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至死不悔的气度如同军中的猛士,即便明知前方兵甲众多也有慷慨赴死之勇!
端是让人佩服的紧!
就在凌收获颇丰的时候,赵祯开口了:“朕还有一个要求!朕要你天工坊从现在开始囤积火枪,朕不要你们囤积火绳枪,不要一般的燧发枪,也不要乾宇二年造,朕要的是那把敬献给朕的神威火枪,就定名叫甲子火枪,朕要保证他们能使用一个甲子。”
所谓的神威火枪其实就是采用无烟火药以及螺旋膛线的燧发枪,但他的改良还不止这些,可以说是用上了当下最为先进的技术,其中还有一样便是米尼弹纸壳火药。
把米尼弹和无烟火药利用纸壳组装起来,在填装弹药的时候采用一体填装的方式,省时省力的同时,射击精度和效率都有所提高。
纸壳会被本就被火药燃烧掉,残留也不会太多,只有在打三发以上才需要清理,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这样的火枪被称为神威火枪并不为过,赵祯打猎的时候便觉得他的优异性能可以让它在大宋服役一个甲子,在这个时代大宋把火枪技术保存百年不是问题,一款火枪能使用一甲子更不是问题。
何况这已经是技术相当成熟的火枪了!
凌转身试探的问到:“不知官家需要我天工坊所造多少?”
赵祯微微摇头道:“没有确数,上不封顶!”
“臣遵旨!”
凌转身离开的时候,曾公亮和三才两人倒吸一口凉气,显然他们都知道官家要做什么了,囤积火枪上不封顶,显然是为了征伐契丹之用啊!
赵祯看着三才和曾公亮的表情,在他们的屁股上一人来一脚,揣测上意可不是一件好事,而且若是再胡思乱想就更不好了。
“今日之事若是敢有丝毫泄漏,朕就找你们两人算账!”
“臣(奴婢)不敢!”
谁说囤积大量的火枪就是用来准备讨伐契丹之用的?赵祯用脚后跟去想都知道三才和曾公亮两人想差了,讨伐契丹是一个方面,更是之后的事情。
他现在要做的是用这些火枪快速的换装一个军队,一个早已该换装的军队,神卫军。
西域一战,神卫军以火枪出击,战果惊人,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现了火枪的威力,也在实战中逐渐成长起来,他们是上四军中第一个大量装配火枪的禁军。
经过西域一战的洗礼,神卫军已经完全掌握了火枪的运用,甚至自己创新出许多全新的打发。
火枪的改进是走在弹药之后的,同样战术的改进也是走在火器之后的,有了新的弹药才会有新的火枪,有了新的火枪才会有新的战术思想。
神卫军便是如此,李酒作为神卫军的统领不断的钻研火枪战术,不敢有一日懈怠,他总觉得火枪才是大宋的未来……
这一点和身在辽阳城的张舟不谋而合,而赵祯自然要把李酒和他的神卫军改造成一支附和火枪战术的军队,也许未来有一天在战场上他们能扭转乾坤也说不定。
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与学者的不同()
有些问题解决了,有些问题还没有,赵祯之所以出现在天工坊中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对大宋以及未来华夏更为重要的事情。
这段时间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赵祯,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
问题很简单,但却不好回答,赵祯想了很久,甚至没日没夜的想,他都难以得出结论,凭什么大一统的华夏王朝居然没有混乱割据的西欧来的更加智慧?
难道是华夏人不聪明?
显然不是!一个能铸就五千年文明的辉煌种族怎么可能没有智者的出现,怎么可能愚钝的不如茹毛饮血的野人?!
但赵祯很久很久都没有找到答案,他被这个问题困扰,如同黑夜中的旅人,只能靠跌跌撞撞的摸索而前进,但在天工坊中,在一群匠人的工作中,他忽然抓住了一些东西。
或是说现在的大宋不同了,自己改变之下的大宋开始不同了!这个改变可能使得整个华夏王朝都走上不同的道路和轨道
华夏文明中的东西不是贯通整个文明存在的,而是在某个朝代之中存在,到了后世很可能被丢弃的一干二净,消失的无影无踪。
最明显的便是秦时的流水作业法,到了继任的朝代很少出现,这提高产能和质量的无上妙法为何会消失?因为没有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没人去关心它存在的价值和原理。
华夏的科技一直靠着匠人的精神去实现和继承,而并非一门学科似得归纳和总结,这是最大的致命伤。
西方世界最大的成就来源于何处?他们的制胜法宝是什么?是什么东西让西方的科技代代传承?西方和华夏一样也有过断层,也有过大混乱的时代,但他们有古希腊的科学哲学思想!
