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也亲自到场了。要是失败了,我们的脸面可就丢大了。”

    欧阳斌元正想继续劝说的时候,一向沉默寡言的方一勉,却突然出声说道:“既然是实验,自然是要验证我们所设想的理论。按照薛公子你的计算,16匹马是拉不开处于真空状态的这两个半球的。难道因为围观者的数量,薛公子你觉得自己计算的结果出错了不成?”

    “我的计算自然是不会错的,我只是担心万一失败了,不仅仅是我们几人失了面子,还会连累到本校新学的声誉。”对于方一勉的质问,薛凤祚心中立刻生起了不忿,出声维护起自己的计算结果来了,他之前显示出来的几分犹豫迟疑,顿时从他身上消散了。

    看着薛凤祚恢复了往日的自信,欧阳斌元顿时松了口气,他赶紧劝说道:“既然仪甫对自己的计算结果有信心,那么只要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不出现失误,今日的实验就不会失败。大家只要小心检查自己的步骤,不要出现问题就行了。

    今日有陛下和这么多京城百姓围观,一旦实验获得了成功,我们几人同新学一起,必然会名扬天下的,诸君一起努力啊。”

    在欧阳斌元的激励下,三人终于恢复了平日里的平常心。在四人紧张的完成实验步骤时,返回高台后,坐在皇帝身边的朱由崧,也不停的拿起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向下方望去,似乎在他的关注下,台下的实验就能提高一些成功率一般。

    朱由崧此刻心中的紧张程度,并不比下面的几名实验人员差上多少。资助半球实验,以验证真空和大气压强的存在,可是花了他上万两白银,而他的名字在大明时报上,也同这个实验联系在了一起。

    要是实验成功,他自然能获得不少赞誉。要是失败了,恐怕他就会被人当成天下第一败家子的笑柄了吧。

    相比之下,崇祯让他研究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任务时,他的心跳都没有此刻这么快。相比较朱由崧的紧张,朱由检的神态就显得有些轻松了,在他看来这就是一场郊游活动,唯一让他可惜的是,不能带几位后妃出来一起观看这场热闹。

    马德堡半球实验必然是会成功的,不成功也只是因为实验步骤或是器具出了问题,而原理并没有出错。因此朱由检一点都不担心这场实验的结果,就算失败了,那便找出失败原因再继续实验就是了,这个实验终究还是会成功的。

    只不过从此这场实验的名称,将不会再叫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了,而是京城半球实验之类的名称了。他对于这场实验最敢兴趣的部分,莫过于实验小组找到的密封材料,这种同橡胶几乎没有区别的材料,居然来自于一种类似于蒲公英的植物。

    只不过这种植物在盐碱地草甸中数量不少,但是能够提取的类似橡胶材料,不过是乳汁含量的10…15左右。由于这种植物乳汁的数量本就不多,因此提取出这些橡胶材料的耗费,就更是惊人了。

    朱由检了解了内情后,不得不承认,这些植物制取出来的橡胶只能当做实验用品,并不能作为工业化原料来使用。

    在朱由检漫不经心的观望中,欧阳斌元等四人终于完成了半球实验的前置程序,只剩下了最后一项,把两个半球的把手同两边马队的拉索相连,然后让这16匹马各自向东、西向奔跑。

    套好了绳索之后,欧阳斌元同另一边的方一勉点了点头,两人顿时放开了手,然后令各自方向的驭手驱马前进。

    两边的驭手几乎同时对自己的马匹发出了前进的指令,八匹*,八匹马向西。马匹刚跑起来的时候,声势也颇为惊人。但是双方各自跑了十几步,就被勒停了下来。位于两组马队中间的铁球,顿时被绷紧的钢丝绳索给拉的悬空了起来。

    围观的百姓中不时的发出了惊叹,如果不是有巡警拦在他们面前,恐怕他们此刻都要一拥而上,跑到近前去观看这个奇迹了。

    毕竟之前他们都很清楚,这两个半球并没有用其他东西进行额外的连接,就算是有连接,在这样16匹马面前也要拉坏了。他们可亲眼看到,两边的驭手可是使出了吃奶的劲,也没能让马匹前进几步。

    而两个半球组成的圆球,就在马匹的牵引下,左右移动,却始终没有分开。僵持了十多分钟后,欧阳斌元让两边的驭手停下了马匹,然后亲自解开了铁球两边的绳索。

    直径38厘米的铁球被安置在桌上后,欧阳斌元打开了铁球上的通气口,然后16匹马都无法分开的圆球,就这么“啪”的一声被他轻松的拉开了。

    不少围观的百姓纷纷向前,向着欧阳斌元和其他实验人员询问着,这究竟是什么缘由。

    于是这场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倒是成了一场科普宣传。朱由检对此倒是乐见其成,这些百姓没有把半球实验当做妖术,便是这一年来新学传播最好的成果。

