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废柴公子闯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大人继续讲道:“我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主要就在宣府了,这是朝廷对咱的信任,我们一定不能辜负朝廷的信任,所以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柴宝臣回道:“是,大人。据我所知,瓦剌部野心不小,今冬,咱们小心提防为妙。”

    “哦?你说说看,怎么防备?”汪大人看着柴宝臣,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大人,我只是说一点儿不成熟的见解,不到之处,见谅。元朝统治被我朝洪武皇帝终止,之后,妥欢帖木尔和一些蒙古贵族虽然被迫逃到漠北,但是他们仍然保存着相当的实力。在大兴安岭地区的西面的呼伦*贝尔草原上,居住着蒙古的科尔沁部,他们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后代。蒙古的几大部落在洪武时期经过我朝军队的反复进攻和内迁后,所剩人口已经不多。在洪武初年处于蛰伏状态的瓦剌部落,他们在北元势力几乎被消灭殆尽后逐渐崛起,还有,鞑靼蒙古部落人口也在发展增加。

    一般说来,蒙古部落如果有可能到汉蒙边界处活动,那一定是拥有足够多的人口。根据边境贡市来看,瓦剌部的需要最多,**也在近几年越来越大。”

    “对,你分析地很有道理。我也在奇怪,过去瓦剌使者来我朝朝贡仅有四、五十人,今年朝廷已经收到瓦剌部递交的国书,上面用词十分傲慢,而且私自要求将入朝朝贡的人数增加至两百人。真是岂有此理,白花花的银子和丝绸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他们请求的数目实在比去年悬殊太多,真是野心不小啊。”

    “大人,我想问一下,现在瓦剌的脱脱不花汗时不时徒具空名,而实际掌握瓦剌实权的人其实是瓦剌的太师也先?”柴宝臣抬起头来看向汪大人,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咦?你从何处听说?我也只是十天前接到锦衣卫密探的书信,才得知的,这个消息目前仅有朝中二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接触到。难道锦衣卫走漏了消息?”汪大人看到柴宝臣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禁很疑惑。

    “大人不必多虑,消息不曾泄露。”柴宝臣心里暗骂自己,嘴快说了这么多,弄不好还会引起别人猜疑的,可当柴宝臣看到汪大人长得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内心中就不由主地希望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他,帮他守卫好宣府,帮他做好一切事情。柴宝臣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冲动,那是对家人深深的思念。但眼下总不能告诉他自己是穿越过来的,只能搪塞过去,接着说道:“是这样的,我师父走南闯北,结识一些武林中的朋友,漠北双雄前段时间飞鸽传书,述说武林中的大事,信中顺便提及到此事。”

    “嗯,原来是这样。”汪大人感到这个理由有些漏洞,但在内心中不愿去多想,他相信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不会做出有害自己的事情,所以也不愿继续深究。便接着问道:“你刚才说道瓦剌野心不小,那么今冬我们如何提防?”

    “贡市贸易可以让蒙古人获取他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由于生产力低下,再加上他们的科技不发达,因此在贸易中,蒙古部落输入我朝的往往都是一些普通百姓买不起也用不到的东西,比如:马、貂皮、熊虎皮、鹿皮、狍子皮、狐狸皮、人参、蜜、马尾、水獭等;而他们买走的商品大多是牛、羊、肉、盐巴、酒、小米、粳米、布匹、黄蜡、绢、绸缎、犁铧、铁锅、茶叶、药材等。这样看起来,这种贸易对我朝是不利的,我们不买他们的东西照样可以生活,他们卖的都是一些奢侈品,普通百姓不太愿意买。

    而他们必须卖掉这些东西换取生活必需品,有时候因东西滞销、手中银两不够,便会趁机滋事,烧杀抢掠。因此我朝正统二年,政府确实因为接待困难,减少了女真和兀良哈每年朝贡的人数,规定每个卫只准接待二三个前来贸易的蒙古人,特殊情况下,每个卫所最多接待二十人,其余蒙古商客一律留在关外,不得放入城中。并且规定贸易时间只有五天,遇到商品滞销最多延长至四十天。但是蒙古人仍是迁延不肯离开。

    我听说瓦剌正直壮年,他继承父亲脱欢而当上太师,此人头脑精明,野心勃勃,他做出增加朝贡人数的举动就是想试一试我大明的底线,看看我们皇帝的脾气如何。要说大规模的战争,他现在还不敢发动。像这种人是不会轻易出手的,他必将养精蓄锐,充实自己部落的实力,然后再进犯我朝。如今,他刚当上太师,必然要在部落里树立威信,以免大权被名义上的头领脱脱不花汗夺回去。所以,今冬,我们要加强防备!”

    “好!我没有看错你,你对瓦剌的分析头头是道,很合我意。我也是这样想的!”汪大人捋捋胡须,笑着说道:“依你看,怎么加强防备呢?”

