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断同大明的宗藩关系,纯属出于误会。后金愿意放弃两国盟约中一切损害大明利益的条款,并将赏赐之物及册封文书交还大明。

    大明也承诺,不干涉两国盟约中的其他条款,但作为朝鲜之宗主国,大明向后金宣示,如果后金再次入侵朝鲜,就等同于入侵大明,则两国之间的和约将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朱由检听着吕琦念完了和约的正文之后,精神恍惚了一阵,方才对吕琦问道:“和约签订了几年?”

    吕琦抬头看着皇帝说道:“我们提出五年一签,但是后金的代表却坚持要三年一签,现在就这点还在交涉。”

    朱由检撇了撇嘴说道:“他们想要看看三年之后有没有机会,朕又何尝不是如此。就照着他们的意思,三年一签。三年之后,大家再做计较。”

    “是,陛下。另外四海贸易公司这边也有一份报告,是关于同后金之间的贸易往来的,似乎后金那边出现了一点变化。”吕琦赶紧趁机说道。

    朱由检从吕琦手中取过了报告翻看了起来,四海贸易公司的报告的确没说错,同后金之间的贸易往来,今年开春之后的确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后金那边仿照大明建立了一间贸易公司,试图垄断后金同大明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就是说,今后大明向后金卖出什么货物,都会由这间贸易公司承买。而大明想要从后金那边买什么货物,也要通过这间贸易公司进行购买。

    朱由检稍稍琢磨了一下,这哪是什么贸易公司,分明就是一间牙行么。“蛮夷就是蛮夷,提前了几百年弄出来个广州十三行,这是拿大明当外国商人来提防了。”朱由检心中不齿的鄙视了一句。

    四海贸易公司对于这种干涉自由贸易,主要是抬高了自己成本的牙行,自然是没什么好话的。特别是,后金这间叫做贸易公司的牙行,还拿出了一种印制的极为粗糙的纸币,强行要求四海贸易公司接受。

    他们还表示,今后但凡在后金国内进行交易,只认可清元和金银,不再接受大明元。四海贸易公司对于皇帝报告中的建议是,干脆对后金封锁贸易,迫使后金收回这样蛮横无理的贸易政策。

    朱由检拿出了夹在报告中的所谓清元纸币端详了好一阵,方才自言自语的说道:“真是不知道死活啊,这么粗糙且容易仿制的纸币也敢拿出来使用,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朱由检放下了纸币,抬头看着吕琦说道:“告诉四海贸易公司,暂时同意后金的条件,先摸清楚他们发行纸币的数量和规则。然后帮助他们竖立起清元的信用,扩张清元的使用范围,最好能够让后金采用这种纸币去收购辽东少数民族及蒙古各部的皮革、马匹、人参、牛羊。把气球吹大了之后,我们再戳破它。

    没有了我们大明输出的各项物资,后金根本没有能力收回这些清元。只要我们拒绝承认清元是钱,那么它们就是一张废纸。遭受到损失的辽东各民族,一定会给后金朝廷一个狠狠的教训。

    另外,把纸币交给造币厂,让他们试着仿照出来。只要清元的使用范围够广,我们还能帮助后金多发行一些纸币,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第460章 朝鲜的未来() 
4月20日,马士英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起复任命,不过在钱谦益面前他并没有表现的过于兴奋。而钱谦益也对马士英的任命有些吃惊,因为马士英并非以他推荐的知府起复,而是被皇帝亲自任命为了苏州、常州、嘉兴、湖州、杭州,广德州,五府一州的巡按御史起复。

    巡按御史的品阶虽然不及知府,但是权力却极大,也极容易作出政绩来。一般来说,能够担任巡按御史的,都是年纪较轻,且被认为前途远大之辈。虽然此前因为吏制败坏,这一职位也成为了权贵安插党羽监视地方官员的肥缺。

    不过随着皇帝登基推动改革以来,对于各地巡按的任命也越来越慎重,这一职位的任免几乎都抓在了皇帝手中。也由此令官员们更为看好巡按一职,认为非皇帝青睐的官员是难以出任这一职位的。

    马士英居然意外的获得了这个任命,还是巡按江南最为富庶的精华地区,这不由让钱谦益很是好奇,马士英同皇帝见面的时候到底谈了什么。只不过,不管他如何旁敲侧击,马士英都是言顾左右的将话题扯开了去。

    钱谦益对此也无可奈何,对方若是不愿意透露,他也不敢强行让对方说出来。若是传扬了出去,他这首辅的位子恐怕都坐不住了。不过他倒是从马士英的态度中看了出来,仅仅是皇帝的一次召见,这位他想要援以为助的好朋友,恐怕今后只能是好朋友而不能再成为他的亲信党羽了。

    不过在钱谦益为马士英饯别时,这位即将出京就任的六府巡按终于向他说了一句:“…江南不久恐有狂风暴雨,钱阁老当提点族人谨守门户,免得族人外出受伤啊。”

    钱谦益返回府内的时候,总算是把这句话琢磨出了几分意思,他旋即想起这些日子来皇帝对于江南地区的官员调动,不由不谨慎的写了一封家书给老家,让家人和族人都安分守己一些。

