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双方很快就开始接触了起来,信号计划实质上就是为传递军事情报开通的一个讯息传送系统。这种讯息传递起自皇帝的一个设想,及利用光学原理,把文字变成讯号传递出去,从而取代兵部传递军情的数百里加急的马递业务。

    不过想要建立这样一条前所未有的信息传递路线,不仅要修建大量的中继站点,还要培训出足够操纵信号机的人员,这是一项投入相当大且看不到收益的计划。户部和总理衙门都不愿意为这个计划投钱,而内务府投资的计划太多,这个看似不怎么重要的计划也就被搁置了。

    直到交通邮政部的官员感受到了危机,于是拿出了大笔的资金投建了义州…锦州…北京这条讯息传递系统,这才算是初步建成了这条实验线路。虽然崇祯十二年年初已经完成了这条线路,但是几次实验传递的信息都出现了缺失和错误,因此一度被人怀疑这条线路的实用性。

    如果不是田仰咬着牙坚持投入资金下去,总参谋部和燕京大学的教授们都差点要放弃这条臂板信号系统,转而继续建设军鸽传递系统了。

    在交通邮政部近乎无限资金的投入下,信号传输路线所用的信号机正变得越来越完善,而密码学和相关数学的研究也是不断出现了新的成果。

    听到陈万新的叫喊声,义州邮政所的所长黄承武顿时从面前的邮件上挪开了视线,看着走进来的陈万新有些惊讶的说道:“你问这个干吗?不过你来的真巧,明天我们正要做第44次测试。”

    陈万新顿时喜笑颜开的说道:“那就太好了,能不能把测试的内容改一改,我有一个紧急讯息要传回北京,如果赶列车回去,起码要10天,我希望明天就能传到京城去。”

    黄承武想了想说道:“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要传给谁?太复杂的消息可能不行。”

    陈万新想了想,从柜面上拿过了一张白纸,然后在上面写了一句话,接着递给黄承武说道:“不复杂,就那么一句话。”

    黄承武看了一眼白纸,上面写着“携200支猎鹿枪速来义州,甥万新。”这样一句话。他随即点头说道:“就这样一句话啊,那可以。你明日八点过来和我一起发消息,收讯人是谁?”

    陈万新松了口气,立即说道:“是我舅舅,江南制造局北京办事处的主管魏晨西…”

    第二日一早,八点没到陈万新就到了邮政所,这一日的天气很好,阳光灿烂,万里睛空。黄承武随即带着陈万新来到了义州城东南城墙上。这里竖立着一台三人多高的木铁机器,由1根支撑桅杆和6根信号臂组成。

    陈万新很有兴趣的看着黄承武带着两名帮手扳动信号机,他很快就看明白了这部信号机的运作方式,每根信号臂都设有3个摆放位置,通过6根信号臂不同位置的组合,便可实现字母和数字信息的编码。

    而在远处的信号站配备望远镜,就能看到相邻的站点发出的信号,收集信号之后再向下一站传送下去。

    虽然只有30多字的讯息,但黄承武却很谨慎的发了三次,花费了大约3分多钟。看着他忙完之后,陈万新不由大感兴趣的问道:“这样传递到京城,需要多少时间?日落前能到吗?”

    工作并不复杂,但是黄承武却紧张的冒出了汗,他拿着手帕擦了擦额头后,有些心不在焉的说道:“每12公里一个信号站,大致一个小时传递120公里。我们距离北京约520公里,大概4个半小时就能传到京城。

    等下午3点过来等待传回的消息就知道成功还是不成功了。另外你要传递的讯息,昨晚已经跟着邮政列车送出了,即便信号传递不成功,十天之后也能送到京城…”

    事实上这次的信号传递并没有出错,再经过了十个月的反复测试之后,一种利用光学原理的信号传递系统终于被大明人给完成了。

    信号传递系统一经成熟,很快就成为了军队和商人的最爱。而铁路部门也随之利用它作为了列车调配的传递方式,这大大的增加了列车运行的效率。

    当然在初期,这种讯息传递的费用是相当高昂的,千里之内每个字大约值一个大明元,千里之外的距离则每增加五百里就需要加0。5元。

第667章 围一() 
南北走向的医巫闾山是内蒙高原和和辽河平原的分界线,它的长度虽然达到了上千公里,但是多数山头的海拔却并不是很高。比如北镇西面的主峰望海山,经过明军的测算不过海拔800多米,至于其他副山大多在海拔3…600米左右,极少数地区甚至只有海拔200米的样子。

    但是这里的小气候因为适合植物生长,因此整条山脉只要有土的地方都长满了树木。而即便是悬崖峭壁上也都有半人高的杂草灌木覆盖着。按照某些地理学者的猜测,医巫闾山乃是周边地区下沉而形成的山脉,因此大部分山头都是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的。

