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败军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尼金不会中文,自然听不懂刘东明的话,不过他是骑兵将领,考虑问题的方式和刘东明差不多。看着宽阔的沃尔霍夫河,他向吴畏说道:“我们可以沿河向南,从诺夫哥罗德过河。”

    吴畏嗯了一声。诺夫哥罗德算是俄国境内有数的大城市,横跨沃尔霍夫河,在那里肯定能找到渡河的办法。但是据他所知,那里驻扎着一个步兵团,如果再加上从西线派出来阻截自己的部队,从那里过河肯定要打一场硬仗,偏偏硬碰硬一直是吴畏想要竭力避免的。

    他看了一眼站在欧阳兴祥旁边的姚文建,问道:“你怎么想?”

    “我觉得这河不算宽,带轻装备能过去。”姚文建作为搜索部队已经到河边来过一次,甚至还让人下河测量过水深,自然另有一番判断。

    刘东明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姚文建不愧“炮灰连长”的称号,明知道河对面有南俄重兵防备,居然还敢提这种建议,敌前携带轻武器渡河,就算不被发现,过河之后总要作战,那就和作死也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吴畏对姚文建的提议倒是很欣赏。他自己是十五军出身,作战理念偏向于出奇不意,所以从列兵一路走来,都是这个路子,手下的军官也大多富于冒险精神。

    在这些人里面,刘东明要算一个例外,他本来是炮兵出身,到吴畏的手下时就已经是上尉连长,而且文化水平不低,善于思考,有自己的一套军事理念。后来带独立团后,装备的又都是重型武器,指挥风格自然偏向于稳扎稳打,希望用优势火力来吃掉对方。

    这种想法说不上不对,美国人打二战的时候基本就是这个套路。但是前提必须是总体火力优于对方。

    现在这个世界上要论同级建制的部队,火力输出能力超过独立团的或者就只有炮兵部队了,但是这玩意又不能自己顶到第一线上去,所以完全可以说,在同建制的可以独立作战的部队当中,独立团的火力世界最强。

    但是独立团再能打也只有六个连,南俄方面可以轻易用大量的兵力来淹没他们,在这种比例严重失衡的兵力对比下,单纯讨论火力输出能力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吴畏并没有征求刘东明的意见,而是向姚文建问道:“能带你的连队过河吗?”

    姚文建很认真的点了点头,然后又迟疑着说道:“不过弹药是个问题。”

    武装洇渡的时候,单兵负重是个难题,特别是在沃尔霍夫河这种水流湍急的河流里洇渡,体力会消耗很大。

    吴畏看着河面想了一下,挥手说道:“我有个主意……”

    吴畏的主意很简单,沃尔霍夫河在他们面前的这一段仅有三十几米的宽度,虽然水流湍急,但是仍然可以让水性好的士兵携带绳索游过去,然后就可以沿着绳索慢慢往过运人了。

    俄国人估计想不到会有人在漆黑的夜晚里洇渡沃尔霍夫河,所以先游过去的四个战士并没有遇到敌人,很快就把带过去的绳子绑紧了。

    粘了水的麻绳很重,所以姚文建并没有把绳子拴到岸边的树干上,而是挖了深深的坑,打下了木桩。

    看到绳子慢慢从水里升起来,终于停止不动。他转向向吴畏和刘东明看去。

    吴畏向他点了点头,示意可以开始。刘东明忍不住叮嘱道:“不要硬拼。”

    换一个人估计刘东明要担心的就是渡河后消极避战了。可是面对炮灰连长,刘东明就得担心姚文建看到有价值的目标直接冲上去,姚文建当初硬磕白虎团的时候,为了拖住敌军,明明中了埋伏都不跑,也不能指望他到了俄国就突然开窍起来。

    姚文建对刘东明的嘱咐不怎么放在心上,对他来说,有仗打就行,别的都是浮云,向两位上司敬了个礼,转身就跑了。

    一阵凉风吹来,吴畏打了个哆嗦,皱眉说道:“恐怕要下雨。”

    刘东明也很担心这件事,不过老天爷办事,他们也没本事干涉,只能听天由命。

    吴畏看着姚文建跑到河边指挥渡河,向刘东明说道:“咱们也走吧。”

    按照计划,独立团的主力会向诺夫哥罗德前进,在那里吸引南军主力,然后视姚文建的战绩决定是不是要渡过沃尔霍夫河。

    姚文建连渡河的时候没有什么发生什么意外,整个过程很顺利。独立团迪化整编后,每连的定员是八十到九十人,姚文建连作为搜索队,定员是最多的一档,这一路上没有战斗,除了有两个病号随主力行动外,,算是齐装满员。

