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年来还数次写信打探老师的消息,似乎想要对老师有所不利。这个人可真是彻底的小人啊,望老师回国之后,切不可被其的花言巧语所蒙蔽。”

    这次张溥倒是露出了几分真心的笑容,对着吴伟业说道:“你且把心放回肚子里去,只要我能够搞定北京的事,就吴昌时这个人,我反手也就将他镇压了。只不过复社么…还是且让他去折腾吧。”

    直到张溥上了船,对他挥手作别为止,吴伟业也没能想明白,为何张溥会说由得吴昌时折腾复社这句话,这可是老师辛辛苦苦筹集起来的文社啊。

    吴伟业不明白的东西,站在船头看着碧海蓝天,和绕着船帆飞舞的海鸥的张溥自然是心有成算的。他在日本这些年可没有白待,特别是经历了这一次日本幕府同地方藩阀之间的战事之后,他总算想明白了,自己这前半生究竟错在了什么地方,而现在这位在位的大明天子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相比起代表着自己过去的复社,张溥现在已经毫无兴趣了,他所看重的是皇帝的赏识和可以展布自己才能的政治舞台,而不是同一班自以为是的文人玩什么政治游戏。

    载着大阪幕府访明使团和张溥的“海安号”大帆船,在崇祯十四年四月二十四日从大阪出发,于五月九日抵达了上海。一行人在上海修整了三天,游览了上海市区的街道景象,然后改坐“普宁号”沙船北上,十一天后抵达青岛。在此地换乘铁路,最后于五月二十五日抵达了京城朝阳门车站,耗时将近一月。

    在这由南向北的旅程里,虽然幕府使团没能进入内地,从运河北上,但是在经过山东时,这些幕府官员还是看到了去年大荒给地方上带去的影响。而且在有限的停车休息时间里,他们同当地人交谈后发现,今年山东也依旧有着旱情的威胁,自四月底开始,山东多个地区都没有下过一场雨水了。

    不过吉川幸助等人也观察到,虽然铁路沿线可见的农田里,干旱的土地都裂开了一道道口子,但是山东的社会秩序还算保持着稳定,铁路停靠的车站同青岛港口,有着大量的苦力在努力工作着,显然山东虽然受了灾,但是百姓到还没有失去活下去的希望。

    而当他们乘坐的列车过了山东边境,进入到河北境内之后,视野内的农田作物就变得有生气多了。虽然河北也是月余没有下雨了,但是自崇祯元年开始的对海河水系的改造工程和大量的水库及水井修建,使得河北的形势比山东要乐观的多。

    见过了山东、河北两地的社会状况之后,吉川幸助终于确定了,此次来到大明,他们究竟要持何种态度了。而抵达了京城之后,张溥也干脆的同吉川幸助告辞,准备去寻找实现自己梦想的希望去了。

    =

    

第822章 梦想二() 
在朝阳门车站的站台上离开了日本使团之后,张溥便带着两名家仆独自出了车站,雇了一辆出租马车入了城。在马车夫的介绍下,张溥在进贤街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

    这家客栈平日里接待的大多是入京考试或游学的士子,因此房间收拾的还算干净,即便是略有些洁癖的张溥看过了房间之后也感到了满意。

    虽说他这几年被流放于海外,但是大阪大学作为一家依靠赔款修建起来的大学,给与聘请教授学者的薪金可是相当丰厚的,比如张溥就拿到了80大明元每月,如果再加上幕府给予的外国学者津贴,他一年的收入就是1200元左右,也就是一名普通日本工人年收入的20倍,一名大明普通工人年收入的15倍。

    张溥最终租下了一个独立的跨院,租期三月,租金为45元,包中、晚两餐。解决了在京城的居住问题之后,他看着天色还早,便令一名年纪较轻的家仆在院内整理行李,自己则带着一名老仆,前往了东直门。

    约莫到了下午四点多钟,张溥终于找到了位于东直门内北小街针线胡同内的范宅。他随令老仆上前叫门,并将四海贸易公司驻日本代表交给自己的信件送了进去。

    不久便有一位年轻人匆匆的跑了出来,对着张溥行礼后礼貌的说道:“多谢张先生千里迢迢带来三叔的家书,不过父亲现在尚未回府。先生可否留下一个地址,也好待家父回来之后,让在下回报。”

    看着对方虽然客气但并无意邀请自己入内的意思,张溥也无意报上自己的名号,只是留下了自己在京城的寓所地址,便带着家仆施施然离去了。

    离开这边之后,张溥也不急着回府,而是慢悠悠的在京城逛了起来。距离他上次来京,也差不多过去了十年,那时候京城的街道才开始整修,许多地方还是黄土铺填,一旦遇到雨水天气,这街头就是一处接一处的烂泥潭,如果是骡马经常经过的地方,更是多了一些牲畜的粪便作为烂泥的养料。行人经过不仅要担心弄脏了衣服,酸臭味更是熏得让人屏息快跑。

