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重庆顿时松了口气说道:“陛下英明,这办法的确不错,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用截断一部分街区的自来水,被断水的京城百姓斥责了。”
王思任在一边听了之后,在心里默默思索了一下,便出声朗朗说道:“陛下是大明天子,这第一的编号,自然要安装在宫内的水龙头上。”
刘重庆和朱由检都被王思任突如其来的发言给打断了思考,两人原本都没考虑过给皇宫的水龙头编号以作为限制,不过现在因为王思任的发言,朱由检不得不作出了回应:“王同知的建议还是很有道理的,那就从这只水龙头开始编号好了。停水的规则,也适用于它。”
刘重庆迟疑了下,还是接过了崇祯的话头,答应了下来。不过刚刚王思任替他解围,让他生起的那点好感,顿时也就不翼而飞了。毕竟,今日他是来皇帝面前表现自己的政绩的,而不是来给皇帝添堵的。
朱由检很快就将这点不舒服抛之脑后了,他接着由同刘重庆等官员说道:“朕以为,修建一座城墙,将城内的人围起来,并不就算是一座城市。
你们不要看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扬州这些地方人烟稠密,经济也较为发达,就以为它们都是城市了。不,在朕看来,这些地方就是一座被城墙包围起来的大农村而已。
什么叫做城市,朕以为它起码应当具有以下几种基本的职能。比如,第一,一座城市应当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因为只有一座创造财富的城市,才能够创造出足够的岗位,让城市内的居民获得一份工作。这样即便他不依靠于城外的土地,也能够养活自己和家人。也只有一座创造财富的城市,当敌军入侵时,我们才能动员起这座城市的所有力量,对侵略者进行迎头痛击。
第二,一座城市应当具备各种公共服务功能,如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城市卫生医疗机构、自来水、煤炭、米面和其他生活基本物资的平价供应能力、中小学的教育体系、消防和巡警对于社会治安和安全提供保障…
从以上这些要求来看,将京城视为一座城市,朕以为还是有些名不副实的。在接下去的3…5年内,我们不仅要逐步建立起一套关于城市生活内容的各项评定指标,我们还需要在大明北方修建几座真正的城市,以作为大明北方的中流砥柱。”
刘重庆和现场的诸多官吏,对于皇帝这番话语感到格外的新鲜。虽然他们还不明白,皇帝口中描述的城市是怎么样的情景,但是他们倒是听懂了一件事,那便是要建立一座真正的城市,显然还要建成许多项目。
从崇祯元年开始的京城街道及下水道建设,轻轨、自来水管道建设,还有一部分棚户改建工程,这些项目所投入的资金,给这些官员都带去了不小的好处。虽然限于皇帝对于经济账目上的严格控制,这些官吏得到的好处不及过去比例高。
但是这两年的项目却比过去多了数十倍,即便每个项目捞取一点,也比以往获得的好处要多的多了。因此隶属于顺天府的官吏们,倒是从原先对改革抗拒消极的态度,转为了积极支持的立场。
就连作为东林中坚人物的刘重庆,在担任了北京市政厅市长之后,也转而拥护起了对于京城的城市改造规划计划起来了。他倒不是因为被规划中巨大的经济利益绑架了,而是看到了在城市改造过程中,不仅能为他带来巨大的政绩,还扩张了市政厅的权力。
在场的官员之中,大约也就王思任等少数几位官员,对于皇帝对城市功能的演讲,还持有保留意见了。不过以他们的力量,显然是无法阻挡崇祯对于京城的改造计划,和向各地推广京城的改造经验了。
王思任看着周边同僚欢呼雀跃的样子,也只能摇头不语了。虽然在实践中,道路改造、轻轨铺设和自来水工程,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他依然觉得皇帝铺下的摊子实在是过大了。
他始终想不明白,这些项目的建造资金应当去什么地方筹集,又该如何去偿还。须知道,三家银行断断续续已经借给了朝廷数千万元,再这么借下去,估计三家银行就会先垮下去,到时候朝廷要怎么还上这些烂账呢?
王思任还在皇帝花钱的毫无节制感到担忧时,一名太监匆匆从东面的小径走了过来,他在崇祯面前停下,对着皇帝咬了一阵耳朵,一干官员便都看到崇祯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不少。
在这些官员们还在猜测,这位太监给皇帝传来了什么消息的时候,朱由检已经恢复了正常的表情,对着他们说道:“今日的见面就先到此为止吧,下次有时间,朕再找你们一起去看看城内的街道改造工程。
市政厅和顺天府,还有京城内的各区政府,回去之后便按照朕刚刚说的城市职能,各自写出一份城市规划发展计划方案来,让朕参考参考。另外,自来水厂的规模现在还是不够,市政厅要想想,如何让京城之内的所有百姓都用上自来水;而顺天府则要思考一下,现在的水源地是否能够满足京师百万人口所需?
