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明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前因为自己待产,对三公子丧母并不关切的燕后今天仿佛变了个人似的,闻言后,竟亲自去椒房看望他。

    燕宫里的众嫔妃各怀心思,跟着燕后后面去了,椒房里很温暖,三公子或是哭累了,正被裹在襁褓里,一边哽咽一边睡着。

    一看到襁褓里那个小巧可爱的男孩后,本来还故作矜持的燕后一下子不淡定了,似是出于本能,她放轻脚步走过去,轻轻将这位小公子抱起,以极其怜惜的姿态拥着他,眼神温柔。

    “真是个粉雕玉琢的公子,怎就忽然没了母亲呢?真是可怜,可怜,可怜……”

    连连说了三个“可怜”,燕后似是想起了自己未出世的孩子,一时间怅然若失,将三公子匆匆还给傅姆后,竟用袖子掩着面,哭泣了起来。

    后宫众佳丽大气不敢出,只敢看着燕后在那独自垂泪,与她关系还不错的,就跟着哭一哭,像粟姬之流,则冷眼旁观,心里还得意地想:“赵璧人,你就哭吧,反正是一个生不出儿子的命!”

    她消息灵通,已经知道了燕后因为前后两次小产,已经不能再育的消息,这相当于是绝了她在大王那里重新得宠的可能,也让粟姬生出了更多的念头:眼下的情形,大王不敢得罪赵国,想要将燕后挤下后位是有些难的,可既然大王没有嫡子,那就要从庶子里挑一位继位,大公子虽年纪较长,还给燕王添了一位长孙,但他母亲是一个胡姬,地位低贱,自己的儿子也快十岁了,若是拜托兄长上卿粟腹努力一番,成为太子的胜算很大……

    粟姬还在这得意地算着自己的优势胜势,却不料燕后擦干了眼泪后,抬起头瞧了她一眼,只这一眼,冷冰冰的,像一头母虎,盯着闯入自己巢穴的入侵者似的,将粟姬看得毛骨悚然,连忙低下头,不敢与之对视,她虽能靠着姿色让燕王一度宠爱于她,可在气势上,比燕后可差远了。

    “等我儿当了太子继位后,定要你好过!”粟姬绞着手里的巾,如此恨恨地想道。

    然而燕后今日的主要目标并不是粟姬,对三公子的母亲一阵嗟叹惋惜后,她突然提了一个要求。

    “此子年少丧母,我甚怜之,这椒房虽然暖和,毕竟僻远,人手也不足,万一有了差池,追悔莫及。今日便将三公子抱去我寝宫中住罢,我要亲自照看。”

    燕后轻轻抚摸着男孩柔软的毛发,笑道:“我毕竟是他的嫡母,正好尽一尽职责……”

    对燕后的这个命令,宫人不敢怠慢,立刻照着做,其他嫔妃则面面相觑,也并没有想太多,毕竟燕后刚刚丧子,看到一个小孩子,岂有不喜之理?这件事于情于理,都是正当的。

    谁料三公子去了磨室殿后,就再也没回到椒房过,之后几天时间里,燕后一直将他带在身边,亲自喂他稀粥,四处跟着他在殿内有暖龙的地板上乱爬,已经冷寂已久的磨室殿内,又响起了久违的笑声。

    等燕王得知此事后来看望这对“孤儿寡母”时,却惊讶地发现,燕后已经再也离不开三公子,整日将他抱着牵着,目光中满是慈爱,仿佛这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三公子也不再哭闹着要母亲了,依偎在燕后的怀中,安详入睡,嫩乎乎的小手握着燕后的手指,一刻也不肯松开,仿佛已经寻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这母子和谐的情形,连燕王也看得愣了,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啊,这三公子的母亲他也是最宠爱的,本来因赵国败燕而恨屋及乌,对燕后的忌惮厌恶,也少了许多。

    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于是燕后也顺理成章地向燕王吐露心声,诉说自己两次小产,又不能再育以后的绝望,同时又提出了一个“不情之请”。

    她哭得梨花带雨,动情哽咽道:“大王,妾已经不可能再有子嗣,如今三公子也丧母,他有丧母之痛,妾有丧子之憾,岂非天意哉?妾欲养育其长大,还望大王恩准!”

    PS:三章送上,明天要晚上才有

第191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宫中对燕后收养三公子一事,产生了剧烈的反响,燕王、粟姬、粟腹、大公子,与之相关的众人分属于不同的阵营,均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暗地里博弈。

    但宫廷之外,这件事还没有传扬开来,反倒是来自赵国的长安君奉蔡泽为上宾一事,在蓟城不胫而走。

    “蔡泽,便是那个纲成人蔡泽?”

    蔡泽在蓟城盘桓数年,他的足迹几乎走遍了所有燕国公子、封君、豪长的宅邸,只求一位明主。然而就像是当年为大梁城中郁郁不得志的范雎一般,蔡泽因为容貌丑陋,身材矮小而受到了轻视,对他时常以吴起、苏秦自比更觉得可笑至极。

    ”此人当年来投我,我嫌其貌丑口臭,可是连门都不让他进的,长安君也是翩翩公子,竟受得了他?“

    燕国的士人们也表示了轻蔑:“罢癃小儿,焉能与武安君(苏秦)相提并论?”

