们的建设银行,年息三厘,那么,我东江镇衙门,每年就可以提取十五万银洋的利息,而年终还可以获得预计在百万以上的利润。”

    这话说完,被毛文龙任命的首任银行行长的张继先,带着一个账房,也就是银行的伙计就上来,正式给毛文龙填写了已经印刷好的存单,一式两份,将一份交给了毛文龙。

    毛文龙的带头给大家一点信心,因为毛文龙帮助运作的商行已经让大家看到了毛文龙的手段能力,他说银行在未来还可以带给大家半成的利润,那就不会错的,于是,大家就开始交头接耳的商量起来了。

    而早就看明白了的魏忠贤走了上来,对着毛文龙问道:“我是皇上家的奴仆,也管着大内的内帑,也就是皇家的管家,当初咱家替皇家做主,要投五百万银子入股天津新城建设,按照毛帅这么说,那就是用这个建设银行来运作新城建设的事情,这就没了风险是吧。”

    毛文龙就郑重点头:“银行不参与实际的买卖投资,而是放贷给真正参与的中间商贾,这样就没有了赔赚的风险,而且还能发动全社会参与到新城建设里,这样就会大大的加快新城的建设速度。”

    之所以毛文龙用这个办法运作天津新城的运作,是因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出资建设,风险实在太大,也的确忙不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