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阁大臣吴宗达来到黄案,打开第三甲进士的名单,开始宣读。

    第三甲的第一名是张溥,这有些出乎吴帆徽的预料,要知道张溥可是复社的领袖,被读书人供为楷模,怎么只是三甲的第一名。

    刘金惟和刘士阶的名字依次出现,刘金惟的名气考前一些,刘士阶的名字则落后不少。

    皇榜终于宣读完毕。

    丹墀内的乐队开始演奏庆平之章。

    此刻的吴帆徽,已经清醒过来,他连忙引领者诸多的进士,在鸿胪寺少卿的指挥之下,悉数跪在御道上面,再次给皇上行三拜九叩的大礼。

    连续两次的三跪九叩的大礼,还是有些累的,但也只能够咬牙坚持,吴帆徽都感觉到奇怪了,穿越不过四个年头,前三个年头,就是见到了恩师也没有下跪,可这次来到京城参加殿试,都要跪得麻木了。

    很快,鸿胪寺的少卿举起了黄伞,内阁大臣、礼部尚书温体仁手捧皇榜,放入到云盘之中,一行人朝着承天门而去。

    皇上则在这个时候起驾回宫。

    诸多的文武官员跟随在黄伞的后面,照着承天门而去。

    吴帆徽自然是和诸多的进士跟随在后面的,这一次所不同的是,他们这些新科进士,可以走太和们,可以走承天门中间的甬道,而且可以走一边御路桥。

    这是新科进士的荣耀。

    皇榜悬挂在承天门左边,一共会悬挂三天的时间,接着就收回礼部存档了。

    脑袋有些晕乎的吴帆徽,根本没有注意到周围的眼光,小三元和******,这是他没有想到的,或许这个风头太盛了,对于其他读书人来说是一辈子都梦寐以求达到的目标,对于他这个穿越者却不一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树大招风,这个道理是很明确的,至少不短的一段时间之内,他吴帆徽会成为众人关注的重点,一言一行不要想着那么随意。

    恩荣宴之后,他们这些新科进士要到文庙去,他们的名字将镌刻在文庙的石碑上面,历届的殿试进士,都是要在这里留下名字的,这是读书人最高的荣耀。

    接下来吴帆徽这个新科状元,会被敕封为翰林院从六品的修撰,而榜眼陈于泰和探花吴伟业,则会被敕封为翰林院正七品的编修。

    若是没有什么意外,道路已经是固定了,在翰林修撰的位置上面好好的干几年,好好的磨砺一番,了解了朝廷之中的诸多规矩,学习了如何署理朝政之后,吴帆徽可能被调整到詹事府,出任詹事府左右春坊正六品的左右中允,再经过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出任詹事府少詹事,掌北京或者南京的国子监。

    经过这几年的磨砺,若是表现突出,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则会进入礼部出任右侍郎,成为朝中正三品的高官,接下来就是被敕封为大学士,进入内阁了。

    这几乎是殿试状元的固定道路。

    状元几乎时刻都在皇上的身边,只要表现好,会时时刻刻引发皇上的注意,升官是很正常的事情,若是形象的比较,那就是同为殿试的进士,三甲进士外派为官,辛辛苦苦的劳作十余年甚至几十年,能够混到知府的位置上面,就算是老天有眼了,可这个时候,一甲的三名进士,恐怕已经进入到内阁了。

第一百七十一章 状元坊() 
五月初一,吴帆徽连中会元和状元的消息,通过朝廷的邸报传到了米脂县。

    吴氏家族族长吴缅清有些不敢肯定,毕竟这个消息太过于惊艳,他准备专程到县衙去看邸报,亲自核实,不过上任时间不长的知县朱天麟专程到府上来拜访,带来的就是朝廷的邸报,这上面除开吴帆徽连中会元和状元,还有刘氏家族的刘士阶连中贡士和三甲进士。

    吴缅清欣喜若狂,有史以来米脂县还没有出现过状元,更不用说六元及第了,这是吴氏家族巨大的荣耀,大明三百余年以来,陕西也就出现过两个状元,一个是弘治十五年的康海,一个是正德三年的吕柟,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吴帆徽是陕西出的第三个状元,而且其小三元和******的荣耀,绝非陕西前两个状元可以比拟的。

    吴氏家族出了状元,那就必定要修建状元坊,家族要筹划这件事情,县衙也是鼎力支持的,毕竟这也是米脂县的荣耀,想不到让朝廷头疼的陕西,居然还出了状元。

    地方很快就选好了,就在吴氏祠堂的前面,修建状元坊大约需要耗费二百两银子,新任知县朱天麟代表县衙送来了一百两银子,剩下的一百两银子,则是由吴氏家族拿出来。

    必须在吴帆徽回到家乡之前修好状元坊,到时候吴帆徽拜祭祖宗的时候,走过状元坊,那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的。

    吴庆超与王和翠也不敢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状元是什么啊,那就是天下读书人的第一名啊,吴帆徽自小跟着他们长大,究竟有些什么样的能力,两人还是清楚的,自从三年多以前失踪接近两天时间之后,就彻底变了样子了。

