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雄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鸣一愣,感觉不对劲,阿南惟几许鸣有所了解,这位在第二次长沙之战中打得薛岳大败,让老蒋骂娘,还错杀了廖龄奇。美国放了2个原子弹后,他还死不认输,准备“本土决战”,不过裕仁发表投降的诏书后,他又阻止了激进派继续闹事,并且在日本投降后剖腹自杀。

    这位老兄的身体应该是很健康的,不至于突然病亡,前些天报纸还报道了阿南主持陆军省军事会议和对外宣讲会的新闻,许鸣隐隐约约地感到,日本政府应该出了状况。

    继续看下去,《罗府新报》主要是面对在美日侨的,对日本国内的报道很多,许鸣在一行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发现一条消息,“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会京,表示满洲治安良好,希望与苏联继续保持和平关系…”

    许鸣一激灵,突然想到什么。

    他想起来了,是诺门坎事件,在1939年的春夏之交,日本为了试探苏联对日本的态度,搞了次火力侦察,这就是著名的诺门坎战役。

    这次战役双方的伤亡后世有争议,有的说日军损失6万,苏联仅6 千,不过许鸣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战争的伤亡并不因人品的好坏而改变,1:10的交换比,不要说是大清洗时代的苏联,就是战据海空优势的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的后期也打不出来。反而另外一种说法:苏联伤亡2万4,日本伤亡1万8,这种事说法许鸣比较相信。不过许鸣并不否认苏联取得了胜利,战争的结果并不是伤亡数字的大小,而是看战略目标的是否达成。

    这次战役的规模并不小,苏联动用了一个装甲集团军和若干步兵师,发射的炮弹超过3万吨,对比一下中国,抗战以来,**用掉的炮弹总吨位不到1万吨,不到苏联这次战役的三分之一!日本也动用了一个师团,并配属相关炮兵和工兵。

    而现在,诺门坎战役没有了,日本对苏联的火力侦察没有了,历史会怎样?

    许鸣狠狠一拍大腿,武汉会战把小日本操得太狠,现在日本在东北的关东军都跑关内战场来了,所以诺门坎战役没有按期发生,植田谦吉才宣称要和苏联保持和平。

    许鸣并不知道,就在阿南被杀的第二天,日本从关东军又调离了2个师团,加入到中国的华北方面军,使侵华日军总师团达到26个,而关东军仅仅5个师团。而根据日本参谋本部的编制要求,要抗衡苏联的30个师,日本应该准备25个师团,植田手里一下少了80%的力量,哪还敢主动去和苏联搞什么火力侦察。

    诺门坎战役没有了,珍珠港事件有没有?日本没有这次火力侦察,是“南下”还是“北进”?如果是“北进”,日本和德国两面夹击,苏联能撑得住?苏联被灭了,二战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是自己这个大蝴蝶扇的翅膀?还是这个时空原本就与原来不同?许鸣长叹一声,报纸滑落在地下。

第231章 福兮祸所伏()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历史上,中国的抗战可以说一度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军队节节败退、大城市连连丢失,汉奸更是层出不穷,在1940年甚至连外援路线也被切断。那时的人们有谁想到,数年之后,中国成了战胜国,还成了联合国的五常之一,而当年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裕仁天皇在防空洞里面哭哭啼啼地宣布投降。

    而现在的中国,抗战处境不知道比历史同期好了多少,军事实力、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保存,国际上的支援也很给力,看似抗战前景一片光明。不过许鸣却发现,按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搞不好日本最后未必能投降。

    许鸣越想越怕,诺门坎战役没有了,珍珠港事件呢?

    如果来这世上一通,把珍珠港事件给搞没了,那可是搞成笑话!没有美国的海军,世界上没有任何别的国家能够消灭日本联合舰队!日本海军无论是官兵素质,还是武器装备,或者战术思想,那可都是世界上一流的水准。靠中国慢慢发展?能在陆地上保住武汉就关门大吉了…

    许鸣陷入思考,珍珠港事件是怎么发生的?是因为美国对日进行石油和钢铁禁运。老美为什么这么干?是因为日本出兵占领了越南,当时越南是法属维希政权的殖民地,日本兵不血刃地占领,美国人认为日本有“南进”企图,于是通过贸易禁运对日本施压。

    看起来只要日本进军越南,珍珠港事变就不可能避免,现在的问题是,日本会不会进军越南?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日本如果不进军越南,太平洋战争根本打不起来。当然,如果在法国荷兰被德国灭亡后,日本进军马来西亚印尼,美国对日本的制裁依然不可避免,但这是不可能的,日本不进军越南,也绝不会进军马来西亚和印尼。

    第一个问题是日本当时为什么要进入越南,要知道越南和中国不一样,越南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在1941初的时候,美国已经开始了租借法案,几乎是明目张胆地支援反法西斯国家,日本这样做,是要冒着西方国家对其制裁的危险的。

