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状元坊修建的速度很快,五月初五动工,五月十五牌楼的格局就全部都出来了。

    五月二十日,状元坊完工。

    状元坊左右宽二十米,高五米,进深一米五,由八根浑圆的木柱子支撑,上面有三层屋檐,分为左中右三个大门,中间的大门宽八米,左右两边的大门宽四米,地上铺设的青石板,今后吴氏家族的人进入到吴氏祠堂,必须经过状元坊,中间的大门其他人是不准走的,唯有吴帆徽可以从这里走,左边的门供吴氏家族的男人行走,右边的门供女眷行走。

    若是知县大人,或者是县衙有品阶的县丞和主薄到吴氏祠堂来,是可以从中间的门走的,每逢吴氏家族有重大的庆贺事宜,需要在祠堂进行的时候,吴氏家族的族长与长辈也是可以从中间的正门走过的。

    这就是规矩,状元坊可不是随便修建的。

    状元坊完工的时候,放了很多的炮仗。

    笑的合不拢嘴的吴缅清,眼角竟然出现了泪花。

    吴帆徽的信函送到家里的时候,吴缅清到家里来了。

    吴帆徽的信函上面说的很清楚,传胪大典和恩荣宴结束之后,朝廷敕封他为翰林院修撰,因为他尚未婚娶,故而准假六个月,回家操办婚礼事宜,这六个月的时间,不包括在路上的行程,吴帆徽准备五月中旬从京城出发,估计月底就要回到家乡了。

    吴帆徽的信函,让吴缅清都有些头疼了,关键还是吴帆徽的亲事,米脂县城之内是不可能找到合适的姑娘了,看看延安府城如何,吴帆徽成为殿试一甲状元之后,寻常的媒婆根本就不敢上门了,还没有哪个媒婆给状元郎说过媒的,这也怪吴帆徽的年纪太小了,十六岁就成为了殿试状元,还没有来得及说亲。

    王和翠急的掉眼泪,吴缅清只能够好言劝慰,这件事的确有疏忽的地方,当初吴缅清也是嘱托了吴庆超与王和翠,不要着急给吴帆徽料理亲事,可谁知道吴帆徽居然连中会元和状元,身份一下子变得无比尊贵了,在米脂县找不到合适的姑娘了。

    吴帆徽已经是翰林修撰,是朝廷的人了,曾经在山西做过县丞的吴缅清是知道的,吴帆徽之所以能够回家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因为要解决成家的问题,这是孝道,不能够违背的,要是六个月的时间过去,依旧没有能够订亲,那吴帆徽是要遭受朝廷责罚的。

    当然只要能够订亲就可以了,至于说迎娶的事宜,可以稍微延后一些。

第一百七十二章 离京() 
武殿试也结束了,王来聘被钦点武状元,徐彦琦也成为了武进士,让人想不到的是,皇上居然钦点王来聘为山东副总兵,而王来聘在被派遣到山西,出任游击将军。

    会武宴比恩荣宴仅仅晚了五天的时间,武殿试的程序比殿试要简单一些,尽管说皇上很是重视,不过主持武殿试的也就是詹事府少詹事、国子监祭酒方逢年,这与殿试的规格是无法比较的,只是武状元王来聘被钦点为山东副总兵,这让人没有想到,毕竟副总兵为从二品的武臣。

    由此也可以看出来,皇上本身对武殿试也不是从根本上重视,武状元敕封为副总兵,这与殿试状元的翰林院从六品的修撰,根本没有可比性。

    王来聘和徐彦琦离开京城的时候,与吴帆徽聚会了足足一天的时间,三人都喝醉了。

    武臣没有假期,必须要直接去上任。

    刘金惟被外派到河南开封府所辖的延津县出任知县,刘士阶被外派到河南开封府所辖的中牟县出任知县,两人外派的地方一般,不过说起来比较山西还是要好一些,这两处地方距离陕西不是很远,春假的时候,还是有机会回到家中去的。

    两人的假期分别为一个月的时间,除开路途消耗的时间,也就是说到七月份左右,两人就要赴任了。

    短暂的聚首之后,众人都要各奔前程了。

    陈明惠和叶开儇两人在国子监读书,国子监的管理是很严格的,他们也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出来,加之学习的任务也是很重的,特别是叶开儇,是以廪膳生员的身份进入国子监读书的,与那些举人身份进入国子监的监生比较,自然是有差距的,故而学习必须更加刻苦。

    吴帆徽的身边,很快就只剩下了李勇、王宝福、马继刚和孙凯林等人。

    崇北坊客栈的掌柜,在吴帆徽高中状元之后,果断的免掉了其住宿的费用,吴帆徽也给客栈题写了状元楼和会员楼的牌匾,相信自此之后,这家客栈的生意一定会火爆。

    传胪大典和恩荣宴结束之后,殿试和会试的光环,将逐渐淡去,朝中的大人是不会议论那么多的,而且对于进入朝廷的诸多新科进士来说,他们将彻底告别八股文,收敛以往的轻狂,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官场生活。

