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刘和很感兴趣,或者说对于霍家,他很感兴趣的。
霍家在南郡靠水运起家,短短的几十年赶上了豪强望族数百年的积累,可谓是家资巨万。然而霍家虽然家大业大,却连豪强都算不上,哪怕是名贯扬荆、扬二州,也免不了成为他人眼中的肥肉。
所幸霍家出了个霍笃,虽然只是个武夫,但是在当地聚众数百,有了不小的声望后,能得到当时的南郡太守向巍的看重,并被招进南郡水师,也算是霍家祖上积德。
后来霍笃一路扶摇,做到了百人将一职,为霍家的水上运输提供了不少庇护,在加上家族四处打点,拉拢人脉,倒也勉强保住了家族在南郡的地位和家财。
可惜好景不长,很快刘表入主荆州,向巍外调,而刘表的外甥张允则成了南郡的水师统领。
张允的贪婪,世所共知。在他的暗示下,水师中的霍笃遭到无情的打压,哪怕是家族霍家四处打点也是无用,甚至可以说是连帮他说话的门路都找不到。
加上外出的商队也经常受到水贼的“厚待”,无奈之下,霍家便把主意打到了外州,而刚刚荡平居巢山的刘和也落到了他们的眼中。
霍家的目的刘和很清楚,无非是想在扬州北部开拓商路,寻找新的主要盈利渠道,希望在这一过程中能得到刘和的庇护,可不是存在了投靠的他的意思。
不过这对于刘和来说无所谓,反正他在巢湖边上建城的目的,只是借机从商贾身上揩点油水罢了。
至于像霍家这样的水运大商贾前来,就算是他们真的有心投靠,刘和也暂时没有能力收纳的。所以,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霍家与后世元末沈万三的沈家很相似。
家主沈万三能有着“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家业,肯定不是苯人,可是他竟然出巨资给朱元璋,无非是病急乱投医罢了,霍家也是这种境况。
恐怕为了保住荆州之外最大的商路,他们献礼的对象不仅仅是合肥的刘和,应该还有巢湖的彭虎以及庐江的陆康等人。
空有财力却没有守护的力量,不得不说是这个时代商贾的悲哀。不是所有商贾都能做到糜、卫、甄家那种地步的,也不是所有商贾都有这几家掌权人那样长远敏锐的眼光。
若不是刘和自有本心,病急乱投医的霍家恐怕最终逃不过肥羊的命运,不过就算如此,他的打算也只是酌情相助。
若是真的让他与巢湖水贼直接相抗,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想从另一方面帮助霍家。
“霍沛,霍家的情况我了解,张允的贪婪恐怕不是你们所能想象的。既然如此,你们何不将家族的部分家业逐渐转移到外面来?遇此动荡之时,一个诺大的家族岂可守一处而安之?若你愿意,我愿以水师军侯一职,请你出仕。”刘和说着。
“什么?”
霍沛言语激颤,心神差点失守。
他此次前来扬州,主要的目标还是巢湖上的水贼。听闻刘和打算再巢湖边长筑城,并剿灭郑宝,拥有了水师,这才来顺便拜码头的,目的无非是在巢湖上帮家族多寻一处安全的中转站。
至于刘和能给家族带来多少的庇护,以及拿出什么样的保证,他是没有多大奢望的,却没想到刘和最后会给他这么大的惊喜。
霍沛闻之,出仕之心大盛,听了这话,感激的连连磕头,“多谢校尉,多谢校尉!我家祖辈三代,就望着有人当官了,族兄霍笃本来承担了家族不少的希望,没想到的沉沦了下来。如今有了另外的机会,在下自然愿意!”
磕着磕着,霍沛迟疑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咬了咬牙道,“还请校尉恕罪!在下一介商贾实在不是什么当官的料,恐怕负了校尉的一番厚爱。若是校尉宽宏,我愿举荐家兄霍笃前来担任军侯一职,其人在南郡水师呆了七八年,绝对能够胜任此职!”
刘和闻言不由的对霍沛此人高看了一眼,不是什么人都能忍住当官的诱惑的,也从另一方面说明,霍家的团结以及目前所面临的窘迫。
“善!若是霍笃有心,我自会派人前去接应!”
……
“主公真是好打算!”
霍沛兴冲冲的离开之后,蒋钦便急匆匆的赶来过来,刘和干脆带着他新建的水寨码头上,边走边聊着。
“哦,不知公弈可看出我有何打算?”这时刘和存了考验这位历史名将的打算。
蒋钦微微笑道,“那霍沛虽然只是一介商贾,但是八面玲珑,主公让他在水师中任职而不是在县寺中,他自然会想明白主公的意思。”
“我们新组建的水军都是水贼出身,正规的水上作战还是差了一筹。其霍笃可是正规的朝廷水师出身,足以弥补我们的短板,主公还还有可能趁机将霍家握在手中。若是霍笃肯来,我愿意让出水军司马一职位。”
刘和劝霍家将家业外移,自然是存了收纳霍家的意思。只要霍家一存了转移家业的心思,能转移多少就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了,张允岂会让煮熟的鸭子飞走?
