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急的一再暗示,说明了什么?
嘿嘿,事物反常必为妖,你这样蒙我,当我是三岁小孩吗?我要是留下来,你会帮我?帮我收尸吧?
姬烈心头冷笑一声,脸上神色却半点不改,慢慢放下搭在眉上的手,说道:“姬烈听不懂。”说完,转身向《启蛰殿》走去,走得又快又疾。
老巫官愣了一愣,抓着拐杖追了上去。
……
“君父,君父……”
《启蛰殿》内,安君的另外两个儿子姬风与姬绡泪流满面的跪在案前,把头磕得震天响。
安君神色木然的坐在案后,对两个儿子的悲声哭诉充耳不闻,从矮案下摸出一个竹筒往案上一搁,冷声道:“到底是谁,我已不再追究,你们哭天抢地的做给谁看?事已至此,便让昊天大神来决定吧,你们谁先来?”
冰冷的声音不带半点温情,两名侯子听得身形一震,次子姬风抬起头来,直勾勾的向那竹筒看去,只见里面放着满满一筒竹签,有长有短,而这长与短便将决定他们兄弟俩的命运。
三次姬绡抬起泪水纵横的脸,声嘶力竭的喊道:“君父既然如此猜疑孩儿,为何不干脆赐孩儿一死?待孩儿死后,君父定知何为清白!”
“清白……”
安君神色更冷,伸手把那竹筒一推:“数百年来,安国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你们还知道羞耻与清白为何物吗?如今,为父不愿有违人伦,你们却仍不知道感恩,莫非真要为父辣手无情?长者留,短者去,各安天命吧!”说完,闭上了眼睛。
“君父啊……”次子姬风朝着安君深深一拜:“儿子不为自请清白,但请君父三思,儿子已为侯门屏藩,自有封臣领地。若是君父定要儿子前往宋国为质,儿子不敢违逆,但唯恐一旦离去,封臣无人管束,领地荒废。”
安君道:“不论谁去,侯族不会收回领地,你们的领地与封臣将由各自的长子继承!”
“谢过君父,儿子先来!”
姬风惨然一笑,正欲把那竹筒捧起,姬绡却唰地起身,怒道:“君父不公,既是听天由命,怎地不见四弟?莫非,他不是君父的儿子?”
到了这个时候,总算有人把傻子给想起来了,也总算有人称呼姬烈为四弟,而不是宋姬之子!
姬风的手一顿,也向安君看去。
安君眼皮跳了跳,睁开眼来,眼神却更冷。
“他,自有他的去处!”
……
“布谷,布谷……”
梁上的鸟儿跳来跳去,烛光摇动着安君阴晴不定的脸,案上的竹筒空了,地上散乱着一堆竹签,两个儿子捧着各自的竹签离开了,有人欢欣,有人痛哭。
七天了,的蛛丝马迹在一起,却仍未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结果,幕后的黑手到底是谁,安君已懒得去追究,既然问题出现在源头,那么便解决源头的纷争,留下一个、流放一个,以免悲剧再次发生。
只是,他却不止三个儿子,还有一个……
而这一个,最让人头疼。
就在安君头疼不已的时候,最后一个儿子来了,安君振作起精神,端直腰身,看着最小的儿子跨过了门坎,一步步向自己走来。
殿门的上方有一轮彩虹,将斑驳的光影投入铺着朱红布毯的廊道,柱头也反着光,每根柱头上都雕刻着攀云朱雀,用的是上好的齐漆。安国确实富庶,这样富丽堂皇的布置,怕是只有富甲天下的齐国才能做到。
姬烈走在光影中,目不斜视。
青铜玉树灯摇来摇去,却摇不清安君的脸,姬烈并没有去打量自己的这位君父,他的目光随着自己的脚尖移动,直至来到案前,默然跪下,按膝不语。
“抬起头来。”安君道。
姬烈抬头,安君细细打量。
‘真是与她一模一样啊……’
七年了,自宋姬亡后,安君还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审视这个傻儿子,他的眉锋浓挺,眼睛温润,鼻子如刀削,薄薄的嘴唇一抿如刀,若论长相,四个儿子中属他最英俊,但是安君却看不惯他嘴角的弧度,似乎在嘲笑,又好像骄傲的朱雀看不起凡鸟一样。
这种感觉令安君仿若回到十二年前,那个骄傲的小侯女居高临下的看着自己,嘴角也是这样,略略上翘。
过了一会,安君回过神来,直视着姬烈:“有人说你是傻子,也有人说你在装傻,是不是在你的眼里,天下人都是傻子?”
安君的声音并不大,甚至梁上布谷鸟的叫声也能掩盖它,但就是这样的声音,却像一支冰冷的箭直直的射入姬烈的胸膛,猛烈的炸开。
刺痛,一点点的深入。
心里越痛,姬烈越是沉稳,按着自己的膝盖,微仰着脑袋,注视着那位高高在上的国君。他的眼神空洞,却又像是水纹一样,你看进去就能看到自己在里面荡漾。
良久,安君居然眯了眯眼,避过了姬烈的目光,指着案上另一枚竹筒,冷然道:“你抽一根,长者留,短者去。若是短竹,我若不死,你不得归。”
长者留,短者去,你若不死,我不得归!哈哈,你到底还是希望我是个傻子啊,可惜事与愿违,我终究让你失望了,我的君父!
