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大人,贼皇军过来了!”
听到叫喊声,马魁急忙朝上坊桥上看去,他视线中的上坊桥上并没有魏太监兵马的身影,但他却听到桥对面正有脚步声向桥上传来。
随着那脚步声越来越近,声音听起来也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响亮。
“踏踏!”
“踏踏!”
终于,马魁看到桥上出现了一面军旗。
紧随军旗之后的是六人一排的长长队列,他们扛着火铳,踏着整齐的步伐正向桥这边开来。
随着“踏踏”的脚步声,桥上的魏阉兵马越来越近,雾气之中不知有多少人,但看着如同千军万马般。
有士兵叫喊起来:“大人,贼皇军要过来了,怎么办!”
马魁回身想找副将大人,但并未见到副将大人身影,眼看着魏太监兵马的前锋已经过了上坊桥,想到魏国公的交待,他来不及多想,便要下令士兵们准备铳击。
然而,这时,却见坐营官王庆从后面急匆匆跑来,一边跑一边大叫:“大人有令,不许放铳,不许抵抗!”
第九百三十五章 今日南都,谁家天下()
为了让愚蠢的南都反动勋贵们放弃脑中无知的想法,魏公公终于跨出了他人生中最为胆大的一步。
他要勇敢的、昂首挺胸向南都城进军,去讨回本该痛痛快快就应该拿到的赔款,并怒斥那帮已经腐朽、懦弱,自私自利的反动勋贵们。
这是极其大胆的一步,国朝开国两百余年,这是第二次由太监领兵进京大明都城的行动。
这注定将载入史册!
进军之前,魏公公于全军将士和他的拥护者面前发表了著名讲话。
“扬子江上波涛汹涌,紫金山上乌云密布。处身于这腐败时代,我的热血沸腾起来。特权之士,不可一世,家国之事,不闻不问,权贵之势,穷奢极欲,家国之事,不闻不问……革新之时今已至,夜起飓风扫大明…”
魏公公痛斥了以魏国公徐弘基为首的南都反动勋贵势力,说他们穷奢极欲,贪婪成性,不知民间疾苦,不问百姓死活…并且策划了几次针对魏公公的谋杀行动,并公然调兵对大明皇军展开进攻,致使天子亲军没有在沙场上马革裹尸,倒是死在了自己人刀枪之下。
身为大明皇帝陛下亲自委任的镇守中官、提督太监,魏公公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皇军将士向那帮腐朽的反动勋贵势力讨还血债!
“……你们是天子亲军,代表的是大明皇帝,故而进入南都之后,你们要对百姓秋毫无犯,要严守你们的秩序和纪律,要绝对保障百姓的正当权利,要让南都城中所有人知道,所有人明白,你们不但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更是一支军纪严明,具有铁血精神的军队!”
言毕,魏公公紧握住拳头,向着他的拥护者们激动的挥舞起来。
一脸木讷的丰城贵人、灵壁贵人、东宁贵人、诚意贵人在人群中也机械的伸着拳头,旁边人叫一句,他们也跟着喊一句。
同时,以钦命江南镇守中官名义颁出关防送到了南都城下,关防要求南都驻军及五城兵马司、应天府等大小衙门,应对江南镇守中官及其所部官兵进入南都的举动持欢迎态度,不得进行任何敌对行为。
“南都各营不得擅自对我部挑衅,各官应令所部撤回营地,收缴军械存于库房。如有挑衅者,一律视为谋反定罪。”
关防的强硬态度震惊了南都驻军。
最先被关防影响的便是驻于上坊门外的神机营一部,他们在副将李兆基的带领下,让开了进军南都的道路,并严格执行了江南镇守中官的命令——放下武器,格守中立。
神机营“不抵抗”的态度很快影响到了巡捕营。
面对来势汹汹的大明皇军,巡捕营将官也严守中立,禁止士兵擅自阻拦。
两部官兵中,只有少数勋贵的走狗妄图负隅顽抗,但由于力量过分悬殊,他们很快就被格守中立的官兵镇压下去了。
辰时,大明皇家陆军的骑兵出现在上坊门下。
很快,全幅武装的大明皇军陆军步兵也抵达城下,城上的守军清楚看到了由锦衣卫簇拥而来的江南镇守中官魏公公。
“钦命江南镇守、钦命提督海事太监魏公公要入城,城上的速速打开城门!”
对于城外的要求,城上的水陆标兵营参将赵某不知如何应对,急忙派人请示昨夜留在此间的内守备左监丞陈福。
陈福上城时,魏国公府及隆平侯府也都上了城,看到城外神机和巡捕二营竟然对魏阉兵马不做拦阻止后,国公府和侯爷府的人都吓坏了,强硬要求赵某不得打开城门,若对方强行攻城,则水陆标兵营必须予以反击。
“那不是谋反了?”
