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就是,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做?我们就算不向女王陛下宣誓效忠,也不意味着我们是叛国者,我们可没有向西班牙人汇报过,任何有违葡萄牙人利益的事情…”
彼得罗的话语顿时引起了几位果阿商人的抗议,他们这边的吵闹显然影响到了身边人员的观礼。在周边人员的怒目下,几位果阿商人终于讪讪的住了嘴。
待到他们安静下来,彼得罗才淡淡的说道:“女王陛下和我们讨论后,一致认为。
替西班牙王国服役作战的军人,遵从西班牙宫廷命令的王国官吏,向西班牙国王缴纳正常税赋之外资金的商人。以上这些人在得知女王登基之后,不愿向女王宣誓效忠,支持葡萄牙独立运动的人员,便是叛国者。
萨门托先生,您所领导的中日贸易船队,每年向国王缴纳20多万歇勒分。这些金钱已经成为了国王镇压葡萄牙人民独立运动的军费,为了支持国内的独立运动,我们只能遗憾的没收您的船队,以打击西班牙人的力量。”
萨门托的脸色黑的难看,他沉默了半天才说道:“皇帝陛下也知道这件事吗?这条命令是针对所有的葡萄牙船只?还是只针对我们?”
彼得罗依然保持的微笑说道:“皇帝陛下当然知道此事,只不过陛下还曾经想要同果阿和平相处,所以并不赞成我们的意见。
不过,萨门托先生您带来的消息,却完全打消了陛下的念头。因此作为女王未来的丈夫,现在的保护人,陛下已经同意了我们的请求。
从本月开始,任何未悬挂女王和皇帝旗帜的葡萄牙船只,都将会被禁止进入亚洲海域。中国船只及效忠于女王的葡萄牙船只,均有权对这些船只进行攻击,缴获的财物三成上交,七成归于个人。”
听到了彼得罗的话语,萨门托顿时意识到,即便是那位皇帝陛下允许他立刻离开中国,他的船队也无法进行今年的中日贸易了。
他和几位果阿商人交换了眼神之后,才颇为软弱的说道:“彼得罗先生,您应该知道,我们的财产大部分都在果阿。如果现在向女王效忠的话,我们的财产和家人都将遭受到危险。”
彼得罗对着萨门托等几人欠了欠身后说道:“各位不必如此担心,向女王效忠并不意味着需要站在阳光之下。
在我们尚未强大之前,我们同样需要一些隐藏在黑暗之中的朋友。各位可以向我们提供马六甲、吉大港、孟买、果阿这些港口城市的情报。
也可以为王国或是中国提供所需的货物,比如说棉花、硝石、黄麻、船材、粮食等等。
这些都算是为王国的独立运动作出了贡献,只要王国的独立运动有所成效,各位的功绩是不会被女王所忘记的…”
第532章 郑芝龙的焦虑()
年初从京城返回之后,郑芝龙便抓紧时间开始建设厦门岛和北港。就地理条件来说,厦门岛作为港口比北港要优越的多。
而福建沿海大量的贫困百姓,也给厦门岛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更不必提,但凡是造船所需的各种材料,福建各地都有着充足的供应。
不过北港也有另外一个好处,因为同大陆间隔了一座海峡,因此那些有权利监管他的地方官员,很难获得他在北港的一应举动,倒是给了他自由发展的空间。
因此郑芝龙在建设自家船队的基业时,把大头放在了厦门岛,但是北港却也没有就此放弃。就连他的台海巡阅府,也在两地各建了一所衙门。
这种双头并进的方式,虽然极大的扩张了他对于台湾海峡的控制权力,但是却也给他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郑芝龙被封爵后,在安平老家动工建设的大宅不得不暂时停了下来。把主要的资源都集中到了,两个港口和厦门造船厂的建设上去了。
经过了一年多的建设,北港倒也罢了,这厦门岛的模样倒是彻底发生了变化。厦门岛曾经是鸟类的天堂,岛上并无多少居民,因此也被称为鹭岛。
自明初开始,迁移到岛上的人口才开始兴盛起来。不过在崇祯下令此地开港之前,厦门岛除了一些渔民之外,最多的人口还是军士。
厦门岛西、南、北三面被大陆环抱,东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厦门岛附近岛屿星罗棋布,岛内群山四周环抱,两个天然港湾海阔水深,终年不冻,既是天然良港,也是同安县的海上屏障。
岛的西岸、北岸距大陆较近,近岸为起伏不大的丘陵。东岸、南岸则滩窄水深,船只难以靠近。因此明朝在此设置了一个卫所,以防范海盗,即中左所。
厦门岛西面与海沧半岛之间的海港古称:鹭江。虽然号称是江,实际上却是一条海沟。这里水面开阔,风浪难及,是最为优秀的海港。
鹭江同厦门岛西南部的筼筜港相连,也是郑芝龙优先修建的港口。在筼筜港的南面,还有一座小岛作为屏障。这座叫做鼓浪屿的小岛,同厦门本岛只隔了一里有余,但是此岛因长年受海浪侵蚀,形成了许多幽谷和峭崖,沙滩、礁石、峭壁、岩峰,相映成趣,是一处风景极佳的所在。
