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够,再找别的山谷嘛!总之,在我跑马岭的周边,只要你们每年依章纳粮,我保证你们的安全。”杨文礼淳淳诱导,什么好条件都一股脑的说出来,目的就是想吸引他们到这里来。
“谢谢大王,谢谢大王……”那几个猎户,又是连声道谢不已。
……未完待续
第47章 过江龙()
杨文礼之所以想招些山民进山开荒,是因为他如今的实力太弱了,同后金的黄台吉比,是蚂蚁与大象的区别,很快就要步入天启七年了,他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不过他也有优势,他有科学的练兵方法,从他十个家丁的表现来看,他就有十足的信心,另外,他有先进的武器装备。
比如弓箭、比如杨刀,他懂科学原理,制作出来的弓箭,不仅射程远,更重要的是统一的标准制弓,射击精准,射程相同。
这个很重要,古代没有人能做到,算是他一个巨大的金手指,古代的弓箭,因为古人不懂科学原理,所以做不到他这么远的射程,想想看,你可以射到别人,而别人却射不到你,只能被动挨打,这个滋味怎么样?
又加上他可以工业化大批量制造,缩短制弓周期,这又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这一点朝庭、流贼、后金,三方势力都做不到。
是的,他就是以这三方势力为假想敌,他们都势力强大,因此他才感觉自己的实力还非常弱小。
说到黄台吉,就不得不说说此时后金的情况了,现在还是五月,后金正在攻打宁远,此时宁远的守将是袁崇焕,宁远城城高墙厚,袁崇焕又心高气傲,誓死守卫宁远,后金久攻不下。一日袁崇焕命城头红衣大炮,炮轰奴尔哈赤的中军,意外地射中了一炮。
当时虽然没有杀死老奴,但也把他吓得半死,于是他觉得攻克宁远无望,遂令撤军。回到沈阳之后,努尔哈赤闷闷不乐,动不动就下达屠杀汉人令,以至于整个东北大地,只剩区区三百不到的读书人,其他的汉人更糟,十停去了九停。
也正是这样,可能是老奴坏事做尽,惹得天怒人怨,患上了毒疽,于同年8月11号病死。
老奴的死,对后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同时,黄台吉这个枭雄的上位,却预示着后金很快会强大起来。
后金很强大,这一点勿庸直言,而另一方势力的流贼,到了明年就会揭杆而起,流贼不事生产,只知破坏,而且是见人就收,强行裹带,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很快就会席卷天下。
虽然还是没影的事,但是流贼的破坏力更强,影响力更大,很快就会影响到这里,所以杨文礼必须提早筹谋。
……
虽然说来很长,其实只是杨文礼脑袋里一瞬间兴起的念头,只见他一副和蔼的面容对那些猎户挥挥手说道:“别尽讲客套了,我不陪你们多聊了,我们要去找小溪,搞烧烤去,瞧,一只多肥的麂子啊!哈哈哈!记住喽!我的名号叫过江龙。”
杨文礼他们走远了,几个猎户还在那一动不动,久久疑视着他们离去的方向。
“三叔,你说这个新大当家说的是不是真的?”一个年轻的猎户问年长者道。
“应该是真的,他没必要骗我们,今天如果我们踫上的是插翅虎,你说我们还有命吗?”年长者点点头肯定地回答道。
杨文礼是故意向他们报了名号,一个他临时想出来的名号,名号只是一个代号,叫什么都可以,关键是能向外界透露出跑马岭换了大当家的情况。
新大当家是好是坏,这才是重点,民众的传播力是很恐怖的,一传十,十传百,附近十里八乡的人很快就会知道这个消息。
到时候,说不定有在外面活不下去的贫民,迁到山里来。到了这里,就是他的人,到时候,他的兵源选择余就更大了。
官府再强大,它也管不到山里来,这里离外面有几十里山路之远,来再多的官兵他也不惧。
杨文礼的目的达到了,这几个猎户出山之后,跟自己的亲友添油加醋地讲了他们今天遇到的事。
虽然他们临走时,总是会叮嘱亲友不要对外人说,他们的亲友也满口答应了。但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玄乎,到了后面的吃瓜群众,和邻居亲友说的就太不靠谱了。
“张老汉,你知道跑马岭换了新大当家吗?”
