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败军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畏终于明白了日本的作战意图。他们并不是真的想和国防军在鸭绿江边决一死战,真正的作战目标是西伯利亚。

    “你是说日本人在打西伯利亚的主意?”张操疑惑的问道:“那地方有什么好的?”

    吴畏看了他一眼,他相信日本人现在的目的绝对不会是为了得到西伯利亚丰富的自然资源,那么他们出兵西伯利亚只有一个可能。

    他的目光落到乌拉尔山脉上,虽然这幅地图上并没有标示出来,但是他曾经身为俄国北方政府的陆军总司令,当然知道那里是叶卡捷琳娜的大本营,如果日军占领西伯利亚,不但可以威胁到叶卡捷琳娜的背后,而且会让俄国北方政府失去所有的战略纵深,不得不与南方政府正面硬抗。

    他盯着地图看了很久,才轻声说道:“看起来,我们得出场了。”

    第二天,叶知秋就接到了俄国北方政府代表的觐见请求,俄国代表肯求共和国阻止日本人的行为,并且信誓旦旦的表示,日本人与俄国南方政府达成了某些约定。

    叶知秋考虑了一整天后,终于再次召吴畏回京。

    这次回来,吴畏终于感觉到了与上次的不同之处。

    上次他带着那个野心勃勃的计划一路赶回京城的时候,无论是总统府还是总参,都认为共和国会迎来宝贵的发展时间,对于和平都有着一种盲目的乐观。

    但是这次回来,虽然民间的情绪依然平和,但是至少总参内部的气氛已经很紧张了。

    毕竟只要稍有一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如果任由日军深入西伯利亚,共和国的北方领土都将处在日本人的威胁之下。

    看到站在面前警礼的吴畏,叶知秋觉得脸上有些发热。如果当初采纳吴畏的建议,那么现在共和国的处境至少会主动一些。

    如果当初答应了吴畏的计划,那么俄国将会大举增加太平洋舰队的实力,日海军还有没有能力夺取鄂霍滋克就很难说。

    吴畏说得对,日本人不会给共和国和平发展的机会,当共和国还在犹豫要怎么对待日本人的时候,那个国家的战争机器却一直在悄悄的运转着。

    叶知秋倒也没有矫情,开口就向吴畏问道:“你有什么计划?”

    吴畏犹豫了一下,向叶知秋说道:“那要看我们的决心是什么。”

    叶知秋深深的看着他,说道:“我和半湖谈过了,他说这是一次机会,但是能够把握到什么程度,他还不能确定。”

    吴畏点了点头,黄有为在战略方面的眼光整个国防军体系无人能及,叶知秋在这个时候能去咨询他的意见,可以说是非常正确,但是他既然没有把黄有为请出山,那就意味着他还没有真正的下定决心。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最直接的办法,是我军也出兵西伯利亚。他把手指在地图上,说道:“俄国海军大多在波罗的海一带活动,以支援北方政府。太平洋舰队实力萦弱,这才被日本人钻了空了,如果我军以陆军配合俄国舰队,必然可以夺回鄂霍兹克,那样深入西伯利亚的日军失去补给,必然撤退。”

    他停了一下,解释道:“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直接解决日军对我国北部的威胁,同时因为战争发生在俄国人的领土上,所以我们的损失最小,胜算也最大。”

    叶知秋点了点头,说道:“总参的计划也是这样。这么说你也是支持这个计划了?”

    吴畏摇了摇头,“实施这个计划,对于改变我军和日军的实力对比毫无用处,而且日军第三师团并不一定需要从鄂霍兹克回国,如果它们转而南下,我军在新疆和蒙古的守备部队完全无法抵抗,如果日军不肯主动进行决战,我军将极为被动。很可能会使西南糜烂。”

    叶知秋沉吟了一会,心想也就吴畏能想到这种可能。以他对吴畏的了解,如果是由他带领第三师团,后路被断后肯定会像他说的那样做。

    但是大多数心理正常的指挥官,在后路被切断的情况下都会选择立刻撤退,而不是去另一个国家腹地打游击。

    但是他同样不敢赌日本人真的不会这样做。

    他苦笑了一下,心说自己什么时候也变得多谋少断了?他向吴畏问道:“那你有什么计划?”

    吴畏伸手在地图上一指,“攻敌之所必救。”

    叶知秋愣了半晌,才渐渐明白了吴畏的意思,皱眉说道:“如果日本人不救呢?”