    让吴帆徽感觉到吃惊的是,三甲进士张溥,居然进入了翰林院,成为了翰林院庶吉士。

    按照规矩来说,二甲第一名到第十名的进士,可以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其余的二甲进士,若是吏部考核时候表现出来学识,也能够有机会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三甲进士则是没有进入翰林院的希望,都是要外派的。

    张溥能够成为翰林院庶吉士,一方面是因为其复社领袖、读书人之中翘楚的原因,更多的则可能是朝中有人开口说话了。

    杨廷枢则进入了户部,成为了正六品的户部主事。

    乍一看,吏部这样的安排是不大合理的,二甲的进士居然能够进入六部成为正六品的主事,品阶比状元还要高,可明白其中奥妙的人,丝毫不会感觉到奇怪,除非是有特殊的机缘,否则这些没有能够进入翰林院的二甲进士,必须在六部主事的位置上面,干上五年以上的时间,期间得不到提拔,尔后的提拔也就是成为从五品的员外郎,正五品的郎中。

    更多的二甲进士,会被吏部外派,出任地方上的知府,到了那个时候,回到京城的机会就有些渺茫了。

    而进入翰林院的进士,经过了五六年的时间,恐怕已经成为正四品的詹事府少詹事,而再过几年的时间,从翰林院出来的进士,很有可能成为六部的左右侍郎,成为这些同年进士的直接上级。

    特殊情况除外,谁都是有关系的。

    吴帆徽仅仅是到翰林院去报到了,很快他的假期就批下来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他尚未订亲,故而假期为六个月的时间。

    离开京城之前,吴帆徽专门去拜访了少詹事、国子监祭酒方逢年,方逢年很是热情,鼓励吴帆徽展现自身的学识,为皇上和朝廷效力,面对方逢年这样的书呆子,吴帆徽也不好说其他的什么话语,只能够是点头答应。

    吴帆徽还去拜访了卢为标,时间持续了接近两个时辰的时间。

    吴帆徽出人预料的询问了卢为标在米脂县三年时间的感受,得到的都是比较悲观的认识,按照卢为标的说法,在州县担任主官,被限制的很死,没有特殊的事情根本不能够离开州县衙门,每日里都陷入到繁琐的事情之中,而且下面的吏员都是非常厉害的,稍不注意就会被这些吏员耍了,而且在州县衙门,提拔的机会非常少,有些知县,几年换一个地方,依旧是七品的知县,要致仕的时候,有可能被提拔到州衙,出任从六品的州同知,运气好的可能到府衙出任正六品的通判,一辈子的仕途可能就到此为止了。

    卢为标对吴帆徽表现出来浓厚的羡慕之情,吴帆徽十六岁的年纪,就是翰林院从六品的修撰,比他这个詹事府右春坊从六品的右赞善要清贵很多了,可谓是前途无量。

    这次的交谈,几乎都是卢为标说话,吴帆徽很少开口。

    前去拜访卢为标,吴帆徽总算是有了一些收获。

    此时的吴帆徽,正面临重大的抉择,未来何去何从,他必须要做出抉择。

    摆在面前的路有三条,其一是留在京城,老老实实的做翰林修撰,一步一步等待升迁,其二是恳请外派,有可能到巡抚衙门,也有可能到布政使司衙门,甚至可能到京城的某个部门,其三是索性回家呆上一段时间,找个理由辞去翰林修撰的职务,等候适当的机会复出。

    这三条路好像都是行不通的。

    第一条路不用多说,肯定是行不通的,还等不到吴帆徽做出什么事情来,恐怕流寇攻陷京城、后金鞑子占领京城的事情就发生了。

    第二条路也是不行的,外派到府州县衙门,限制太多,不可能随心所欲的做事情,再说朝廷对府州县的主官限制太多,好比用一根绳子捆住了手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第三条路也是不行的,没有了官职,仅仅是一个殿试状元的身份,做清流倒是不错,每天和读书人游山玩水,吟诗作画,惬意倒是惬意,可最终死的更惨。

    吴帆徽好像没有什么好的选择。

    而且朝廷之中的暗流,他分明感受到了。

    殿试状元的身份是受到羡慕和崇敬的,尽管是在京城,也是三年才有一个状元出现,明朝开国至今,也不到一百个状元,但吴帆徽没有感受到尊敬,或许是他太过于年轻的缘故。

    不过从张溥敕封为翰林院庶吉士的那一刻开始,吴帆徽突然明白了,他这个殿试状元、翰林修撰,目前还是官场上的浮萍,因为他还没有根基,人家新科进士,纷纷抓紧时间拜见恩师,唯独他吴帆徽,根本没有打算依附任何人。

    当然拉拢他这个殿试状元的大有人在,恐怕各方的势力都在盯着。

    十六岁的年纪,连中六元,用惊艳绝伦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未来是大有前途的,任何一方的势力拉拢吴帆徽,都是一个巨大的潜力股。

    吴帆徽有六个月的时间,加上路途消耗的两个月时间,一共是八个月的时间,加上春假的休沐,他可以在来年春节之后到翰林院当值,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