    而天气即便晴朗起来,这街上晒干的干土粪便遇到大风天,也是能够刮上天去,污了大半个城市的住户家里的。不过这十年过去之后,小巷子里大约还依旧保持着原样之外,这大小街道上都已经浇筑上了混凝土,还以废砖和小方砖铺设了人行道,再加上街道两侧设置的排水沟,人走在这硬化的路面上,终于不必担心踩进什么不明物体构筑起来的烂泥潭里去了,更不必掩着鼻子逃离某些路段了。

    更让张溥感到惊讶的是,在主要街道两侧的人行道上,不仅修建了大量花坛,还有着许多用于照明的路灯。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走在这样的街道上,显然都很让人放松。在张溥的记忆中,还从没有一个城市搞过这么大面积的城市绿化和照明工程呢。

    哪怕是富裕无比的南京、苏州和上海,也最多只在富商缙绅门前有着这样一点绿化和夜晚的光明,其他大部分的城区街道都是放任自流无人管理的。

    在惊讶于京城衙门在这种小地方的奢靡之外,张溥同样也看到了这座城市中普通百姓的勃勃生气。这不是京城百姓居于天子脚下,对外地人高人一等的傲慢和炫耀,而是真正对自己眼下生活充满希望的活泼生气。

    起码在十年前,他所看到的京城百姓大多是神色匆匆,弯腰缩头的走在路边,唯恐冲撞到什么贵人。而豪门贵仆则一个个昂首挺胸的走在道路正中,为自家主子开路,队伍前面的百姓稍稍躲避的慢一些,他们轻则当场斥骂,重则挥鞭驱赶。

    对于这样的京城面貌,几乎人人习以为常,最多也就是一些读书人非议下谁家过于跋扈,未尝有人敢站出来当众指责,这些勋贵豪门这等出行的方式是错误的。在这样的社会之中,百姓也只有在自己家中才能松上一口气,在外时那里还能活泼起来。

    但是现在的京城之中,不仅人车各行其道,就是车辆也统统都要靠边而行。再无过去那般,达官贵人的车架一动,就要堵住整条大街,把其他人马赶到两侧去的威风了。张溥同时也确认了,原本贵人、妇人出行常用的大小轿子已经很难看到了,取而代之的则是马车和人力车。

    勋贵豪门出行的方式变得低调了起来,虽然这让他们的出行失去了不少威势,但是在张溥看来,现在的京城交通却极为井然有序,让人看着就觉得舒服。特别是那种在轨道上奔跑的马车,快捷廉价还很方便,只是完全抹去了乘客的阶层之分,这也许会令某些人感到不快吧。

    当张溥于夜色中回到了自己的住所后,这一晚左思右想,久久未能合眼睡去,不过在临睡去之前,他倒是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认为自己这一趟京城没有白来。

    第二日快要响午的时候,正在房内翻看报纸的张溥便接到了家仆的汇报,言一位姓范的商人前来拜访。张溥一听便知道了来人是谁,他一边收起了桌上的报纸,一边对家仆平静的吩咐道:“你去请范员外进来,再去准备一些茶水上来。”

    在这名仆人的引导下,大明四海贸易公司董事范云昇走进了跨院,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正房台阶上的张溥。和他儿子相比,了解张溥身份的他可就热情多了。范云昇赶紧快走了几步,弯腰对着张溥行了一个大礼,这才直起身子说道:“张先生归国的事,我前些日子收到鸽书时已经有所了解了。不过犬子并不知道这件事,因此昨日才显得有些失礼,未能将先生留下,还请先生恕罪。”

    过去张溥对于范云昇这样的商人,一向是拿来当钱袋子用的,至于平日里则并不待见。反正他当日风头正劲,组建的几社、复社更是把江南才俊都一网打尽了,又有哪个商人敢在他面前摆架子。因此他对于商人的态度,从来都是招手即来,挥手则去。

    不过在海外流浪了这么久,张溥倒是改了不少脾气,今日见到范云昇对自己颇为恭敬,他也就顺势走下了台阶,握着他的双手笑容满面的说道:“范员外客气,此次入京还要多多仰仗员外,谈什么恕罪不恕罪的,咱们还是进屋慢慢说话。”

    看着张溥如此和气,比对方大不了几岁的范云昇一时也是颇为激动,毕竟张溥可是从前江南年轻文人的领袖之一啊。他的地位终究是和对方无法相较的,对方若是能够进入仕途,必然是要以入阁为目标的。在大明朝,钱总是及不上权力重要的。

    两人入屋后寒暄了几句,等到仆人将茶水送上之后,范云昇才进入了正题道:“我弟弟给我写的信,我昨晚已经看过。先生此次回京是想要有大作为的,还有着东海巡阅府和公司驻日本代表的支持。

    我不过是区区一个商人,自然不敢干涉先生的大事。不过先生出国这么久,在京城恐怕有些人生地不熟,因此若是有什么杂务,请尽管吩咐下来,我自当为先生奔走。”

    张溥思索了许久,方才对着范云昇问道:“若是我想见一见四海贸易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