希腊哲学家发明了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因果关系。这两样东西看似不起眼,却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归纳,总结,探索,求证,发现,这些东西在工匠精神中也出存在,但却最后的发现却被无限放大了,人们更加注重的是最后的结果,而把前面的几样要素给舍弃了。
工匠精神也有探索在其中,也有求证的过程和发现,但却往往做不到归纳和总结,把宝贵的学问传递下去,为何如此?
因为根本就没有一个系统的东西让他们如此传承。
最简单的便是中医,中医有效吗?当然有!华夏的医书少吗?看似不少,但对于整个华夏的历史来说却是不够用的,是分散的。
若是在秦朝便有了系统的中医体系,把高明的医术和医书传承下去,每一代人都是在做添砖加瓦的工作,而不是重新总结,那结果便会完全不同。
匠人精神虽好,但却在很多时候是古人自己的事情,在国家朝廷层面却很少去花心思,好似只有一样东西是在朝堂和国家层面才会去系统认真去做的,那就是儒学。
在儒学的发展和应用上历代王朝“不懈努力”,即便是外族统治的华夏也是崇拜有嘉,非要把圣人之言总结个头头是道,非要把简单的话研究的花样百出!
而事实上呢?圣人之言有的时候很简单,就是在表达本来的意思,越是过多的解释,荒谬的地方便越多,这也是为何后世儒家经典变成满纸荒唐言的原因。
圣人之言是表达当下的意思,你非要去过多的解读,只能得到错误的答案,历代王朝对儒家的研究越“深刻”反而得到的错误便越多。
因为学问是要灵活使用的,就像是逻辑思维一样,只是一种方式,做人做事的方式!
而技术则完全不一样,格物是圣人提出的东西,讲究便是不断的研究事物的本质以获得知识和真理,但它却被束之高阁,成为一句“格物致知”的口头禅。
文人知道格物致知,但却不知道它存在于世间的各个角落,人们只知四时交替,却不知为何会有春夏秋冬,人们知道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却不知为何会有如此变化。
如此一来“格物致知”岂不可笑?
但这一切到了大宋,到了赵祯统治的时代却不一样了,格物被彻底的划分出来,被明确的列为一个科目,与儒家经典的地位不相上下,赵祯甚甚至在不断的努力,让它超越儒家经典的存在。
为何?
因为格物在不断的变化,在变化中给人带来各种各样的利益和好处,这些是能用肉眼看见的东西。
还有别的问题吗?
当然有,赵祯两世为人发现了另一个致命的缺点,因为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东西方之间的不同!
儒家经典对人的要求往往是守礼,上下尊卑分的明明白白,西汉的董仲舒以一人之力把华夏按在一个框架之中数千年,三纲五常便成为了华夏甚至是周边王朝的志高准则。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一出,人们便在框架中不断的打转,并非是这三纲不好,而是它的约束性太强。
规矩被人视作比性命还重要的东西,进而延伸到了所有的地方,格物的问题也就出来了,匠人的精神在不断传承的同时也受到了限制。
徒弟想要创新,往往还没动手便会被师傅斥责,老祖宗的规矩不能坏!这是啥?孝道的延伸嘛!
于是乎徒弟做的不是反抗,不是创新,而是老老实实的,诚惶诚恐的给师傅认错
赵祯忽然笑了,一个人站在喧闹的工棚之中,笑得就像刚刚捡到宝的孩子,三才还是头一次见到官家露出过如此笑容,眼睛都眯在了一起。
三才习以为常,但其他人就不一样了,曾公亮有些好奇,为何官家看着一个光着膀子,露出浑身肌肉不断打铁的汉子露出如此笑容,但又不敢上前只能怀着好奇的心态各种揣摩
眼下最倒霉的人便算是被赵祯盯着的汉子。
浑身僵硬动作千百遍的动作都显得生疏许多,身上的汗水也不再是热的,即便是被炉子烤的火热都觉得脖后梗冰凉。
。更新最快网址:
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学即是科学()
赵祯为何发笑?
因为他找到了一直想不通问题的答案,同时却忽然发现这个问题早已被自己解决,而且自己还能做的更好,华夏留下一个“大礼包”!
发展科学一直是赵祯所热衷的事情,格物不就是科学吗?
既然如此,那就把它包装起来,把两大要素装进去,如此一来大宋以及华夏历史上就会出现一个全新的东西,一个可以传承千年又不断创新的东西!
学术和科学不是同样的东西,人也很难做到学术和科学同时掌握和研究,但一个门类的出现和制度却很简单,自己要做的便是一只“领头羊”!
历代王朝不曾做的事大宋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