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审视了这个计划。

    对于皇帝现在的要求,郭允厚自然无法拒绝,他答应着向皇帝告退了。而崇祯把计划书交给王承恩让他另外收起之后,便传新任吏部左侍郎温体仁晋见。

    温体仁在进入崇祯的办公房之前甚为心满意得,他撺掇周延儒和他一起加入了,徐光启的科学进步党,倒是没有预料到自己立刻就被提拔到了吏部左侍郎的位置。

    说起来,这倒是让他得了一个头彩。因此当温体仁走进文华殿皇帝办公房的时候,倒是显得有些气势昂扬的劲头。

    看着走进来的温体仁,朱由检示意一边的内侍给予赐座的待遇,让温体仁近前来说话。事实上对温体仁的提拔,完全是朱由检一力主张的,徐光启其实是不怎么认同的。

    朱由检提拔温体仁倒不是因为他对这个名字有些影响,而是他听说温体仁劝说了周延儒,两人都在第一批加入了科学进步党。

    这还是推崇新学之外的大臣第一次请求加入到科学进步党内,大多数官员不是犹豫观望,便是被钱谦益招揽入党去了。

    朱由检自然要给众人竖立一个榜样,让下面的官员们知道,虽然他口头上说,对于两党是一视同仁的,但事实上还是有些区别的。

    毕竟他不能眼看着,科学进步党最终变成了一个被朝廷主流官员所边缘化的小团体。因此他不顾徐光启的阻拦,任命了温体仁的新职位。

    从一个清水衙门调到六部第一的吏部担任左侍郎,温体仁自然是想要做些工作来显示自己的。而徐光启的事务之繁忙,也使得吏部的日常事务都落在了吏部两个侍郎的身上。

    温体仁只是略微观察了几日,便了解了吏部内部的运作。徐光启对于吏部的具体事务很少干涉,只是抓了一个主要方向。

    而担任吏部右侍郎的成基命不过比他先进了吏部3个月而已,这位东林党中颇有声望的大臣,原本是被推举为吏部左侍郎的,但是在皇帝的压制下,东林党人还是没有如愿。

    现在反而被他跳出来摘走了吏部左侍郎的位置,温体仁以己及人,认为成基命总不可能是乐于见到自己接任这个位置的。

    而以徐光启的年纪加上他所负责的众多事务,温体仁认为这位崇祯所依重的新学领袖,恐怕也未必能在这个位置上呆上很久了。

    这样一来的话,他倒是很有机会争一争这个六部排名第一的尚书职位了。而想要接任徐光启的位置,自然就要先获得崇祯的认可。

    因此他倒是把新上任吏部左侍郎第一次拜见崇祯的会面看到异常慎重,希望能够给崇祯留下一个,可靠又能够任事的印象。

    朱由检倒是没有多加琢磨温体仁的心思,待到温体仁坐下之后,他便开门见山的对温体仁说道:“温侍郎刚刚上任,原本是应该给你几日时间熟悉下新部门的环境。但是,如今大明官场需要整治的地方太多,所以只能让你一边工作一边熟悉环境了,想来你应当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温体仁自然是顺着崇祯的意思,马上回答着没有问题,但是他心中却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皇帝刚刚同他见面,就要安排什么任务给他。

    朱由检很快就解开了他的疑惑,“此前吏部的一些官员暮气沉沉,一味照搬从前的规矩,以论资排辈提升官职,完全不顾各部门及地方的需求,也不顾这些被提拔的官员究竟有没有做事的能力。

    导致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大家都以不做事为上策,只等着年限到了就按部就班的提升一级。更有不少官员临到调仁时,便四处寻找门路,一心想要跑官、要官,给自己弄一个美职,上任后好去刮一刮地皮。

    有些官员不爱去老少边穷的边疆地区为官,也不爱去江南诉讼之风盛行的地方为官,最好是山清水秀钱粮多的江西、安徽、浙江地区为官。这种歪风邪气不治理一下,恐怕是不行的了。

    所以温侍郎上任之后,朕对你是颇寄希望的,希望你上任之后能够好好的整顿一下,官场的这股歪风邪气。朝廷任免官员,是为了国家治理地方的,而不是为了满足某些人飞黄腾达,搞鸡犬升天的把戏的…”

    温体仁临襟危坐,战战兢兢的听完了崇祯发的牢骚。他倒是没料到,自己这吏部左侍郎的位置还没有坐热,崇祯就丢过来这么大一个麻烦。

    去年京城的六部官员可以说是被好好收拾了一顿,户部、吏部、兵部的官员更换的最多,不少老朽无能的官员都被劝退回家去了。

    此外六部新增加的官职,加上档案馆的设立,使得各部原本互不干涉的局面被悄然打破了,现在各部之间发生的工作联系,已经主要依靠内阁的分管大臣作出协调了。

    现在崇祯对他说这些话,明显是要把官员整顿的范围扩展到地方上去,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

    朱由检说了一大通之后,才仿佛记起了面前端坐的温体仁,对他询问道:“温侍郎,你觉得朕说的这些话,可有道理?”

