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又赶紧闻声而起,然后仍旧缄默不语地侍立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敢怠慢。
“第二礼,添、香、火!”
“郑家宗房长子郑雁鸣出列!”
郑雁鸣听闻此声,不敢怠慢,忙踏着方步从人群中走出。
“给长明灯添油!”
郑雁鸣得了吩咐,朝身前的长辈微微拱手,便按照以往的规矩缓步走到供台一侧,双手握住一个精致古朴的油壶,然后小心地向供台上的一盏长明灯添兑油水。
“郑家宗房嫡子郑雁卿出列!”
郑雁卿也学着堂兄那般,踱着方步来到人前。
然而他却不知道这个举动险些害得郑家许多族人坏了祭祀典礼笑出声来。
郑家有位读书相公出身的祖宗曾定下规矩,凡入郑家祠堂,行祭祀大典者,仅有读书有功名者,方可踱方步于人前,其余者一律执百姓礼行安步。
郑雁卿在底下等了半天也不见福伯开口给自己吩咐,遂抬头询望,却发现站在上首父亲正一脸无奈的望着自己,而其他的叔伯长辈则面带抽搐,像在强忍着什么。这般诡异,直叫郑雁卿摸不着了头脑。
眼看自家少爷犯难,福伯也只好顶着众人的压力、硬着头皮唱道:“郑家宗房嫡子郑雁卿,持烛点明长明灯!”
郑雁卿得了命令,赶紧收起满腹疑惑,做出一副郑重模样,向面前的长辈拱手行礼,又踏着他那花里胡哨的方步去供台那边给长明灯添火去了…。
郑雁卿来到供台前就与郑雁鸣正好相互错开,看着堂兄离开时那一脸的古怪模样,郑雁卿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但是现在祭祀大典还在进行,也不好坏了规矩,郑雁卿只好强压情绪,按部就班的完成了福伯给自己的交代。
福伯看见郑雁卿点亮长明灯后,还傻乎乎地站在供台前望着供座上的祖宗排位出神,无奈之下,只得再次硬着头皮唱道:“长明灯已燃,郑氏宗房嫡子郑雁卿速速归位!…。。郑氏家长郑富贵上前敬香!“
正对祖宗排位上镌刻的名字点头论足的郑雁卿听到福伯又喊自己,赶紧转过身去,再次踱着他那**的方步回到原来的位置。
郑老爷无语地看了一眼还浑不知事的儿子,就嘬着牙花子上前敬香了。而接下来的郑氏族人则在郑老爷上完头柱香后,按照年纪、辈分排列其后,依次上前敬香。而在轮到郑雁卿时,他又毫不吝啬地在族人面前秀气了他新学会的魔鬼步伐。
“祭祀大礼,礼成!请郑氏大家长与族亲当面训话!”
在福伯一声令后,郑老爷再次逾过族人,面带郑重地在人前站定。而下首的众族人则一脸恭敬地注视着他。
“兹祭祀典礼已成,我等郑氏族亲列于先人门下,不敢怠慢,当以祖宗为敬,当以先人为恭!恭敬行事、恪守族规…。。今,老夫经族人公推腆为族中家长,应代祖宗为尔等监察,亦不敢废都!……。”
满是心事的郑老爷按照规矩就又把前些年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说辞又拿来与众人重复了一遍,而下首众人仍旧保持着恭敬姿态,丝毫不敢因此怠慢。郑老爷这才暂且抛开心事满意的点了点头,只是当他掠过众人看到自己儿子那副懵懂无知的表情后,不由得将说话的语速稍稍提快了不少。
而郑家的祭祀大典则在郑老爷演讲完毕后,也就告了一个段落。
“…。郑氏族人,退!”
众人按照福伯在此次典礼上最后一个命令,依次离开了祠堂。
略过一些小插曲不说,郑雁卿此次祭祀大典虽然偶有瑕疵,但是按照身旁堂兄的提点,做的倒也算是中规中矩。
第七十章,守岁(求收藏,推荐)()
“十里亭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
对月行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秦婉儿和柳墨儿都痴痴地望着站在窗口处的郑雁卿,将这首诗不停地在口中喃喃念叨着,好像她们二人均纷纷化身成为那如诗如画般的鬼魅聂小倩一般,一时间简直就是痴了。
………………………………………………………………………。。
祭祀典礼结束后,便是守岁了。
除夕守岁是中国人民春早就有的一种饶有风趣的习俗,最早是为了驱赶“百鬼”,而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驱赶百鬼的含义早已不似先前那般意味深重,而到了明朝人们早已把它当作一种辞旧迎新、合家共享天伦之乐的家庭年会了。
郑家主事人郑老爷领着一大家子忙活完白天的喧闹,便开始吩咐管家福伯让下人们着手准备年夜饭了。
这顿年夜饭,可以说是郑雁卿自来到明朝以后最丰盛的一顿,凉拌猪儿、粉蒸肉、红烧肉、爆炒肉丝、糯米红枣年糕、糯米血肠、还有各式各样馅料的水饺整整布满了一张桌子。郑雁卿与无良堂兄都是好口的,见到如此美食哪还能管得住自己,当即就化作饕餮模样张牙舞爪地爬上饭桌就要开动。好在郑家的长辈一向开明,而且这二人还是他们的心头宝贝实在不好在这大喜庆的日子过于训斥,也只好任由他们过去祸害了。
郑雁卿和无良堂兄虽然形迹浪荡,但这二人其实都是作出癫状给新入门的柳墨儿、秦婉儿看的,并不是真得馋坏了。他们其实想籍此让秦、柳二女放开些,别再满是担心家风门规,生生把两个伶俐聪慧的可人儿拘谨的痴傻不少。
“人都到齐了,趁着大过年的,也没有外人在…墨儿、婉儿你们也上桌一起与我们吃饭吧!”等大家差不多都坐倒后,郑老爷便朝还在侍立一旁的秦、柳二女开腔说道。
“这…”
秦婉儿是作妾侍入门的,郑家虽然待人宽厚,但妾侍的身份实在不好在年夜饭如此庄重的时刻向郑家家长搭腔回话的,所以此时只有郑家少夫人柳墨儿敢稍微与郑老爷接话说道:“这如何能使的!奴家与婉儿姐姐虽是新人入门,公爹娇惯我们,但我们也不能不识好歹存心要登堂入室,坏了规矩!…诸位长辈你们只管自行享用就是,奴家与婉儿姐姐侍奉左右就好,毋须理会我等的!…待长辈用完膳食后,奴家与婉儿姐姐自会寻厨房再准备些吃食受用就是!”
