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是?”良臣侧脸低声问李永贞,李永贞却摇头不知。
李维上前一步,低声道:“这些是高公公在辽东私募的壮丁。”
“私募壮丁?”良臣一怔。
李维告诉良臣,原来高淮为保证各地矿产和税关收入,私自招募了壮丁近千人,精选壮马数百匹,自成一军,外人称为“税兵”。
税兵人数虽不多,但马精兵良,每次出动排场不小,旌旗蔽野,铙鼓喧云。
“私募兵丁,朝廷不管?”
良臣有些难以理解,说高淮招募了一帮打手帮他收税开矿,他能够理解,可这么明目张胆的私组了一支私军,胆子未免太大了些吧?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帮打手那么简单,而是十足一支军队啊。养一支上千人的精兵,这得多少开支?
要是人人都能私自养兵,大明朝不早咯屁了。
李维道:“小案首可知道,前锦州总兵马林曾上书弹劾高淮私自募马,可被李帅诬为不能与同僚协力合作,蔑旨玩法,结果被朝廷革职闲住,永不叙用。”
马林,这个名字良臣是熟悉的,此人是萨尔浒之战的明军四路将领之一,与努尔哈赤的八旗兵在尚间崖大战,两子皆战死,最后马林仅以数骑逃回开原。
这一战,马林是尽力的了。
辽东能称帅者,除了李成梁,良臣想不到第二人。
李维的这个情报让良臣有些错愕,因为照他的说法,显然李成梁和高淮是有关系的,要不然也不会帮高淮弄走马林。但这么一来,又如何解释山海关和松锦军变?
以李成梁在辽东的影响力,山海关和松锦的乱军怎么可能绕过他直接发难?
良臣想不明白。
李永贞却突然道:“朝廷不是不管私募兵丁,而是管不到矿监税使。”
…………
感谢新贵公子2011大佬的百元打赏!
第一百八十六章 咱家参他一本!()
良臣点了点头,他明白李永贞这话隐含的意思。
太监私下募兵和文臣武将私下募兵,在皇帝眼里的性质是不同的。
皇帝可以容忍前者,却万万不会容忍后者。
毕竟,一个是家奴,一个则是外臣,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并且,高淮私募兵丁的根本在于维护开矿收税,从而能提供源源不断的钱财输入大内,所以良臣认为这件事应该是得到了万历的支持,要不然高淮不可能行事这么肆无忌惮,更不可能因李成梁的一道奏疏就让总兵马林革职离任的。
说一千道一万,谁能给万历弄来钱财,他就支持谁。反之,他便继续“怠政”。
不过,高淮私募兵丁这件事倒是给了良臣一个启发,如果有朝一日他也能开矿的话,便能同样借保矿收税的名义练一支私兵出来。
对于练兵这件事,良臣是迫切需要的。于公,十年后的萨尔浒;于私,万一天启还是那么倒霉催的早逝,那么老魏家必然要和崇祯干一票。
为了二叔、大哥还有自己这个小千岁不被崇祯弄死,良臣手里就必须有一支唯他马首是瞻的军队。
枪杆子出政权,这话放哪朝哪代都是真理。
为了确认私募兵丁这个可能,良臣便想问问李永贞,是不是各地的矿监税使甚至那些镇守太监私下都可以募兵。
这时,驿站里却走出一个男人,用很是尖利的嗓音喝止他们道:“站住,你们什么人?”嗓音听着太过尖利剌耳。
领良臣他们过来的那个百户立时上前和那男人低语几句,后者听后顿时很惊讶的看向良臣以及他身边的王体乾。
这男人也是个太监,名叫孔贞,是随高淮一起来辽东的两个内监之一,另一人叫张虎。
二人都是高淮的亲信,未随高淮前,在宫里都是默默无名的小火者,现在已然是辽东的大人物了。
孔贞管着税使衙门和福阳店的生意,张虎则管着税兵和几个矿,二人不但油水捞了不少,也各自都在内廷担了职司。
这也是命好,他二人抱上了高淮的大腿,才有今日。不然,只怕现在仍在宫里做个小火者。
看良臣时,孔贞倒没怎样,待目光落在王体乾身上时,他却是吃了一惊,近乎是小跑奔了过来。
“王公公,你几时出来的?”孔贞很惊讶的问道。
孔贞认得王体乾,因为王体乾早些年在宫中很有名,毕竟如他一般能够熟读四书五经、算得上是博览全书的太监,宫中并不多。
王体乾在兵杖局时,孔贞是在相邻的针工局做火者,两人相识那会,王体乾已经是长随,后来被调入坤宁宫作皇后娘娘的内侍。当时,包括孔贞在内的很多小火者都很羡慕呢。
但没想到,王体乾后来却因为得罪了皇后娘娘叫关押了起来,孔贞自己也走了高淮的门路,被他带到辽东开矿。算起来,两人已有十年没有见面了。
“可是皇爷让你来的?”
