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前任大阪总督叶雨轩的设计下,太阁幕府的权力架构其实同传统的日本幕府有着极大的区别。叶雨轩是依照崇祯的意思,对于权力进行了分散设计,目的是使幕府各个部门无法获得压倒性的力量,从而团结起来对抗总督府的统治。

    总的来说,就是总督府掌握了军事最高指挥权,最高司法裁判权,海关控制权力及对幕府官员的监督权力。而大阪幕府则拥有行政权、普通司法裁判权、军队建设及日常管理权力。由大阪市民会议转变而来的日本民议会则拥有税收权力和民事立法权,各藩代表会议除了审核民议会提出的各项议案之外,还拥有刑事立法权和征召义务兵的权力。

    一眼看去,幕府的权力基本都在日本人自己手里,但如果离开了总督府的协调,这些部门就无法做出任何一项全体能够通过的政策。这也就是为什么,萨摩和长州两藩这么反感现在的大阪幕府,因为他们觉得本应该是由他们五大老会议掌控的权力,都被五奉常及民议会给架空了。

    而民众对此感到不满的则是,但凡他们通过的有利于民众的政策,总是被大名和武士控制的各藩代表会议给否决了。这也是他们支持尊王攘夷分子,希望能够借助他们的力量对幕府进行打击,从而扩大民议会的权力。

    当然,随着朝廷出面对尊王攘夷分子的驳斥,认为这些藩士、浪人是挂羊头卖狗肉,明面上叫嚷着尊王,但实际却是想要威胁朝廷,以图谋不轨之后,舆论的风向开始转变了,而民众的想法也跟着转换了。

    水野信古和池田光政商议完毕之后,便和其他奉常进行了讨论,接着又和吉川幸助跑去了总督府,向周堪赓进行了汇报。

    吉川幸助如此对周堪赓说道:“下官等经过讨论,认为在军事上应该兵分两路,一路从陆上走神户前往中国,一路从海路前往九州再跨海攻击长州藩;在政治上则应该先以朝廷的名义迫使周边诸藩表态,然后再联合周边诸藩逼迫萨摩藩更改立场,然后联合萨摩等西南强藩合击长州一藩。

    这一仗的目的不在于消灭几只中国地区的浪人、农民组成的乱军,而是要拆毁萨长联盟,并震慑熊本等西南强藩。打完了这一仗之后,下官希望能够对于幕府体制进行更改,由五大老及五奉常的松散体制,改为权力更为集中的内阁总理制度,效仿大明成立各部,以削弱各藩大名、武士的权力。

    这样一来,幕府就能更好的从各地征购各种物料,以供应大明的需要。而且削弱了这些大名、武士的权力之后,也能够减轻农民的负担,从而减少这些农民对于幕府政策和外来者的怨气。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周堪赓思考了许久,终于还是觉得到,当前最为迫切的还是在于如何有效率的搜刮日本的物资,而不是考量如何更好的控制日本。于是点了点头说道:“可,不过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我不希望这场战争影响到明年的中日贸易。否则的话,我会选择和萨摩、长州两藩妥协的方案。”

    “当然,大人。”吉川幸助压抑住了内心的狂喜,平静的回复道。这一刻,日本的命运终于回到了日本人的手中。

    

第777章 海外起波澜十九() 
自唐时日本派出遣唐使向大陆学习中原的文化开始,日本这个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就被中原文明深深的影响了。对于日本来说,从大陆文明中传来的诸多事物中排名前三的,应当是文字、佛法和茶了。

    不过对于文字和佛法的日本化不同,日本对于茶文化倒是一直试图保持着从大陆传入的原汁原味为荣。和其他大多事物从唐时便传入日本不同,茶叶和茶文化传入日本的时间不过才4、5百年而已。

    而茶叶和茶文化的初传播者,乃是被日本人称之为茶祖的日本临济宗的初祖…荣西禅师。这位禅师在大宋求取佛法之余,还从大宋带回了茶种和蒸青之法,从而使得茶叶和茶文化开始在日本传播开来。

    战国末期在千利休等一干茶人的努力推广下,加上各地大名的带动下,茶终于成为了日本的流行饮品。虽然日本的上层人士依然认为最好的茶叶出自大陆,但是他们却对大陆现在流行的炒青制茶法不以为然,还是推崇从宋时流传下来的蒸青制茶法,因此虽然日本各地还在大量进口来自大陆的茶叶,但是日本自己的茶业也正迅速的成长着。

    萨摩藩位于九州岛西南部,这是一片位于火山地带的土地,领内除了大量的山脉与河川之外,萨摩藩最大的特色也只有诸多的温泉了。也因为火山众多,使得藩内的核心地区基本被火山灰的堆积物覆盖着,正是凭借着这些火山灰改良了当地的土质,使得萨摩藩虽然平原稀少,但是土地却并不贫瘠。

    当然,和藩内诸多的武士人口相比,萨摩藩的土地还是显得过于狭小了,所以在德川氏平定天下之后,萨摩藩依然还是采取了对于外海诸岛的拓展活动,并成功的拿下了琉球群岛的控制权,这一度改善了萨摩藩的财政状况。

