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想了想,便说道:“那就以张弘范灭宋为题目,究竟是蒙人张弘范灭宋,还是宋人张弘范灭宋,让那些考生以此为题,做一论述…”

    李天经和来宗道离去之后,朱由检才转头向着王承恩问道:“下面要召见哪位官员了?”

    王承恩低头回道:“陛下,上午的日程已经结束了。咱们是不是先回宫休息,用了午膳再说?”

    朱由检合上了面前的记录本子,沉思了片刻,并没有起身,反而对着王承恩继续问道:“士绅会议那边现在究竟怎么样了?”

    王承恩仔细的寻思了一番,才开口说道:“徐翰文、高玄光、顾元惠这些人,已经没有先前在会上咄咄逼人之势了。

    佛山李氏和两广的几位士绅,都愿意听从陛下的吩咐。至于北直隶、山东两省的士绅代表,都在崔呈秀和冯铨两位大人的安排之中,应当也不会有什么变数。

    至于山陕士绅,虽然几位山西士绅代表有些摇摆不定,但是他们都在山西银行入了股份,并不愿意因为河南士绅的问题,同陛下冲突。臣以为这些人最多也就是随大流,不会有勇气站出来同朝廷政策对抗。

    至于剩下的士绅代表中,文震亨、朱灏这些人号称江南名士,让他们吟诗作对,增添一些酒宴上的文气,大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想要让他们同东林党人一样,拿家族当赌注同朝廷博一个大小,大约是没有这份勇气的。

    至于其他地区的士绅代表,前几日一向是谁在会场上声音大,他们就附和谁的主张。

    这些日子来,京城百姓和学生们的旁听,也让他们更是不敢轻易表态,唯恐被旁听的百姓和学生当场批驳,丢了自己的脸面。

    因此大会的第一项议题,关于奴婢制度的废存讨论,已经差不多开始达成共识了。

    徐翰文看到奴婢制度的废除已经是大势所趋,干脆同朱灏提出了一个渐进方案。

    他们两人建议,为了避免大量的奴婢被释放之后落得衣食无着。因此对于奴婢的释放应当采取分段进行,首先暂停奴婢买卖,然后把非家生奴婢分批进行释放。

    以十五…二十年为期限,释放所有因为债务或是自卖己身的奴婢。同时自今年起,颁布法令,宣布奴婢所生子女不得充作奴婢,则一代人之后,奴婢制度也就自然消亡了。” 

第475章 选妃?() 
就在宫外纷纷扰扰的时候,宫内的女眷们却正悠闲的准备着清明节。清明节在宫内又被称为“千秋节”,这一日普通百姓会出城踏青,以迎接春天的到来,但是宫内女眷因为难以出宫,只能在宫内自己找些娱乐活动以做庆祝。

    而这种活动,便是邀请勋臣贵戚的亲眷进宫游园,顺便荡荡秋千。而宫内的沟渠也要进行疏通清理,以去除一年的淤积。

    周玉凤站在后花园的假山上,注目欣赏着凉亭边上一株早开的海棠花。这株海棠因为年岁久远,枝繁花茂,差不多完全遮蔽了凉亭的东南角。

    红白相间的花朵成串的挂在枝头,虽然只盛开了一小部分,但也显示出了繁花似锦的盛况。

    周玉凤轻轻叹了口气说道:“都说海棠是花中神仙,万花之尊,这话真是不假。每次看到海棠花开,都有些让人心晃神摇啊。”

    原本坐在他身后的袁照容听到了周玉凤的言语后,不由起身走到了她身后,越过了她的肩膀看了片刻海棠花后,才微笑着说道:“成都二月海棠开,锦绣裹城迷巷陌;燕宫最盛号花海。听说昔日成都燕王宫内遍植海棠,花开时节宫内犹如花海。

    以前小妹读到此处,总是觉得古人有些虚夸。入宫之后,才知道这话其实不假。陛下后日要去回龙观观赏海棠花,据说那里的海棠花之盛,并不亚于曾经的成都燕王宫呢。”

    周玉凤听了这话顿时收起了赏花的心情,轻轻转过头来看了一眼身边这位笑语晏晏的袁照容,突然对着她笑了笑说道:“原来妹妹不是陪我来赏花的,你可是有事想要同我说么?”

    袁照容笑容不改的说道:“其实小妹并无什么要事,不过姐姐既然问起,小妹就多嘴说上一句。

    听说姐姐要在千秋节这天邀请城中出色女子进宫游玩,有人想要托我向姐姐问上一句,姐姐可是想要借这个机会给陛下选妃么?”

    周玉凤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好看了,她冷冷的问道:“谁这么大胆,居然敢刺探宫内的消息,妹妹不知道避讳么?”

