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缅清显然是很急切的,其态度也在吴帆徽的预料之中。

    “族长,您放心,谦珏仔细考虑过了,马鞍山村能够容纳这么多人,谦珏做事情一定是认真仔细考虑过的,倒是有一件事情,谦珏想着提醒族长,家族的耕地,可以大量种植玉蜀黍,关于玉蜀黍种植的办法,谦珏在西安府城的时候,偶尔从一本书上面见到过,因为好奇,就记下来了,连续几年的灾荒,田地里面几乎是颗粒无收,若是能够大量的种植玉蜀黍,一定能够缓解灾荒的。”

    吴缅清看着吴帆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担心桃花镇的近三百人到马鞍山村,吴帆徽的压力太大,吴帆徽却想着种植玉蜀黍的事宜。

    这玉蜀黍,吴缅清也知道一些,山西也有种植的,不过产量太低,还比不上小麦,故而种植的人很少,再说吴帆徽是读书之人,怎么知道农耕稼作的事宜。

    “族长,谦珏说的是真的,玉蜀黍的确可以大面积的种植,关键是需要掌握种植的技术,谦珏在书上看到了,玉蜀黍种植最为要害的发芽率的问题,好多玉蜀黍种子种下去,根本就没有发芽,故而产量很低的。”

    吴缅清这下子真的被震惊了,玉蜀黍产量低的原因,正是发芽率太低,一亩地种下的玉蜀黍,发芽率还不到三分之一,这能够有什么收成,看样子吴帆徽是真的知道其中原因的。

    “谦珏,你真的知道怎么种植玉蜀黍吗。”

    “族长,这粮食的大事情,谦珏绝不敢妄言的,谦珏已经安排戴能祥等人,马上到延安府城去购买玉蜀黍种子,有多少买多少,谦珏到京师去之前,会将玉蜀黍种植的办法详细写下来,只要按照这种办法去种植,玉蜀黍的产量比小麦高很多的。”

    吴帆徽不可能知道玉米真实的产量是多少,不过他也要估摸一个数字。

    “族长,若是按照书上的办法种植,每亩玉蜀黍的产量,至少能够达到两石以上。”

    吴缅清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每亩田两石的产量,这几乎是不可能想象的,北方粮食产量历来都是偏低的,能够达到南方粮食产量一半就很不错了,春小麦产量能够达到一石就很不错了,若是玉蜀黍的产量能够达到两石,那真的能够解决大问题。

    连年的灾荒,米脂县五大家族都感受到压力,包括吴氏家族也是一样。

    到了这个时候,吴缅清才明白了,为什么吴帆徽敢于接纳桃花镇的那三百人。

第一百四十五章 春节() 
安逸的春节被彻底打乱。

    李勇等人变得异常忙碌,从桃花镇来的人,大年三十几乎全部都到了,正是最为严寒的季节,吃住以及穿衣等等都要筹划,看着一群叫花子一般的庄户人家来到马鞍山村,一些女眷看着都流泪了,她们中间不少人体验过这样的日子,感同身受。

    马鞍山村所有人都忙碌开了,窑洞肯定是不够的,那就每个窑洞多住一些人,当年缴获的棉被和布匹都拿出来了,夜晚睡觉需要盖的暖和,而最为重要的就是让这些人吃饱,当然这方面吴帆徽有吩咐,那就是不能够让这些刚刚进入马鞍山村的庄户人家吃得太饱,否则撑死好多也是可能的。

    吴帆徽也没有心思过这个春节了,他竭尽所能的想着玉米的种植办法。

    薄膜覆盖是不可能的,这个年代还没有薄膜,移栽种植是唯一提高玉米产量的办法,那就是首先育苗,这育苗的办法吴帆徽还是知道的,通过营养块来育苗,如今所有的食品都是纯天然,没有化肥,依靠的全部都是农家肥,那就用农家肥来制作营养块。

    没有机器,就用劳动力,反正有的是劳动力。

    采用移栽种植的最大好处,就是保证发芽率,营养块培育的幼苗发芽了,长势很不错了,才会移栽到田地里去,这样就基本能够保证收成了,避免了直接种植发芽率不高的问题,这样做肯定会损失一些种子,但这种损失和保证收成相比较,可以忽略不计。

    玉米种植的时间为每年的三月,收获在七月,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收割,玉米杆也有作用,通过在田间焚烧之后,变成了农家肥,增加土地的营养。

    正月初五就要离开米脂县,前往京城去参加会试,时间很紧迫,所以这些天的日子,吴帆徽详细告知了戴能祥等人玉蜀黍种植的技术,管家和吴氏家族的一些人也来听了,他们对于这种移栽种植的技术非常好奇,不过这里面简单的道理他们是明白的,玉蜀黍种植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发芽率低,一旦解决了发芽率的问题,产量肯定是能够提升的。

    不过众人还是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旱灾,好在今年的冬天强一些,至少下了两场雪,一些还能够活下来的老的庄户人,已经断言旱灾就要过去了。

