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尚小,你若肯就此罢手,本官亦可既往不咎。”
“八儿。”王浩然还没回明府老爷的话,王府仁就赶过来了。他是明府老爷通知他来的,不然他还不知道这里的事闹得这么厉害呢。王府仁走到王浩然身边低声说道:“八儿,为父亦知你这么做必然有你自己的道理,可是如今此事已激起民愤,此事已不可为,就此收手吧!来日方长,何必计较今日一时得失?”
“老爹有所不知,我若错过这个机会,那下次再研究就得一年以后,而且还未必能成功,人生短短几十年,一年又一年的,我哪有这么多时间好浪费?而且我最气不过的是,这些地是我自己的,他们凭什么在这指手划脚的?”
王府仁一阵无语,十一岁的小孩儿就感叹人生苦短,这有些过了吧?不过这不是重点,解释道:“这只是你遇上的时机不对,去年刚闹大旱,百姓还心有余悸,自然对你这行为多有不满。不就再等一年嘛,反正你年纪尚幼,有什么等不得的?”
“不行,我意已决,老爹不用再劝。”王浩然说完便不想再理会王府仁,他之所以这么坚决,是还有一个不可与他人言的重要原因。在王烨的记忆中,唐朝是旱灾、虫灾频发时期,杂jiao水稻若能早一年出来,那唐朝百姓就能早一年不受饥饿之苦,不但能拯救贫穷百姓的性命,还能杜绝因干旱引起的农民****。正是因为这原因,所以无论是百姓的辱骂、官员的阻拦、父亲的劝阻,王浩然都不想放弃这个研究。
“可是你若继续如此,那些百姓和官府必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你。”王府仁继续苦口婆心的劝道。
“哼!看他们能把我怎样!”王浩然头也不抬的回答道。他那还是二十一世纪的思想,认定自己处理自己的东西无可厚非,他人就算再多不满又能怎样?
王府仁也无可奈,自从王浩然从那梦境醒来之后,凡事都很有主见,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听话的乖乖儿了。
“你劝他也不听吗?”见王府仁灰头土脸的回来,明府老爷也基本猜到结果了。
“刘明府,草民也没办法了。”王府仁摇头道,“犬子不知天高地厚,还请刘明府多见谅。”
“哼!我能见谅,那这些百姓能见谅吗?”明府老爷怒道,“好一个无知小儿,竟然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王浩然,本官再给你一次机会,如若仍不思悔改,休怪本官无情了。”明府老爷已经又想到了一个对策,就是先把王浩然带回府衙,如此可以平息民愤。此子所能改过那就放了,还坚持要糟蹋粮食就再想办法把王浩然这个烫手山芋推给长安明府,怎么说王浩然是住在城内的人,想推给长安明府也不是多大的难事。
王浩然充耳不闻,虽然心里乱得很,可还是坚持采花粉。
“这小杂类太无法无天!”
“我们的话不听倒也算了,竟然连明府老爷还有他爹的话也不听,真是大逆不道!”
“就该把他抓起来!”
“对!抓起来!”
……
村民们骚动起来了,一个个义愤填膺。
“来人,把王浩然给我带回府衙。”明府老爷也被王浩然气坏了,再加上民众情绪越来越激动,便不再犹豫,给手下官差下令道。
“敢问明府老爷,草民所犯何罪?凭什么抓我!”什么?敢来硬的?王浩然急了,你们要骂就尽管骂,我背些骂名也无所谓,反正迟早会洗清的。可若真把自己拉走,那这里的实验就肯定告吹了。
“还不思悔改!践踏粮食还有道理了是吗?”
“这是草民的田地,难道草民就不能自己做主吗?”王浩然就认定这个理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容得你如此乱来!”明府老爷说完再次对官差下令道,“带走。”
俩官差走到王浩然身边,一人一边,把王浩然架了起来,跟着明府老爷的队伍往府衙走去。
王浩然亦不多挣扎,自己也就一个小孩,挣扎又有什么用?
这次杂jiao水稻的实验算是告吹了,自己今天忍受的一切都白费了,越想越悲愤怒吼道:“无知!”
相对王浩然的悲愤,村民们倒欢喜了,叫好声不断:
“抓得好!可算保住这些粮食了!”
“就该把这小杂类关起来,让他吃吃苦头长长记性!”
