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公公笑称,他就是一水命。
似乎,魏家也真是水命。
风浪虽大,但还在可控范围,现在是腊月,没有台风过境,这天气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在船头站了那么一会,公公回到舱中,随口吩咐一句“取海图来!”
立时,阮大铖便机械的拿了一张海图在公公面前摊开,他已经习惯这工作了。再说,不想干也不行,茫茫大海的,要是得罪魏太监,发起疯来把他阮举人扔海里,那就没处诉冤枉了。
公公对阮大铖真是不错的很,昨天还关心的询问他的学业来者,并且很肯定的说大铖一定会金榜题名,高中进士。不过这几年还需磨练,不必急于进京考试,最好等个几年再说。
“咱家看,就八年后吧,嗯,而立之年,大铖必心愿得偿,且命中有贵人…”魏公公神神叨叨一番。
阮大铖也不知魏太监是故意拿他开涮,还是成心想阻他的科举道路,亦或真有看相之术,反正叫魏太监说的心头打鼓,但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听魏太监的,八年后再参加会试,他早就打定主意四年后进京会试。
功名要趁早,多等四年便多蹉跎四年矣!
这会,却也不敢把真实想法说出,一心只想安稳,想着老实替对方做事,对方总能够把他给放了吧。
魏公公知道阮大铖肯定听不进自己说的,可他真没有唬人,阮大铖四年后不可能中进士,这家伙是在万历四十七考中的进士,而他的命中贵人马士英也正是那一届的进士。
听得进听不进是他阮大铖的事,魏公公可不会做出阻人举业的事来,只是四年后这家伙自己撞墙就是他自个的事,不能冤他魏公公没事先提醒了。
海军和陆军的将领们都在舱中侯着,这两日围绕如何拿下平倭港,海陆两军的将领争论的很厉害。
最后,报上来的是两个方案。
海军的意思是凭借战船数量的优势,将平倭港围死,断绝平倭港与外界的联络,尔后再劝降,争取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平倭港。
这个方案最大的好处除了可以减少伤亡外,就是能够不必背负官军火拼官军的罪名,也算是替魏公公解除不必要的麻烦。
坏处在于,平倭港方面若是不肯投降,则势必要陷入“持久战”了。时日一长,先撑不住的恐怕是皇军。
陆军的方案则是海军到达平倭港后,立即发起进攻,掩护陆军登陆,然后一举占领。
求快,求准,求狠。
方案同之前在镇江举行的军事演习差不多,也就是把之前的演习流程和经验用于实战之中。
海军不同意陆军这个方案,除了考虑“舆论”外,就是若按陆军的方案来,那么功劳肯定是叫陆军得去,海军充其量就担个“掩护”。
这样,事成之后论功行赏,海军可没多少功劳可得。
争论之中,陆军的几员倭官可是不止一次大骂海军是帮马鹿了。
传到魏公公耳中,也是开了眼界,他可不能让马鹿之争蔓延开来。
于是,亲自召开军议,最终由他老人家拍板,拿出了一个海陆两军都能接受的方案。
具体就是由海军负责消灭平倭港的战船,同时掩护陆军登陆。也就是海军解决海上目标,陆军解决陆上目标。双方互相配合,功劳对半分。
公公拍板了,事情就算定局。
“公公请看,我们现在在这个位置,距离定海中左千户所不到一日日程。”王大力指着阮大铖拿来的海图说道。
定海中左千户所也就是平倭港所在,定海卫也就是舟山卫。
海图是吴淞水营原有的海图,从这份海图上来看,北至辽东,南至菲律宾,凡是要点都被描绘了出来。虽然还很粗糙,无法和后世的地图相比,但总体上还是很严谨的,没有大的错误。一些小的细节方面,魏公公也凭借记忆做出了修正。
经过公公修正的海图,已配发海军、陆军各两份,参谋司那边也有一份。公公计划将海图配发到总旗一级,这便需要大量印刷。
所以公公打算回去后便搞个印刷厂,大量印刷各种海图及万国全图。并且,由参谋司抽人组建专门的地图机构,负责海、陆地图的详细测绘。不求和后世的军用地图一模一样,也要做到和民用地图大差不差。因为相较现在的军事技术和战争模式,民用地图已经足够皇军需要。
利玛窦和李之藻搞出来的那幅《坤舆万国全图》现在躺在万历的内库中,有没有副本,公公不清楚。
利玛窦已经见上帝去了,李之藻似乎对他魏公公有成见,所以公公不认为对方肯给他副本,因而,公公抽空自己画了一幅,定名为《天下全图》。
有了这份《天下全图》之后,海陆两军的将领们才知道,原来天下如此之大,天下不仅仅有大明朝,还有欧洲,非洲、美洲等诸大洲,还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四大洋。
