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明军堪堪布成方阵时,清军骑兵已经开始发起了进攻,李佑的战前鼓动于是便只说了一句话:“诸君,祖国需要你们格尽职守…”
之后马蹄声便淹没了李佑的声音,接下来只剩下了各排军官大声吼叫、火枪开火、刺刀或马刀刺入人体发出的惨叫等各种声音了。
劳萨冲到明军阵前时已经有些后悔了,他没有预料道明军布阵的速度会这么快,就算是浑河之战中让他难以入睡的川浙军,恐怕也做不到在这么短时间内布成一个方阵。
如此一来,等他们冲到明军跟前时,面对的就不是一群没有队形的士兵,而是一整只列好阵的军队了。
骑兵攻击成列明军时,最好的办法自然不是蒙着头猛冲,而是应当采取办法引起明军阵列的涣散,然后再冲破阵列。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劳萨也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停下来了,否则自己这边的士兵倒是要先混乱起来了。
于是他只能不断的加速,试图利用马匹的冲力去冲破对面明军的阵列。跟随劳萨冲锋的虽然只有百骑,但是骑兵的威势可比步兵强太多了,当这百余骑从正面冲过来时,遮天蔽日的尘土里似乎藏了千军万马一般。
当然,清军骑兵冲锋时虽然看起来紧密,但也远不及明军骑兵腿挨着腿的墙式冲锋更紧密。队首十余名骑兵展开的冲锋正面面也超过了30米,足足是明军空心方阵正面的一倍。倒是在明军的左侧,珠三率领的那一牛录骑兵,正面刚好覆盖了明军方阵的正面。
不过珠三绕了点路,先抵达明军这个方阵的,反而是劳萨这百骑人马。位于队伍正中的劳萨,在奔跑的过程之后竭力想要调整方向,好让自己正正的撞入到明军的阵列中去,但是护卫在他身边的侍卫们却不这么想,他们有意无意的挡住了劳萨坐骑的转向,正好让劳萨从明军方阵的左侧擦过去。
毕竟按照满人的军规,主帅若是战死,他们这些护卫可一个都活不了。面对汉人摆好阵列的军队不战,这可是连蒙古人都知道的事,他们这些打老了仗的满人又怎么会不知道。
看着明军这三排刺刀,最先冲击的人马肯定很难活命。普通的满人骑兵死了也就算了,要是劳萨死在这里,他们这一仗就算打赢了也是得不偿失。
数百米的路程,对冲锋的骑兵来说不过半分多钟的时间而已,待到劳萨察觉时,他已经无法再调整自己的冲锋路线了,这令这位满洲老将极为不满,从明军阵侧冲过之后,他动用了马鞭把挡路的亲卫赶走,这才缓缓的停下了坐骑,向着后方张望去。
就在劳萨冲过明军方阵的那一瞬间,他右侧的部下已经直直的向着明军方阵正面冲去了。虽然明军的排枪打倒了最前方的十来骑,但是后方的清军骑兵还是趁着明军枪弹放尽的空间,硬生生的撞进了阵列中。
虽说蒙古马并不高大,而满人的骑兵也不是什么重骑兵,但是一匹马加上骑兵的重量,也超过了半吨。
如果不是前头最高速的排头骑兵被明军给打倒了,全速奔跑的骑兵基本上可以一次冲出一个缺口来。
至于现在么,被发狂的马匹深深陷入在了明军的阵列内,被七、八把刺刀深深的扎入了马腹,运气不好的明军士兵则被马匹最后挣扎时用马蹄踩碎了头骨或是肩膀,至于马匹上的清军骑士也摔下了马,被明军士兵用刺刀从没有防护的脖子处刺死。
虽然这等不畏生死冲阵的骑兵不过三、四人,但是已经把明军正面搅的一团混乱了,后方的清军骑兵虽然放慢了速度,但是却不断的试图扩大明军阵列上的缺口,想要把明军的阵列驱散。
也就在这个时候,从右侧赶来的珠三所部也冲到了,刚刚骑兵冲击明军阵列的行动在右侧又发生了一遍。在劳萨的眼中,这只明军已经岌岌可危,只要再加一把劲,对方就要全面崩溃了。
他看了一眼耀州城下还在集结的明军,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回头,先把这只明军彻底摧毁了,再去进攻城下的明军。”
站在红旗下的李佑一手拿着短火枪,一手拿着指挥刀,在阵内不停的发号施令着。不过他的命令开始难以传递出去了,两面受敌的方阵,使得明军士兵正开始失去组织,陷入到了各自为战的困境之内。
而此时冲过方阵的那股骑兵再次调头返回,看到这一场景,连李佑自己都差不多绝望了。而就在清军正面的缺口越来越大,明军士兵纷纷被清军骑兵砍到时,一名明军将士显然杀红了眼,在退到身后的*桶后,竟然不管不顾的装上了*,点燃后抱着*桶冲进了缺口中的骑兵群里。
这名明军士兵固然是尸骨无存,但是他身边附近的骑兵也被炸倒了一片。在这样激烈的战斗中,英雄的出现总是能够激发出自己这方的士气的。
随着这名普通士兵的自我牺牲,终于让原本有些慌乱的明军士兵恢复了勇气,开始重整旗鼓和身边的同伴们联合起来共同对付面前的敌人。
