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雄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老蒋看重,许鸣就发苦。雅雀山战斗胜利的第2天,老蒋就在武汉召开全国各阶层的一次谈话,内容当然是说中国抗战即将转入反攻,我军胜利就在眼前云云。其中说到战况,老蒋大大吹嘘了九江这里的防务,声称建立了一条“千里防线”,可以固守3个月!

    搞得许鸣不想坚守九江也不成了,之所以把上万日本劳工搞来建设,某种程度上,也是被蒋介石逼的。

    许鸣摇头道,“罗长官,我没有什么要求,要求我早就说了,就两个。第一,保证我的后勤,粮食弹药和药品这3大件绝对不能缺;第二,在民政上给我支持,每个阵亡的士兵,都要在家乡举办祭奠,立功和伤残的,要在家乡的赋税教育和慰问上给予足够的照顾,请委员长让张主席(湖南省省主席张治中)安排家乡的人劳军。此外,我再无要求。”

    罗卓英不解地道:“就没别的了?千里,为什么不多叫些部队来,委员长已经特许了,你要什么部队,就给什么部队,哪怕是把18军调过来也没问题。”

    许鸣笑道,“韩信带兵是多多益善,我可没这个本事,人一多我就指挥不灵了。”开了句玩笑,继续道“这里的兵力密度是够用的,有3万人呢,九江这个地方,山虽然少,但水多,充分利用的话,日军进攻也很难,此战胜利的关键不在于兵力,而在于后勤和士气。”

    罗卓英也笑了,“别人都是恨不得守军人数越多越好,你倒是跟别人不同,不过你说的我完全赞同,打仗来个拖后腿的,还不如不来。”

    两人边说边聊,走到了磨盘山,周围是星罗密布的工事和掩体,技术军士在测量各地的射击数据,通讯兵调试战时通讯网络,炮兵部队和步兵则进行炮火协同的演练。

    还有一支部队扮成日军,做攻击演习,罗卓英走近一看,这支部队有不少真的日军,是上次被俘的鬼子和以前的藤田中队组成,模仿攻击的日军。

    走进工事内部,所有的坑道都互相连通,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隐蔽的通风口和出口,最大的一处地下坑道的房间,面积达数百平方米,储存着炮弹。许鸣带着罗卓英等一群人在地下穿越,突然见到一处干净整洁的半地下空间,外面是山脚,斜向延伸到地下,地下空间被分成数十间科室,内部的环境相当整洁,甚至部分房屋里面放置绿色植物,还贴着漂亮的墙纸。

    “这是未来的野战医院,如果设在九江和地面不安全,设在大后方又运输伤员又太困难,所以在这里建设。”

    “千里,这么多工事,7天之内就修好了?”罗卓英惊讶地问道。

    许鸣笑着回答:“罗长官,还没有呢,根据修筑计划,工程才完成不到三分之一呢,剩余的边打仗边修筑。”然后又低声在罗卓英旁边道:“罗总司令,这主要是那些日本劳工干的,不过这可不能说不去。”

    罗卓英对此事略有耳闻,不过他不可能为了这些日本人去打抱不平,低声道:“这事可不能泄露出去,给鬼子知道会报复的,国际影响也很坏。”

    许鸣做了个手势,表示一切已经搞定。

    3处主要阵地的防御设施全部检查后,罗卓英对九江的防务有了基本了解。临走前,他叮嘱许鸣道:“千里,委员长说要坚守3个月,不过是宣传之词,但无论如何,一定要守住1个月,否则,委员长对外不好交待。”

    许鸣正色道,“成功没有把握,成仁却有决心。”

    罗卓英是乘坐飞机到武汉的,他一下飞机,饭都没吃,整理了下仪容,就立刻觐见蒋介石。

    “尤青啊,还没有吃饭吧,这次到九江怎么样,许鸣能不能守的住,怎么给他兵他还不要?”看着罗卓英一脸疲倦,老蒋知道他的爱将的习惯,吩咐人准备些糕点。

    罗卓英用两个手指小心地捡起一块马蹄糕,轻轻放入嘴里,回答道,“委员长,许鸣一向信奉精兵原则,他不要增加部队,应该是怕士兵多了,未必有用,后勤压力还会加大。我详细查看了九江城妙智镇磨盘山的工事,相当不错,比集贤关的工事又有长进。”

    “哦,到底是怎么设置的,你把那里的情形好好讲一下。”老蒋听后非常兴奋,集贤关的工事已经被列为**工事的典范,现在听说许鸣又有超越,老蒋前些天信口开河说“千里防线”可以支撑3个月,说不定还真有把他圆谎的。

    罗卓英拿处许鸣给他的工事配置图,将各种防御工事和火力点进行介绍,“…许鸣防御的特点,是攻击性防御,并不完全是靠工事,而是在各个地段,利用坑道等隐蔽设施配置机动兵力,随时予以反击,这点和集贤关相似。但比之集贤关,许鸣的部队在协同上面更为出色,工事更多,地形改造得更为彻底火力点的配置更为合理,官兵士气极为高昂。”