赵某拿不定主意,魏太监送来的关防可是将敢于抵抗者视为谋反罪呢。便不说这关防,这魏太监乃皇帝钦命镇守,他有什么理由公然武力抗拒对方入城呢。
来的时候,刘公公可是有过嘱咐,绝不许水陆标兵营擅自放铳的。
这打响第一铳的罪名,赵某实在是担不住。
因而左监丞陈福的到来,使赵某如见救星,忙问陈公公如何做。
陈福看了眼那几个国公府和侯府的人,摇了摇头,走到垛口朝下看去,见城外满是魏良臣的兵马。
视线中,魏良臣也正看着他。
迟疑之后,陈福命赵某打开城门,迎江南镇守入城。
“这…”
赵某吃惊不小。
“若有人责问,便说咱家的命令好了。”
陈福说完,暗叹一声,这小魏终还是个暴脾气,此刻打开城门放他进来,或许比不开城门要好吧。
但愿那帮勋贵们能服软,别真的把南京城给闹乱了。
至于自己擅自命人打开城门有什么后果,陈福也不去多想了。
同一个阶级的不帮同一个阶级,难道还帮另一个阶级么。
阶级之间,是需要斗争的。
辰时二刻,上坊门被缓缓打开,打有江南镇守中官旗帜的骑兵立时鱼贯入城,很快步兵进城迅速从水陆标兵营手中接管了上坊门防务。
消息传到内城后,城内的反动勋贵们吓破了胆,有的赶紧让人准备赎金准备去上坊门向魏太监赔罪,有的则跟没头苍蝇般在府内乱窜,有的则是命人赶紧用砖石把大门堵死,有的则像老鼠一样,偷偷地躲起来了。
魏国公府也紧急召开了一次会议,出席的除了勋臣外,还有南京兵部尚书王永光、户部侍郎魏广徽等人。
随后,隆平侯张国彦、应城伯孙廷勋、户部侍郎魏广徽等人前往上坊门求见魏公公,愿意以白银七十万两换取魏公公的既往不咎,或者是一个双方友好的条约。
然而,七十万两白银并没有换来魏公公怒火的平息,他狞笑回绝,并道:“这次咱家入城来,并不但但是为了赎金的事。此次入城具有更广大,更严重的性质,或者说,咱家想弄明白一件事。”
魏广徽做为调停人忙问魏公公想弄明白何事。
魏公公怒哼一声,看着隆平侯张国彦等人厉声道:“咱就是想问问,今日这南都城,到底是谁家天下!”
第九百三十六章 赢了,就得数钱()
南京城当然是大明皇帝的南京城,这个答案是容置疑的。
那么,魏公公身为大明皇帝钦命的镇守中官,到大明的留都来转一转,有问题么?
答案,也是不容置疑的!
《大明律》包括太祖皇帝的《大诰》中,可没哪条说太监不许入都城。
既然答案是板上钉钉的,那么反动勋贵们凭什么不许魏公公进南京城,他们又凭什么要赶魏公公出城。
可以说,他们能够站在魏公公面前提出他们的诉求,已是魏公公竭力按住心头怒火,愿意与他们再次妥协的原因。
须知道,这一次进军南都城,别看魏公公从始自终表现的十分镇定,似乎一切都胸有成竹。
但骨子里,他却是小心谨慎,也是十分害怕的。
只要出一点点岔子,事情就不会像现在这般顺顺利利,而是真的要流血牺牲,大闹南京城了。届时这个后果,是不是能花钱摆平,公公心里也是没什么逼数的了。
成功者,总是要付出很多艰辛的。
想要成为伟大的太监,就必须要敢于作为。
任何一个伟人,在朝目标进军的道路上都不是平坦的。
庆幸的是,公公赢了。
他赌赢了。
南都城的守军没有人敢朝他这个披着大明皇帝虎皮的镇守太监开枪。
哪怕这帮人明知道魏太监在虚张声势,可他们就是不敢动手。
事实证明,哪怕王朝末日,皇帝的虎皮总能震骇住人。
同时,公公也应该庆幸他的阶级说得到了一个真正的盟友。
太监当自强,如果我们当太监的都不能抱团,这天下谁还会同情可怜我们呢?
陈福公公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不是他,上坊门也许还是会打开,但不会这么快。
赢了,公公就得数钱了。
他不能白来,白白担心。
虽说进军南都之前,公公于部下及支持者们有过十分激动人心的宣讲,但一个合格的太监,必须要做到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屁股一套。
出发前,他老人家为何反复于部下们强调军纪的重要性,目的就是在于预防。
煽动是本事,但掌控更是本事。
在公公的约束下,皇军将士们并没有闹出下克上的闹剧来。
公公也坚绝不允许部下绕过他独走。
要不然,两千多官兵大闹南都城,那可就是又一个侯景之乱了。
付出这么多心血和精力,七十万两怎么能够?
这点钱已然不足以填平公公内心深处的贪欲!
“这次入城,咱家希望某些人要认清这一问题,这南京城不是某些人的南京城,而是我大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