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陈新正感觉松了口气的时候,朱由检却幽幽说道:“这怎么可能是民乱呢,门御史都拿身家性命打包票了,难道诸卿还要有所怀疑吗?黄首辅不必多虑。再说了,大军出动就要钱里还有银子吗?”
郭允厚不动声色的说道:“国库存银都有定数,边军粮饷尚无可着落,这京军打仗的钱粮,户部恐怕难以筹措。”
门陈新一口气顿时郁结在了胸口,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拿身家性命为吴家、王家、徐家做担保了。
门陈新终于忍不住想要为自己辩解的时候,朱由检再次阴沉的说道:“更何况,如门陈新所言,这如果是当地义民之壮举,难道诸位要出动大军去屠戮义民吗?诸卿这是要把朕置于何地?桀纣之君吗?”
朱由检的话硬生生的把群臣想要劝谏的话语堵了回去,不仅如此,朱由检还再次下令,顺义附近的各卫所都不许擅自出动攻击变民。
朝会因为这场突发事件中止了,黄立极等内阁大学士,还有兵部尚书等人匆匆赶去了内阁值房,等待更为准确的消息。
门陈新则被两名锦衣卫护送着,准备赶往顺义安抚变民去了。门陈新上了马车的时候,感觉自己心如死灰。现在的他只能寄希望于,这不是真正的民变而只是几位缙绅豪族的造势之举。
直到离开北京城,他依旧没想明白,田尔耕已经被召回京城问罪,而侵占卫所土地的事务也停止了,这些地方缙绅到底为什么还要做出这种无谋之举动。
到了下午,顺义传来的情报更为准确了,这是一场确切无误的民变,而且对方还举起了闻香教的大旗。
听到闻香教这个名字,顿时让内阁大臣们坐卧不安,黄立极再次向宫内进言,要求出兵平叛。
朱由检拒绝和大臣们见面,并令太监回话,“…朕的大臣怎么会和闻香教勾结,这必然是谣言…”
朱由检再次下令派出三名为顺义缙绅担保过官员,前去安抚,并下令锦衣卫接管京城九门,不许一兵一卒出京。
第205章 被羞辱的文震孟()
第二天朱由检若无其事的前往了嘉乐殿,这座宫中原本用来招待饮宴的场所,现在已经改建成了一个用于开会的会场。
以苏长青记忆中后世议会的样式,修建起来的环绕主席台的扇形会场,除了殿内那些柱子之外,基本上和他记忆中的会场没有什么区别。
被推选出来的代表一共有38名,但是候补代表却只有14名,因为除了江南几省之外,云南、贵州等偏远的省份只能勉强凑足正选的代表,根本没有多余的举子出任候补代表。
一方面是天启的去世太过突然,一些举子还没有做好上京的准备;另一方面,这时代的出行是一件相当耗费钱财的事,虽然身为举子有着诸多优惠,但是有些偏远地方的贫寒举子还是不会这么提早的上京。
朱由检原本想要让38名代表在自己面前一一投票,但是文震孟坚决反对,礼部尚书来宗道模棱两可。
因为顺义民变的事,黄立极、王在晋、孙承宗、刘宗周等人忧心忡忡,对这场决定新政成败的投票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了。
文震孟固执的坚持,也被这些大臣们在心里暗暗的埋怨着。他们现在最想要做的就是,让崇祯答应尽快对京畿地区的民变进行平乱,而不是在这里纠缠一些细枝末节。
但是崇祯拒绝和大臣们讨论,除了新政进行与否投票以外的任何政事。
文震孟的坚持渐渐引起了场内那些举子们的注目,会场内的气氛似乎有些异样。
朱由检很快就发觉了这种微妙的气氛变化,他并不想让文震孟变成举子眼中的悲情英雄。
虽然这些举子都有着功名之心,但是他们毕竟还没有踏入官场,大部分人还没有被现实磨砺成圆滑的老油条,如果这种情绪发酵下去,说不好会冒出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既然文太常一力坚持,那么就照着文太常的意思,进行匿名投票吧。不过在投票之前,朕要和各省举子单独见见面,文太常不会连这个都要干涉吧?”
文震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黄立极已经严厉的回答道:“陛下接见各省举子,本就是君王的权力,谁敢隔绝中外,意图蒙蔽上意?”
