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十八章 当上了锦衣卫()
眼见着突然死了两个人,这下事情大了。但好在不是柴宝臣杀的。演武场上正在训练的其他士兵和伍长围了过来。柴宝臣说:“杀人凶手已经跑了,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快追!”他还真不傻,知道和自己撇清关系,而且侠客药王胡一彪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官府甚至连他的画像都没有。
柴宝臣和云林事后到宣府府衙里说明情况,并说不知死者身份,起初还以为锦衣卫需要自己帮忙呢。谁也没有想到,那个遍体鳞伤的歹徒突然行凶后遁逃。当时神机连的士兵不在演武场,不然定要捉拿他归案。
事情就这样呈报上去了,官府根据柴宝臣所述画了歹徒的影像,等哪天运气好,抓住他吧。
可死的是锦衣卫,官府不出力,锦衣卫自己会加紧查案的。很快,就有人来到宣府,他行为处事很尴尬,鬼鬼祟祟,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人。
这天,柴宝臣在演武场上训练士兵,突然士兵来报,有人在场外求见。
柴宝臣走过去一看,来人面容瘦瞿,眼睛炯炯有神,胡子歪在嘴边,长相有点滑稽,但神态似乎不容人冒犯。
柴宝臣行礼,口中唱喏道:“未知贵客前来有何事?”
“你就是柴宝臣?”这人说话很干脆。
“是。”
“我叫刘乘风,是个锦衣卫千户。今天过来没别的事,就是想见见你。”他微笑道,胡子跟着一撇一撇。
“千户?真是失敬。请到营房慢慢叙话。”柴宝臣恭敬地道。
“嗯,还算识相。叙话就不必了,我说几句就走。”刘乘风一双眼睛勾勾地盯着柴宝臣,接着说道:“前几天,死在你们演武场上的两个人都是咱们锦衣卫的。你一定要彻查此事,看看谁敢跟咱们作对!”
“咱们?大人安排我查案吗?”柴宝臣大惑不解。
“哦,忘了告诉你,你现在已经是锦衣卫百户了。不出意外的话,今天下午圣旨就到了,张太后点名要见你。也不知你小子怎么认识的杨学士,高啊!”刘乘风边说边翘起了大拇指。
“啊?张太后要见我?”柴宝臣非常惊讶。他如何不知道,现在的朝政掌握在张太后手中,皇帝因为年幼没有一点儿实权。他更惊讶的是,自己竟然连申请书都没有写就加入了锦衣卫,能不能不干呢?柴宝臣在心里盘算着。
这时,刘乘风递过来一个百户的腰牌和一卷宫中的文书,说道:“咱们锦衣卫是为皇上办事的。你此番赴京,前途未知,老夫以多年的官场经验奉劝你一句话,千万不要退缩。机会来了就要抓住,你只要不自信,打退堂鼓,立马就有人踩在你的头上。你一定要为咱们锦衣卫争光,争取到皇帝是身边。”
说完,也不等柴宝臣消化这些事情,刘乘风转身就离开了。
柴宝臣看着手里的腰牌,上书“锦衣卫锦衣右所百户”九个字,手里的文书一打开,见是任命自己为锦衣卫六品百户的文书。
他愣住了,赶忙跑到演武场上,把此时告诉给了师父云林。云林听过后,略一沉吟,说道:“是个机会,如果你能留在皇帝身边,那说不定真能杀掉奸宦王振。刘婉儿和魏苏也可搬到京城居住,就不用担心挂怀了。如果下午有传旨太监过来,我们要做好准备。你去把家里的银子都找出来,过会儿给点辛苦费,问清楚皇帝张太后为何要召见你。”
师父果然周详。柴宝臣赶快回家换上一身读书人穿的青衫,把四十多两银子揣在怀里,到衙门中等待去了。
果然,下午来了位传旨太监,他一路辛苦,来到后显得风尘仆仆。见到柴宝臣,手中圣旨一抖,打开来,高呼道:“柴宝臣,接旨!“
柴宝臣恭敬地跪了下来,之后太监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选贤任能,特招柴宝臣进京对策,即日出发,不得有误。钦此!”
这是柴宝臣第一次领旨,他想着后世电视剧里的情节,说了句:“臣遵旨,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起身领旨。
这太监看着柴宝臣,将圣旨递了过去,却仍不住惊讶,说了句:“看不出,你还知道规矩。第一次领圣旨能像你这么懂礼数的没几个。很多人就那么一直跪地上,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
柴宝臣明白,手探入怀里,拿出那包银子,递与传旨太监,说道:“公公一路辛苦了,这点小意思,留公公喝茶。”
“嗡,好,”传旨太监爹声爹气地说道,“你还真是个明白人。”
“请问公公,不知皇上因何事要召见卑职?”