    也就在马士英离开京城的时候,朱由检终于在西苑精舍召见了两位朝鲜使节。不管是沈器远还是金尚宪,终究还是朝鲜国内亲近大明的一派官员。因此听冯铨说,大明愿意帮助朝鲜重建的提议,两人基本没有什么多想就接受了。

    但是对于大明将派出官员坐镇朝鲜,督促朝鲜内政改革一事,两人则还有些迟疑不决。虽说金尚宪也倾向于朝鲜应当进行改革,也认为朝鲜大明本是一体,但是对于大明越过朝鲜王直接想要干涉朝鲜内政,他们却又显得为难了起来。

    朱由检并不打算让冯铨慢慢去说服两人,便在西苑精舍亲自召见两人。在精舍的会客厅内,金尚宪终于看到了穿着奇装异服出现的年轻的皇帝,虽然皇帝穿的这身衣服不合礼制,但是却掩盖不了崇祯身上的勃勃朝气。金尚宪即感到吃惊,却又很快接受了崇祯的这副形象。在他看来,如果不是这样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皇帝,也无法在登基之后遏制了后金迅猛发展的势头。

    而在一旁的沈器远眼中,这才是他希望在朝鲜王李倧身上看到的气质。当初李倧联络众人反对光海君的时候,曾经有过那么一阵朝气,这也是他愿意支持李倧反叛光海君的原因。只是等李倧登基之后,便只剩下了沉沉的暮气,看起来同历代朝鲜王并无什么区别,再没有了变革朝鲜的意愿。这让沈器远大失所望,也是他同李倧渐行渐远的原因。

    朱由检令两人免礼起身之后,也不下令赐座,就让吕琦带着两位太监捧出了三盘物件。他指着吕琦手中的事物对着两人问道:“你们可知这些是什么物件吗?”

    金尚宪、沈器远看了一眼吕琦捧着盘内物件,赶紧再次跪下向崇祯请罪道:“下邦丢失上国所赐物件,这都是臣等没有辅佐好君主的罪过,请陛下责罚…”

    朱由检挥手打断了两人的请罪说道:“大明和朝鲜的宗藩体系形成,一是来自于我太祖高皇帝的册封;二是朝鲜历代国王愿意谨守华夷之分,为我大明坐镇边陲之地;三是朝鲜百姓的支持。

    李倧愿意向蛮夷三叩九拜,丢他自己的脸,朕懒得理会。但是他向蛮夷屈服,放弃了华夷之分,这就关朕的事了。且李倧身为朝鲜王,不能守卫自家的国土也就罢了,居然还屈从于蛮夷,发布文告不准百姓抵抗蛮夷的入侵,纵容蛮夷荼毒朝鲜百姓,他还有资格坐在朝鲜王的宝座上嘛?”

    金尚宪额头顿时不断的流下了汗水,他再次五体投地的向崇祯叩头请罪,为自家君主分辨。声明蛮夷入侵期间的一些文告,并非是李倧首肯,而是一些投降蛮夷的官员假王命发表的伪命云云。

    朱由检看了一眼一旁默不作声的沈器远,方才悠悠说道:“那你们来说说,朕从后金那里取回的这些册封文书和赏赐物件,究竟应该怎么处置为好?”

    金尚宪和沈器远赶紧回道:“还请陛下再次赐下,令我朝鲜上下感召陛下之圣德,父母之邦之恩情。”

    “朕再次赐给朝鲜,现在的朝鲜就守得住它们吗?还是说,下次朕还要从后金那里再索要一次,整天给你们擦屁股?都被胡虏蹂躏成这样了,朝鲜上下还要对我大明的帮助挑三拣四,难不成李倧真以为,除了他就没人可以坐朝鲜王的位子了?”朱由检突然变色,向两人呵斥道。

    金尚宪一时尚未转过弯来,但是沈器远已经开口回道:“陛下息怒,臣等并不敢对天朝的帮助挑三拣四,只是天朝派兵驻扎朝鲜,并派人督促朝鲜内政改革,兹事体大,臣等不敢不经过君主,就擅自答应下来,还请陛下明鉴。”

    朱由检却不以为意的回道:“朝鲜,大明之属国也;朝鲜王,朕之臣子也。什么时候,朕之诏令,还需要臣子认可了。

    朕没有追究李倧向蛮夷屈膝,并毁坏朝鲜历代国王向我大明的誓约,已经很是看在朝鲜历代国王对我大明一直恭敬的份上了。

    但是,这不代表朕可以容忍朝鲜内政继续这么混乱下去,一帮向蛮夷屈服的乱臣把持朝鲜内政,盘剥朝鲜百姓以供养胡虏攻打我国。”

    朱由检停了停,看了一声不吭的金尚宪和沈器远一眼,方才严厉而平静的继续说道:“朕今日召见你们,也就是想要告诉你们。驻兵也好,派驻朝鲜大臣也好,朕的目的只有一个,朝鲜不可为胡虏所用,否则朕就要先将朝鲜驱逐出华夏体系。

    当然,只要朝鲜改革自强,拥有了保卫自己的力量,朕到时自会撤回驻军和朝鲜大臣。现在,你们再告诉朕,你们对朕派遣朝鲜驻军和朝鲜大臣,到底还有什么意见?”

    年轻气盛的皇帝说的这番话语,让金尚宪和沈器远不由对视苦笑,即便他们心中有着再多顾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