不过在郑芝龙手中,这座景色优美的小岛,就变成了一处屯兵的场所。厦门岛西南部山崖陡峭,唯东北方较为平坦。
因此为了保卫新建立的厦门港,鼓浪屿就成了一处前哨军营。而筼筜港的北面,则开发出了大片的平地,以修建仓房和市集。
当厦门港建成之后,相距不远的月港顿时受到了印象。相比起船只大小不受限制的厦门港,狭小的月港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大海商们的需求了。
而厦门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气候特点。很快便吸引了许多欧洲商人,他们碾转找到了郑芝龙,希望能够在厦门岛或是鼓浪屿购地修建居所,在此地居住下来。
相比起炎热的东南亚地区,厦门简直可以算是天堂。而且这里的生活条件也比东南亚好的多,不会有那么多要命的热带疾病。
郑芝龙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意识到这些外国商人的要求对他有什么好处,但是随着已经修建好的一部分仓库和住房,以令人咂舌的高价卖出之后,他立刻意识到了,岛上的土地有多么值钱了。
厦门岛原本是一些渔民和军士居住的地方,这里的土地因为不适合耕种,所以基本上可以说是一钱不值。但是现在修建好了港口之后,围绕着港口周边的土地却比最上等的良田还有值钱。
郑芝龙稍稍计算了一下,如果他把岛上的土地全部占下来,然后拿出一部分修建仓库住房出售,那么光是出售房产的收益,就能收回他修建港口和船厂的投入了。
不过当郑芝龙想起打听岛上土地的所有人时,才发觉除了他修建港口和船厂的土地之外,岛上其他土地,包括鼓浪屿都已经落入了内府的名下。
同郑芝龙出售修建好的仓库和住房不同,内府对于修建好的仓库和住房只租不售。随着来到厦门港的商人日渐增多,内府名下的这些仓库和住房,成了岛上仅次于港口和船厂的重要物产。
虽然郑芝龙醒悟过来之后,也开始停止了发卖岛上的物产。但是他愕然发觉,建港之后获益最大,居然是内府而不他这个辛苦建设港口的人。如果对方背后不是皇帝的话,他必然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除了这件让他烦心的事情之外,更让他烦恼的是,随着南北口岸的开放,原本被福建人垄断的中日贸易,现在已经呈现出了各省竞争的趋势。
上海、宁波、厦门、广州这些南方的主要港口,出口的货物种类基本相同,以生丝、丝绸、瓷器、茶叶、棉布和铁器为大宗货物。而福建除了铁器和茶叶之外,对于其他货物并不占据优势。
特别是利润最高的生丝、丝绸、棉布,主要产地就在太湖流域,有了上海和宁波两个港口之后,那些商人们显然更愿意走方便的上海、宁波港口,而不是先费力的运到福建,然后再外运到海外去。
虽然海商协会同皇帝达成了协议,设立了生丝市场,让大家一起分享了生丝的利益。但是对于郑芝龙来说,只能分享到一部分海外贸易的利益,显然是不能让他满足的。
同日本的贸易因为竞争激烈而获利甚少,而想要开拓马尼拉、东南亚之地的贸易市场,却又被荷兰及欧洲商人所阻挡。郑芝龙突然发觉,以往让他觉得宽阔无比的台湾海峡,现在却狭窄的像是条小河沟。
而自从许心素北上,杨天生、刘老香、钟斌等人南下,以往聚集在一起的十八芝各家首领,现在也各奔东西了。
广东海商返回了广州,在珠江口外的香港岛上建立起了一座港口小城。而原本同他交好的福建海商,也纷纷返回了大陆,或是在福州或是在厦门岛重新做起了生意来。
而十八芝内最见不得风平浪静的,也是最不安分守的海盗们,不是跟着他那个渴望冒险的兄弟探索大洋对面的大陆去了,便是跑去了杨天生、钟斌等人的旗下,想要依靠自己的勇力打出一个局面来。
当这些人都聚拢在一起时,郑芝龙整天都在提防着这些结拜兄弟,生怕他们在背后捅自己的刀子。毕竟颜思齐、李旦这两个海盗王最大的一份遗产,就落在了他这个十八芝内资历最浅的首领身上。
但是招安之后,在皇帝的主持下,从日本到马六甲海域,划分出了三个大区和数个小区域,分给了十八芝各家首领,使得一直勾心斗角的十八芝海盗首领们,终于有了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势力划分范围。
在这种局面下,各家首领自然也就没什么可争的了。毕竟如果破坏了这份协议,必然会遭受到朝廷和其他首领的联手围剿。就目前来看,无论哪一家海盗集团,都无力对抗这样庞大的力量。
反倒是按照朝廷规划的区域去发展,不仅能够得到朝廷在背后的支持,还能够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