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蒙古人已经被大明朝彻底的抢了回去,灭族和阅兵,更是让他们对我们失去了信心。而我们的人口在不断流出,土地出产也在不断的减少。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百姓对我们已经失去了信心,看不到我们的强大前途。所以我准备,趁着秋收时节,对辽西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以获取在宁远大明囤积的钱粮,为我们即将到来的紧迫冬天做准备的同时,再次向全天下的人彰显我们大金的实力,坚定百姓和蒙古人对我们的信任,以扭转现在四面楚歌的窘境。”努尔哈赤这样的决断着。

    满屋子的文武大臣都没有人反对,因为这个决定绝对是英明的,不过这时候大家互相看了看,这将是一场大的军事行动,到底由谁主打却是一个问题。

    现在的状况是这样的,镶蓝旗阿敏,驻守鸭绿江畔,防备着东江镇可能的偷袭。

    正蓝旗的莽古尔泰,驻扎复州,防备南关的张盘可能的出击。

    正白旗和镶白旗,刚刚经受巨大的损失,在突袭信王的时候,损兵折将,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正黄旗和镶黄旗,需要坐镇中都随时防备内乱,那么剩下的还有谁呢,只有正红旗和镶红旗。

    两个旗按照编制,合计只有一万五千人马,而现在所要面对的山海关辽西一线,拥有着巨大的离心离德的蒙古人,同时,孙承宗练了11万的关宁铁骑,当时在大阅兵的时候,自己的细作仔细的观看了全程,那的确是大明的一支铁军,兵威强盛,装备精良,虽然可能是有花架子在其中,但也不能小觑的。

    自己一方就想凭借一万五千将士就要打败他们,那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

    在一番仔细的议论之后,努尔哈赤最终决定:“将已经休整完毕的阿敏镶蓝旗主力调过来,再加上我的镶黄旗,合计四个旗,这样的兵力上就足够了。”

    “那谁去防备东江镇呢?”皇太极忧心忡忡的问到。

    “就让杜度去吧,让李永芳配合。以现在东江镇的军队规模,在丰润他们战死四千,在蒙古他们战死了一万二,而据报,为了占据遵化商道,毛文龙还留下三千,再加上留驻天津的两千,毛文龙的五万军队,所剩下的不足三万,再要防守南关旅顺。如此掌握在他手中的部队就不足两万了,如此,我们只要派杜度的镶白旗去就行了,这次,我们不是进攻而是防守,应该没有问题。”

    经过这么一分析,大家深以为然,杜度虽然也在丰润一战中死伤过半,但他的核心精锐还在,五千勇士挡住两万的东江镇军队可能的进攻是应该没有问题的。

    既然决定,大家立刻分头行动,准备对山海关沿线进行进攻。

第789章 东江镇的派系() 
毛文龙回来了,他是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回归东江镇的。

    他的确是胜利者,这种胜利和丰润之战无关,和灭蒙古朵颜无关。他的胜利在于他为东江镇解决了巨大的经费问题,他为东江镇理清了身后关系的问题。他不但严重的削弱了掣肘东江镇乃至大明的东林,而且在朝堂上,培植出了为东江镇争取利益的集团。从此之后,毛文龙,其实就是大明的海外军阀,不,应该是东江镇天子。可以带着东江镇的复辽军,心无旁鹫的一心为恢复家园而战。

    站在高大的战船船头,遥望东江镇的码头,毛文龙心中是欣慰和自豪的。

    东江镇的码头,因为东江镇有钱了,所以需求更多更大,而和朝鲜达成税收承包协议,从这里登陆朝鲜,更加便利快捷,所以,东江镇码头规模更大了,真的是千帆林立,人头攒动,忙碌和繁荣的令人发指,这个词儿不对,应该叫一塌糊涂。这个词儿其实也不对,但现在的毛文龙实在是找不出形容自己的心情的词语。

    随着战船上旗号摆动,向码头上高大的嘹望塔,发出了毛帅归家的信号旗语,大约半个时辰,越来越近的东江镇港口里面,传来了沉闷的十声号炮,转眼之间,原本热闹的码头,立刻变的肃静起来,忙碌的百姓商人苦力向四周让开,腾出巨大的空间。一阵阵嘹亮的军歌声,随着一杆杆大旗的指引,进入东江镇港口那巨大的广场,慢慢的由一条线,变成一个个方阵,最终铺满整个广场,雄壮的歌声更叫嘹亮,一股杀气代替了祥和,东江镇再次成为了一个军事要塞。

    帅船靠岸,跳板搭起,一阵凯旋乐雄浑的奏起,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这一定是许杰那家伙搞的鬼,花里胡哨的干什么。”毛文龙就满嘴抱怨着,但却没有一点怪罪的意思。

    陪伴在侧的陈忠笑着解释:“许杰认为,军队不管是出征还是凯旋,都应该以礼乐或壮行或迎接,这不但和礼有关,更能激发军队士气,因此才组建了这支军乐队的。”

