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成王败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我说过,三边总督杨鹤大人主抚的决定是完全错误的,可以放过一部分跟随造反的流民,但绝不能放过造反的流寇首领和掌盘子,这些人从造反的那一刻开始,内心就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想到的是钱财,想到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想到的是过一天算一天,遗憾的是,杨大人居然还招抚,这让他们更加的蠢蠢欲动,打不赢就投降,投降之后再次反叛,毫发无损,他们的眼里,朝廷就是傻子,可以随便的忽悠。”

    吴帆徽说到这里的时候,微微叹了一口气。

    “流寇造反,是被逼无奈,他们真的是活不下去了,米脂县以前有三万人左右,可去年底只剩下了几千人,其余的人到什么地方去了,不是饿死就是被迫跟着流寇造反了,饿死也是死,造反也是死,还不如拼一把,至少不会是饿死鬼。”

    “皇上和朝中大人,心知肚明,他们对流寇心怀怜悯,故而杨鹤大人才会以招抚流寇为主,可惜他们只看到了一面,没有看到另外的一面。”

    “士大夫、乡绅和富户,都活的好好的,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庄户人家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承担所有的赋税不说,最终还要被迫造反,要不然就是饿死,这样的情况不解决,流寇怎么可能被扑灭,今天我们杀死了李老柴,明天就会出现刘老柴,后天就会出现马老柴。”

    “所谓的剿抚并重,在我看来,应该是以剿灭流寇首领为重,以安抚地方为重,绝不是将那些钱粮拿来安抚流寇的。”

    。。。

    李勇、王宝福和马继刚等人听的非常仔细,他们看向吴帆徽的眼神,早就是崇敬了,这些道理,也只有少爷才说的出来,而对于李老柴和独行狼的分析,更是少爷才能够想到,想想也是,要是以三百护院直接对阵李老柴和独行狼,人家可是有三千多人,就算是诸多护院是三头六臂,也不可能轻松获胜的,弄的不好还会被打败。

    也就是少爷运筹帷幄,让这场看上去可能异常残酷的厮杀,变得异常轻松了,而且原定的至少半个月时间的厮杀,仅仅四天时间就结束了。

    吴帆徽说完了好一会,李勇才小心翼翼的开口。

    “少爷,抓获的有两百多流寇,不知道该怎么处置。”

    “老办法,仔细甄别,其中那些不老实的,有着掌家、管队等职务的,全部挑出来,杀掉一部分,其余的交给清涧县衙,让他们去处理。”

    “少爷,这样做,那缴获的钱粮,县衙岂不是也要询问。”

    “笑话我吴氏家族护院拼命厮杀,剿灭了流寇,这钱粮与县衙有什么关系,所有的钱粮,全部都运送到马鞍山村去,一文钱不要留下,一粒粮食也不要留下。”

    李勇迅速低头了,他忘记少爷的身份已经变化,不要说县衙的知县,就算是府衙的知府,在少爷面前也不敢大咧咧的。

    清理钱粮的事宜早就开始,李老柴和独行狼,都是将钱粮严格看护的,不过在昨夜厮杀的时候,顾不上那么多,两人那个时候都是明白的,要是不将对方打败,钱粮是保不住的,打败了对方,钱粮就全部属于自身所有了。

    吴帆徽尽管分析的头头是道,不过他一样是看重钱粮的,辛辛苦苦的出征,帮助朝廷剿灭流寇,要是什么都得不到,那也太吃亏了,再说马鞍山村要维系下去,需要大量的钱粮,而这一次战斗之后,钱粮就更加显得重要了。

    且不说缴获的兵器等等,仅仅说接近三百匹的战马,消耗都是巨大的。

    如今吴帆徽拥有的战马,数量已经达到了四百多,也就是说,吴氏家族的护院,将不存在步卒,清一色的起兵了,这个力量是令人恐惧的,不要看陕西不少士大夫家族,护院动辄就是几百人甚至近千人,但那基本都是步卒,留在府邸里面护卫还能够起一些作用,拉出去就很困难了。

    战马比人精贵太多了,四百多匹战马,价值就是几万两银子,而且按照朝廷大军的配置,一匹战马需要一个骑兵、两个辅兵,平时两个辅兵帮助运送粮草和喂马,这三个军士的消耗,远远比不上战马的消耗。

    当然对于这一点,吴帆徽是持怀疑态度的,后金鞑子以骑兵精锐出名,他们的军队人数好像没有那么多,若是按照一匹战马三个军士的配备,岂不是庞大的队伍了。

    骑兵完全可以亲自照顾战马,这样也能够加深军士与战马之间的感情,到了战场上厮杀的时候,人马合一,才能够爆发出来强悍的战斗力。

    相信后金鞑子也是这样的,所以战斗力才会超级的强悍。

    这一切,吴帆徽没有亲眼见到,只是这样想,从吴氏家族护院的实际情况来看,护院照顾战马,也是完全可行的,至于说发挥骑兵长途奔袭、速度快、冲击力超强的优势,那需要平日里的训练。