    可是随着大明再次向外扩张势力之后,萨摩藩也是最先受到打击的日本诸侯,它不仅失去了琉球诸岛,甚至连种子岛分家都在大明的支持下独立了出去。不过有所失必有所得,失去了种子岛和琉球群岛的萨摩藩,却在日本开海之后成为了和大明贸易往来最为频繁的一个日本藩国。

    萨摩的火山灰、硫磺、木材成为了出口的大宗货物,而从大明传入的各种美洲植物,则极大的增加了萨摩的粮食产量。这使得萨摩藩虽然失去了种子岛和琉球群岛,但是藩内的财政并没有恶化下去。

    而且鹿儿岛地区的地形和气候又极适合茶树的生长,只不过此前萨摩人一直不懂如何侍弄这些茶树,当明国商人带着先进的种植茶树经验到来之后,萨摩出产的茶叶品质就开始快速上升,当地适合茶树种植的地区也大批的开辟为茶园,这对于藩内的财政来说,都是比较积极的影响。

    可萨摩藩的大部分武士却对现状越来越为不满,因为经济上的繁荣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反而带来了物价的上涨,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困难。掌握了同明国贸易的家老、武士,投资兴建工厂和船厂的商人,种植茶叶和棉花的地主,固然是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了大量财富,但是依赖固定俸禄生活的中、下级武士,他们发觉自己的生活居然还比不上那些他们原本看不起的手工业者,这就让人三观破裂了。毕竟大多数人成为武士的目的,不就是想要过的比平民更好一些么。

    于是,享受着开海利益好处的萨摩藩,却出现了众多闭关锁国论的支持者。这些武士们天真的以为,只要把外国人赶出日本,他们就能回到过去受人尊敬的时代。而那些农民和商人创造出来的财富,也会落入到他们的口袋之中。

    这股力量是如此的强大,使得萨摩藩的当家领主岛津光久也不敢正面驳斥,而是采取了不予评论的态度。岛津光久的这种态度,自然也就使得领内尊王攘夷思想开始大肆传播,使得萨摩的武士们从原本敌对江户幕府的态度转变为了敌对大阪幕府的新姿态。

    当然赖以支撑这些萨摩武士底气的,乃是利用对外贸易盈余从大明购入的大量火绳枪和佛郎机炮,还有一部分自制的火枪。就萨摩人自己看来,利用这些武器装备起来的萨摩武士团和萨摩家控制的一个正式师团编制的国家军队,对付大阪那些商贩市民组成的部队,可谓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直到沐天波带着明国及大阪幕府的联合舰队出现在鹿儿岛附近的海面,建于城山山麓上的鹤丸城内,萨摩藩的领主岛津氏正同家臣们紧急商议着眼下的时局。

    仅仅在一个多月之前,尊王攘夷志士利用各地农民发动的米骚动运动,转变为了一场反对幕府统治的起义运动,看起来尊王攘夷运动的前景还是一片大好。但是随着内大臣德大寺的被刺杀事件开始,形势就急转而下了。

    不仅朝廷亲自下诏斥责各地出现的尊王攘夷活动是一群逆贼的野心之举,还声称是有人为了挑拨幕府和朝廷之间的关系而暗杀了内大臣,接着表示一定不会放过暗杀内大臣的主使人的。之后得到朝廷诏书的大阪幕府就开始发文各藩,要求各藩以出兵来表明自己的清白。

    面对朝廷和幕府的双重压力,原本对尊王攘夷运动不太感冒的藩国很快就公开响应了幕府的号召,这些藩国的表态又接着影响到了那些原本处于中立立场的藩国,这就像是一块挨着一块倒下的积木一样,一旦开始就似乎无法停止了。

    当萨摩藩这边刚刚接到四国岛上的阿波、土佐两藩倒向大阪幕府时,联合舰队就已经出现在萨摩湾内了,这简直让萨摩人措手不及。

    因为继位没多久而甚少在藩政问题上发言的家主岛津光久,此时也忍不住气急败坏的向主持着藩政的岛津久章、岛津久庆两人发难道:“你们之前不是说,山内家和蜂须贺家对于大阪并无多少忠诚,你们有把握令这两家至少保持中立的吗?另外,究竟是谁派遣了人员去京都暗杀了内大臣?你们究竟有没有预闻此事?”

    岛津久章、岛津久庆两人虽然是岛津光久的妹夫,但是两人的年纪都比光久大的多,在岛津的家臣团中声望也不错,都以开明而著称,他们也是家老中积极支持尊王攘夷的人物。

    这一次,也是他们力主同长州藩结盟,借尊王攘夷的运动发起倒幕行动,从而变革幕政的主要推手。面对岛津光久的质问,岛津久章虽然脸色难看,但还是拜倒谢罪道:“臣有罪,未能预料到野中兼山此人居然如此狂妄,不顾山内家诸多家臣的反对,独断专行的倒向了幕府。正因为山内家的表态,蜂须贺家无法面临腹背受敌的威胁,只好投向了幕府…”

    “我要的是解释吗?我要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