    老蒋听完介绍,激动得一拍桌子,“我们的工事就应该这样建,我早就讲过,抗战要从物质和精神上两者同时运用。一切材料物质,是人是物,山水土地,乃至一草一木,一切只要我们所见所闻,可以由我们支配,供我们运用的,务必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力,想办法拿来运用;一切精神意志,用我们固有的武德,来克制敌人的武士道,用文明的三民主义,来抵抗他们的帝国主义。这点许鸣做得很好,尤青,一会我让辞修(陈诚)过来,你们几个研究一下,把这些物质和精神要点,结合九江的防御措施,做个范本,下发到各个战区,再安排人检查。还有,你们安排下,在武汉附近按照九江和集贤关的标准,修2个模范工事,组织各系统的军官学习。”

    许鸣自然不知道他现在已经成为老蒋眼中的模范,此刻的他,在指挥部里,对照着沙盘和工事图,将后世常德之战和衡阳保卫战的细节逐次回忆;想象着日军如何进攻。

第132章 烽火南浔(17)() 
国北方,因为张鼓峰事件带来的影响逐渐散去,日军根据和苏联谈判的结果结合情报分析,得出了苏联不会出兵“满洲国”的结论,大批准备对苏警戒的部队解放出来,用于武汉会战。

    9月15日,合肥。

    日军华中派遣军华北方面军下辖的第2军第11军,以及参谋本部相关人员,在这里召开联席作战会议,商讨对武汉的全线进攻。

    第7课支那课的铃木卓尔少佐介绍了中国各个地方的经济政治民生和军事人事等情况,当然,日本参谋本部的判断是相当乐观的。

    “支那的经济出现了大危机,物资紧缺,通货膨胀,不仅后方的普通国民,连前线的士兵也难有足够的口粮…华南四川等都已经出现了发对蒋氏中央政权的风潮,因为中央化而牺牲的失业军人政客,反蒋反中央气氛极为高涨…蒋介石苦心经营的占中央军大部的六七十个师,在华中受到了彻底打击,大部丧失战斗能力,新组建的部队兵员不足,火炮及步兵重兵器机会没有…据说,蒋介石和宋子文孔祥熙等人经常因为经济和财政发生争执,大部分财阀人员反对蒋介石的抗日政策,有传闻,蒋介石本人的健康也发生了危机,据传说,腰间有石膏绷带,单独步行困难,表明了蒋政权的前途靠不住。”

    铃木少佐说的眉飞色舞,好像这一切都是真的,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烟俊六见铃木说到蒋介石的健康状况,小声地对着参谋长河边正三道,“据说!有传闻!据传说!这些子虚乌有的事情也能拿到这种级别得会议上来说,还作为战争指导的依据!”

    河边正三道:“恐怕这些参谋是在三宅坂的屋子里面据说和传闻出来的。”

    冈村宁次在旁边也听到了,小声笑道:“可能是听《国王》上面来的。” 《国王》周刊是日本最大的娱乐周刊,多记载荒诞不经的故事和传说,类似于历史上后世中国的《故事会》。

    好不容易等铃木卓尔将牛皮吹完,参谋本部第二课作战班的西村敏雄中佐总算说了点靠谱的,他对中国武汉周围的最新兵力部署进行了讲解,其中重点提到了九江的情况。

    “…支那将领许鸣正在九江附近构筑工事,第26军是中国最精锐的部队,歼灭这支部队,以雷霆之势攻占九江,能大大打击支那人抵抗意志;德安及马回岭方向…”

    西村讲完后,烟俊六站了起来,问道,“大本营现在是否有对南昌方向的进攻要求?”

    参谋本部对中国战事一向乐观,武汉会战提出了在进攻武汉的同时,以一部南下南昌,切断粤汉线,并从侧后包抄武汉,根据这个方案的预想,日军将会把武汉的中**队主力歼灭。

    西村回答,“参谋本部的意见是,建议执行。”

    烟俊六没有坐下,道,“那么请再增加5…7个野战师团兵力,并且将飞机扩充1倍,航运方面,请另增加50万吨。”

    参谋本部来的几位没有说话,5…7个野战师团?现在日本本土只有1个近卫师团了。

    负责联络华北华中的大本营作战班桥本群听见这话,心里无奈,1936年,桥本群还是陆军省的军事课课长,提交的昭和12年(1937年)的对华作战方案是用8个师团解决中国,现在8个师团只能打一次中等战役了,他感到一丝无力,决定略过这个话题,道,“现在一切的作战重点是武汉,第2军能否在九月下旬对大别山北麓发动攻击。”

    第二军司令官东久迩稔彦回答道:“只能动用局部兵力,部队刚从北方集结而来,因为黄河决堤和淮河泛滥,原用于华北方向的运输不得不通过海路转入扬子江,然后通过安庆,运输的效果非常不佳。”

    “难道不能加大运输?” 桥本群继续问道

    “那请从国内征召船只。”回答的是负责运输的渡边右文少将。

    “支那征收的船只呢?”

    “已经全部投入使用,但我提醒桥本少将,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