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明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齐国而言,这是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不过,这是姜齐的事,与田齐无干,君王后扭过头问后胜:“你将此事说与我听,想要表明什么?”

    后胜松了手,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臣弟听闻,长安君已请赵国太后向安平君提亲,欲娶田葭为妻,此番赵国回复国书,也数次提及此事,臣弟是忽然想到,等先王丧期过后,太后却以田葭下嫁他人,这对于长安君而言,也是奇耻大辱啊!”

    君王后凛然:“你的意思是,害怕长安君成为又一个卻克?”

    后胜颔首:“然也,太后执政后,齐国的邦交国策乃是事秦谨慎,与诸侯诚信交往,不结仇,也不结盟,可这平白无故间,却要与长安君结下夺妻之恨了,这恐怕不妥吧?”

    君王后还有些不以为然:“长安君再怎么受赵国太后宠爱,也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公子,赵国还能为了他的婚娶之事,与我齐国为敌不成?”

    “短期内自然不会,三五年内也可能不会,可长安君绝非寻常公子,他日前程必不可限量。太后想必也记得,他在临淄为质时,短短数月之间,便让稷下诸子咸服,在朝堂上说死了滕更,还让大王绝秦联赵,举兵伐燕。此子年纪虽小,可他的言谈举止,让臣弟想起了一个人……”

    君王后问道:“谁人?”

    后胜肃穆起来:“孟尝君,田文!”

    说到此人,君王后也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个人,曾经是齐国的骄傲,可后来,却成了所有齐人的梦魇,他就是齐国一度覆灭的罪魁祸首!

    “长安君为人,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颇有孟尝之风。我听说他回到邯郸后,赵国轻侠上百人争相投靠,在他去燕国出使时,也有不少燕士愿意做他门客,长安君名望已经传遍燕赵齐三国。据我之见,此人日后地位,定不亚于如今在赵魏炙手可热的平原、信陵。再加上他为人一贯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纵然短期内在赵国没什么地位,可等到十年、二十年后,长安君在赵国,亦或是他国执掌权柄呢?到时候一定会像孟尝君报复秦国扣留、报复齐闵王罢相一样,疯狂报复齐国,那时候,恐怕齐国将有华不注山之耻,垄亩东向之危啊!”

    后胜一阵危言耸听,把君王后也唬住了,但她还是迟疑地说道:“但将田葭赐婚,让她留在国内,好叫安平君不敢为他国献策,这是大王的遗命啊……”

    后胜这时候胆子也壮了,加重语气道:“乱命不必遵循!”

    “你竟敢说先王遗命是乱命!?”君王后勃然大怒。

    在君王后要发作的当口,后胜下拜,诚恳地说道:“太后,臣弟今日只是实话实说。将田葭封为公主,嫁在国内,实在是下下策,是将先王与安平君的恩怨放在第一位,而把齐国的利益放到了第二位!如今太后执政,当汲取先王善政,革除其弊策,为了让安平君为难,而选择与长安君结仇,与赵国生隙,臣弟以为不智,百姓们听说此事,也会觉得王室刻薄寡恩,恐生怨望啊。”

    “再说,安平君之子依然留在齐国,不怕他胡来。太后不如将田葭以公主身份许给长安君,一来,可使天下舆情赞扬此美事;二来,安平君会老怀大慰,感激太后的恩德;三来,长安君也会欣喜万分,连带齐国同赵国的关系,也能恢复如初。这不就是太后希望的西邻和睦么?”

    蔡泽教的话很长很长,后胜背了一半,又自我发挥了一些,这会嘴都快说干了,好在他这番话,终于说到了君王后心里去。

    早在齐襄王棺椁前,君王后已经对亡夫道明了实情:这一切,或许都是齐襄王在嫉妒田单,想让田单晚年不好过而已……

    在临终的那一刻,他或许当真没有把齐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齐襄王依然在政治的漩涡里,重复了上一代人犯过的错误,拘泥于阴谋权术的局限里,反倒让人觉得小家子气,失了王者风范。

    而她呢?是应该继续重复丈夫的错误,还是为了齐国,为了儿子的王位稳固,做出不同的选择?

    或许后胜说得没错,宽容,的确比刻薄更容易得民心,也能让朝野上下对王室不召回田单的不解、愤怒平息下去。

    君王后踌躇了许久,终于下定了决心。

    “既然如此,那老妇便取消赐婚,反正此事也没来得及说与外人,等再过四个月,先王下葬后,便让长安君来齐国迎亲罢……”

    她叹了口气:“又一位公主出嫁,老妇又要赔出去不少嫁妆,但愿如你所言,长安君他日前程无量,有卻克之才吧,不然,这可是一桩赔本买卖……”

    ……

    君王后留了后胜用飨,等他离开时,又去了“葭公主“所在的宫室。

    齐襄王已经出殡快一个月了,可这里依然悬挂着黑白相间的丧布,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毕竟田葭一直在坚持守孝,每天吃些哀食,她也瘦削下去不少,看上去更是楚楚可怜了。

    不过礼仪上,她依旧很得体,而且还装作没有让后胜传话一般,朝他屈膝行礼道:“见过大行,不知大行今日来,又为何事?”