朕以为,沙河以北地区,还应当再考虑建设一两个大型的山谷水库,一来作为京师百姓的饮水储备;二来也可作为京畿地区耕地用水的来源。
自从朕登基以来,京畿地区已经两次出现了旱情,天知道今后还会不会频繁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靠天吃饭上,只有大修水库,自力更生,方才能旱涝无灾,丰衣足食啊…”
和京城市政厅、顺天府等衙门的官员道别之后,朱由检便从西苑前往了文华殿的内阁值房内。已经得到皇帝到来消息的内阁众人,在首辅黄立极的带领下,都站在了殿前的台阶下等候着皇帝的来到。
朱由检看他们顿时放缓了脚步,一一和内阁诸位大臣打完招呼,方才微笑着对他们说道:“都进会议室说话吧,各位先生都站在外面候着朕,这不知道的看了,还以为我大明的天要塌下来了。幸好朕来之前已经听了个大概,知道也不算是什么大事件,要不然还真要给你们的架势给吓到了。”
朱由检说完就带头向着殿内走了进去,一干内阁大臣顿时有些诧异的看了眼黄立极,不知道他是怎么给皇帝传话的,居然让崇祯以为不是什么大事。在他们看来,陕西传来的消息,可是不折不扣的要紧之事啊。
黄立极避开了同僚的目光,咳嗽了一声说道:“且进会议室再说,陛下安稳如常,这是我们的福气啊。”
看着首辅不清不楚的丢下一句话,便转身跟在了崇祯身后进入殿内,几位阁臣面面相窥之下,也整理了下仪容,平静的向殿内走了进去。
第66章 陕西冒出的乱子()
当几位阁臣在会议室内坐下之后,朱由检才慢悠悠的对着他们说道:“说说吧,陕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朕刚刚了解的也不够清楚,你们谁替朕详细的说说呢?”
首辅黄立极看了一眼身边的同僚,才对着崇祯开口缓缓解释道:“刚刚内阁接到了陕西巡抚杨鹤、延绥巡抚蔡懋德各自发来的急报。曰:陕西有匪首王自用号紫金梁、高迎祥号闯将,两人于安塞地区招募乱民起兵,拘拿了当地县令后,还一度进攻了延安府城,幸被巡抚蔡懋德所击退。
原本两位巡抚打算请求三边总督史永安出兵,从三面对匪军进行合围,将两匪消灭在安塞附近。不过他们刚刚开始调兵前去镇压,陕西便多地发生了响应两匪的暴乱,迫使他们停下了用兵计划。
而王自用、高迎祥两贼就趁着这个时机逃出了安塞,流窜到了黄河边上。现在这两贼东进可渡河进入山西腹地,南下则可进入关中平原地区。
陕西巡抚杨鹤以为,眼下正是春耕之际,不管让两贼东进还是南下,都会影响当地的春耕,因此他请求朝廷给予他招安两贼的权力,争取和平解决事端为上策。不过延绥巡抚蔡懋德认为,两贼反复无常,招安恐怕只是在养虎为患,应当尽快发兵剿灭为宜。
他们两人因为对这两贼的处置意见不一,争执不出一个结果,便选择各自向朝廷上奏,等待朝廷的定夺。臣等接到两人的急报之后,便派人通知了陛下,希望陛下能够给予我等一个指示。”
听完了黄立极语焉不详的解说,朱由检不由下意识的抬头打量了首辅一眼,黄立极立刻低下了头,避开了皇帝目光的注视。
看着首辅的举动,朱由检大概猜到其中大约还有什么隐情,让这位首辅也不得不对自己隐瞒了下来。
朱由检收回了目光,对着会议桌边的大臣们摊开了双手说道:“如果你们知道的内容只有这么一点,那么朕觉得现在不是作出什么决定的好时机。我们不如再等一等,等到其他人的奏折抵达京城再说。只有我们手上有了充分详尽的情报,我们才能作出一个正确的决定。
否则我们大约只会作出一个错误的判断,让朝廷的公信力在陕西民众心里丧失掉。诸位先生是否赞同我的意见呢?”
内阁的大臣们都陷入了沉默中,朱由检从他们脸上扫视了一遍之后,才缓缓的继续说道:“而且朕也有个疑问?过去两年内,朝廷为了赈济陕西灾民,不仅投入了大笔的赈灾粮食,还投入了数百万元以工代赈,用于兴修陕西的水利和道路工程。
就算是前年这样发生了遍布全陕的大旱灾,陕西各地的灾民还能听从于朝廷的安置命令,进行人员上的分流,好让每个人都能活下来。何以今年陕西的气候刚刚恢复正常,各地的百姓反而要揭竿而起了?诸位先生难道不能为朕解惑吗?”
首辅黄立极紧紧的抿着自己的嘴,似乎变成了一支锯了嘴的葫芦,而其他阁臣的神情则各不相同,坐在崇祯左手中间的张瑞图,不时的扭动着自己的身体,小心的左右打量着同僚的脸色,试图看出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