    因为是临时决定,所以虽然赶制了两个木筏,但是数量不足,只能用来运输弹花,大多数士兵只能洇渡,大家使用了任何能够找到的东西来增加浮力。

    虽然这样,穿过三十多米宽的湍急河水也让不少战士精疲力竭,第一批上岸的姚文建在整个过程当最担心的就是面前突然出现敌军,他的士兵这个时候可没有多少战斗力。

    花了两个小时后,姚文建的连队总算全部渡过河去。夜色中不能生火,全身湿透的战士们在夜风中瑟瑟发抖。于是姚文建决定不休整直接向纵深前进,让士兵们在运动中抵御寒冷。

    独立团的士兵们曾经在大冬天追击首都师叛军,对于这种程度的艰苦条件并没有什么怨言,很快就展开了战斗队形,然后在不足一公里的地方发现了一支正在休息的南俄骑兵小队。

    直到这个时候,姚文建才发现自己的运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好,要是渡河地点再往南一点,就得在敌前渡河了。

第538章 夜袭() 
洪通本是黑龙江人,说起来和韦三爵有点亲戚关系。韦三爵从金水河战役当中归来后,留在二十八师师部继续当他的小参谋。

    放在国防军体系里,少校参谋实在多得如同过江之鲫,要是在总参大院里,随便扔块砖头都能砸着俩,出个门能遇到仨。但是在地方市县,就是了不得的大官了,那可是师长跟前的人,韦三爵回家探亲,县长都是亲自登门拜访。

    洪通和韦三爵一样,和俄国人作生意都学了不少俄语,有韦三爵这个偶像在,他对于当兵从军也算是充满了幻想,不说念念不忘,也算心向往之。

    可惜部队不招军官,他又实在没兴趣从大兵干起,所以依旧只能专心做他的对俄贸易,****国际倒爷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

    北俄建立后,因为物资匮乏,一度在东三省大肆采购,洪通有韦三爵的关系,听到了一些消息,判断两国关系升温后,去俄国作生意前景能不错,于是凑了一伙人贩货去俄国。

    没想到随后日本第三师团进入西伯利亚,北俄军队退守叶塞尼河防线,西伯利亚这条商路就没办法走了,他只好滞留在叶卡捷琳堡。

    时日一长,有些同行的人就通过其他的途径回国了,只有洪通不甘心,而且也觉得国防军这些年打了那么多大仗,不可能让小日本在西伯利亚蹦哒起来没完,于是在叶卡捷琳堡找了份工作安顿了下来。

    因为此时斯托雷平一心发展工业,北俄到处都缺人手,洪通也不愁吃不上饭。

    转眼一年过去,洪通果然盼来了西伯利亚商路重新打通的消息,同时来到的还有国防军的独立团。

    很多和洪通一起过来的人都想办法跟随北俄收复西伯利亚的军队回家的时候,洪通却看到了机会,借着自己会俄语的机会,专门给当地俄国人和独立团之间当翻译,倒也赚了一些钱。

    然后南北重新开战,独立团大量招募翻译,他向韦三爵学习的心思又活泛起来,于是主动报名加入进来。

    开始的时候,他们这样的翻译都是跟着俄*官行动的。但是后来吴畏要搞工农运动,把一半的俄*官都抽出去发动农工了,洪通这样的翻译就没了用武之地,被留在了部队里。

    洪通倒是没什么意见,他生性喜欢冒险,要不然也不会跑到俄国这地方来作生意,现在有一群军人保护到处乱跑,又不用担负作战任务,也算是一大乐事,丝毫不以为苦。

    这一次姚文建渡河作战,考虑到有可能与俄国人沟通,所以带了一个叫彼得洛夫的俄*官和两个翻译,洪通就是其中之一。

    他年轻身体好,胆子大俄语又灵光,很得俄*官们的喜爱,所以通常情况下,他都是陪着俄*官的第一人选。

    过河后彼得洛夫听说姚文建派人去摸南俄的搜索队,立刻带着洪通去找姚文建,表示也要参加。

    姚文建正忙着收拢部队,哪有那个心思搭理两个人,直接拒绝了。彼得洛夫毕竟是军官,虽然不太高兴,但是仍然要服从命令。洪通就不一样了,韦三爵那小身板都能深入敌后,他能跑能跳,跟着部队看看热闹还不行?于是直接就找执行任务的排长安逸。

    安逸是独立团里少有的四川兵,因为姓安,又喜欢把“安逸”这个词挂在嘴边上,所以渐渐的大名倒没人喊了,大家都直接叫他安逸,他觉得这是好话,也没有反对,这就算约定俗成了。

    迪化整编后,安逸被提拔成了排长,按国防军的军制,这就是兵头了,要是成不了军官,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所以安逸也没什么盼头,就指望着活着回家乡,拿攒下的军饷娶个婆娘生一堆娃。

    听洪通主动表示要跟着他,安逸就有点犹豫。洪通生意人出身,口舌上的功夫了得,连忙劝说自己本来就是连队里的翻译,随队行动很正常,再说要是遇到什么要用俄语的情况,回来现找翻译也要耽误事。

    安逸想了想,也没觉得这是个大事,于是就点头同意了,只是叮嘱洪通跟在队伍的后面,不要乱跑也不要乱说话。

    洪通第一次跟部队出这种任务,想起从前听韦三爵吹嘘奇袭赤塔的经历,兴奋得汗毛都坚起来了,忙不迭的点头。

    渗透捕俘从前就是独立团的训练项目,不过追杀叛军的时候没什么机会用,还是在叶卡捷琳堡恢复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