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的情况根本不能够维持,这是人性使然。

    经过了慎重的思索之后,吴帆徽明确的告诉了李勇,兄弟们不能够总是单身,还是需要成家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是父母所生所养的,若是没有后代留下,父母该怎么想,就是到了地下也不得安宁。

    吴帆徽的这个提议,在李勇等人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严格的管束和纪律的要求,李勇等人几乎已经适应单身汉的生活,他们认为自身都是朝不保夕,哪里可能成家,这样会拖累家人,所以他们散落到各地去的时候,偶尔也会到青楼去,但从未想过成家的事宜。

    吴帆徽骤然提出来让兄弟们成家的决定,李勇等人一时间有些发懵。

    食色性也,人之常情,在吴帆徽看来,一个人必须要有正常的感情生活,与世隔绝的冷酷的杀手,毕竟是另类,这类人不能够算是正常人,也没有什么感情,每个人都需要有奋斗的目标,有了家人和孩子,就要为家人奋斗,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就算是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不管是在战场上厮杀,还是平日里行使护卫的职责,都会更加的尽心尽力。

    所以在兄弟们成家的事情上面,吴帆徽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

    吴帆徽的坚持,效果立竿见影,首先成家的就是李勇、马继刚、孙凯林和刘方恒等人,尽管他们没有遵循那么多迎娶的规矩,尽管他们迎娶的对象都是寻常人家的姑娘,但他们有着过硬的自身条件,至少跟着他们的姑娘不会饿肚子,不用担心贫困事宜。

    这样的条件是有着巨大诱惑力的,米脂县城南的三姑和城北的六婆,一段时间成为了最为忙碌的人,不少的人家委托她们说媒,就是想着能够将自己的姑娘嫁给吴氏家族的这些护院,而且出嫁的程序也简单很多。

    刘勇迎娶的就是王姓的一位姑娘,说起来这位姑娘还是王氏家族的姑娘。

    每一个兄弟的婚礼,吴帆徽都是要亲自去参加的,不仅仅是随礼,还会带去祝福,依照他的身份,参加家族护院的婚礼,对众人是最大的关心。

    陪着陈明惠和叶开儇留在马鞍山村的这三天时间里面,戴能祥刚好举办婚礼。

    热闹简朴的婚礼,让陈明惠和叶开儇开了眼界,士大夫家族和乡绅家族举办婚礼,那是很隆重的,就算是迎娶侍妾,一些相关的程序也是要到位的,毕竟这是家族的颜面。

    吴帆徽在婚宴上面展现出来的豪爽,让陈明惠和叶开儇更加的吃惊,他们感觉到,吴帆徽怕不仅仅是文人,身上也有武者的豪爽气息,这种文武双全的人才,他日若是不能够纵横捭阖,那说不过去。

    离开马鞍山村,回到县城的时候,一直隐忍的陈明惠,终于开口了。

    “谦珏兄,有一件事情我本不该随意询问的,可有些忍不住。”

    吴帆徽没好气的看了看陈明惠,此番戴能祥结婚,婚宴上面,陈明惠和叶开儇两人硬是要和他拼酒,结果三人都是喝的大醉。

    “文辂兄,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一边的叶开儇乐开了花,陈明惠却丝毫不在乎。

    “不知道谦珏兄是否订亲了。”

    叶开儇迅速安静下来,看着吴帆徽。

    “还没有,难不成文辂兄准备给我找一个。”

    “此话当真。”

    这一下,轮到吴帆徽目瞪口呆了,他岂能不知道,陈明惠出身士大夫的家族,说要介绍姑娘,肯定是能够想到办法的,在结婚成家的这件事情上面,吴帆徽早就放弃了自由恋爱的思想,就算是他想着自由恋爱,也没有大户人家的姑娘愿意,人家都被牢牢的守在深闺里面,轻易不会抛头露面的,至于说那些寻常人家的姑娘,特别是村镇的女孩子,倒是时常抛头露面,没有那么多讲究,可与这些姑娘在一起,吴帆徽实在是提不起说话的兴趣。

    “好了,文辂兄,都要过年了,我带着你们到各处去看看,米脂县的小吃还是可以的,平日里不会摆出来,春节庙会的时候都出来了。”

    吴帆徽回避了这个话题,不过陈明惠已经牢牢记在心里了,回到县城的客栈,他迅速修书一份,通过官驿送回到凤翔府城的家中去。

    此次来到米脂县,陈明惠的感触太多,这些感触全部来自于吴帆徽。

    吴帆徽大气的处理吴氏家族与贺氏家族之间的矛盾,家里住的宅子只是相当于寻常人家的宅子,可是在马鞍山村,却拥有了不容小觑的力量,吴帆徽对家人的关心,对护院的关切,甚至亲自参加护院的婚礼,这不是一般人能够作出来的。