    毛文龙就一面抬脚下船,一面顺口胡说:“当然娶媳妇出殡也用的上。这就是嚣张的得瑟。”

    陈忠就差点掉海里去。

    首先迎接的当然是并肩而来的许杰和李光春。

    二人上前一起躬身施礼:“属下(末将)率领全体东江镇文武官员,迎接大帅凯旋而归。”

    但是不管怎么说,面对两个变得又黑又瘦的下属,毛龙表示了真心的感谢:“辛苦你们了,我不在的时候,东江镇依旧稳定,这就是你们的功劳,我铭记在心。”

    按照规矩,许杰双手将东江镇的大印拖起来,交还给毛文龙:”大帅凯旋而归,您交托我的任务,幸不辱命,现在将帅印交回,请大帅收回。”

    这是该有的过程,当毛龙走的时候,将整个东江镇交给许杰代管,虽然被自己的几个义子在内心里愤愤不平,但也不得不承认,许杰的能力比别人要强的许多,也就是毛文龙所托其人。

    现在回来了,必须收回这个当初的决断,让所有的将士明白,东江镇依旧是毛文龙的东江镇。

    坦然的收回了印信,道了一声辛苦,然后在两个人的陪伴下,大步的走向了广场。

    现在的广场已经成为复辽军的军阵演示之地,旌旗号角,一个又一个方阵,的确让人感觉到军威强盛。

    东江镇的所有将领,除了长山岛,旅顺口的三个大将之外,全部到齐,锦衣卫和东厂的两个人坐班也在之列。

    检阅了自己的军队,在向整个东江镇的商贾民众,显示了自己军事的强大之后,一场盛大的回归也就结束,毛文龙不想扰民,这是他的习惯。

    回来了,就希望查看一下自己的辖区发展情况,于是毛文龙下令,整个运转机构放假三天,他要轻车简从,仔细的查看一下自己的辖区。不管怎么说,在事实上,东江镇已经成为他的直辖领地,按照他的心思中所想,他就是这一片地区的天子。

    身着便衣,走在自己的领地之上,随身陪伴的就是许杰和自己的义子,担负着整个东江镇民政的毛文礼,当然,在义父和义父倚重的许杰面前,毛学礼当然变成了跟班。

    先不去军营,因为李光春的能力他是知道的,由于这次军功,按照朝廷的封赏,李光春已经成为副将,等于是大军区的副司令,同时按照当初两个势力结合,虽然有了单游击,现在是副将,和旅顺的朱明将军的加入,李光春的原先矿徒属下也步步高升,结果李光春依旧是东江镇最主要的势力之一,但还是为了平衡势力,毛文龙不得不将李光春安排在二线,让他成为培训新兵的主导。

    这样的安排虽然有利,但在当初平衡势力的时候,这样的安排也有弊端,那就是从此以后,所有的将士都是出身在李光春的名下。按照这个年代的规矩,所有的将士几乎就都是李光春的门生弟子。

    为此,毛龙不得不再次弄出来一个教导营,将最精锐的百战余生将士,又培养出一种实力,笼络到自己的手下。

    这的确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办法,把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弄得如此复杂。

    但事情就是这样,当你以一个纯洁的心态,去面对所有人的时候,基本上所有人都认为你是傻子,他们会怀着各种心思,猜忌你的想法。这就是所谓的江湖,一入江湖真的让人身不由己啊。

    但是唯一好在就是,许杰还是怀着纯洁的心态,全力以赴的维护着毛文龙的威望。

    但许杰真的就是怀着这种纯洁的心态吗?其实也并不如此,因为它所依靠的就是毛文龙,一旦毛文龙倒了,他所拥有的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藤与树的关系,让他在被毛文龙无限的信任之后,他只能选择没有任何条件的忠于毛文龙,原则上就等于他的一群义子一样,几乎就没有选择了。

    “您在朝堂上,斗倒了东林,却有没有想过。其实在我们东江镇,也有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势力均衡?”

    三个人身穿白衣,走在田陌纵横的原野上,许杰不由得担心的提出了这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毛文龙就点头同意他的态度“我知道李光春原先的矿徒,是我们服辽军的主力,成为我未来的一个不确定因素,虽然我在努力的稀释这个集团,但不管怎么弄,十二个营里,当初镇江出来的老兄弟,就那么几个,十二个里,有八个是当初李光春矿徒出身,但这又能如何?你是我的兄弟,我就和你实说吧,我也无奈啊。”

    毛文龙说这话的时候是非常无奈的,在朝堂上,有党争,但在镇江的自己集团里,何尝不是有派系?党争已经成为习惯,他的影响已经蔓延到了各个地方,包括自己的集团之内。就比如,在自己的集团之内,就已经形成了三派,第一个是跟着自己突袭镇江的老人,二百三十个幸存者;第二个就是自己的义子集团,这是自己最坚定的跟随者;而第三个,就是李光春带来的东山矿徒势力。

    啊,对了,还有就是原先的旅顺的和长山岛势力,当然,现在他们在自己的集团里还很弱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