姬烈嘴角弱不可察的一沉,松开按着膝盖的手,伸向案上的竹筒,竹筒很大,里面只有两根细细的竹签,一根长,一根短,一目了然……
安君皱眉凝视着他,他的选择。
殿外,老巫官脸色凝重,宽大的衣袍在晚风中荡来荡去。
第十二章 另一个小虞()
天色暗下来了,最后的、冷冷的一抹白挂在望渊山上,宫城门口的人群开始三三两两的散去,宫门闭上了,一切尘埃落定。
谁也没有料到,安君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应对,不日,次子姬风便会离开少台,前往宋国为质,而三子姬绡则会留下来,一个黄道吉日被立为世子。
纷争结束了,惶恐也被突如其来的瀑雨洗刷得干干净净,卿、大夫们这才发现,虽然可能注定有一方会不甘心,但这仍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至于那个傻子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他们并不关心,或许偶尔也会关心,只不过与他们的利益干系不大,他们选择性忘却。
树叶还未干透,陈积的雨水顺着叶面的纹路掉下来,滴在铁剑的剑柄上,沿着剑柄上的花纹往下浸,最终消失于手掌的边缘。
手掌发白,紧紧的箍着剑,抱剑的人挺立在树下,冰冷死寂的眼神随着逐渐黑暗的天空变得焦急起来。
“宋师,我们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细细的声音在马车内响起,美丽的小侍女撕下一截布条咬在嘴里,把满头秀发揽成一束,以布条系住,随意的甩了甩,然后取出一张硬弓,崩了崩弦,负在身上,又背起装满箭矢的箭囊,随后,两只素白小手一晃,竟然从车顶上抽出两柄雪亮的兵器。
这是两柄极为怪异的兵器,长不及两尺,像弯弯的镰刀一样。
小侍女将兵器插在腰后,又从车内扯出一根还没点燃的火把,挑帘而出,站在辕上搭眉望了一眼远方那抹白,回头道:“宋师,再不决定就来不及了。”
车夫缩在阴影里,牙邦咬得死紧,显然犹豫难决。
小侍女皱了皱眉:“那个燕国人未必可靠,在这个时候,那些受了侯女恩慧的人也未必会再来帮我们,我们只能靠自己,趁着城门还没关,把小侯子救出来,连夜离开。”说完,单手在车柱上一撑,身子打旋而起,轻飘飘的落在车蓬上,准备举火为。
与此同时,在原本姬烈居住的破院四周,陆陆续续有人打开了门,走到了黄土道中,有的光着臂膀提着硕大的战锤,有的衣衫褴褛脚上还沾着泥,手里却提着剑与盾,有的刚刚放下小货担,即从里面抽出两把重斧……
他们是宋国铁士、宫廷近卫军,十二年前追随宋国小侯女一道来到安国,小侯女亡后,他们的小侯子被逐出了宫城,软禁在这里,而他们也随即来到这里,苦苦的,默默的守侯,只当初他们半跪于地时,对小侯女做出的承诺。
今夜,或许他们都将长眠于此,但却无一人退缩,这就是武士的尊严,一诺轻生死,一诺重干城!
他们的脚步落得极沉,一落一个坑,惊得角落里的野狗夹着尾巴颤抖,同时也惊醒了破院里的妇人,这妇人默默的放下怀里大水盆,用衣襟擦了擦手,转身走入房间里,出来时手里提着一张巨大无比的弓。
妇人看了一眼宫城的方向,面无表情的点燃了箭头上的油布,左脚前踏,右脚往后斜蹬,粗如水桶的腰则不可思议的弯成了一张弓,而手上的巨弓,满如圆月。
“轰!!”
破烂的木门碎裂成渣,壮若小山的巨汉踏入院中,扬起了手中脸盆大小的战锤,他的眼神犹如一井死水,定定看着妇人的右手。
妇人与其对视,半分不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聚集,他们走过门口,看也不看院内一眼,死一般的静。
少台城中某个地方,一群群的幽灵从阴影里冒出来,他们浑身上下裹着黑布,只在衣领口绣着白色的日月,他们静静的聚集在空阔的庄院里,静待一声令下,或是一点火光划破长空。
宫城上,顶盔贯甲的城门将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在城墙上,他的手一直搭着剑柄,五根手指不时的虚开虚合,在他的身后,一队长戟甲士鱼贯而随。对面的不远处,也有一队人迎面而来,是另一个城门的城门将,他们将在中段,可是却不约同的停下了步伐,从头盔缝里互相望着对方。
雨虽停了,寒意却更渗人。
夜风刮起地上的残叶,顺着死士们肩膀处的缝隙一直往前飘,来到屋檐下打了个转,悄悄的潜入了明亮的室中。
蓄着一把漂亮小胡子的中年男子歪身坐在案后,手里捉着一杯酒却未就饮,另一支手轻轻的叩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