    许鸣经过分析,原因有三,其一,低估了美国的态度,美国在一战结束后,一直采取“孤立主义”,很少干涉美洲以外的事务。虽然美国当时已经介入欧战,但日本高层仍然有种惯性误判,以为他们进军越南,只要英法阻止不了,美国是不会制裁的。

    其二,贪婪的赌徒心态,欧战爆发后,法国荷兰迅速战败,英国自身难保,东南亚处于权力真空,日本认为这是个机会,在他们看来西方已经没有国家能阻止他们,许鸣依稀记得日本人有这样一个说法,叫“不要错过最后一班公交车!”最后一班公交车是什么意思?就是南下占领东南亚。

    其三,切断援华通道,在历史上的1941年初,广州和北部湾已经被日军攻占,中国对外海口全数遭到封锁,苏联和日本相互承认满洲国与蒙古,也不再援助中国,世界援华通道只有从越南海防上岸,经河口至滇越铁路至昆明,这几乎是中国当时唯一的生命线,地位极其重要。日军占领越南后,当时的中国一度陷入绝境,只要靠滇缅公路维持一点点物资的运送。要知道,滇缅公路运力比滇越铁路差的太多,很多公路是在悬崖峭壁之间,有的地方极为陡峭,像后世著名的“18盘”照片,就是在滇缅公路上。为了加强运力,中国动用了数十万人历经艰辛修建了滇缅铁路,刚刚修好,日军占领缅甸,中国又只好把铁路炸掉…

    如果从军事上考虑,占领越南确实能大大削弱中国的补血能力。

    这个时空的日本高层,还会像历史上那样,进军越南吗?从而让日本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上面三个原因,日本对美国的态度依然会误判,赌徒心态也会继续存在,至于切断滇越铁路,肯定也是日本军部愿意做的,看似历史不会改变。

    可许鸣却发现,历史其实已经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正是中日战争局面变化导致的。

    首先是日本自身遭到重大失败,历史同期日本记载珍珠港事变前,日军在中国的战事死亡的数字是19万,这个数字当然有可能缩小,但不会超过30万,可现在的1939年初日军死亡人数已经接近了30万,到了1941年底,小日本死个50万、60万都是很保守的估计,中日战争陷入困局,士兵伤亡惨重,日本人还有没有心思跑去侵略越南实在难讲。

    最起码的,日本的嚣张气焰已经全部消除,从《罗府新报》等大批日文报纸以及西方国家的报道和分析来看,日本高层已经后悔发动侵华战争,他们对外扩张的梦想受到了沉重打击,到了1941年,他们到底有没有胆子侵略越南?

    至于切断滇越铁路,理由已经不大充分了,因为海路的运输远优于铁路,只要广州和北部湾不失,国外的物资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海口地带运输,还不用和法国人打交道。许鸣现在手上就有一组数字,通过广州和香港上岸的物资,是通过滇越铁路援华物资的10倍以上,日军现在即便占领越南,切断中国对外运输路线的意义已经大幅度下降。

    日本还会不会再进军印度支那,许鸣现在是完全没有把握了。

    …。

    “报告!”

    “进来。”

    来的是杜聿明的副官尹东升,他走了进来,道:“军座,这里是一些文件要您批示…”

    许鸣不耐烦地打断,“以后这些事情,杜副军长批准就可以了。”他见尹东升还不走,干脆拿起自己的印章甩到桌子上,“以后这些事情,不要找我,让杜副军长自己处理就行了。”

    副官不敢分辨,拿起印章迅速退下。

    不久,门口响起了卫兵响亮的叫声,“杜副军长到。”

    许鸣走到门口迎接,杜聿明已经快步走了进来,看许鸣一脸烦恼,惊讶地问道:“军座,怎么了?”

    许鸣现在发现自己是“无处诉衷肠”,这个事情能说出口吗?至少是不能对杜聿明说的,许鸣长叹一声,苦笑道:“没事,辣椒吃多了,火气大。”

    杜聿明附和道:“是啊,这里什么菜都放辣椒,连汤都是辣的。”他拿出刚才尹东升的文件,道:“军座,这些是嘉奖和处罚的军令,还有借调26军狙击营的请求。”

    许鸣也不看,刷刷刷一通狂签,签完他检查一下,居然发现有个嘉奖令签错地方,许鸣苦笑一下,拿起橡皮擦,一通猛擦。

    不料钢笔字一擦擦得文件一塌糊涂,还破了一个小洞,许鸣拿着这张纸,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拿起一张空白的嘉奖令,签上名字,对杜聿明道,“你让这位老兄再办一次手续吧。”

    杜聿明看出许鸣心情不佳,不想再打扰许鸣,道:“军座,我先回去了,你还是先休息一下,上火多喝些水。”

    许鸣点点头。

    杜聿明走出军部,对尹东升道:“传令下去,以后做菜不许放辣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