    吴帆徽也是知道旱灾即将过去的,下一次的旱灾还有几年的时间,争取在下一次旱灾到来之前,能够储存更多的粮食,才能够避免当前这样的惨状。

    团年饭的时间定在申时。

    一大早,吴帆徽、陈明惠、叶开儇和王宝福等人就赶往马鞍山村。

    村子里热闹的景象让吴帆徽等人有些愕然,到处都是老老实实等候的庄户人家,他们身上穿的衣服破破烂烂,头发蓬乱,还带着一股子的异味,不过他们的神情显得谦卑坦然,大概是知道能够活下去了,李勇的婆姨王氏正带着一些女眷在逐个的安置这些人,蒸好的麦饼和煮熟的小米粥源源不断的送来,让这些人首先充饥,一些提前抵达马鞍山村的庄户人家,也在帮忙,他们需要整理窑洞,让更多的人住进去。

    在人群之中,吴帆徽看到了忙碌的况严琦。

    况严琦见到吴帆徽之后,准备开口说话,毕竟眼前这位少年是桃花镇所有人的救命恩人。

    吴帆徽制止了况严琦开口,他不想惊动这些正在等候希望的庄户人家。

    况严琦和李勇等人,陪着吴帆徽,在村子的四周看看。

    “李勇,马继刚,孙凯林,刘方恒,估计多长时间能够安置完这些人。”

    “少爷,完全安置好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戴能祥已经做好安排,正月初五之前,他应该从延安府城回来了,到时候会安排好一切事宜的。”

    “辛苦你们了,这个春节也不能够好好过了。”

    吴帆徽说完之后,扭头对着况严琦开口了。

    “况先生,编制小黄册的事宜,还请先生协助戴能祥,这些人既然来到了马鞍山村,那就是这里的村民,若是来年情况好了,他们愿意回去也可以,不过既然来到这里,就一定不能够好逸恶劳,不要惹是生非,一切都要听从戴能祥等人的安排。”

    “谦珏,你放心,我早就给众人说过了,他们感激都来不及,吃饱饭了肯定要做事情的。”

    “二月份怕是就要开始忙碌了,春小麦和玉蜀黍的播种,前后都要开始,特别是玉蜀黍的播种,需要不少的劳力,这些庄户人家学会了玉蜀黍种植的办法,日后就算是回到桃花镇去了,也能够将种植技术带走,好好的种地。”

    “谦珏,我会告知众人的,只是这大过年的,让你还如此的忙碌,我很惭愧。”

    况严琦这倒是说了一句实话,其实在他找到吴帆徽之前,桃花镇的庄户人家,绝大部分已经离开,朝着县城的方向而来,要是吴帆徽不打算接收这些人,估计他们是朝着十里铺的方向而去,或者是离开米脂县,朝着葭州等地流浪的。

    剩下的这些人,的确是老实巴交的庄户人家,心思稍微有些活络的,早就离开了,或者成为了土匪,或者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

    村子核心地带,已经建起了一批土墙屋,这些房屋属于军营的性质,因为建设速度没有那么快,所以吴氏家族的护院,是分批次搬迁进去的,而已经成家的李勇等人,则是搬到了窑洞去居住,不过尽管有一些兄弟成家了,护院的管理还是严格的,除开李勇等军官,其余的护院平日里不能够与家眷居住在一起,除非是休沐的时候。

    李勇等人对于护院的严格管控,让吴帆徽还是很满意的,特别是那一批原贺双全麾下的流寇,来到马鞍山村之后,面貌完全改变,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不会有任何人相信这些护院曾经是流寇。

    护院的管理完全军事化,每天都要训练,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下雪,农忙季节还要参与到耕作的事宜之中,纪律方面的要求更是严酷,每个护院都要牢记军令如山倒等等军纪军规,绝对不允许违背。

    至于说护院的饷银,准时发放,没有丝毫的拖欠,那些已经成家或者以前就有家眷的护院,将饷银交给了家人,其余的护院则是自己管理,马鞍山村的所有人都在县里落户了,所以这些家眷可以拿着饷银到县城去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

    也正是因为如此的情形,才导致不少人家想着将姑娘嫁给吴氏家族的护院。

    军事管理最为核心的一条,就是明白他们效忠的人是谁,那就是吴帆徽,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李勇等人灌输了一个理念,那就是护院必须服从吴帆徽的一切安排,他们是依靠吴帆徽才活下来的,与官府和朝廷没有丝毫的关系。

    大部分的护院尚在训练,马棚里面没有战马,悉数都在训练之中。

    钱粮都在村子最里面的窑洞之中,守卫非常严格,全天安排有专人守候,寻常人不准靠近,只有看见了戴能祥写来的专门的凭据,在能够领取钱粮等物资,军械的管理同样严格,也有专门的窑洞存放,护院每日训练的时候领取,训练结束,除非是承担守卫职责的军士,其余的军械全部都要放入到窑洞之中。

    一圈看下来,吴帆徽还是满意的,毕竟这次他离开米脂县,就说不清楚多长时间不能够回来了,殿试高中,假期不会太长,若是被吏部派官,就更说不清楚什么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