    坐在台上的朱由检正看着,被百姓围着无法过来向自己行礼的几名实验人员时,一位侍卫匆匆跑到了台上,向守护在皇帝身边的梁用吉汇报了几句。

    梁用吉便悄悄走到崇祯身边,小声的对他说道:“陛下,郑和号已经返回天津了,船长已经到达了京城,他希望能向陛下汇报,关于他此次出航的经过。”

    朱由检看了看台下的混乱状况,便对着梁用吉说道:“留下几人,保护那些参与实验的人员,维持现场的秩序。我们先回去,朕要在武英殿召见爱德蒙·唐泰斯。” 

第509章 爱德蒙&唐泰斯() 
接到了皇帝召见命令的爱德蒙·唐泰斯,在一名宦官的带领下,穿过了无数宫门后,终于来到了一座被树木环绕的宫殿面前。

    他注意到,在这座宫殿的庭院内,进出的人员大多是穿着军装的军官。很显然,等待被皇帝接见的官员并不止他一人。

    爱德蒙·唐泰斯刚好看到了几位认识的军官,他正想着上前同他们打个招呼的时候,皇帝身边的一名亲信宦官已经从殿内走了出来,把他叫入了殿内。

    朱由检打量了一会站在自己面前的比尔,现在叫*德蒙·唐泰斯的男人。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养之后,现在的爱德蒙·唐泰斯显然已经完全恢复了回来。

    而且同去年相比,现在的爱德蒙·唐泰斯显然已经学会了,在人前隐藏起了自己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仇恨情绪。

    虽然陷害他的是彼得纳茨,但是他为之效力的东印度公司,不但默认了彼得纳茨的行为,还向幕府发了公函追认了此事。

    可以说,公司的背叛行为,给了比尔重重的一击,也让他把大部分的愤怒转移到了公司身上。

    当中国人解救了他的时候,他原本以为得到了那位皇帝陛下的资助,他可以建立起一个同公司作对的海盗团来。

    但是很显然,中国皇帝的想法同欧洲国王们的想法,毫无相似之处,这位中国皇帝需要,并不是他指挥船只作战的能力,而是他过去在海上的经验。

    随着英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在京城的出现,比尔才发觉,他并不是中国人唯一的选择。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收敛起了那点小心思,把他过去在海上航行时获得的经验贡献了出来。

    比尔很清楚,虽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航海技术渐渐有后来居上的意思。但是在狭小的欧洲,任何一项新学问或是新技术,都能很快的传播到整个欧洲地区。

    毕竟现在的欧洲,正是群雄并起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放弃了对新学问或是新技术的追求,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就比如,曾经是海上帝国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因为拘泥于天主教的教义,对国内的异教徒和非宗教学者进行了残酷迫害,直接导致了这两个国家在科技和技术上的落后。

    如果中国皇帝招揽的人手只有他一人,那么他的航海经验就是无可取代的珍宝,他必然指望着从皇帝那里得到一只舰队,而不是把自己的航海经验平白传授给那些海军士官生。

    但是英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出现,立刻击碎了他的梦想。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自不必说,虽然他们现在的航海技术和海战理念,已经开始落后于荷兰,但是他们百多年的航海经验并不是毫无用处的。

    而英国人同荷兰人相比,除了建造商船的技术有所不如之外,不管是远洋航海的经验,还是海上战斗的经验,并不比荷兰联省共和国差多少。

    那位英国船长安德烈,他对于海上事务的熟悉,并不亚于比尔,有些地方也许还要超过。

    比尔可不希望,当英国人把自己的航海经验说出来时,他还傻乎乎的抱着自己的航海经历当做宝物。

    由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幕府的确认公函,现在的他已经暂时难以返回荷兰了。即便是回去,他也是一个被公司确认的罪犯。同东印度公司在国内庞大的势力相比,他这个前海军退役军官简直就是,一只随时可以被捏死的小蚂蚁。

    比尔并不希望,千辛万苦的回到国内,结果却被投入到国内的监狱中去。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势力,也让他只能接受中国皇帝的保护,否则在东南亚地区他根本得不到安全。

    认清了自己的处境之后,比尔接受了崇祯给他起的新名字,并老实的听从了崇祯的吩咐,在海军军官学校做了几个月的教官。

    而崇祯也并没有欺骗他,经过了一个冬天之后,爱德蒙·唐泰斯就被任命为了“郑和号”训练舰的船长。

    虽然崇祯认为,“郑和号”只是一艘训练舰,算不得正经的军舰。但是在爱德蒙·唐泰斯看来,全面翻修过的“郑和号”,已经算是一艘相当不错的军舰了。

    毕竟现在的欧洲,还没有把军舰和商船正式区分开来,虽然英国人和西班牙人,都建造了几艘三层炮甲板的大型军舰,但是除了这几艘大型军舰之外,其他较小的军舰,建造方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