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第27师团和第101师团兵分两路,沿东南两个方向进攻,进攻的日军,吸取了前几天冒进的教训,开始稳扎稳打。
日军每占领一个地方,就开始构筑工事,第27师团甚至用装甲车运载建筑材料,将每个占领的地方变成一个个小堡垒。
观测兵不断地来报告,进攻的日军每人均携带工兵锹,在离中**队前沿阵地大约1公里的地方,开始挖掘战壕。
从规模来看,日军动用的兵力相当多,从西南边铁路线两侧的樟树岭,到九江东面的砂子滩,长达20余公里的防线外,全是在构筑工事的日军。
许鸣顺着炮队镜望去,看不到日军的人头,只能看到一锹锹泥土被甩出壕沟。
“总座,刚刚我组织了以营为单位的小部队,试探着反击了一下,没有取得成功,鬼子的筑壕部队后面,是隐藏的主力,甚至有战车部队。”陪在许鸣身边的谢晋元道。
“狙击手呢?”
“效果也不佳,1千公尺的地方,不住狙击手的有效范围内。”
这种堑壕式进攻法不是稀有的产物,说起来日军还是这种战法的先驱,日俄战争时,日军在围攻旅顺时曾使用,看来,鬼子是摆出一副持久战的架势?
这种战法,最大的弊端是耗费时间,20多公里的长度,要构筑前后的交通壕散兵壕各种其他的掩体,还在中**队的眼皮底下施工,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旦建成,日军部队的集结,运输就大大的容易。事实上,日军应该从一开始就这样做,只不过自冈村宁次和几个师团长以下,认为凭借德安胜利之余威,九江说不定一击而下,不愿意用这种耗时耗力的战法。
“总座?决不能让鬼子得手,我军一定要采取行动!”谢晋元在旁边提醒道。
许鸣点点头,没有说话,他在思考,该怎样对付这种战法?
',!'
。。。
第149章 烽火南浔 34()
日军构筑堑壕,并非打一场堑壕战,仅仅是利用堑壕作为进攻的掩护阵地。
许鸣和手下的将军们一通商量,捣鼓出一套战法。
“精选勇壮士兵,10…15人为一组,每组携带集束手榴弹轻机枪和花机关,以三组为一小队,作为冲击组;重机枪2…3挺迫击炮2门,狙击手一名,作为火力支援组;山炮部队在冲击组进攻前将山炮秘密抵达最前线,实行近距离直射掩护,作为火力压制组;每个方向的进攻部队,配属一个无线电通讯组,协调各个小组的进攻。
这套战法的核心是大大增强的火力掩护部队,突击的士兵不到50人,但配合的机枪兵炮兵至少有500人!
进攻前,许鸣首先进行了几个不同地形的演习,看火候已到,许鸣打了个响指,“捣乱小分队,出发!”
日军的堑壕建设还在沿着预定的计划进行着,几乎的日军和甚至连辎重部队都投入到紧张的挖掘过程中,壕沟被不断的加深,从40厘米的卧射散兵坑,到120厘米的双人立射散兵坑,再到连成一片的交通壕,日军还仿造了26军的战壕建设,在交通壕的一面挖掘侧向的洞穴,以最大程度地达成防炮效果。
不得不说,日军鬼子挖洞的本领是相当出色,每个工兵熟练地铲着土,土在天上翻滚一圈后,原封不动地落在战壕边上,垒成胸墙。
“敌袭!”不知谁喊了一嗓子,一个鬼子的工兵一看,登时吸了一口冷气,大约600米的距离上,出现了一批中国士兵,用匍匐前进的方式向前推进。
挖掘的鬼子立刻停顿了下来,纷纷扔掉手中的工兵锹,趴在战壕边,准备射击,同时,日军的信弹也开始打出,通报遇袭的消息。
在信弹升空的同时,中**队的山炮部队开始了轰击,在一千多米的距离上,山炮兵用直瞄的方式,准确地将一发发炮弹打到预定的目标上,如果从天上望去,就会发现这些炮弹的弹着点不是位于某段战壕,而是把这段战壕切割起来。
接着是中**队的重机枪和狙击手纷纷开火,凡是露出头的日军毫不留情地遭到扫射和狙击,一个鬼子自作聪明,用一个棍子挑着钢盔缓缓托向地面。
一发迫击炮弹准确地射入战壕,这位老兄都没来得及喊一声,登时分成数个部分,钢盔也飞向到了空中,“扑通”一声,砸了下来。
凭借着火力掩护组的策应,三个冲锋小组沿着预定的路线,向这段战壕杀来,数百米的距离,转瞬及至,冲到日军战壕前的中国士兵,先是一通手榴弹,接着纷纷杀进了战壕。
“连长,发现猫耳洞,”一个士兵大声报告。
连长一看乐了,这群鬼子还真会仿造,挖掘的猫耳洞,连外形,都和26军的一样。
“每个洞里面扔一颗手榴弹!”