    斩杀了李老柴和独行狼,吴帆徽的任务基本完成,但他不会马上回去,至少还要剿灭周遭的一些土匪,让吴氏家族护院的名声传出去,这样才会让流寇和土匪真正的忌讳米脂县的吴氏家族。

    吴帆徽没有害怕报复,这个年月的流寇,害怕强悍的官军,不敢与之对着干。

第一百八十一章 凤翔行() 


    土地是吴氏家族的,收入也就是吴氏家族的,不过这些粮食就是吴帆徽所有的,说到底也是来养活护院的。

    耕种土地的庄户人家,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居然还能够得到粮食,要知道他们刚刚来到马鞍山村的时候,一无所有,吃了人家的粮食,那就要给人家做事。

    吴帆徽做出的这个决定,在马鞍山村引发了很大的震动,庄户人家自己手里有了粮食,心里才会真正的安稳,再说这些庄户人家,要养活的不仅仅是自身,他们还有一些家人没有能够来到马鞍山村,一旦有了粮食,家人就有保障了。

    吴帆徽分配出去的近一千五百石的粮食,换来的是死心塌地的跟随。

    李勇等人曾经建议统派统管这些粮食,吴帆徽没有同意,穿越之前的他知道统派统管的问题,这种管理制度已经被证明是存在巨大缺陷的,再说他分配出去的粮食,也是养活人的,而且依照这样的办法,下半年和来年的农业生产,庄户人家会拼命,因为田地里的粮食产的越多,庄户人家能够得到的就更多,而他吴帆徽,能够得到的粮食同样更多,这种良性循环的事情,要是不知道去做,那才是真正的脑子出问题了。

    就这么一次的粮食收获,吴帆徽就彻底稳定了马鞍山村。

    接下来,吴帆徽还准备扩大马鞍山村的面积,收购临近的一些土地,以便于招募更多的人,虽说此时的他还没有什么菩萨心肠,没有想着彻底解决米脂县百姓灾荒的问题,他想到更多的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扩大吴氏家族护院的人数,更好的保护吴氏家族的安全,一旦在这里落户的百姓能够吃上饭,能够安定下来了,而这些百姓与吴氏家族护院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了,那么吴氏家族的护院,就要拼命保护吴氏家族了,因为保住了吴氏家族,就是保住了他们自身,就是保住了他们的家人。

    这个道理吴帆徽是明白的,所以在回到县城之后,他立刻找到了族长吴缅清,将自身的打算说出来了。

    吴缅清正在为今年玉蜀黍的收获高兴,短短几年的时间,仓库里的粮食就逐渐充足起来,帐房的银子也同样多了,这预示着吴氏家族的根基逐渐在变得强悍。

    听见吴帆徽的建议,吴缅清几乎没有怎么犹豫,就满口答应下来,他知道吴氏家族要依靠吴帆徽,而吴帆徽身份变化之后,依旧为家族考虑,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马鞍山村周遭荒芜的土地是不少的,几乎也没有什么人耕作,大量的人都流失了,或者成为了流民,或者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所以吴缅清购买这些土地,不需要消耗多少的银子,再说大部分的银子,都是吴帆徽拿出来的,至于说县衙,知县朱天麟更是支持,有吴氏家族稳住米脂县,他这个知县的日子过的也舒坦很多。

    短短几天的时间,吴帆徽买下的耕地就达到了五百亩,加上马鞍山村的土地,他拥有的土地近两千亩了,这个数量和某些士大夫家族动辄几万亩的土地相比,还不算什么,但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是巨大的。

    马鞍山村的李勇等人,异常的忙碌,李勇、马继刚、孙凯林和刘方恒等人,负责训练吴氏家族的护院,戴能祥负责钱粮管理以及落实土地等一系列的事宜,马三立则是协助戴能祥,负责招募庄户人家前来耕作这些土地。

    吴帆徽主要关心的,还是吴氏家族护院训练的事宜。

    护院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五百五十人,吴帆徽按照其类型进行了分类,斥候三十五人,骑兵战队三百八十人,步卒战队一百二十人,执法战队十五人。

    李勇为吴氏家族护院千总,统领整个的护院队伍,侧重于斥候战队,刘方恒为斥候战队的把总,马继刚为骑兵战队的把总,孙凯林为步卒战队的把总,戴能祥为执法战队把总。

    按照这样的划分,吴氏家族护院,其实已经可以称之为军队了。

    在确定和分类之后,吴帆徽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就是在他离开米脂县之前,吴氏家族护院的总人数务必要翻一番,达到一千一百人,而护院主要的招募方向,还是以步卒为主,毕竟今后的护院包围吴氏家族,不需要太多的骑兵,再说骑兵的消耗也太大了。

    就在吴帆徽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吴庆超与王和翠终于提及了相亲的事宜。

    已经是八月底,吴帆徽也必须要出发了,否则时间就来不及了。

    吴帆徽倒也没有坚持,马鞍山村的事情,就是再给他一年的时间,一时半会也是忙不完的,而且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然随着马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