    这就使得医巫闾山虽然山势不高,但却极为陡峭。因此穿越医巫闾山的各处山口,也就成为了明军和清军争夺的焦点。

    由于医巫闾山太过漫长,明军便将这条山脉分成了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四个区域,不过真正吸引明清激烈争夺的地方,只在中部和南部山区。更确切一些的话,应该是以主峰望海山为中心的,南北30余公里的各处山口。

    医巫闾山曾经是辽国的龙兴之地,望海山上的望海堂就曾经是辽太祖长子耶律倍的读书处,因为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从山上直接望到渤海而起了望海山这个名字。望海山下东边的山谷里还葬有耶律倍的显陵和景宗耶律贤的乾陵。

    是以从辽代开始,医巫闾山就开始不断被营建,到了此时山中的名胜古迹已经超过了上百幢。这些寺庙楼阁大多建在山中视野开阔且难得平坦的空地上,都不需要改动就能够成为一处坚固的堡寨,因此也就成为了两军争夺的焦点。

    望海堂、双线天、鹅头峰、十八蹬、南天门、老爷岭圣清宫上、下院、圣水桥、大石棚、玉泉寺、清安寺等,都是各处通道必经之处。在岳托抵达之前,明军凭借着臼炮这种专门攻城的炮具,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一连夺下了多处要点。

    但是随着岳托抵达北镇调整部署之后,进展过快的明军就遇到了危机。清军派出的小股部队先穿过了密林峭壁切断了明军的后勤,然后再集中兵力一一攻取那些被孤立的堡寨,一时之间又收复了十余个堡寨。

    到了十月上旬时,明清双方在医巫闾山的态势又差不多稳定了下来。不过对于清军那些插入敌后的小股部队而言,在明军阵地后方的活动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兀零策和那布都是来自黑龙江中游的索伦人,他们被迁移到沈阳分入八旗还不足3年。虽然沈阳的物资要比原先的故乡充足的多,只要手上有钱就能购买的到。但是对于这些新加入不久的新满人来说,沈阳依然及不上自己的故乡。

    虽然他们的家乡没有烟酒糖这类物产,但是不管是山林里的野物,还是黑龙江里的鱼产都是公有的。任何人肚子饿了就能去狩猎打鱼,没听说过还要受到什么限制的。但是在沈阳,山林和河流都是有主之物,想要打猎和捕鱼就需要跑出沈阳很远的地方。

    如果在别人的山林和河流中打猎捕鱼,轻则没收了一天的收获,重则被送往官府治罪。这种封建领主的权力,让这些还处于原始**的索伦人深感疑惑。不过鉴于大汗所拥有的强大武力,这些刚刚成为新满人的索伦人还是选择了服从。

    但是,他们为旗主和大汗当差,获得的那点俸禄,刚开始还能养家糊口,可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就连自己都难以养活了。那些老满人还好,仗着家中还有些积蓄能够忍耐下去,但是对于新满人来说,这无疑是要了他们的命了。

    不过随着大汗开启宫库平抑物价,并开始查处那些制造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后,性子淳朴的新满人也就被安抚了下来。而战争的开启,也使得如兀零策、那布这些自持技艺了得,能够在战场上获取军功以改善生活的新满人,很快就把心情转移到了战场上如何立功的心思上去了。

    虽然大汗登基后所立诸事令诸贝勒大臣们甚有怨言,但是对于底层的满人来说,大汗还是一个言而有信的君主。特别是其提拔底层有功将士还是不遗余力的。比如当日入关攻占三屯营时首个登上城头的正白旗小校萨木哈图,就立刻被大汗擢为备御;世袭罔替;赐号巴图鲁,一时传为了八旗的佳话,不少底层满人都希望成为下一个萨木哈图。

    当然,对于那些占据了高位的老满人来说,黄台吉的这种举动自然是得不到他们认同的。只不过当日后金毕竟是处于一个上升阶段,八旗和后金国的势力都在急剧扩张,新的职位不断的涌现出来,就算提拔了一部分底层满人,也依然威胁不到老满洲亲贵的利益,因此新旧满人之间的矛盾才没有爆发出来。

    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大清国内原本处于第一位的满汉矛盾,开始渐渐让位于老满洲的既得利益者和一无所有的新满洲人之间的冲突了。这也是因为大清始终不能突破明国和蒙古部族设下的封锁线,国内上升空间渐渐消失的缘故。

    不过对兀零策和那布来说,他们距离这个层次还太远,只是一心想要立功受赏,因此反而没有意识到国内所发生的这些变化。

    在沈阳城内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刚归化不久的索伦人看起来极为的笨拙和毫无常识,但是一到了战场上,特别是这种自由出击的山林作战中,他们立刻恢复了自小在白山黑水间成长所练就的技艺了。

    白杆兵虽然有着西南山地作战的丰富经验,但是热带森林和寒带森林所要面对的危险还是有所区别的。而索伦人丰富的狩猎大型猛兽的经验,也不是白杆兵能够相比的,更不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