    柴宝臣沉思了一会儿,答道:“简单说就是‘恩威并施,刚柔并济’。”这是柴宝臣读历史时看到的,在后世万历年间,明朝对蒙古策略开始转变,以贡市贸易加以怀柔笼络,时时刻刻都要加紧提防,内修战备,随时战守。柴宝臣接着说道:“经济上贡市贸易,这个可以有,它是施恩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军事上,我们要加强防御和围剿,让蒙古的小规模骚扰抢劫不能实现,瓦剌如果大举进犯,我们不要轻易和他们交战,坚壁清野,使之野无所掠,他们牵连日久,补给跟不上,又不能以战养战,锐气受挫,自然就回去了。”当柴宝臣将后世兵部的建议讲出来后,汪大人眼睛一亮,感到实在是太精辟了。

    “好,说得实在是太好了。没想到你的眼光这么宽广。这样吧,今天我们先谈到这里,你刚才说的这些,我要写进奏折,呈报兵部,请求准以施行。”

    柴宝臣一开始说这些,心里也是直打鼓,因为这些知识都是他在史书上看到的,没有经过当下的实际情况加以检验。听到汪大人对自己赞不绝口,他知道自己肯定说对了,古代历史教材诚不欺我,哈哈。xh。212

第四十四章 处决阿舅() 
汪大人刚走,当天,陈大人到城外去找来名气很响的郎中、人称“妙手回春”的刘拓。刘拓这几年医药生意做得很好,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夫。而且他又乐善好施,因此名气越来越大。他让刘拓过来瞧了瞧阿舅。刘郎中给阿舅号过脉,开了一副药。陈大人问道:“阿舅怎么样?”

    刘郎中回道:“放心吧,今晚服下此药,保管他回光返照,一连两日都睡不着。”

    “嗯,很好。只要能在明天醒来就行了。你下去吧。”陈大人摆了摆手。

    原来汪大人交代陈大人,阿舅贼犯罪孽滔天,一定要从重处罚,方可平息民怨。所以陈大人要趁着阿舅还没有断气,将他游街示众,然后处以极刑。关键是阿舅被炸上天之后,一直高烧昏迷,难有清醒的时候,他应是靠着身子板硬朗才撑到今天不死。陈大人听说刘拓医术高明,可令将死之人回光返照,与家人道别、交代后事之后再死,因此请他来弄醒阿舅。这郎中刘拓不是别人,正是阿舅一党的常客,他经常进山给盗匪们治病,还开出恶毒的药方让阿舅吃男童的脑浆,真可谓助纣为虐之人。他一进监牢,看到盗匪们都关在牢里,不由得心惊胆战,生怕被他们认出来。还好晚间牢房昏暗,盗匪们垂头丧气,倒也没有人注意他。又由于阿舅被单独囚禁,因此他来去无人在意。刘拓这次给阿舅开出的仍是“惹意牵裙散”,只不过不是给德芙吃了,而是给阿舅本人吃,并且加大了分量,他恨不得立马整死阿舅,以除后患,免得将来牵连出自己。

    第二天陈大人就将阿舅锁在囚车里,压倒集市上游街示众。百姓一听说是阿舅贼,纷纷前来围观。一开始,秩序还很好,突然,有几个妇女在撕心裂肺地大声哭号,口中唤着自己孩儿的名字。显然,她们的孩子被阿舅抓取吃了。最后群情汹涌,人们拿着集市上小贩们的白菜水果砸向阿舅。阿舅喝过“惹意牵裙散”后非常兴奋,夜间就已经醒了过来,不住得嘿嘿直笑。

    百姓看自己扔东西砸得阿舅不痛不痒,心下气氛,从地上弄起石头就丢向囚车,一粒粒石头砸向他的脑袋、胸脯、下体、膝盖……阿舅最后被砸得浑身是血,但仍然似不知痛一样,依然露出猥琐的笑容。

    陈大人一挥手,士兵们纷纷涌向囚车四周,维持秩序。官家的锣“当”得一声敲响了,百姓这才慢慢静了下来,大家不再喧哗,静静地注视着陈大人。

    陈大人站在高台之上,朝百姓大声说道:“我听说,阿舅贼是个废人,今天就让大家见识一下。”然后朝着身边士兵使了一个颜色,这名士兵走向囚车,“刷”地一下,抽出刀来,朝着阿舅腰带一划,“噗”地一声,腰带掉在地上。阿舅的下体裸露了出来。

    这时,很多妇女扭头转向一边,而满街的男人们大声地喝彩:“原来是个废物”“他妈没有生好他”“怪不得吃小孩,变态!”而有一个女人,她没有回过头去,而是狠狠地盯着囚车里的人,她在心里一遍遍地告慰:“没错,他就是阿舅,那个和自己生活了五年的阿舅,他害死了全村人,害死了妹妹,害苦了自己的一生,血债还需血来偿!”

    只见陈大人又作了一个手势,他的手掌平展,从上往下切了一下。接着就看到那个士兵手起刀落,阿舅的那一坨肉被割了下来,掉在地上!

    阿舅终于从疼痛中清醒过来,他惊恐地看着眼前的情形,痛苦的大声呼号。他的脑海的记忆似乎停留在柴宝臣家的化粪池上,他记得自己已经占领了整个县城,马上就能抓住柴宝臣的家人了,怎么也不能理解此刻为什么会被囚在车中。

    陈大人看向那名士兵,右手食指在空中画了一个小圈。士兵拿着刀在阿舅的面前晃了晃,阿舅惊恐地好像忘记了疼痛,他停止了嚎叫,使劲地躲向囚车另一侧。这时,三名捕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