    战国时代把残疾、驼背、或是身高不足六尺二寸的人称为“罢癃”,也就是残疾的意思。蔡泽虽然矮小,却远没这么夸张,被人如此贬低,连带着赏识他,将他纳为舍人,敬为上宾的长安君,也变成一个笑柄。

    早已经派了鲁勾践等游侠儿去走街串巷,外面的风言风语自然逃不过明月的耳朵,但当事人蔡泽却对此不以为然。

    他笑着朝长安君一拜:“此事于公子其实也有好处,外人将臣贬低得越是不值钱,岂不是越发让公子的爱才之心凸显出来了?臣,愿为公子之马骨!“

    对那些或出于嫉妒,或出于轻蔑对他的贬低,蔡泽却不以为耻,反而在燕士的圈子里大肆宣扬长安君爱才,俨然是将自己当做吸引其他燕士的”马骨“。

    明月为他大呼冤屈:”先生哪是什么马骨,明明是一匹千金难换的千里马啊!先生口才了得,就不为自己自辩,证明一番么?”

    蔡泽感动之余,却淡然笑道:“有一篇志怪小说名为《齐谐》,其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往南冥之海迁徙,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则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鹏凭风力,背负青天无阻,而后乃向南而飞。”

    被长安君招募后,蔡泽似是变得自信了许多,他展开双臂,双目放光,仿佛真的看到一只大鹏在高空展翅而飞,而那鹏鸟,就是他自己的化身。

    “地面上的蜩(tiáo)与学鸠见状,便讥笑鹏说:吾等奋力而飞,碰到榆树和檀树便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积三个月的粮食。”

    他傲然抬头:“夏虫不可与语冰,鹏的想法,蝉和小斑鸠这两只蝼蚁鸟雀又岂能知晓?臣已遇民主,仿若北冥之鱼,遇风化而为鹏,臣的目标是万里之外的南海,何必与这群虫雀分说,浪费时间?“

    ”善,先生此言有理!“明月壮其志,拊掌道:”先生大可不必在意流言蜚语,光已知道先生的才干和理想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句话还是从馆舍传了出来,让腊祭日后的蓟城陷入了一片哗然,出于对这句话的不服和好奇,不少人纷纷跑到长安君的馆舍外求见,不仅想看看这位公子是何许人物,也想瞧瞧蔡泽是否真配得上这句评价,并且提出要与之辩驳,他们要证明,就是谁才是燕雀,谁才是鸿鹄。

    一时间,馆舍竟被围得水泄不通,一传十,十传百,燕国的士人被吸引来不少,按照蔡泽的说法,这些人,都是长安君潜在的门客,长安君当以礼相待,将他们捧得高高的,然后由蔡泽出面将他们一一驳倒黜落,而后长安君再加以宽慰邀请,这些人十有六七会在羞愧交加下,投入长安君门下。

    不过燕士乡土观念还是比较重的,像蔡泽这般,两国还在交战就投入敌国使节门下的纵横之士并不多,明月每天也就能将一两个还看得过去的燕士收入囊中。

    于是在让蔡泽演了一出“千金市马骨”的戏,请君入瓮之余,明月也让鲁勾践等人去燕市上行走,他们的任务是查访燕国的能人异士,看看是否可以带走。

    鲁勾践投靠长安君大半年了,早就不是那个愣头青的游侠儿,在临淄时整日与舒祺练剑,也让他武艺大为精进,在齐、赵、燕之间行走的他,已经大大拓宽了见识,于是他言谈举止间,已经有几分“大侠”风范了。

    战国是游侠儿的时代,一个看上去威风凛凛的大侠,而且还出手阔绰,在哪里都吃得香,在哪里都能交上朋友,没几日,鲁勾践就带着人拜访遍了蓟城吏的游侠领袖,与他们喝酒、比剑,最后不打不相识。但结束之后,鲁勾践都不满意,连连摇头。

    旁边的同伴问他为何摇头?鲁勾践便道,那些游侠儿看似威风,在市井上呼风唤雨,黑道白道都能吃得开,但却都是恶霸豪民,热衷于欺男霸女,并不是真正的“侠”。

    长安君说了,宁缺毋滥,他需要的,是督戎、专诸、豫让、聂政这样,士为知己者死的真侠士!

    但想找到这样的人,谈何容易?鲁勾践叹了口气,眼看离开燕国的日子越来越近,他却依然没找到那样的人。

    这一日,天气逐渐转晴,地上雪混着泥土被扫到沟壑里,久久被笼罩在冰冻里的蓟城似乎重新焕发了生机,再过几天就是年终,又是一轮祭祀、乡射和狂欢,各家都要置办一点东西。于是卖粮的农夫农妇,卖肉的猪屠狗屠,卖首饰的百工,纷纷登场,在市肆里五吆六喝。

    再一次在城内绕了许久,却空手而归的鲁勾践带着几名同伴走在这寒意未消的嘈杂街头,这里从城西返回馆舍的捷径。

    他们一路沿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