公公曾饱含热情对众将说道“将来,咱家要带你们去看看这天下,见识这天下,顺便也让你们尝尝那些海外女子的味道。”
众将闻言,俱是眼球大亮。
“明日到达平倭港后,即按原计划行事。”
公公正欲询问海军方面于具体作战有什么困难处时,舱外有士兵报称前方海域发现数条船只。
王大力忙让两个军官到船首去看,不一会来报说是太远看不清是什么船,不过对方有六艘船,看着不像是渔船,有可能是商船。
“此地离平倭港不远,有没有可能是定海中左千户所的船?”曹文耀有些怀疑。
“不管是什么船,靠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么。”
魏公公摆了摆手,带领众将出舱,拿起千里镜看了片刻,传令由四十多条战船组成的海军编队向那六条船包围过去。
。
第八百零七章 不做亏心事,跑什么?()
这就是时代的缺陷了,高音喇叭没有,无线电没有,唯一想要辨别对方的办法就是靠上去。
魏公公估摸现在双方的距离应当有几海里,但不知道这会明朝军队于海上距离是用什么来丈量,所以随口问王大力那几条船距离有多远。
王大力答称目视的话至少有七八里,公公微微点头,果然,海里这个西式概念当下是不存在的。
海军这次总共出动了46条战船,不过速度最快的不是体积最大的福船和楼船,而是铜绞艄和海舫,只是这两种船体积过小,船上搭配的火炮也少,因此一般只用于侦察和传讯使用。
王大力等一干海军将领都是老水师了,经过大阵仗,具体的海上指挥自是不用魏公公指手划脚。
随着旗号和号角声,船队中便陆续从左右两翼开出几条快船,其余船只则以扇形呈包围姿势围向那几条来路不明的船只。
公公所在的座舰东亚号又被海军上下称为“一号船”,这倒不是公公的创意,而是明军水师的惯称。
即通常情况下,明军会将体型最大、配备火炮最多的战船称为“一号船”(《纪效新书》载)
通常,“一号船”的标配火力是“无敌神飞炮”两门,“大狼机”十二门,“百子铳”十六门。
“无敌神飞炮”和“大狼机”实际就是仿佛郎机炮,根据轻重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俗称大炮和小炮,发射的是实心弹。
“百子铳”就是明军一般所使用的小铜炮,类似于步兵使用的虎蹲炮,发射的主要是散子。
在成为提督海事内臣魏公公座舰前,东亚号上大小火炮实际只有28门可用,但现在却标配了52门。
并且,根据魏公公的要求,所有火炮均置于船身两侧,且只使用轻型佛郎机,卸掉了原有的两门重型炮,船上其余东西能不要的尽量不要,以保证船身受力和运载能力。
换言之,经过改造后的东亚号实际就是一艘纯炮船,火炮装载是诸船之首,然而魏公公深知和西洋诸国一艘船上动辄数十门炮相比,他的东亚号火力配置还是很低的。诸如,现在的海上强国荷兰的炮舰一般标配就是炮七十余门。在船只规模同样的前提下,明军的战船的火力显然是不及西洋诸国的。
好在,船队中另外仿西洋人的三条三桅炮船火力配置还是可以的,轻重佛郎机每条船上都做到配备四十门左右。
再加上其余战船,整个船队这次携带的火炮,包括小型大杆子铳,计有五百余门。
这些火炮无论轻重还是大杆子或百子铳,都是经过严格校准和维护过的,不敢确保百分百的开火率,但八成的开火率是能确保的。为此,公公付出的药子和维护费用就高达万余两。
如此多的战船和火炮数量,用以实现魏公公以多胜少、以大欺小的战略目的,绰绰有余了。
毕竟,西洋诸国的海军再强,在东亚这片海面上,他们的投放能力也是有限的。皇军真正的大敌其实是日本和以李旦为首的汉人海盗。
诚如公公在打牌时对将领们的谆谆教导——“咱家不懂海战,但咱家明白一个理咧,这理就跟打牌一样。只要腰包里钱足够多,咱就能一直做庄,哪怕一直输,但只要腰包里的钱还能赔付,咱家这庄总能翻本。”
腰包里的银子跟海军的家当是一个道理,家大业大,输一次无所谓,输两次无所谓,因为咱输得起,别个输不起。
当然,这不是说公公的志向是想当运输大队长。
他老人家说的只是一个道理。
……。。
随着前方船只越来越近,公公的内心显然也有些激动。
因为,他觉得,这很有可能是他老人家第一次见识真正的海战。
民船也好,战船也好,都是敌人。
从今天起,没有经过魏公公允许在海上游荡的船,都是敌对势力。
公公,就是这么霸道。
对面那六条船也是感受到了魏公公的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