这点心思刘和不想的多说,只是冷声道,“军令岂是儿戏?哪有朝令夕改的道理!”
随后他转身问道,“你匆匆赶来,可有要是禀告?”
“主公,这是合肥来的急件!”
蒋钦这才想到此行的目的,于是慌忙将信件交给的了刘和。刘和打开一看,竟然是九江改名的大事!
确实是大事,因为朝廷刚刚任命为刘和为新的九江太守,袁术就将九江郡改成了淮南郡!
“这袁术果真靠不住啊!幸亏我没有像孙坚那样和他绑在一起。今日之仇,明年有他的受的时候!”
刘和将信件递给蒋钦,负手走到湖边,凝望远处的正在训练的水师船队,脸色平静的吓人,“蒋钦,你有多久没回老家了?”
此时蒋钦已经匆匆看完了情报,对刘和的心思有些琢磨不透,但还是恭恭敬敬的回到,“大约也有五年了吧!”
“都有五年了?也是时候该回去看看了。我想现在的袁术还是会给我这个面子的,你就光明正大的回去吧,水师的事先丢在一边!若是你的家人愿意来,就一块儿带回来吧!”
“诺!”
蒋钦满脸激动,大声应道。
第99章 蒋钦归乡()
“少小离家去,归乡未有期。”
“漂泊巢湖上,对月涌相思。”
“夜夜家入梦,茕茕影伴身。”
“不知宅边李,今朝开花未?”
零零碎碎记忆不断地在蒋钦的脑海里涌现,但当他走进脑海的深处,就会发现记忆力的家乡一片模糊,全然没有完整的印象。
寿春县?
对于蒋钦来说只是记忆里的一个符号,那个年少轻狂的自己,早就随着五六年的逃亡,随风而逝了!
当年的蒋钦不过十五六岁,在寿春城中也不过呆了短短的几个月罢了,但那确是他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那时的蒋钦就已经是一位游侠,换在后世来看也就是一个小混混罢了。
当下秦汉之际,尚武之气盛行,游侠并没有后世的混混这么遭人鄙视,不少的大侠还是很受人尊崇的。
而蒋钦则是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从一个游侠成为了名满江淮的大侠。但若是有机会后悔,蒋钦愿意选择从来没有实现这个梦想。
却说,蒋钦本来也是平凡的寒门子弟,阿翁虽然也读过几年书,却只能给县里的大族做账房,连个管事都混不上,但加上乡下的祖田,还是能够勉强养活一家四口人的。
在蒋钦小的时候,白天随着阿母下田,忙活农事;晚上跟阿翁求学,识字断句。日子很平淡,确实蒋钦最快乐的一段日子。
只可惜,十年前一场席卷九江的瘟疫,却打破这一方宁静,蛮横带走蒋钦父母的性命。之后,孤苦伶仃的蒋钦,便由他大哥将蒋敬抚养。
不过,蒋敬的妻子却相当嫌弃蒋钦,经常冷言冷语埋汰他不说,还动辄打骂蒋钦,等小侄子出世,情况尤甚。
蒋敬为人懦弱,虽然也经常维护胞弟,却是不敢与妻硬抗,所以蒋钦的情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及至蒋钦稍长,束发之后,便被分了一件小破屋,独立生活了。家徒四壁的蒋钦,毅然孤身离家出走,闯荡天下。
那一年蒋钦不过十五岁,单身一人,举目无亲,其中潦倒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好在天不绝人之路,辗转数月后,蒋钦在寿春城内落户,结交一帮寿春县城的无业少年,好狠斗勇,厮混度日,成为了横行街坊的游侠,凭借着商贾的保护费过日子。
及至少年意气,为好友出头,打伤了士族的嫡子,被迫逃亡江淮,就就也没有回到过寿春。
这两年他一直与好友周泰,漂泊在巢湖之上,与水贼们厮混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虽然活得痛快,却也时常想着回家看看,但是九江的官府一直还悬挂着他的通缉令,使他望而却步。
今天,终于能够光明正大的回乡了,但他却反而有些胆怯,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近乡情更怯吧!
蒋钦拒绝了刘和派人护送了好意,只是骑着一匹骏马,独身一人踏上了归乡的路途。
他并没有去寿春城,反而沿着驿站,一路打听,径直赶向了老家。
蒋钦的老家就住在雁南乡的坳平里,在寿春城东,离寿春县城有一百多里的路程,去一趟寿春城的话,得绕不少的路,心情急迫的蒋钦当然不会浪费时间去无关紧要的地方。
蒋钦并没有在成德与寿春之间驿站休息,连夜急行,终于在红彤彤太阳刚跳出东方时,风尘仆仆地走进了坳平里。
坳平里不过是个小村落,依蒋钦旧时记忆,坳平里全村上下,一共不过百余户。十年前的一场瘟疫,再加上上个月的寿春之战,里中还能有多少户人家,蒋钦心里实在是没有底,连祖宅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