孔贞以为王体乾就是奉旨来的中使,他只将魏良臣当成是随王体乾一起来的小火者。毕竟,魏良臣看着实在是太过年轻。山海关军变这等大事,皇爷不可能派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过来。
王体乾却摇了摇头,告诉孔贞,这次的中使不是他,而是站在他边上的少年。
“你是?”
孔贞很是意外,虽然随高公公来辽东后,他很少回京,但不意味着他对内廷的红人们不了解。可在脑中搜索半天,也没想起皇爷身边有这么一个少年存在。
见状,王体乾低声告诉孔贞,魏良臣并非内廷中人,但具体是什么人,他也说不清,只是含糊几句,但隐约点到了贵妃娘娘那边。
孔贞听了,心中顿时有数,看良臣的目光跟先前也是判若两人了,态度十分的恭敬。
良臣急于见到高淮,然后赶去山海关,无意在永平这里浪费时间,便问孔贞:“高公公在里面?”
“在的。”孔贞点头道。
良臣一挥手:“带我去见高公公。”
“请随我来。”
孔贞不敢怠慢魏良臣,虽然不知道对方究竟什么身份,但既然是皇爷派来的人,且和贵妃娘娘有点关系,他小心谨慎些总没错。
这次山海关闹出了兵变哗乱,逃到永平来后,孔贞其实很担心高淮是不是因此被皇爷治罪。
他跟高淮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倘若高淮倒了,他孔贞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到时,能保住命已经是最好的下场,想要保住这些年攒下的钱财,只怕比登天还难。
这一天,孔贞可真是愁坏了,他劝过高淮不要留在永平,应当马上进京面见皇爷,如此还能挽回。但高淮却不敢进京,躲在永平驿里惶惶不可终日。
高淮如此,孔贞等人更是惊恐,现在宫里来了人,事件可以说已非高淮能左右。
故而,孔贞更是不敢得罪看着十分年轻的魏良臣,甚至想着自己是不是可以通过王体乾搭上这位新晋贵人的线,若高公公真的不能自保,也算给自己留条后路。
田刚和李维没有跟进去,而是留在了外面。孔贞是个八面玲珑的人,一个眼神过去,自有人前来招呼田刚和李维。
良臣和王体乾进驿站后,就发现驿站内还有十多个劲装汉子,这些汉子看起来比外面的还要精壮,看人的眼神也十分的警惕,想来是高淮的贴身护卫,甚至有可能是蓄养的死士。
“高公公就在里面,容我进去通禀一声!”孔贞说着就要进屋通传,却听里面传来碗碎的声音,然后有声音传出来。
“前屯卫的那些丘八带甲喧哗就罢了,咱家不去跟他们计较,王邦才和李获阳这两王八蛋还敢对咱家喊打喊杀!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咱家在辽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倒要看看,皇爷是信他们的,还是信我的!”
“去,去跟王象乾那老不死的说,哗变的丘八要杀钦差税使,抢夺御用钱粮,他蓟辽总督不公事公办,咱家就到皇爷那参他一本!”
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案首真要孤身入关?()
屋内的高淮显是正在与人怒骂什么,除他声音外别无人声,想来屋内其他人这会都被高公公给吓住了。
孔贞苦笑一声,硬着头皮进了屋。
“王邦才和李获阳是谁?”良臣问李永贞。
李永贞摇头不知,良臣也不见怪。
李永贞毕竟是宫里人,对边军这一块了解的未必就多。听高淮口气,那王邦才和李获阳对他喊打喊杀,想来多半是这次参与兵变的将领。李永贞对此不知,也是情理之中。
蓟辽总督王象乾这人,良臣是知道的。此人曾代李化龙总督四川、湖广、贵州军务,可以说,播州之役最终是在王象乾手中平定的。并且,也正是因为王象乾的力主,播州之地才开始改土归流,彻底成为明朝版图一部分,而不是之前的土司独立小王国。
蓟辽总督,是眼下明朝设立的最高地方督抚官职,全称为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节制顺天、保定、辽东三抚,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可以说,整个北直隶和辽东都归蓟辽总督管辖,辽东那位李帅明面上也不过是蓟辽总督下辖的一镇总兵。
这是个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但在高淮嘴里,总督大人却成了老不死的。仅从这句话来看,蓟辽总督和辽东矿监之间,必然是早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否则,高淮焉能如此谩骂王象乾。
这件事,看起来越来越复杂了,单是一个李成梁是否牵涉在内就够良臣头疼的,现在又冒出一位总督大人来,这趟“看看”的差事有太多不确定性了。
不过,相对于王象乾,良臣对他的前任蓟辽总督蹇达却更了解。这位前任的名声比现任更大,原因在于蹇达全程参与了万历三大征——宁夏戡乱之役、抗倭援朝之役、播州平叛之役。著名的民族英雄,抗倭、抗蒙名将戚继光,正是蹇达麾下的得力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