看着自己的部下尚没有放弃战斗,李佑终于振奋了起来。他此时突然想起,自己还带来了一批*,这种从*改变而来的*缩小了装药量,但还是足足有3斤重,因为难以投掷,原本是用来守备耀州城时使用的。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投掷的这么远了,毕竟这些骑兵就和明军纠缠在一起。于是他召集了身边能找到的机动士兵,让他们拿出这些*向这些清军骑兵投掷甚至滚过去。
清军最大的问题,还是冲击明军阵列的骑兵数量过少了,无法在第一时间突破明军的阵列,毕竟像那些敢于决死冲锋的满人骑兵,在劳萨手下也是属于绝对的精锐,这一仗实已对劳萨手中的部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而劳萨本人绕过明军方阵,也使得不少清军骑兵失去了几分拼命的心思,在战斗中稍稍放缓了些攻击,以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性命。
当明军士兵抱着*桶冲入骑兵群中后,清军的士气顿时为之一挫。此消彼长之下,之前清军勇士冲杀出来的缺口,反倒是被明军慢慢堵回去了。
当明军士兵拿着硕大的*往清军骑兵人群里丢去时,清军这边终于开始沮丧而向后方退去了。虽然明军的空心方阵已经快要变成一个三角形了,但是明军总算是守住了最后的机会,没有出现全军溃散的局面。
第686章 耀州城下三()
“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当劳萨带着跑空的部下调头回击明军时,他发觉自己已经失去了克敌制胜的良机。
明军士兵抱着*桶和自家骑兵同归于尽的疯狂举动,将自家骑兵最后的勇气也给消耗光了,这使得当劳萨回头之时,之前进攻明军的满清骑兵已经向后退却了。劳萨率领的3、40名骑兵需要面对的,依然还是一排整齐的明军阵列。
在经过了刚刚最危急的时刻之后,这些明军士兵显然正处于士气最高昂的状态,看着这些明军士兵的眼睛,劳萨便知道自己此刻再发起冲锋,不过是多损伤自家士卒的性命罢了。
再距离明军阵列还有二十余步时,劳萨终于拨转了马头,引导着部下从明军阵列前横行而过了。这令对面的明军指挥官也是松了口气,刚刚为了支援受攻击的那两面,这些明军士兵已经打出了手中火枪的子弹,现在还没来得及装填呢。
清军骑兵的避让,总算是给了他们一个喘息的机会。当劳萨绕过明军方阵,和自己的部下重新汇合之后,他才发现在刚刚的冲阵中,他起码损失了40多骑,其中一半是跟随了他多年的老八旗,这令他甚为心疼。
毕竟一个老八旗在战场上足以抵得上三名青年八旗,不少人可是经历过萨尔浒之战等历次大战役培养出来的,可不是现在这些年少不更事的八旗子弟可相提并论的。
而就在他清点着自己的损失的时候,被他派去夺取明军火炮阵地的佟噶尔也大哭着跑了回来,他还没到劳萨的跟前,就已经大声的哭诉到:“那些明人实在太狠毒了,趁着我们和他们的士兵纠缠在一起时,直接向战场上发炮,我冲到前方的20余骑都被明军的火炮打死了…”
劳萨脸色铁青的看着佟噶尔身后那些掉了魂似的骑兵,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错估了明军整队速度的他,最终把一锅快要熟的饭都给打翻了。
看着身边这些气喘吁吁的部下,劳萨知道自己这些部下也是到了强弩之末。他们满人可也不是牲口,在连续数日的强行军下,能够发起刚刚这样的攻击一次,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再接下去继续攻击,只会徒耗体力和马力,一次力度不及一次罢了。失去了速度的骑兵,面对这些如此坚韧而疯狂的敌人,无疑是去送死。
在部下们的注视下,劳萨终于开口说道:“城里的守军现在总应该反应过来了,让他们整军出城野战,缠住这股明军。我们先休息,给马匹喂食进水,先缓一缓力气,耀州距离营口50里,我就不信他们能够飞回去…”
站在阵中关注清军骑兵动向的李佑,看到这些骑兵下马开始休息,心里即松了口气,却也不由担忧了起来。清军放弃继续进攻,固然让他有时间调整兵力应对,但是也意味着对方的主将并不是一个蛮干的人,这也就意味着对方下次的攻击也许会更致命。
刚刚的一仗,明军损失了近百人,和那些清军丢下的尸体相比,战损比几乎是2:1。每两名明军的伤亡才换来了一名清军骑兵的死亡。
这还是因为明军控制了战场,所以伤员都抢救了回来,否则明军的损失会更大。也许这样的战绩传到后方,会被某些官员认为是一场大胜,但是对于李佑来说,这样的战绩就是自己的失败。
他可不是那些远离战场的官员,对于那些官员来说,明军的伤亡也就是一个数字。但是对于他来说,这里每一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