有了黄立极质问,其他人终于打消了反对的念头。在嘉乐殿边上的侧殿内,朱由检开始按照省份接见举子代表。
大明进士排名前几位的大省是:南直隶、浙江、江西、北直隶、福建五地。这些地区在每次科举中,最差的也能得到10个进士名额左右。
山东、河南、湖广、四川、山西处于中等水准,每次科举最少也有3、4人中举。
而陕西、广东、云南、贵州、广西、辽东都司这些地方,属于科举最落后的地区,不但会出现颗粒无收的状况,甚至有些地区十多年也未必能中上一名进士。
朱由检的打算是,把科举落后的几省纳入自己这边,科举中游的几省取得一半,则38票就能获得19票,只要再说动几省举子,就可以万无一失的通过了。
抱着这个想法,朱由检首先从科举落后的身份开始召见,他提出的收买条件很简单,也很现实。
推动了通商邮政部成立之后,他便要推动科举名额各省分配制的改革。也就是说300个进士名额,先分配给15个省各10个基本名额,剩下的150个进士名额才按照名次录取。
对于贵州、广西、辽东都司的举子来说,这无疑已经保证了他们这次前来报考的举子已经中举了。因为这三个地区上京的举子到现在还没超过10人。
对于山东以后的几省举子来说,同样降低了他们考中进士的难度。
崇祯的话语,让这些举子们又兴奋又有些惶恐不安,他们不知道修改了科举考试方式之后,会不会引起江南士林的不满。毕竟今天的士林舆论,大都被江南士人掌握着。
对于南直隶、江西、福建三地的举子,朱由检只是勉励了几句,什么都没有说。
对于浙江举子,朱由检只是谈及了新政改革通过的话,下一步就是要减免浙江的白粮之役的负担。
而对于北直隶,朱由检仔细询问了这些举子的出生地,确定他们都是本地原住民之后,才认真的宣布道:“…要是新政能够通过,那么挂籍北直隶的举子,名额归于原来的籍贯之地,北直隶的进士名额为三代内居住在北直隶的原住民所有。”
朱由检接见这些举子足足花了近一个时辰,这日上午已时末刻,38名代表各省的举子面容各异的站在会场上。
朱由检提议由刘宗周、文震孟监票,午时一刻38名举子已经完成了投票。
朱由检令高起潜搬来了一块黑板,然后让刘宗周、文震孟两人当众开票。
最后的结果是21票对17票,通商邮政部门的设立通过了,这也意味着之前的新政改革得到了确认。
文震孟有些黯然,而黄立极、刘宗周、孙承宗等大臣则纷纷要求崇祯对顺义民变之事进行处理。
“诸卿何必如此着急,门御史和后派出的三位御史,什么消息都没有传回来,怎么能够擅动刀兵?要是砍杀了暴民也就算了,可是砍杀了义民之后,谁来担当这个责任呢?既然各位大臣如此忧虑,那么黄首辅,你下令当初担保的官员们,再派出4人前去安抚义民去吧。”
朱由检语气温和,但是在场的大臣们却感觉有些寒意了。对于这些闻香教的变民来说,门陈新等几位御史都未必能活下来,现在又要派人前往,无疑是让这些官员去送死。
文震孟有些激动的拦住了,想要离去了崇祯面前说道:“陛下,如今各处传来的消息都已经证明,这是闻香教乱民起事。现在不派出军队平乱,反而让官员前去安抚,陛下难道不怕让闻香教乱民做大,扰乱京畿,而令京师动荡吗?”
朱由检停下了脚步,看着文震孟,语气冷酷的说道:“这还真是奇怪了,之前你们口口声声声称,这是因为田尔耕荼毒地方,导致地方义民愤而反抗,现在田尔耕等人都还在京城等待三法司审讯呢?
现在文卿又改口说这些人是闻香教的乱民,文卿如此反复无常,这是把自己当成赵高了呢?还是把朕当成了胡亥?朕常听人说大忠似奸,大伪似真,这倒还真是见识了。”
崇祯毫不客气的训斥文震孟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以试图操控皇帝的权臣赵高相比,这让一些想要支持文震孟的官员都无法再出声了。
他们这时再出声帮腔,无疑是做实了和文震孟结党,想要操控皇帝的罪证。
虽然大家都认为,这是崇祯一时的气话,但是被崇祯如此训斥,这文震孟的名声算是彻底毁了。
当着这么多举子的面,被比拟为权臣赵高,文震孟不由感觉到热血往头上涌去。
同僚保持距离的疏远举动,殿内各地举子看来的诧异的目光,和绕过他继续前行的皇帝,终于让本身有些偏激的文震孟失去了理智。
朱由检正往前行的时候,身后突然穿来了一声巨响,接着是一阵慌乱的惊呼声。
他转身看去,却发觉文震孟满头血污的昏倒在柱子边上,几名举子和内侍正在他身边观察着。
一名内侍向崇祯描述道,刚刚文震孟起身后,一言不发向着边上的柱子撞去,意欲寻死。
站在柱子边上的内侍不由自主的伸手推了一把,因此没有酿成惨剧。
听说文震孟还有气息之后,朱由检松了口气,随即心中升起了更深的厌恶之意。
“文文起这是打算给朕带上刻薄寡恩的帽子吗?果然是不可救药,都楞着干嘛?去把太医院的御医叫来,朕可没兴趣戴上一顶这样的帽子。”
在崇祯的训斥声中,一名内侍顿时飞快的跑了出去,朱由检吩咐了一名太监照看文震孟,就毫不停留的转身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