“那还用说,你这么芝麻大的官,能引起皇上的注意,当然是踩上****运了。”太监拿了钱,笑眯眯地说道:“张太后听说你训练部队有方,很欣赏你。另外,皇上托老奴转告你,进京带上你的神机连和手榴弹!”太监朝柴宝臣眨眨眼。
“能带军队进京?”柴宝臣太意外了,同时,他也很高兴,没想到自己的军事行动引起了朝廷高层的关注。对了,汪大人临走时说要向朝廷推荐我,肯定是他推荐的。
一股喜悦之情弥漫在他的心里,自己终于有机会踏入中国权力的中心了,也许为刘婉儿完成心愿的时机很快就会到来。
(ps:这两天事情太多了,更新有些慢,明天会多等些情节。精彩已经拉开帷幕,接下来,柴宝臣将打开人生新的篇章!”
第五十九章 鸡鸣驿()
柴宝臣将军务与宣府承宣布政使司交割完毕,和云林一道带着二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朝京师方向去了。宣府是北京的门户,从宣府到京师大概要走三四天的路程。一路上,队伍很兴奋。他们有的当兵五六年了,这辈子都没想过能去京师,而且会受到皇帝的检阅。
柴宝臣也感到很兴奋,前世他只去过一次北京,不知道古代的京师是什么样子。但明朝时候的北京一定没有那么多雾霾,而且皇家建筑群很多,可以饱一饱眼福了。
走了一天,柴宝臣感到很累,尽管士兵平时经过魔鬼式训练,但也是**凡胎,虽在春季,大家不觉浑身大汗。于是他想到要鼓舞士气,可是有什么好方法呢?唱支歌吧。
他让队伍停下来,安营扎寨,埋锅造饭。他把士兵聚拢过来,宣布道:“把大家聚集过来,是因为我有一件事要宣布。在宣布之前,我要问一问,有谁会唱歌?”
他这一问,底下一片哗然。士兵们纷纷议论,唱歌,是么是歌?我只会哼哼小曲。要我唱可唱不出来。
柴宝臣用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士兵静下来,这群士兵军事素质很高,立刻就安静下来。
柴宝臣接着说:“歌曲可以缓解人的精神疲劳,所以我们应该会唱歌。鉴于此,我下面就教大家一支简单的歌曲,歌曲的名字是《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也能唱出来?”士兵们感到很惊讶,但是他们只在心里默默想着,没有人再窃窃私语。
柴宝臣向大家挥挥手,说道:“下面,我唱一句大家跟着唱一句,跟着学,好吗?”
士兵们齐答:“好!”声震层云。
“好。这就开始。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这边唱来这边唱来那边和,唱得山摇地也动……”柴宝臣越唱越有劲。
士兵们开始学的时候,还有一些人扭扭捏捏的,到后来听柴宝臣唱完一遍,都被这雄浑的军旅歌曲迷倒了。这些歌词是那么的简单,尽管士兵们的文化素质很低,但是他们懂得词里的意思,士兵苦练本领不就是为了保家卫国吗?也许在他们学这首歌之前,他们认为当兵就是服兵役,吃饱饭。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
这支军队在昨天还只是一支劲旅,而今天,它不光能打硬仗,而且还有灵魂。以后,无论这支队伍遇到多大的挫折,他都不会灭亡。
士兵们唱得非常开心,这是他们第一次体会到集体带给个人的快乐。柴宝臣看着他们这么开心,想着今后得多点文化娱乐节目。毕竟军旅生涯是辛苦的。
柴宝臣还不知道的是,这件事情后,很多士兵喜欢上了唱歌,而且很多人成了他的粉丝。
……
有河流的地方就有闻名,第二天晌午,军队行至鸡鸣驿。鸡鸣驿西临黄河,背靠鸡鸣山。它是宣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驿丞署、驿仓功能齐全,可以接待过往的官员、客商,也可以传递信息,同时还是重要的军事城堡。
马铃声声,飞尘滚滚,只见腰间挂着令牌的驿卒乘着快马,风风火火邮寄官府文件。还有很多客商一路跋涉,歇止于此,绝尘千里。时不时过来一队马帮,他们载着一箱箱的货物,完成自己的护送使命。鸡鸣驿古韵犹存。
军队到达鸡鸣驿后住了下来,这里的场面更加壮观了。柴宝臣请师父云林留在驿站指挥军队,自己要进城采买一些生活用品和药品。毕竟军队出发得太仓促,柴宝臣对行军一事还缺乏经验,很多东西没有带齐,只有进场购买了。好在这支军队在汪大人回京述职前收到足额的军饷,所以柴宝臣手头还有些钱。
走进城里,看到精心建造的青砖瓦房和一些好看的土砌房屋,柴宝臣心里涌出莫名的激动。这些建筑太美了。它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味道,古朴而厚重,很能引起他乡游子的乡愁。
走了一段路程,柴宝臣发现这座古城总体呈正方形,两条东西向的大街贯通城市,和南北向的两条街道一起将城市分割成“井”字型。道路很容易认清,战时也便于迅速调集兵力运送器具登城防守。
最后,柴宝臣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北面没有开城门。肯定是为了防范少数民族的入侵,不过在天冷的时候还能挡一挡凌厉的北风。
柴宝臣进城时没有穿军装,而是换了一身普通百姓的行头,主要是不想招人注意,引起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