猫耳洞里面不时传来一声声惨呼,这些洞穴刚刚挖成,还没有纵深,被扔进手榴弹,里面的人只有等死。
突然从一个洞里面传来叽叽咕咕的日语,旁边正准备扔手榴弹的士兵停住了。
“什么意思,鬼子在鬼喊什么?”
“好像是投降。”一个懂得几句日语的中国士兵说道。
组长做了个手势,这个中国士兵用蹩脚的日语喊了起来。
“投降免死!”
从洞里面哆哆嗦嗦爬出来一个鬼子,大约30多岁,胡子拉碴,满脸惊恐,全身发抖地看着眼前的胜利者。
日军确实有武士道传统,但这是对现役士兵而言,对于一个30多岁,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10几年的商贩来说,要求他们有武士道精神,似乎太强人所难了。
连长干脆用这个鬼子喊话,这位的日语发音可比中国那位标准多了,不一会,从洞里又爬出来2位。
“收工!”连长学着他们的总司令,得意地打了个响指。
************“支那的士兵,大约百余人组成突击队,同时配属的步兵重兵器和火炮部队,采取突袭的方式,以的节奏出击…”一个年轻的参谋正在向冈村宁次报告。
岗村眉头紧锁,中**队用这种短促出击的方式,骚扰日军的筑壕部队,给日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由于进攻的突然,和配属火力的强大,日军数十公里的防线根本无法有效的防御,往往在日军的援兵到达之前,战斗即以结束。中**队的突袭一打一个准,一天下来,超过500名日军士兵死亡,看起来不多,但堑壕至少要构筑10天,500乘以10;五千的阵亡数字,可不是闹着玩的。
“报告!本间师团长发来电报,支那士兵也离开阵地,开始修筑堑壕。”
“是纵向堑壕吗?”
“是的!”
冈村宁次点点头,他知道了对手的意图,对于堑壕方式的近迫作业,有一种反制方法,在可能遭受重点进攻的地域,挖掘纵向对手的战壕,两者的战壕想会合时,会形成很残酷的近距离搏杀,甚至会出现相互用手榴弹对掷,这种战斗极为血腥,但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应对。
“司令官阁下,我军也可以用支那人的方式进行突袭。”宫崎周一建议道。
冈村宁次叹了口气,“不会有作用的,支那人的纵向堑壕和我们不一样,只是在几个重点区域构筑,旁边一定会有大批的兵力和火力保护。”
冈村宁次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拙劣的棋手,自己的每一个招数,对手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并用最合适的招数进行反击,而对手每使用一招,自己却很难应对。
“传我的命令,前线的部队,停止构筑堑壕,并转入防御。”
随着冈村宁次的一纸电令,日军的进攻部队转入了休整,从9月30日到10月6日,日军在付出了一万一千人阵亡,一万六千人受伤的巨大代价后,第一次总攻以草草结束收场。
地面上的战斗结束了,宣传上的战斗还在持续。
“大日本帝国同盟社电讯,大日本帝国在歼灭支那部队后,已经转入暂时的休整,必须指出,这种休整是达成了重创敌军后的休整,绝不是攻击失败!皇军在过去一周的战斗中,展示了强健的奋战决心,以及威武的战功战绩,其耀眼的光芒,足以让许鸣这样顽固不化的抗日反动分子胆寒……截止10月7日,帝国击毙支那士兵一万七千余人,皇军战死1152人,战伤2368人,合计3520人。”
《大公报》前线记者吴醒豫方大曾报道:“10月6日,侵略者再一次在九江遭遇可耻的失败,在我忠勇**的凌厉反击下,残余的日军无不扔枪弃械,用抱头鼠窜之姿,呈落荒而逃之势,敌寇尸横遍野,有的伤重难返,悬梁自绝,有的日寇见脱逃无望,跪地求饶,其武士道精神之实质,胆怯卑劣之嘴脸显现无疑矣。
经我收容部队粗略整理,排除已被掩埋的日寇尸体外,战场至少遗留敌尸二万三千余具,据保守估计,日军此次九江之战损失至少5万,并击毙日军联队长田中圣道原田良夫津田辰彦,以及校级军官约200人,击伤敌师团长松浦淳六郎旅团长佐藤正三郎俘虏约5000余人下图依次为被击毙之田中圣道津田辰彦以及部分被俘日军之照片,方大曾摄。缴获步枪两万一千余架,轻重机枪七百余挺,掷弹筒近千具,战车三十一辆…”
“激烈的战斗,辉煌的胜利!中央社社论,再评第二次九江之战的伟大胜利,在双十节来临之际,在最高领袖的英明领导下…”
《长沙日报》独家报道:“战神白起的重生之路——记第一兵团总司令兼二十六军军长许鸣。
苍苍野地茫,将军百战煌。
国难良将出,宝剑斩敌狂。
壮哉!我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名将辈出,战神丛生,孙武孙膑,白起李牧,项羽卫青,岳飞许鸣,而今,日寇横行侵略,欲灭亡我中华文化,奴役我中华人民,危急关头,我民国的战神重生了,本报经过深度挖掘,将独家讲述,“小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