    这一切,让陈明惠重新认识了吴帆徽。

    陈明惠毕竟已经是二十四岁的年纪,自小在士大夫的家族之中,听说过很多的事情,也见识过一些事情,看问题想问题有着自身的见解,尽管与吴帆徽接触的时间不算太长,满打满算也就是三个月的时间,但是他感受到的是不一般的气质,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气质,就算是家族之中的翘楚,也无法比较的。

    既然吴帆徽还没有订亲,那这样的机会,陈明惠是绝不会失去的,有了举人的功名,他在家族之中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他相信自己的信函,一定会引发家族的注意。

第一百四十一章 名额() 
马上就是春假,县丞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这朝廷总是没有委派知县,让他这个代行知县职责的县丞,如坐针毡,日子实在不好过。

    一件麻烦摆在了他的面前,那就是县衙举荐监生的事宜。

    所谓的举荐监生,也就是举荐本县品行皆优的生员,到京城国子监去读书,一般是学习两年到三年左右的时间,从国子监出来之后别称之为贡生,这类贡生可以到府学、州学和县学教授学生,也可以成为各级官员的幕僚,同样可以参加乡试。

    明初的时候,这种从国子监出来的贡生,直接可以做官,吏部会委派,不过现如今没有这种可能性了,因为会试落榜的举人,以及副榜的举人,也会进入国子监去学习,他们一般学习一年左右的时候,同样被称呼为贡生,会试落榜的举人,可以选择接受吏部的委派,做低品阶的官员,也可以选择回家继续温习功课,参加下一次的会试,不过若是接受了吏部的委派,那就不能够参加今后的会试了。

    至于副榜的举人,从国子监出来之后,多半也是到府学、州学和县学去教授学生。

    不是每个生员都有资格到国子监去学习的,要知道国子监的五经博士、助教、学正和学录等等,那都是两榜进士出身,有着丰厚的知识,若是能够得到他们的教授,比起在府学、州学和县学要强百倍,而在国子监学习之后,下次乡试高中的可能性就大很多了。

    所以每年府州县衙门,举荐进入国子监读书的监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般也是知府、知州和知县大人直接做出决定的。

    大明国子监分为京城国子监和南京国子监,北方的生员到京城国子监去读书,南方的生员到南京国子监去读书。

    米脂县的情况不一样,半年多时间过去知县都没有到任。

    以往这种举荐的名额,都是知县大人直接作出决定,而且也没有和下面的官吏通气,一般情况之下,三年举荐两个名额,县衙派人将名单送到省城,汇总到巡抚衙门之后,一并呈报到礼部,最终礼部下达通知,将获取学习资格的生员名单告知国子监。

    其实举荐监生的事情早就应该做了,乡试结束之后,这件事情就必须要马上开始办理,让被举荐的生员,能够与乡试副榜的举人一同到国子监去读书。

    叶开儇就是这样的情况,获得了举荐,可以直接到京城去,国子监年后的二月开课,与会试的时间相差不是很多。

    县丞无法直接做出决定。

    米脂县内的五大家族,以前贺氏家族的力量最为强大,这样的名额一般也就是贺氏家族获得,其余的家族很少有机会,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眼看着贺氏家族逐渐衰落,特别是前任族长贺方振辞世之后,更是有着一蹶不振的味道,而米脂县第一大家族,已经非吴氏家族莫属,按说这监生的资格,应该给与吴氏家族的。

    若是换做知县大人,早就与吴氏家族族长联系,但县丞不好这样做,若是吴氏家族派人专程到县衙来说及此事,那么县丞可以顺水推舟,答应下来,可一直到腊月,县城内五大家族,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到县衙提及此事。

    今年的名额是决不能够浪费的,因为乡试刚刚结束,各县落榜的生员不少,米脂县仅仅只有吴帆徽一人中举,其余那么多的生员,都期盼着能到国子监去学习,而且此事诸多的生员都知道,最终若是无人到国子监去学习,县衙难以推脱干系。

    眼看着春假一天天临近,无奈的县丞,终于决定亲自去找吴氏家族族长吴缅清了。

    县丞倒也没有直接到吴缅清的府邸去,他派遣的衙役,找到了吴缅清,吴缅清马上到县衙来了,县丞很直接,说是今年县里送到国子监去读书的监生的名额尚未确定下来,吴缅清德高望重,帮助县衙考虑一下,应该推荐哪个生员到京城国子监去学习。

    县丞还专门告知了吴缅清,务必在最快的时间之内确定下来人选,否则县衙来不及给巡抚衙门报送名单。

    吴帆徽来到祠堂厢房的时候,吴缅清正在等候。

    “谦珏,县丞大人刚刚找过我,询问举荐生员到国子监学习的事宜,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族长,这举荐生员有什么要求。”

    “朝廷的要求必须是品行皆优的廪膳生员,不过这些年有所松动,只要是增生,同样有资格进入到国子监读书。”

    “族长是不是有人选了。”

    “没有,我吴氏家族,近些年来很是凋零,几乎没有可以举荐的人选,正因为如此,我才想着找你商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