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明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仁的。为了攻取之欲,对百姓赋敛无度,每逢战乱,路上饿殍满道。无战事时,县官们为了讨好地方豪长,也对他们兼并百姓土地不闻不问,以至于百姓离散,不得从耕织之业,他觉得公子所谓的爱民如子,只是嘴上说说,诓骗众人……故而不愿下山归降。”

    此言一出,明月缄默良久,而蔡泽则啧啧称奇道:“那魏镰虽只是个魏国残卒,却有几分见识。”

    没错,因为无年不战,战国七雄的百姓承担着较重的赋税,田税已不再是早先的十一,而达到了十二、十三。孟子当年就感慨过:“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

    就拿赵国来说,每年的布缕、粟米、力役,不管水旱从不削减,朝廷剥一层,地方官剥一层,豪长地主再剥一层,这种竭民财力的举动,便导致了百姓散亡,不得从耕织之业。明月当初去齐国路上,便见过因劳役太重耽搁了农忙的百姓,贫瘠的土地上,那些农妇佝偻的背,那些孩子因饥饿而干瘦的四肢和硕大的头,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再度浮现在他眼前……

    加上战乱频繁,民众易死,宁可遁入山林为盗也不愿意去填沟壑,这才是群盗并起的原因。

    剿灭群盗,这只是治标,一般而言,还是要像西门豹治邺一样,轻敛薄赋,开源节流,让被重役重税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百姓舒口气……

    而更根本的,还是要彻底结束这个乱世!开启一个类似汉初与民休息,而非秦朝那种顺着战国轨迹不做改变,反倒在百姓头上再加几座大山的统治……

    可那也得是降服两支盗贼后考虑的事情。

    明月狠了狠心道:“既不愿降,魏镰是想同我顽抗到底了?”

    邮无信道:“魏镰说,他不同于昭余祁水贼,只劫左近的豪长之家,不愿意归降公子,也不想同公子为敌,希望双方能相安无事。”

    “相安无事?这是想跟我井水不犯河水?”明月冷笑:“他想的倒是美。”

    身份决定选择,官与贼是不相容的,光是魏镰的存在,就是对他长安君权威最大的挑战,也会成为日后治理祁县最大的障碍!

    “既然劝降无用,那便打吧!”

    赵括早就摩拳擦掌了,他请命道:“长安君,县卒武备已毕,各家丁壮也经过月余训练,少有纪律,而我郡兵,更是秣马厉兵已久,只要长安君一声令下,我便能帅众开上山去!”

    明月却还有几分犹豫,从邮无信的见闻来看,那些山贼有魏镰率领,并非一般的乌合之众,何况山势险恶,林莽深深,并非一个好的用兵之地。

    “谒戾山那边的情报,还需继续打探,不管是贼人数量、上山道路、贼人巢穴所在,都需慢慢知晓,邮无信,你继续回去南乡,定要想方设法详查!”

    “唯!”

    邮无信领命离开后,明月又对赵括道:“此番剿贼,我决定先易后难,先拿西乡昭余祁的水贼开刀,等尽灭水贼后,再携大胜之势,一举端了谒戾山贼人的老巢!”

    和遵从魏镰一人的山贼不同,那些昭余祁水贼就松散多了,虽然人数也不少,可却分为好多股,互不统属,甚至还经常因分赃不均而打成一团,派人潜入他们内部套取情报、收买小头目也变得容易多了,比起对谒戾山的两眼一抹黑,昭余祁的情况,这月余以来差不多摸清楚了。

    明月让人在案几上摊开一张昭勃画的昭余祁地图,但见上面的湖岸轮廓、林木位置、沟壑暗流都一一标明,连那些已知贼人巢穴大概位置,也用朱笔点了出来。

    这些都是昭勃带着几个当地渔民冒死去打探的,可不要小看这群人想要报仇的心情。

    见了此图,赵括如获至宝,仔细观摩起来。

    明月问赵括道:“括兄于泽战,可有心得?”

    赵括这一年多来最大的进步,就是在不在行的事情上不装逼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只在兵法上略知一二,并未实际指挥过。”

    因为父亲成名的阏与之战就是一次山战,其实赵括对山地作战更加了解些,这一千郡兵在晋阳的训练,也要么是平地阵战,要么是丘陵攻防,这也是赵括力主先打谒戾山的缘故。

    而水战,在兵法里被称为“鸟云泽兵”,赵括连水性都不怎么熟,又怎会对这种仗了解呢?

    “既然如此……”明月决定道:“那此番剿灭水贼,就以新募的两三百西乡青壮为先锋探路,郡兵轻装上阵紧随其后,再调一千丁壮分布沿岸,袭击上岸的贼人……”

    赵括皱起了眉:“水上船舶还是不足,倘若贼人入水逃匿,吾等就只能望湖兴叹了。”

    他灵机一动,给明月出了个主意:“汾河入昭余祁的地方名为大陵县,驻扎着一小支舟兵,有船只十艘,由一位百夫率领,我可派人去请求援助!”