郑家长辈听见柳墨儿对答得体,不禁暗暗点头,心中都对这个新晋主妇很是满意。
“墨儿,你小小年纪就能有此觉悟,为父十分满意!…只是咱们郑家却与其他不同,咱们虽然也算百年大户、书香门第,但是族中规矩向来开明。对于家中女眷也不像其他家族那般条条框框的拘枷繁重,你们平时只须在外人面前注重些仪态举止,给郑家维护些颜面即可,至于当着自家人面还是放宽些好!再说你们都是老郑家今年新晋媳妇,我郑某人的一双儿媳,又都是年幼离家的,与咱们一起上桌吃饭如何使不得!”
“墨儿、婉儿,赶快!这碗筷、椅凳,娘亲早早的都为你们安置妥当了,此时推辞岂不是下娘亲的脸面么!”郑夫人见两个儿媳仍是有些犹豫,便开口接腔劝说她们。
“可是…。”
“还可是什么呢!…咱们郑家论资排辈现在就数老身最大,我说的话在郑家就是规矩、仪法!现在祖母做主,邀请你们二人一同上桌吃这顿年夜饭!”老夫人也开口劝道。
“孙媳妇谢过祖母恩厚,可是这…真得不大合规矩吧!”柳墨儿也是被逼得急了,匆匆与秦婉儿递了个眼色,便一脸无奈的说道。
“还什么规矩,你再不上桌吃饭,这可口的饭菜可就凉了!堂兄倒是没什么,就怕到时候你们的夫君又该埋怨你们不够体恤他的肚皮了!”
“噗嗤!…。。”
见郑雁鸣说的有趣,一家人都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而作为笑料中心的郑雁卿只能在心中对无良堂兄竟无语凝噎啊!
“墨儿,公爹可是郑家的大家长,如今老夫都放下身段三番五次地好言相请你们一起上桌吃饭了,你可千万别不识好歹再找琐碎理由搪塞老夫了,若是惹恼了公爹,到时候可就要罚你们的相公一个人过去守祠堂了!”
“哈哈…”
众人又是被郑老爷这谐促的腔调逗得大笑不止。
“咳咳~!墨儿、婉儿你们也别在那傻站着了,赶快来为夫这里坐下就是。要是再这么下去,这年夜饭就该变成相公的批斗大会了!”
郑雁卿也不等二女回话,便一左一右拉扯着到桌前坐下,这才平息了这场家庭喧闹。
饭桌上,许是一家人都到齐了,大家的兴致都很高,郑老爷不停地给郑雁卿与郑雁鸣兄弟二人往碗里加肉。并笑呵呵地说:“你们兄弟二人都多吃些!往饱里吃,还多着呢!等会咱们可是熬夜要守岁的,不吃饱了半夜又该撑不住了!”
另一边,柳墨儿与秦婉儿也让郑夫人不停地给她们碗里添菜。末了,郑夫人也十分感慨的说道:“多好的两朵花啊!这就都成了奴家的女儿了!奴家嫁到郑家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在诞下小官后,在生出个漂漂亮亮的闺女,这下好了,还是小官给娘暖心,一下子给奴家寻了两个如花似玉的大闺女,可算全了奴家的一辈子的盼望了!”
“咳咳,芽儿说得对!咱们这些个长辈这辈子不就图个儿女双全么!如今咱们郑家一大家子能在这和和满满地一块吃顿年夜饭不定要羡煞多少人呢!”老夫人看着满堂子孙围着自己绕戏弄乐的天伦晚年,再联想起她悲剧惨淡的前半生,不由得感慨了起来。
“娘亲,您老说就说吧!怎么还当着一群小辈的面把儿媳的乳名唤了出了!羞死人了!”
郑夫人以手颜面作出一副娇羞状,不依不饶地说道。
“呵呵~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有没有外人在,这些孩子又都是懂事的,定不会向外面胡乱传开的!再说了,芽儿刚才不还当着大伙的面唤起我那孙儿雁卿的小名么!这就权当老身替你那儿子挽回一局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