    温体仁不敢怠慢的回道:“陛下所言极是,臣认为的确应当杀一杀这股歪风邪气了。”

    朱由检顿时开心的对他说道:“果然朕没有看错你,只有温侍郎你这样的人才,才能理解朕的苦心。

    那你回去之后,便上个条陈上来,说说要如何整治这股歪风邪气。朕倒是有几个建议,一是恢复张江陵建立的考功制,当然朕也不要求像张江陵这么苛刻。

    朕的想法是,就以去年各县报上来的各项经济数据为基础,然后同今年的各项数据做出比较。没有增加的算中等,数据倒退的要说明原因,否则就是下等。各项数据都有增加的,为良。增长速度在省内排到前三名的,为优等。

    对于任期内优等居多的官员要优先提拔,并纳入到官员重点考核名单之中。今后对于每个省都要设立一个官员重点考核名单,凡是中央和地方要职出缺,优先从该名单内挑选对象任职。

    这份名单分为三个等级,3…4品,5…6品及6品以下,名单分成3份,一份由吏部保管,一份交由内阁,一份交给内廷。

    名单上的官员由吏部进行考核纳入,如果内阁和朕对名单上的人选有所疑问,吏部要作出合理的解释。否则,朕会考虑对考核和挑选名单的官员进行调离吏部处理…”

    温体仁顿时感觉自己的心跳有些加速,皇帝说的这些话,对他来说是一种危险,但也是一种机遇。

    以往吏部对于官员提升或是调任的安排,一向都是文选司和考功司说了算。虽然吏部尚书、侍郎可以对这两个部门工作进行核查,但是如果遇到一个像顾宪成这样胆大妄为的文选司郎中,就能把自己上司的命令给顶回去。

    现在按照崇祯的意思建立一个重点官员考核对象名单,不但限制了吏部下属部门的权力,还极大的提高了吏部原本就比较超然的地位。

    比较以往吏部可是很难干预到内阁和六部主官的任命的,但是现在则就未必了。 

第465章 公制度量衡的推广() 
当温体仁带着兴奋又有些不安的清晰离开了崇祯的办公房时,朱由检抬头看到身边的王承恩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不由轻松的说道:“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干嘛装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王承恩犹豫不决的说道:“臣并不是想要干涉朝政,不过这温侍郎才进吏部不久,陛下就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做,会不会有些过于轻率了?

    陛下对他似乎也不怎么了解,是不是应该让他多同向徐先生汇报一二,免得他把这份名单弄成了替自己拉帮结派的机会?”

    朱由检笑了笑说道:“这样的名单哪里是他一个人能定的下来的,我大明官员虽然比之前朝要少上一些,但也有2万余人。这样一份名单最起码也要达到1千余人,这温长卿短时间内那找得出这么多亲朋好友出来。

    在说了,名单拟定之后还需要上内阁进行讨论审核,那就更不是他一个吏部侍郎能决定的场合了。要是他拟定的名单大家都不满意,朕最多换一个吏部侍郎就是了。

    当然,拟定这种名单,被列入名单中的官员未必会感激他。那些被剔除出名单之外的官员,必然是要对他愤恨不已的。所以这种招人怨恨的事情,还是别让徐先生参与了,免得连他也受了无妄之灾。”

    随着工部尚书吴淳夫的到来,王承恩顿时明智的闭上了嘴,不再同皇帝谈论关于温体仁的事情了。

    吴淳夫并不是空手而来的,他还带来了一整套公制度量衡的原器。十多名内侍搬运了两趟,把办公房的前厅地面都占满了,才算是把这套公制度量衡小心的运送了进来。

    朱由检饶有兴致的起身上前一一观察了起来,而吴淳夫则小心的在边上为皇帝解释每一项原器的标准。

    过了小半个钟头,朱由检才回到了座位上,让吴淳夫在自己面前坐了下来。他坐下之后,先是回头对着王承恩说道:“你让人小心的把这套公制原器送到乾清宫的地库去,好好保存起来,以后每年拿出来同工部储存的那一套公制原器进行一次对比校验,看看会不会出现误差。”

    待到王承恩接受了皇帝的命令下去之后,吴淳夫才恭敬的对着崇祯说道:“臣已经亲自核查过了,49套公制原器测出的结果完全一致,没有误差,请陛下放心。”

    朱由检微笑着回道:“现在自然是没有误差,但是时间长久了,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金属就会产生微细的变形,累积下去自然就会产生误差了。好了,我们就不谈这个问题了。现在还是说说,工部打算怎么推行这套公制度量衡吧。”

    听到崇祯的询问,原本表情有些轻松吴淳夫,顿时变成了公事状态,他认真的回道:“臣打算按照以往的惯例,由工部制作5千套公制度量衡,然后发往各省、各府、各县及税关、海关,废除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