    多年前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不仅有胡服骑射,他当年就说过:“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楫之用……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

    在赵武灵王的诏命下,赵国境内的河流大川,基本都建立了舟兵,汾水也不例外,只是那支舟兵,一向只管守着汾河水道,不管昭余祁里的盗贼纵横。

    “只要国尉发令,岂有不愿之理?”赵括笑道:“太后的诏令上可说得清楚,让太原郡务必配合长安君剿灭境内大小盗贼,快马去晋阳只需两天,想来大陵县舟兵来的快的话,五六天后就到了!”

    朝中有人好办事,明月算是深刻理解这句话了。二人正在这商量作战方案时,外面却有人来报,说昭余邑的昭勃又来了!

    “出了何事?”明月有些就惊疑,不会是董方那边招募的新卒出问题了吧?

    他连忙让昭勃入内,却见这渔父刚进堂内就下拜顿首道:“恭贺长安君,前日有一支水贼又上岸劫掠里闾,被董方帅青壮杀得大败!杀死数十,俘虏十余!“

    “原来是捷报。”明月松了口气,这倒是意外之喜。

    “还有。”

    昭勃抬起头,满面喜色:“经审讯,一个抓到的贼人还说,他知道昭余祁内最大一支水贼的巢穴所在!”

    PS:晚上还有两章

第230章 杀贼!() 
“小心!”

    当董方抬脚想要往前迈进时,却被身后的昭勃喝止住了。

    昭勃将手中的木棍往董方脚下一捅,看上去平坦的草地,立刻就凹陷下去。

    “昭余祁的烂泥不喜欢外人。”

    他对董方,也对所有人轻声说道:“若是一脚踏错,或会被泥水吞没,泥巴灌满口鼻,神仙难救。”

    董方谨慎地收回了脚,在进入这片沼泽前,他以为自己对这个每天都在注视的湖泊已经完全熟悉了,可等深入其中后,才发觉自己其实一无所知。

    他来昭余邑招募青壮,训练兵卒已经一个多月了,期间几次出入水泽,熟悉地形,五天前,乡邑十余里外一个里闾遭到了群盗袭击,董方没有丝毫迟疑,带着他手下训练小有成效的两三百人就前往营救。

    或许是过去许多年里,群盗的劫掠都没有遭到有效的反抗,当董方等抵达时,那些盗贼还在不慌不忙地清扫粮食,奸污妇女。

    见此惨状,急公好义的董方怎能忍得?当即带着众人杀过去,将那群没有丝毫准备的盗贼杀得节节败退,最后杀了数十人,俘虏十余人,没有让任何一个人逃回去!

    这是一场壮士气的初胜,尝到了报仇快感的当地青壮们齐呼痛快,但更重要的是,这支贼人的头目为了免死,竟供出了昭余祁里最大一支水贼的巢穴位置……

    这一情报很快就向长安君通报,一张大网在编织许久后,终于要在昭余祁撒网了。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赵括制定了作战的计划,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擒贼擒王,先将贼人里最大一支摧毁,让其余小贼胆寒降服,或者远遁逃走。

    长安君将指挥权交给了马服子,随着他一声令下,一千郡兵悉数出动,一千丁壮被安排到沿岸各处埋伏,董方训练的这两三百青壮因为是当地人,熟悉地形,便作为前锋开道。

    据那被俘的贼人说,那支水贼的据点,在湖边一片沼泽深处,董方和昭勃决定让他带路,一行人从岸上的芦苇荡慢慢摸过去,要走上十几里路。

    路程看似不远,可实际上其中艰难远超董方想象。

    祁县跟邯郸比起来还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地区,沼泽周边与祁县比起来则更是赤贫一片了。

    这片土地是一个块地势比较低的盆地,由于水流无法畅通的从汾河排出,便聚集成了大湖,过去湖水遮天蔽日,直到传说中大禹劈开灵石山后,才露出了一点陆地。陆地与湖水中间的地方,就成为了一片沼泽地。

    “所以才叫做昭余祁泽薮。”昭勃解释说,泽薮,就是长满杂草的多水地带。

    时值盛夏,艳阳高照,湿润的气息在泽薮上弥漫,死去的动物烂在杂泥里,道路完全消失在野草和水坑间。这里滩涂遍布、水道复杂,还有高高的芦苇挡住视线,董方知道,若非昭勃和那被俘的水贼带路,他们一定会迷失方向。

    即便如此,昭勃在进入沼泽之后,也是每走几百步就用几块石头摆出前进方向,再插上一根斜斜的木头,好让后续的人跟对路。

    “这周围的河道这些年变了不少。”在路过一处荒废的村落时,昭勃四下看了看道,“我年少时来过这,从这个方向看前面那座山,并无通道,如今却多了一条小径……”

    沼泽在慢慢变干,虽然这个过程很慢,但世代生活在昭余祁的人依然能察觉得到,他们不知道,再过几百年,沼泽会完全排干,连湖泊也会变成不相连的九个湖,两千年后,这个大湖已经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