    吴庆超无法解释其中的原因,他只能够认为这是老天的眷顾,吴帆徽得到了天上神仙的指点,当真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了。

    状元坊定于五月初五动工,五月份之内必须要完工。

    吴缅清和吴庆超亲自监督,县城内手艺高的匠人全部都请来了,延安府知府马懋才还从延安府城派遣来了匠人,帮助修建状元坊。

    动工的那一天,知县朱天麟亲自前来,还拿起了泥铲,挖起了第一捧的土。

    私下里,吴庆超忍不住也和族长吴缅清说到了吴帆徽******和小三元的事宜,说是自己根本就不敢相信,吴缅清则是略微的责怪了吴庆超,说是吴帆徽现如今是吴氏家族的骄傲,更是米脂县、延安府和陕西的骄傲,作为吴帆徽的父母,应该是高兴才对。

    自从吴帆徽高中状元和会元的消息被核实之后,吴缅清对吴庆超的态度也略微的改变了,以前他算是吴庆超的恩人,在其面前自然是有些上位者的味道,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吴庆超的儿子吴帆徽,三元及递,殿试状元,已经是翰林修撰的身份,将来要出将入相的,父凭子贵、母凭子贵,这都是很正常的,继续在吴庆超的面前摆出上位者的姿态,肯定不合适。

    修建状元坊的过程之中,吴缅清再次做出了决定,为吴庆超更换了府邸,将县城内一座三进深的院落买过来,让吴庆超和家人搬进去居住,原来的府邸也保留下来,作为吴庆超家里的资产,这间府邸是绝不能够卖掉的,要知道这里面出了状元。

    吴明丽和吴明芳的感触也不一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知县大人亲自到家里来拜访,还送来了钱财,族长更是几次到家里来,而且不长时间之后,所有的家人都搬家了,到更大的府邸去居住了,两人的房间都变成了套间,更加让两个姑娘想不到的是,五月中旬,两个小姑娘来到了家中,分别成为两人的丫鬟,十二岁的春燕成为了吴明丽的贴身丫鬟,九岁的秋菊成为了吴明芳的贴身丫鬟,这两个丫鬟都是族长亲自选中的。

    贴身丫鬟可不是一般的下人,她们会一辈子跟随在小姐的身边,小姐出嫁的时候,贴身丫鬟同样跟着出嫁,会成为老爷的小妾,帮助小姐管理家中的一切事宜,按照大明的诸多规定,寻常人家的姑娘是不能够随意的有贴身丫鬟的,除非是士大夫家族或者乡绅家族。

    李佳翠和李靖飞的态度又不一样,得知吴帆徽高中状元的时候,李佳翠的脸居然红了,不过十三岁的女孩子,怕是想到了今后的事情,李靖飞则是开始拼命的读书,少爷都是状元了,他要是不努力读书,今后就不要想着能够跟随在少爷身边了。

    想的最多的还是王和翠。

    母子连心,吴帆徽已经是状元,可婚事还没有定下来,这肯定是不行的,要知道吴帆徽现在已经是朝廷的人了,一旦入朝为官,那就难有机会回到家乡,所谓成家立业,吴帆徽立业方面没有了任何的问题,但成家这件事情,还没有着落。

    王和翠眼看着李佳翠出落的越来越漂亮,内心也是高兴的,既然是贴身丫鬟,将来就一定是跟随在吴帆徽身边的,近一年的时间以来,王和翠手把手的教授李佳翠,该如何的做事情,需要注意哪些规矩等等,李佳翠倒也是聪明,一学就会。

    不过李佳翠是吴帆徽的丫鬟,不可能成为正室。

    吴帆徽已经是殿试状元,这婚姻的事情,就不能够随便处理了,寻常人家的姑娘肯定是不行的,门当户对是基本的要求,不过想要在米脂县内找到这样的姑娘,几乎没有什么可能性,现如今米脂县内倒是有两个士大夫家族了,一个是吴氏家族,另外一个就是刘氏家族,可刘氏家族根本就没有合适的姑娘。

    再说王和翠也不愿意,她对刘氏家族的情况是清楚的。

    王和翠想来想去,几乎是没辙,她和吴庆超也说到了此事,吴庆超同样一筹莫展,他怎么可能知道士大夫家族的情况。

    王和翠想到伤心的地方,竟然抹眼泪,要是不能够给吴帆徽找寻一门好的亲事,她这个母亲肯定是不安心的。

    吴氏家族修建状元坊,在米脂县同样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每天都有不少人前来围观,状元坊的修建速度是很快的,除开工匠,其余打下手的都是从马鞍山村来的,力气大、做事情踏实,只要吴缅清和吴庆超提出什么要求,他们都是老老实实按照要求做,绝不惜力。

    吴明坤、吴明波、吴明富、陈华渠和吴明峰等五人,在修建状元坊的时候,不仅帮忙,还拿出了存下的碎银子,交给了吴氏家族族长吴缅清,他们和吴帆徽是结拜的兄弟,当然是要出钱出力的。

    状元坊修建的速度很快,五月初五动工,五月十五牌楼的格局就全部都出来了。

    五月二十日,状元坊完工。

    状元坊左右宽二十米,高五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