    吴畏淡淡一笑,“那我们就解放朝鲜。”他说道:“看看日本人是觉得西伯利亚重要,不是朝鲜更重要。”

第262章 海军宴会() 
公元一九零五年秋季,在远东爆发的这场战斗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因为在这场战争当中,既有从前的欧洲列强之一俄国,也有新兴势力代表的共和国。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日本这个小小的岛国竟然同时与这这两个强国开战了,而且看起来还游刃有余。

    “不是两线作战。”吴畏在自己的作战室里,淡淡说道:“俄国南方政府已经集结了超过三十万的兵力,正在向叶卡捷琳堡攻击前进,在击退南方政府的进攻之前,北方政府不可能有能力对日军第三师团做出有效的抵抗。”

    他看了看坐在座位上的军官们,说道:“说日本人在这个时候攻击西伯利亚没有预谋,傻子都不信。”

    现在作战室里的是陆一师团以上的所有战斗主官,大家听了吴畏的话,互相看了看,都没有说话。

    吴畏的分析得没错,至少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看法,所以基本上是废话。

    只要看到日军和俄国南方政府隔着整个亚洲不约而同的发动战争这个事实,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更何况现在正是夏末秋初,西伯利亚马上就要进入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把握,那就只能是日本人觉得自己的兵太多,买张单程票就把一个师团打发出去了,而且如果真是为了攻略西伯利亚,这一个师团的人数也太少了,至少也要在人数后面加个零才行。

    像张操这样消息灵通的人已经在私下里猜测,应该是俄国南方政府在今年初的战斗中发现了共和*人的出现,所以才把日本人拉下水。

    事实上,他们的确猜对了。只是显然日本人和俄国人都没有想到,吴畏的警卫营参战只是个人行为,并没有得到共和国的授权。

    如果战争继续下去,这一点并不难看出来,毕竟正常情况下,几百人的警卫营在南北大战这种规模的战斗中其实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甚至都不能改正局部战场的形式。

    但是吴畏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太过神奇,几乎就在转瞬之间就指挥着已经被南方军击溃的北方残兵反败为胜,并且一举歼灭了南方军主力,这种事情除非亲历,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大败之后,从叶卡捷琳堡溃退下去的俄国高官们几乎一口同声的声称他们遭到了精锐的中国步兵袭击,唯一不同的只是这些中国步兵出现的时间、地点和人数天知道除了中国步兵之外,这些描述当中还有什么共同点。

    根据这些描述,后来亚历山大四世的幕僚们计算出,共和国至少需要派出五到十万人的精锐军团,才有可以在战场上同时击败南方军主力。也只有如此庞大的一支部队突然出现在俄国战场上,才有可能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内击溃了茫然不觉的南方军主力,所以此次大败,非战之罪。

    亚历山大四世刚刚上位就经此大败,偏偏南方军的统帅又是自己的亲叔叔,此时正在为要不要大义灭亲头痛,听说战败的原因是因为那个遥远的邻国出兵了,己方一时不察才中伏被击溃,倒算是解决了一桩心事。而且在南方军主力在突然遭遇到意料之外的进攻时,还能苦苦坚持十余天,简直应该得到奖励。

    但是中国步兵来了这么多人,战斗力还如此强悍,自然让沙皇陛下寝食难安,于是他的幕僚们提出了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意见,那就是请日本人出兵。

    这些事情此时的共和国高官们当然并不知道。就算能猜到一点,也完全无法想像俄国南方政府竟然会完全相信败军的描述,把吴畏的警卫营当成了一支十万人的大军团。

    吴畏上一次回京只待了两天,就又马不停蹄的赶回了旅顺,行程匆匆,连秀云那里都没有去,不过倒是把溥觉给拉了回去,然后他就一直窝在旅顺陆一师驻地,不是躲在作战室里看地图,就是在训练场上观察士兵们的训练情况。

    九月初,由波罗的海赶来的俄国太平洋第二舰队与第一舰队汇合,进入白令海,寻求与日本海军决战,以切断日军第三师团的后勤补给。

    但是由东乡平八郎指挥的日本海军并没有接战,而是撤入对马海峡。

    俄国太平洋舰队炮击鄂霍滋克港后,派遣水兵登陆,试图夺回这个港口,但是因为日本陆军的抵抗,攻击行动并没有成果。

    确认没有陆军配合,无法达成夺取港口的目地后,俄太平洋舰队离开鄂霍滋克,一部分回阿纳德尔港,另一部分刚向南绕过日本列岛,向黄海驶去,并在途中炮击东京湾。

    阿纳德尔港设施不全,无法容纳太平洋舰队在此补给修整,所以第二舰队的指挥官马卡洛夫海军中将决定向共和国求助。

    九月中旬,在黄海外游弋两日的俄太平洋第二舰队获准进入青岛和旅顺港补给,并且可以使用威海和旅顺的两个造船厂的设备对战舰进行检修。

    随后,共和国黄海舰队的海军军官们宴请了俄国的同行们,吴畏也应邀参加。

    因为共和国建立后,海军战绩寥寥,除了打击一下海盗之外,唯一一场大战还中了日本人的埋伏大败,后来陆战队叛乱又遭到清洗,所以海军将领们普遍军衔不高,也没有陆军当中那么多的年青将领。像黄海舰队司令刘步蟾,靖远舰的舰长叶祖圭就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将军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