“不知道”张老汉实话实说,消息还刚传到这里,他当然不知道。
“听说跑马岭现在的大当家,叫做过江龙,那家伙,生得身高一丈二,腰如磨盘般粗壮,牛眼大的眼珠子,血盆大口,他吼一声,就能震死一片的人,他跺一脚,地动山摇,威猛无匹。
不过,听说他不屑欺负弱小,说是有失他的威名,现在大别山里面,已经可以随便去打猎了。
听说还有人躲到山里面开荒去了,只要交两成的租,那里土地肥沃……”
“快嘴刘,你说的这么好,干么你不搬进山里去呢?”张老汉可不是那么好骗的,他知道快嘴刘这个人,嘴上没把门,尽乱说,他的话十句没有一句可信的。
“我……我正想搬进去,看到你人还好,特意告诉你,你还不信了。”快嘴刘自知他的话很难让人相信,于是他强自装作自己也要搬进去。
哪知道,后来别人都拿话兑他,他为了顾面子,还真搬进山里去了,这是后话不提。
却说杨文礼一行三人,打了一天猎回去,真可谓是满载而归,什么野鸡、野兔、斑鸠,每人都打了好几只。
杨仁天和杨仁洪,当然是拿回自己家里去了,他们每人有五名奴兵,都是自己搞吃。
当杨文礼拿着猎物回食堂的时候,刚好晓红姑娘也下班过来吃饭了,她一见杨文礼手里提着的几只野味,立刻高兴得蹦跳起来说道:“哇!今天有口福了,这么多野味!”
“你想吃,那还等什么?快点拿进去帮娟儿姑娘收拾啊!”杨文礼将野味往她手里一塞就转身回家了。
两人相处久了,说话就很随便了,就像朋友之间说话一般,晓红姑娘也越来越性格开朗了,有时还和杨文礼开几句小玩笑。
其他的姑娘也和她差不多,她们已经渐渐地走出自己心里的阴影了,山寨里到处都飘荡着她们欢快的笑声。
……未完待续
第48章 回家()
第二天,杨仁天就向杨文礼请行:“大当家,趁着天气晴好,我想今天就回去接家人,请你恩准!”
杨仁天是怕夜长梦多,趁着少爷松口了,就赶紧回去接来家人,所谓富贵不还乡,辟如锦衣夜行,如今他的生活条件好了,他就想接双亲来尽孝了。
杨仁天家的家庭条件当然不好,不然也不可能把他从小卖入杨家为奴了,杨仁天现在有独立带院子的大屋,有十亩良田,有一两七钱白银一个月的俸禄,算得上是富裕中产之家了,比他父母肯定要强上许多倍。
之所以是一两七钱白银,是他五个奴兵,每天值岗放哨有两钱白银一个人的俸禄,加上他自己的七钱,就是一两七钱白银了。
杨文礼想了一下说道:“可以,每次回去两个人,带上你们的奴兵回去,到我家接了我的家人来,嗯……把我做实验用过的木螺杆、铸铁螺杆,挤压机、杨刀钢模、制弓用的模具以及我记录的骨瓷试制资料,全部带来,其它不能带来的全部毁掉。
你代我传话,告诉老夫人,我们杨家就作为租屋算了,全部租给茅山冲的佃户,我们每年去收一界租子……”
杨文礼事无巨细的叮嘱清楚了,他不打算再回茅山冲了,因此,那些先进技术以及工具就要全部带回这里,免得泄露了秘密。
这次杨仁天是和杨仁地两人一起走的,杨仁地工作比较清闲,回去十天半月不会有影响。
……
回去还是沿着来时的路回走的,沿着蕲州的边界走,远离州城,不怕碰上官兵。
一行十二个人,都是全副武装,完全没有伪装,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根本不怕有人敢拦路抢劫。
路过柳树坝的时候,杨仁天与杨仁地还特意去了那座山神庙,庙里的小乞丐已经不见踪影了,不知去了哪里?可能他们之中又有人饿死了吧!
两人感慨了一番之后,又重新上路,又走了几十里,终于到了杨仁天家里。
杨仁天家里是典型的赤贫家庭,两间破烂的版筑茅屋,摇摇欲坠,恐怕一阵大一点的风就能吹倒。
杨仁天站在家门口久久伫立,眼眶里的泪水好像不要钱似的往外涌,擦干了又有,一点不见少。
近乡情怯,六年了,整整六年多了,他由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到如今已是花样青年,可是记忆中的家还是一点没变,不,好像更破败了。
这到底是怎么啦!为什么家里这么穷?父母每天起早贪黑的做事,换来的却是肚子都填不饱,连自己这个亲儿子都只能忍痛卖掉。
恐怕正如少爷所说,特权阶级太多了,朝庭沉重的赋税,全部加到了我们这些贫苦家庭的头上了,因此,是下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总有一天,会压弯腰,压断骨,再也没有从新站起来的机会。
自己是幸运的,遇到了少爷,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天纵之才,他的目光深远,是自己可以一生追随的主人。
感怀良久,杨仁天用衣袖擦掉泪花,深呼一口气,然后鼓起勇气,踏入了家门。
此时正是晚饭时候,两个熟悉而又苍老的身影正背对着他,坐在一张简陋的桌子边吃饭。
杨仁天的父母年纪比较大,两个年长的哥哥,早已成家另过,正因为他们年纪大了,所以养不活他,只得忍痛把他卖了,目的只是想他活下去。
扑通一声,杨仁天双膝跪地,以头点地哽咽道:“双亲在上,不孝儿给你们见礼了。”
“叮当”两位老人被杨仁天这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