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仔细的听完之后,额亦都不由得长叹一声:“安费扬古,不但为你谋算,也是在为我们大金谋算,真是老成谋国。”然后抬眼道:“事情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后面的事情,由八啊哥给你善后,前面的事情还要你自己亲自处理,象关必须拿下,我只能以身体不适路上耽误为借口,再给你一天的时间,一天后,无论你拿下拿不下,都必须撤军了。”
然后就无力的站起来,摇摇晃晃的出去了,身体佝偻得就像一个虾米一样,显得那么的无力。一面走一面摇头叹息:“早年间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根肠子,就是为了这片家业死战,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变成了现在这种勾心斗角的样子,唉——”
第107章 前无去路()
象关的战报又到了,毛仲明在战报上只是短短的一行字:“奴酋日夜攻击,行玉石俱焚之法,我军死伤惨重,重伤在内不足五百。”
这样的状况,让毛文龙感觉心头上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但他只是看了一眼,然后继续和身边的义子兄弟们商量眼前的困局。
“这已经是第三次派人联系了,但朝鲜的铁山节制使和镇营将拒不见面,关门紧闭任凭我们如何呼喊也没人答应,看来朝鲜是铁了心不让咱们过铁山。”第三次出使铁山的张盘,再次垂头丧气的回来了,向毛文龙汇报这次的结果。
现在大军赶到铁山关前,打算穿关而过,结果朝鲜守将和官员却闭门不纳,这大大的出乎了所有将士的意外。
但毛文龙在篝火会议上,就已经遇见到了这个可能,在过象关的时候,更加肯定了这个结局。
毛学礼知道自己的义父早有心理判断,这时候对他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这样一来,别的人全部怒骂沮丧,只有毛学礼却是一脸轻松,在他看来,义父既然已经预见到了这个局面,定然也有了准备,担心是不必的。
于是就在毛文龙的耳边悄声的问道:“义父下一步我们该怎么走?”
毛文龙就皱眉:“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就这一句话,当时吓的毛学礼直愣愣的看着毛文龙,好半天才吭吭哧哧的问:“您已经知道了这个结局,难道您没有办法吗?”
毛文龙就痛苦的道:“难道我知道了结局,我就有办法吗?”
毛学礼一时语塞。
是啊,谁说的知道结局就一定要有办法?自己还知道自己崇祯二年要被袁崇焕砍了脑袋,而悲哀的是除了几个义子之外,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自己说话,自己还知道这个大明在二十四年后就悲哀的轰然倒塌,可悲的是自己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却不知道该怎么扭转。
现在,看着一万多将士父老被堵在这个铁山,对于朝鲜,却不能打,不能骂,更不知道跟谁去讲道理。
这许许多多,算不算是一种悲哀?
如果当初自己坚持己见,坚决向皮岛撤退,那就不会出现现在的局面。那时候大家一路急行,等建奴打开象关,估计大家已经上岛了。
但现在不行了,如果再折返皮岛,沿途到海边,都是一马平川,只要建奴骑兵一个急行,就能将自己追上,那就一切都完蛋了。
这时候李光春凑过来,满面愧疚的道:“毛帅,都是我当初提出要去宣川落脚,结果造成如此局面,真的是罪该万死。”
毛文龙大度的挥挥手:“这个事情是大家决定的,责任也不怨你,我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想出一个办法应对。”
所有的人就一起伸长了脖子看向毛文龙。
毛文龙就痛苦的在地上背手焦急的踱步:“让我想想,让我慢慢的想想。”
于是,所有的人都开始跟着毛文龙的身影,脑袋和一群好奇猫一样转动。
看看久久不发一言的毛文龙,苏其民咽了一口唾沫,撸了一下鼻涕开口道:“要不然我们赶紧派人渡海去登州,将我们的情况汇报给巡抚大人,让他向朝鲜施压,放我们过境。”
这是一个办法,但所有的人却都不吭声。
现在,后面的象关已经打起来了,往来通报的夜不收传来的消息,战斗及其惨烈,那两千兄弟正在拿人命换时间,而这去山东,先要走几百里的陆路到海边,再转而去三岔河奔旅顺,然后再寻找船只去登莱。这一路上即便日夜兼程,毫不耽搁也要七八天,这里还不算上海路风险,尤其这年代天气奇寒,渤海湾已经大面积结冰,行船更加艰难,或者干脆就走不过去。
而按照大明官场扯皮的规矩,在登莱那里,就能给你扯上个昏天黑地。
而这借道朝鲜,在私底下运作,人家睁眼闭眼的,你说过去就过去了,但真的要行公事,那就要皇帝和内阁批准,那完蛋了,且不说自己在朝无人,即便是有人,按照东林的办事效率,那说研究研究再研究,考虑考虑再考虑,不考虑研究一个地老天荒,那是绝对拿不出一个准主意的。
等总算是拿出一个准主意了,按照东林的以反对而反对的性格,那是非党的要反对,党内的也要反对,要不那就是闲的难受。
等他们回函再通知朝鲜,估计大家可以直接抱孙子了。
“指望朝廷我们是指望不上的,也来不及。”毛文龙否定了苏其民的提议。苏其民也知道自己这是胡出主意,实在是没话可说了。
现在是前有险关挡路,后有追兵紧逼,大家就窝在一马平川的龙川,一旦阻击不成,七千建奴奔腾南下,大家只有等待灭顶之灾的到来了。
“承禄。”毛文龙叫着自己大义子毛承禄。
“义父,有什么吩咐?”