    袁照容苦笑了一声,看了左右,把几名侍女打发出了凉亭,才小心的在周玉凤耳边悄悄的说了几个名字。

    周玉凤沉默了半天,才有些心气不足的说道:“英国公和首辅大人怎么会如此关心陛下的家事?再说了,我朝选妃向有定制,太祖曾经说过: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拂受。他们如何敢向陛下进献美人?还想要本宫帮他们向陛下说项。”

    袁照容同样不乐意做这个传话使者,但是现在崇祯身边一共只有一后两妃,还有一位身份待定的葡萄牙王女,而崇祯头上并无身份地位重要的太后、太妃之类的长辈。

    因此执掌后宫事务的,除了周皇后之外,便是皇帝的寡嫂张皇后。天启刚刚过世一年有余,显然不能让这位孝期未出的张皇后来操办选妃的事务。

    如果直接同周皇后讨论此事,未免显得他们过于急迫,被这位皇后殿下记恨就不大好了。因此找个中间人从中劝说一下,给皇后一个缓冲,让大家都有台阶可下,这才是最好的办法。而这个人选,原本选皇后的娘家人去劝说是最好的。

    但是周皇后的母亲早亡,而他的父亲又不是一个谨慎之辈,要是把这事提早泄露到崇祯耳边,恐怕大家都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虽然崇祯登基方一年,但是吃过苦头的勋臣们,已经了解了这位少年天子的手段了。以前他们虽然畏惧皇帝,不过是畏惧皇帝所拥有的权力,他们也很清楚,皇帝也需要他们控制军中的将门势力,作为皇帝在军中的耳目。

    因此只要他们行事不超过皇帝的容忍限度,其实还是挺安全的。但是自从设立了军校和总参谋部后,勋臣对于皇帝的作用就几近于无了。

    而不管是勋贵还是现在执政的文官团体,在这一年来的风云变幻中,也不知不觉的,把崇祯当做了一位真正执掌帝国方向的皇帝,而不是他们此前认为的,尚需要磨炼和学习才能亲政的少年天子。

    虽然有英国公府挡在前面,崇祯对于勋臣只是采取了圈养的温和手段,并没有采用过于激烈的方式进行整顿勋旧。但是皇帝对于后族迟迟不予册封爵位,还是让这些勋臣们感到了一些危机感觉。

    被夺取了京城军队控制权力的勋臣们,自然不敢如同以往一般,肆无忌惮的公然同宫内联络,收买宫人内臣,为自己探听宫内的消息。

    因此只能选择从田妃和袁妃身上打主意,希望她们中的一位能够去说服周皇后,让这位皇后殿下能够亲自为崇祯选妃,一来可以增添后宫的人气,好早日诞生大明王朝的继承人;二来可以让崇祯分点心思在宫内,不要整天把精力都放在外朝的公务上;三则是勋贵和文官都希望,在宫内有一个站在他们立场上的妃嫔。

    毕竟崇祯大婚的时候,不过是一位无足轻重的亲王,因此他的三位妃嫔全是真正的民间小户人家之女,或是低阶武官的之女,同现在的勋贵和文臣们都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崇祯只是万历、天启这样的皇帝,那么外朝文官并不关心皇帝的后宫之事,他们同司礼监联合起来,便有足够的影响力,让皇帝作出符合自己需要的选择。

    但是显然这位崇祯皇帝更类似于嘉靖这样的皇帝,短时间内就把宫内的势力整肃了一遍,以往权势滔天的内廷,现在忽然之间便悄没声息了下去。

    而崇祯除了大刀阔斧的对内廷整顿了一番之后,对待外朝的文官也越来越强势了。这种状况显然有些击破,大明朝长久以来形成的权力平衡了。但是天启年间的党争,不但对大明的官场传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已经打破了大明旧有的权力平衡规则。

    借着天启开创出来的局面,崇祯对于大明内阁及六部官制的改革,所遇到的阻力也是最小的时候。旧的权力平衡体系被破坏,新的权力平衡又没有稳定下来,这正是改革旧制度的最好时机。

    虽然黄立极认可了崇祯的改革道路,但是他并不愿意让崇祯拥有的皇权失去牵制,使得整个文官系统成为皇权的附庸,这显然是有违他的认知和大明历代文官所追求的目标的。

    因此他们默许了勋贵们的举动,试图利用崇祯少年慕艾的天性,找几位勋家或是文官的女儿送入宫内,从而调和下皇帝激烈的个性。

    田妃是崇祯的宠妃,听说性子并不怎么温顺,连皇后的醋都要吃。因此大家便排除了她,免得这位田妃殿下听闻此事后,不分轻重的去向皇帝告密。

    如此一来,他们便只有袁妃可选了,这位袁妃的父亲是一名低阶武官,她本人在宫内也甚为低调,同皇后也说的上话。因此,才有了今日后花园赏花的邀约。

    周后薄怒的时候,袁照容低眉垂目并没有接话,直到她听着周玉凤的呼吸渐渐平静下来,才开口说道:“几位大人日前曾经向陛下提议过,说宫内去年减裁了大量人手,恐怕陛下身边缺人照料。

    因此希望陛下下诏,暂停民间婚娶,以选拔秀女入宫,以充实后宫。但是陛下以天时不顺,四海不靖,要与民休息为由,拒绝了这个提议。还下令,十年之内不提选秀之事。”

    周玉凤显然也知道这件事,但是她并未开口赞赏崇祯的举动,反而有些心气难平的嘲讽道:“他说的倒是好听,可现在宫内不是已经养了一个什么葡萄牙王女了吗?听说前些日子,他还去许心素府上见了一名夷人女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