……
听着这些叫好声、咒骂声,王浩然苦笑不已,仰天长叹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第四十五章 摸黑做实验()
到了府衙,还没进去,明府老爷就再次向王浩然问道:“王浩然,本官再次给你一次机会,你若能悔改,本官现在就可以放了你,可若你仍执迷不悟,那就只好让你到牢房里待几天了。”
“承蒙明府老爷宽宏大量,草民知错了,以后定不再做这种人神共愤的事了。”王浩然也不再坚持了,态度诚恳的承认了错误。
“哦?你突然变得这么明事理,还真叫人不敢相信啊!”明府老爷诧异道,他本来还准备了一些吓唬王浩然的话,却不想这小子竟然突然开窍了。
“不瞒明府老爷,小子做这研究确实是为了让百姓们能吃饱饭,可不想这些人竟然不领情,还对草民百般辱骂,着实让草民心寒意冷,既然如此,草民又何必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呢?”王浩然失望地说道。
“本官亦不管你如此行为是为何目的,可既然你能悔改,那就回家去好好反思反思吧,今后你可不能如此莽撞了。”明府老爷也没多想,反正对百姓已经有所交代了,直接放了这个烫手山芋也无妨。
“多谢明府老爷宽宏大量!”王浩然再次谢道。
王府仁也向明府老爷告谢完便带着王浩然回家。
“八儿,你那研究究竟是研究什么?”回家路上,王府仁问道。
“现在提这个有什么用,都已经不能再研究下去了。”王浩然叹气道,“对了,你们先回去吧,陈俊那边出了点问题,我本想做完研究就过去的,没想到遇到这种事。”
“可是现在都快天黑了,你再去厂房那边,怕是到时关城门了你都回不来。”
“没事,我就在厂房那边住一晚便是。”
王浩然独自来到厂房,就跟值班的守卫要来一个灯笼,再把这灯笼上杆换成很长的树枝。他可不是真的放得下杂jiao水稻的研究,只是想着白天不行,那就晚上偷偷的来。等到天黑了之后,王浩然便带上纸笔、布袋,提着灯笼来到田地里,把灯笼的杆插在田里,让灯笼悬在自己面前。这灯笼的光线太暗了,王浩然需要把灯笼移到眼前才能看清楚稻花,以致王浩然采花粉的速度慢了很多。
王浩然计划每一种杂jiao水稻都只配两茬,不过并不打算每种杂jiao方式都配出来,若是这样的话,九个品种就有72种配对方式,而人手就自己一个,工作量太大了。而且又担心时间拖得太久,花粉开始掉落,那就白费功夫了。他把九种稻种分为两类,一类是花粉茂盛的,一类是柱头发达的。仅仅用花粉茂盛的稻种花粉采下与柱头发达的稻种配对。不过就算如此,这工作量还是很大的,看来王浩然是不可能一夜间把这些事做完的了。
采花粉虽然简单,不过需要很细心,加上灯笼光线差,没多久王浩然就感觉头昏眼花、腰酸背痛了,不过他还是坚持了下来。直到东边微微发亮,王浩然才收起东西回厂房。厂房里面有厨房,是给值夜班的守卫用的。厨房里还有值班守卫留下的菜干,王浩然便自己随便做了些饭菜吃了下,然后找个位置睡大觉去了。
当日下午,周康带着两个村民来到王浩然这块地里,这段时间没怎么下雨,水位下降了很多,有些水田都灌不了水了,王浩然这块地也一样。今天他们过来就是要把水沟挖低一点,好把水都引进田里。虽然周康他们和王浩然闹僵了,可是就算闹得再怎么样也不能因此对这块田地不管不顾了吧?再说了,王浩然之前预支给周康的费用还没花完呢。
水沟需要挖的地方比较长,三个人挖了许久才把水引进田里。水要灌溉完这块地还需要些时间,为了确保这块地都能灌溉到,三人便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等一段时间再看看灌溉的情况。
“你们看那里怎么这么多脚印啊?”三人闲聊着的时候,一个村民突然指着田里说道。
“是啊,这是怎么回事?这边可没有什么野畜牲啊?”周康也纳闷了,昨天那里还好好的,一夜之间怎么就多了这么多脚印了。
“走,去看看吧。”另一个村民说着就站了起来向那边走去。
“这怎么都是小孩子的鞋印啊?”他们来到有脚印的地方,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什么脚印。
“莫非是王家败家子的脚印?”
“不会吧?他都被明府老爷抓去了啊。”
“那除了他还能有谁?”
周康蹲下身子用手比划了一下脚印的大小,然后又走到王浩然昨日独自采花粉的地方,那里留有王浩然的脚印,这么一对比,还真刚刚好吻合了!
“这……莫非明府老爷又放了小少爷?”周康猜测道,估计这个可能性比较高,他又连忙起身去看看脚印旁边的水稻花粉的情况,脸色慢慢的变得煞白,因为他发现了好些水稻的花粉都没了。如此看来,这脚印基本可以断定就是王浩然的,除了他,没有谁会采水稻花粉!
“走,我们去府衙问问!”
他们三人来到府衙,周康便向门外的守卫询问道:“这位差爷,请问昨天明府老爷抓来的那个小子是不是放了?”
“是啊,昨天就放了,怎么啦?”这守卫挺好说话的。
“还真是放了啊?!”一个村民向守卫说道,“是这样的,我们几个今天去那地里干活,发现那里有许多脚印,还发现有些水稻的花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