“象关重要,在如此关键时候绝对不能失去,你带着原先仲明的第一营去增援,一定要死死的给我顶住,我要求你在我没有带着大队离开龙川之前,一个建奴也不能放过来。”
毛承禄立刻答应一声,转身就要整顿队伍。
李光春赶紧一把拉住:“一营二营都是刚刚整编的难民,不堪大用的,还是派原先的矿兵吧。”
毛承禄就看向了毛文龙。
毛文龙摇摇头:“我知道一营的战斗力不能和矿兵营相提并论,但在这个时候,就是一个态度,如果在这个时候再不派老营头去,军心会不稳的。”毛文龙痛苦的解释着。
是的,一营就是些猎户,虽然经过了一战,但那是投机取巧,算不得真正的上过战场,这次派他们去,那几乎就是送死,但这个时候必须这样做,否则矿兵的思想就将出现不可预测的怨言,一旦这样的事情出现,一切就都完了。
李光春想了想,最终还是理解了毛文龙的心思。对着毛承禄道:“如果象关再出危险,我将亲自带队压上。”那时候就已经是生死存亡了,也是最后一战了。
看着一千没上过战场的新丁呼啦啦跟着毛承禄向北而去,毛文龙长叹一声,转身对着张盘道:“你现在拿出老营所有的缴获珠宝玉器再去一趟铁山,无论如何也要求得他们开关放行。”
张盘就肉疼:“那可是我们为将来预留的不时之需啊。”
“都到了什么时候了,顾着眼前要紧,这一次你无论如何也要叫开铁山。”然后想了想:“既然他们怕我们在宣川鸠占鹊巢,那么我们答应他们,就在铁山暂住,等建奴退去,我们再回林畔,再回镇江。”
第108章 朝鲜拒入()
张盘再一次带着礼物来到了铁山跟前,扬着脸冲着上面,再次通报了自己的官名,目的,求见铁山的守将。
但是上面只有被北风吹得扑啦啦山响的旌旗之声,却没有一个人回应。
其实这个时候,铁山的节制使李光道和镇营将就趴在城墙垛口后面向外观察着形势呢。
“这神仙打架,真的是害苦了我们这些虾兵蟹将。”节制使李光道一脸凄苦哀怨的嘀咕着。
镇营将金全石只能装聋作哑。
还能说什么呢,这就是小国寡民的命运。生逢在这夹缝之中,左右逢源这是保住根基的关键。
但左右逢源真的就能够保住自己的根基吗?自己作为武将,不能乱说乱动,但自己不是傻子,就比如说现在自己的大王,在这两个巨人之间做的就是这种左右逢源,可惜,两面都想讨好两面却都不得好。
这还在其次,自己的这个大王不但没有得到左右的好处,反倒让内部出现了巨大的不满,现在他住在王宫里,还在志得意满,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逐渐起用李尔瞻、郑仁弘为首的大北派,屡兴疑狱,先后处死了胞兄临海君、养侄晋陵君、幼弟永昌大君、侄儿绫昌君等王位威胁者,并将继嫡母仁穆大妃幽禁于西宫。却不知道,他的侄子绫阳君李倧早就对他不满,正在串联各地的节制使和中营将等等,就要推翻他的位置取而代之。现在自己的大王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上,真正的是内忧外患。
不过这些都是后来话,自己这个镇营将根本就插不上话,还是保住眼前为根本。
眼前的景况非常紧迫,大明的总兵官,已经不止一次的派出使节前来叩关,希望能让他们过关去宣川。
面对大明的使者,自己一个小小的武将,真的是左右为难。
上面压下来的话,就是不让他们过铁山,但一旦大明这支军队就在自己的关前被建奴追上消灭,大明朝廷发了狠,压迫着自己的大王给个说法,最终结果会怎么样呢?
屈从,这是绝对的。
节制使手中拿着,议政院的文书,当然有了把柄,但自己呢,自己其实什么也没有,到时这个李光道,绝对会抛出自己做替罪羊。
小国寡民左右逢源的难处,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但自己更是有切肤之痛。
这样可不行,一定要想个办法,不要得罪了大明,保住自己的,官位,不对,现在已经不是官位的问题,而是性命的问题。
“这一次对方来的好像不是空手,拿着许多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