    后胜暗道此女真是好运气,就算安平君失了势,却摊上长安君这样一位守诺的阔绰君子。他做的这一切,可不止是为了那十双陆离器,也为了长安君日后的权势,以后胜看人的经验,他觉得此子绝不简单。

    于是他便轻咳一声,让不相干的人离开点,走过去几步,低声说道:“公主让我转告长安君的话,已经带到了……”

    此言一出,田葭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抬起头,脸上有些期盼,有些害怕,更多的是忐忑:“长安君如何回话?”

    后胜摸了摸胡须,笑道:“公主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而长安君则让我回复……”

    “谓予不信,有如敫日!”

第205章 识人识势() 
“先生真是高才!我用先生的话去游说太后,太后改变了心意,先生真有能活死人之辩才,化腐朽为神奇之才智啊……”

    在田葭之事尘埃落定后,后胜回到府邸中,对蔡泽就是一阵夸奖,还亲自为这个面容丑陋,身材矮小的燕国人斟酒。

    后胜虽然贪财,可也有几分眼光,纵横策士他见过不少,但多是夸夸其谈,能针对一件事直取要害的并不多,他不由想道:“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我差点也对蔡泽无礼了。”

    他刚刚做了齐国大行,掌管诸侯邦交,身边最缺的,就是蔡泽这种人,后胜便有意无意地问了蔡泽一些对时势的见解,他都对答如流,让后胜越发喜爱。

    于是等到酒过三巡,二人酒酣之际,后胜便借着酒意发问道:“在先生眼里,后胜只是一贪财好宝之辈罢?”

    这话问得突然,蔡泽差点一口酒呛住,连忙道:“岂敢,岂敢……”

    后胜却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贪婪:“尽收天下宝物,的确是我的愿望,可在我这里,也不只视珍玩为宝。”

    他对蔡泽说起了一件往事:“当年齐威王和魏惠王在郊野狩猎时,有过一番谈话,魏惠王问:‘齐亦有宝乎?’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得意洋洋,说魏国虽小,尚有十颗直径一寸以上、可以照亮十二乘车子的大珍珠,齐国这么大,难道还没宝贝?”

    “齐威王则笑道,寡人之宝贝,与大王不太一样,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见。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迁徙入齐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以此四臣为宝,可照千里,岂独独十二乘哉!”

    说完后,后胜摇头晃脑地说道:“视人才为宝贝,用之而能高枕而卧,正是雄主治国之道,不愧是威王。”

    他拍着自己微微鼓起的大腹道:“在后胜处,人才亦宝!”

    “唯唯……”蔡泽打着哈哈,他眼珠一转,便知道后胜这番长篇大论是想干嘛了。

    果然,后胜径自端着一杯酒,踱步到蔡泽的案几旁向他敬酒:“先生如此大才,岂能籍籍无名?长安君虽不缺富贵,可他毕竟年轻,赵太后在时尚好,太后一去,恐见疑于赵王,连在朝堂站住脚都难,即便大权在握,也是多年以后了。可我不同……”

    后胜自夸道:“我如今已是齐国五官之一,又是太后亲弟,齐王之舅,不出十年,齐国之政,将尽数委任于我,我当为齐相!”

    说完,后胜便目光炯炯地邀约道:“俗言道,良禽择木而栖,先生可愿意留在齐国?做我的舍人?我定以先生为上宾,让先生一展其才!到时候荣华富贵,与先生共有!”

    当今之世,士无定主,邦无定交,天下之人皆以利害关系相交往,士人寻找主君,就好像商贾做生意,主君得势时,追随者如过江之鲫;主君失势时,则树倒猢狲散,能留下来效忠到底的人很少很少。这样的事,已经被世人视为常态,所以士人在国与国、君与君之间来回跳槽实属常事,当事人不以为耻,旁人也不会因此说他不忠。

    蔡泽沉默了,似乎在思索,后胜所言不虚,除去田单之外,齐国已经没有什么人臣了,后胜以太后外戚的身份做了五官之一,只要积累资历,四十岁前成为齐相,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他的未来无比顺畅,跟着他,的确能够无惊无险地享受荣华富贵。

    反观长安君,他的未来却有些曲折叵测,追随他,要面临许多未知的因素,按照蔡泽最开始去见长安君的想法,也有将这位公子当做自己人生跳板的意思……

    不过后胜敬的这杯酒,蔡泽终究没有喝下去,而是哈哈大笑起来:“小人是粗鄙的燕人,才疏学浅,不值得大行如此看重,更何况我已经向长安君委质,岂能不忠?大行醉了,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